小學《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后感

字號: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睍梢愿嬖V人們許多相關(guān)的知識,讓人在閱讀中受到感動、教育和啟迪。人的情感是在美學思想的熏陶中得到凈化和升華的,多讀好的文章可以凈化人的心靈。為您提供!更多精彩,盡在,歡迎您的關(guān)注閱讀!
    【篇一】《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后感
    《草原上的小木屋》的主人公是小女孩羅蘭,在羅蘭六歲的時候,她們?nèi)乙缴治鞑咳?,并在哪里定居下來,在這片大草原上,他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幸福。
    有時,羅蘭跟著她的爸爸上山打獵,可以看到肥壯的松雞、可愛的云雀,甚至還有一些他們從來沒見過的東西,但是美麗的大草原也存在著各種危險,比如:兇猛可怕的狼群、來勢洶洶的熱病、熊熊燃燒的大火……但這一切都沒打 倒他們,因為他們勇力地去面對,克服了所有的困難。
    這本不僅讓我們感覺到大自然的美麗是無窮無盡的,我們應該竭盡所能的保護大自然,和大自然和諧相處。我們應該向羅蘭一家學習,無論遇到什么困難,只要努力奮斗,幸福一定會來到的。
    【篇二】《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后感
    寒假里用了約一周的時間和小肥一起讀完了這本《大草原上的小木屋》。
    故事講述了勞拉一家人駕著馬車帶著狗遷徙到了荒涼的西部大草原上,一路艱險,到達大草原后又經(jīng)歷狼群圍攻、草原大火能一系列驚險的事件。但是一家人始終團結(jié)一致相親相愛,最后終于建造好了自己的房子、播撒了種子,等待著更美好生活時,卻又不得不搬走……
    故事很是曲折,有一些驚險的地方非常抓人心,停不下來要一直讀下去。但是今天我想說的重點不是這些情節(jié),而是里面的一些特別打動我的細節(jié)。
    書里的媽媽卡羅琳,從一開始要出發(fā)去大草原時就給我留下了特別溫柔又溫暖的印象。
    天剛蒙蒙亮的時候,媽把瑪麗和勞拉輕輕搖醒,叫她們起床。媽在溫暖的燭光里給她們梳洗,穿上暖和的衣服。紅色的法蘭絨長內(nèi)衣上套了棉布襯裙、羊毛連衣裙和羊毛長筒襪,外面罩上了大衣,戴上兔皮帽子和紅色的棉線手套。
    如果說爸爸是力量的象征,打獵、建造房子、保護家人,那媽媽在這里就是讓一家人團結(jié)在一起的安定人心的力量。
    勞拉一家遷徙到大草原后,就只有他們一家人,后來偶遇的鄰居也是住的很遠,但是媽媽永遠把三個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該有的規(guī)矩禮儀也都教導得妥帖到位。
    屋里,溫暖舒適。勞拉的手和臉都洗干凈了,頭發(fā)也梳得很整齊,脖子上系著餐巾。她端端正正地坐在圓木疙瘩上,像媽教她的那樣,優(yōu)雅地使用著刀叉。她一句話也不說,因為小孩子吃飯時不許說話,除非大人有話要問。
    因為長途遷徙、居無定所,他們的餐具都是鐵皮的,不會打碎。就算是沒有漂亮的餐具,媽媽也總是把鐵皮的杯子盤子都洗得干干凈凈,疊放得整整齊齊。壁爐架上還放有只有媽媽一個人能碰的一個精致的小瓷美人兒。
    感覺媽媽就是那個小瓷人現(xiàn)實里的化身,美麗、優(yōu)雅,看起來柔弱卻是經(jīng)歷風雨后依然頑強且保持著那份優(yōu)雅。
    除了溫柔優(yōu)雅又堅定的媽媽,書里描寫的爸爸媽媽之前的感情也格外讓人動容。
