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本二年級語文下冊《千人糕》教案【三篇】

字號: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爸爸給孩子們買米糕說是千人糕。孩子們不知道為什么叫千人糕,爸爸告訴孩子們,千人糕是千上萬人共同勞動的成果。告訴我們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們的社會更美好。準備了以下內(nèi)容,供大家參考!
     篇一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懂得任何一樣東西都是成千上萬人共同勞動的成果,我們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們的社會更美好。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識字、寫字、朗讀。
    難點:理解課文所揭示的道理。
    教學具準備:字卡,小黑板
    主要板書計劃:
    米粉米稻子農(nóng)民
    米糕鍋、煤.工人
    布農(nóng)民、工人
    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協(xié)作,才能使社會更美好!
    作業(yè)設計安排:
    課內(nèi):抄寫字詞、擴詞、填空、照樣子寫詞語。
    課外:讀背課文。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6、千人糕
    2、質(zhì)疑
    看到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
    1、范讀課文
    讀后討論:千人糕就是什么糕?(重陽糕)為什么稱重陽糕為千人糕?
    2、自由練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讀。
    3、試讀課文
    (1)試讀第一自然段。
    A出示生字卡片:重、米、普、嗎
    指名認讀,注意:"重"是后鼻音,"嗎"是輕聲。
    B出示句子:這不就是普通的糕嗎?
    領讀句子,指名讀句子。
    C指名試讀課文。
    讀后師生共同評議。
    (2)試讀第二自然段。
    A出示生字卡片:碾、磨
    指名認讀生字,注意:"碾"是鼻音。
    B指名試讀課文。
    師生共同評議。
    (3)試讀第三自然段。
    A抽讀生字卡片:接、需、廠、紡、紗、制、加、鍋。
    提醒學生讀準下列字音:廠、紗、制。
    B出示句子:
    一說起布,就會想到種棉花的,摘棉花的,紡紗的,織布的,還有制造紡織機的……
    這句話讀時要注意停頓。
    C指名試讀課文。
    (4)試讀第四自然段。
    A提醒讀準邊音"勞"。
    B指名讀課文。
    要求注意句子中間的停頓。
    4、再讀課文,了解大致內(nèi)容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篇課文主要告訴我們什么?
    (3)讀后討論。
     篇二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會認“糕、特”等16個生字,會寫“能、味”能9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大膽推測和想象“千人糕”的含義。
    4、懂得任何一樣東西都是成千上萬人共同勞動的成果,我們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們的社會更美好。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識字、寫字、朗讀。
    難點:理解課文所揭示的道理。
    教學具準備: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會認“糕、特”等16個生字,會寫“能、味”能9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重難點:
    掌握會認的生字和會寫的生字。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1、師:今天,小熊過生日,爸爸請了好多小動物來給它過生日。爸爸還給它買了千人糕,來給小熊慶祝生日。咦,千人糕。什么是千人糕呢?這可把小動物們高興壞了,它們一起圍著這些千人糕,津津有味地討論著。有的說:“這就是千人糕呀?好像沒有什么不同的呀?”有的說:“千人糕的味道怎么樣呢?真想嘗嘗?!庇械恼f:“這為什么叫千人糕呢?”這可難壞了熊爸爸,因為它也不知道這米糕為什么叫千人糕。孩子們,你們知道嗎?
    2、揭示課題:6.千人糕。
    二、初讀課文,將課文讀通順。
    1、請孩子們自由讀課文,完成以下要求:
    (1)如果你還沒有圈出生字,請你圈出生字。
    (2)用橫線畫出文中的新詞。
    (3)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4)想想:千人糕是什么樣子的?為什么叫千人糕呢?
    2、孩子們自讀課文。
    3、生字寶寶我來學。
    (1)通過拼音學習生字。
    (2)通過加一加、減一減的方法學習生字。
    (3)通過組詞的方法學習生字。
    4、交流匯報。
    A 蔗、汁、售是翹舌音。
    B菜、算是平舌音。
    C嘛是輕聲。
    D 的、應是多音字。
    de( ) yīng( )
    的 dí( ) 應yìng( )
    E 勞是邊音
    5、生字寶寶可淘氣了,現(xiàn)在它們把帽子全脫了,你們還認識它們嗎?開火車讀沒有拼音的生字寶寶。
    三、再讀課文,理解生詞。
    1、生字寶寶非常淘氣,它們又跑到詞語中間了,你們還認識它們嗎?
    2、出示本課的15個詞語。 一定 也許 桌子 平時 難道 味道 就是 知道 加工 種子 農(nóng)具 甜菜 工具 勞動 經(jīng)過
    3、先開火車讀一讀。
    4、說說文中的句子,但要盡量用上這些詞語??凑l說得多?
    (1)孩子想: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別大,也許比桌子還大吧?
    師:一定是什么意思呢?那這糕真的一定特別大嗎?真的比桌子還大嗎?
    生:沒有。 師:那孩子為什么說它一定特別大呢?
    生:因為它叫千人糕。 師:那你知道它為什么叫千人糕嗎?
    5、請孩子們找出你認為這米糕為什么叫千人糕的原因,并把相關句子用橫線畫下來。再讀一讀。
    四、再讀課文,了解大致內(nèi)容。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篇課文主要告訴我們什么?
    2、讀后討論交流。
    3、學生匯報交流。
    4、小結。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爸爸給孩子們買米糕說是千人糕。孩子們不知道為什么叫千人糕,爸爸告訴孩子們,千人糕是千上萬人共同勞動的成果。告訴我們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們的社會更美好。
    五、作業(yè) 。
    1、抄寫生字并組詞。
    2、選擇你喜歡的三個詞語寫話。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懂得任何一樣東西都是成千上萬人共同勞動的成果,我們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們的社會更美好。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出示生字新詞,開火車讀。
    2、用你喜歡的詞語說話。
    3、說說千人糕一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探究課文,了解千人糕名字的來歷。
    1、小組合作,任務:
    (1)找出千人糕名字來歷的句子,用橫線勾畫出來,并分角色讀一讀。
    (2)用自己的畫說一說千人糕的制作過程。
    (3)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為什么米糕又叫千人糕?