    毋庸置疑,爸爸在外是個硬漢,帶著全家人長途遷徙,打獵驅(qū)狼養(yǎng)養(yǎng)在行。之前寫過一個硬漢柔情的繪本小合集,的確,越是在外強悍,在家里的溫柔就會被襯托得愈加明顯。
    爸總是說,只要玉米餅上有媽的手印,他就不需要別的甜味劑了。
    讀到這里的時候,我真是被甜到了,書里沒寫,我也能想到媽媽聽到這句話時候臉上滿的都要溢出的滿足與甜蜜。
    爸爸為了媽媽在家里休息得可以更加舒服,費了很大的工夫給媽媽做了一把搖椅,要知道在大草原上除了釘子之外的所有原料都是要靠人力去自然里獲得的。因為太難得,在搖椅完工后,家里甚至搞了個慶祝儀式。
    媽脫掉圍裙,把柔順的頭發(fā)梳得更加柔順。她把那枚金胸針別在領(lǐng)子前面?,旣惏涯谴殒湸髟诳ㄈ鸬牟弊由稀H缓?,爸牽著媽的手,領(lǐng)她坐到椅子上。媽靠在松軟的椅子里,消瘦的面頰上泛起紅暈,眼里閃爍著淚光,她的笑容那么美麗。椅子輕輕搖晃著。爸拿出小提琴,在火光里給媽拉琴、唱歌。
    爸爸去很遠的鎮(zhèn)上采購玉米面釘子等生活必需品,回來時帶給媽媽的禮物:
    爸給了媽一個包裹,看著媽打開,里面是一塊漂亮的印花布,夠媽做一條連衣裙的。
    “哦,查爾斯,你真不該花錢買這個!太貴了!”媽說。可是媽的臉上和爸的臉上都樂開了花。
    真是處處都洋溢著濃的化不開的柔情蜜意。
    爸爸媽媽在相互表達愛意的時候完全不會避諱兒女,我覺得這也應該是一個正常的家庭應該有的正常的生活態(tài)度。相愛的父母才能培養(yǎng)出會愛的孩子來。
    這本書里可讀的東西還有很多,比如相互協(xié)助的鄰里關(guān)系、呵護孩子心靈的圣誕禮物、野外生存的實際操作等,原本想都寫寫,卻又覺得好書還是要自己讀,我只是把書里我自己覺得最打動我的部分分享出來給大家,也衷心地希望更多的孩子會因為多讀一本好書而愛上讀書這件事情。
    【篇三】《草原上的小木屋》讀后感
    《草原上的小木屋》是美國作家勞拉。懷德的佳作。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勞拉,瑪麗倆姐妹,小嬰兒嘉麗和她們的爸爸查爾斯,媽媽卡洛琳一家的故事。他們?yōu)榱俗非髩粝胫械纳?,離開了威斯康星州大森林,坐馬車去西部定居。
    他們跋山涉水,經(jīng)歷了種種困難。路途中,大家心愛的狗——杰克差點被淹死;有時,他們會一天都空肚子,因為捕捉不到食物;當他們來到西部大草原時,他們遇到了可怕的狼群包圍著小木屋;家里來了穿鼬子皮的印第安人。這一切他們都挺過來了,可到最后,勞拉一家不得不離開小木屋,因為政府判定西部屬于印第安人。
    故事的主人公很有趣,我很喜歡他們。我喜歡爸爸查爾斯,因為他負責任、心靈手巧。小木屋和里面所有的家具,包括那口井,都是他一刀一刀鑿打出來的。每天,他都要出門去打獵,養(yǎng)家糊口,是家里的頂粱柱。就像我的爸爸一樣,每天努力工作,撐起我們這個家,是我和弟弟的保護傘。
    媽媽卡洛琳也很重要,她幫爸爸造房子時不小心碰傷了腳,但她還是不顧腳疼,堅持做家務。就像我媽媽,每天下班回家已經(jīng)很疲勞了,卻仍然照顧我和弟弟。
    我欣賞瑪麗,她很大方。有一次,爸爸帶瑪麗、勞拉出去玩耍,她們撿到許多好看的珠子。瑪麗毫不猶豫地把珠子全部送給了小嬰兒嘉麗。可是我呢,有一次買了些糖吃,妹妹也想吃。我卻沒給她。讀完這本書,我很慚愧,以后我也要像瑪麗一樣慷慨大方。
    在書中,爸爸每天出去打獵,維持生計;媽媽做家務,讓小木屋一塵不染;勞拉、瑪麗在草地上撿果子,照看小嬰兒嘉麗,一家人過著美好的生活。
    我真羨慕勞拉一家的幸福生活。雖然,最后他們不得不離開大草原和小木屋,但只要他們一家人在一起,再艱難的生活也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