    (4)還有哪些東西也是由許多人做出來的?你們能舉例說一說嗎?
    2、分小組討論。
    3、請小組成員匯報:
    生1:爸爸說:“是啊,大米是農(nóng)民種的稻子加工出來的。農(nóng)民種稻子需要種子、家具、肥料、水……”
    生2:爸爸接著說:“糖呢,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來的。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種。熬糖的時候,要有工具,還得有火……就算米糕做好了,還得要人包裝、送貨、銷售,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勞動?!?BR>    生3:爸爸拿起面前的糕,說:“你想,一塊平平常常的糕,經(jīng)過很多很多人的勞動,才能擺在我們面前?!?BR>    4、孩子們說得真好!我們一起來讀讀吧。
    5、師:米糕要做、包裝、送貨、銷售,需要很多人才能完成,而做米糕所需要的材料卻更復雜。那做米糕需要哪些材料呢?
    生:稻子、甘蔗汁、甜菜汁。
    師:那稻子、甘蔗汁、甜菜汁又需要怎樣做呢?
    生:種稻子需要種、肥料、家具、水……;甘蔗汁需要種出新鮮的甘蔗,再壓榨成汁;甜菜汁也需要種子、陽光、水、肥料……種出甜菜,再壓榨成汁。 師:是啊!做一個米糕,需要這么多材料,需要這么多工序,需要這么多人合作。所以我們由衷的發(fā)出感嘆:
    生:爸爸,這糕的確應該叫“千人糕”啊 師:孩子們再讀。
    三、深層探究,認識千人糕的真正含義。
    1、探究不同千人糕的含義。
    (1)師:請孩子們看看這句贊美中的“千人糕”與前面的“千人糕”有什么不一樣嗎?
    生:這個千人糕加了引號。
    師:同學們真聰明,真是觀察入微。那你知道為什么這里的千人糕加了引號嗎?
    2、文前的千人糕。
    (1)請孩子們找出前面的千人糕。用波浪線畫出來。
    (2)讀一讀,說說在孩子們的心里,千人糕是什么樣子的?
    (3)學生匯報:
    A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爸爸說。
    B孩子想:這糕要好多好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別大,也許比桌子還大吧?
    (4)師:從“一定”一詞看出孩子們是怎么想的?千人糕真的特別大嗎?真的比桌子還大嗎?
    (5)生匯報。
    生1:從“一定”看出孩子的想法很堅定。
    生2:其實千人糕就是平常吃的米糕,一點也不大。
    師:這里的千人糕是什么意思? 生:這里的千人糕指的就是這普通的米糕。
    3、回文尾領悟。
    (1)師:那文末加引號的千人糕又指的是什么呢?師引導學生說一說。
    (2)生1:是千人糕的制作過程。
    生2:是說千人糕是很多很多人制作的。
    (3)師小結。 文前沒加引號的千人糕是指一般的米糕,而文尾加了引號的千人糕是指經(jīng)過很多很多人制作出來的千人糕。是成千上萬勞動人民的成果。
    四、拓展升華。
    1、你還知道哪些東西也是由很多很多人制作的?舉例說一說。
    2、學生與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匯報。
    五、思想教育。
    1、千人糕是由這么多人做出來的,你想對這些勞動人民說些什么?
    2、你應該怎么做?
    3、引導學生珍惜勞動人民的勞動成果,勤儉節(jié)約,做到不浪費一點糧食。
    六、總結全文。
    七、作業(yè)。
     篇三
    教學目標:
    1、認識16個漢字,會認會寫9個字,學習新的偏旁部首,正確讀寫有關詞語。掌握多音字“的”的用法。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任何一樣東西都是成千上萬人共同勞動的成果,我們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們的社會更美好。
    教學重點:
    1、認識16個漢字,會認會寫9個字,學習新的偏旁部首,正確讀寫有關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在分角色朗讀的基礎上,懂得任何一樣東西都是成千上萬人共同勞動的成果,我們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們的社會更美好。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談話導入:同學們看到題目的時候,你想說些什么???今天我們一起來嘗一嘗這個“千人糕”好不好?
    2、齊讀課題《千人糕》。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我們讀一讀課文,找一找文中在講些什么?
    2、聽范讀,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注意字形,畫出不理解的地方。
    3、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動筆圈畫出本課的生字。
    4、教師逐段檢查學生對課文的朗讀情況,要求能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丟字,不添字,不重復。
    5、努力把文章讀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三、生字認讀,讀準字音
    1、課文同學們已經(jīng)讀熟了?,F(xiàn)在課文中的生字寶寶,從課文中走出來了,你還認識它們嗎?
    2、出示生字指讀:糕、特、嘛、買、糖、蔗、汁、菜、熬、算、銷、售、勞、的、確、應。
    3、注音領讀。
    4、重點認讀:特、的、確、應、汁。
    (1)比較認知“特”和“確”:兩個字都是左右結構。由偏旁加上學過的舊字組成的,比較容易識記。(出示謎語幫助識記生字。)
    (2)“的”字強調(diào)音節(jié)是“dí”,還有一個讀音“de”。要注意區(qū)分開,在文中的詞語“的確”中讀第一個音節(jié)。
    (3)“應”字強調(diào)音節(jié)是“yīnɡ”,還有一個讀音“yìnɡ”。要注意區(qū)分開,在文中的詞語“應該”中讀第一個音節(jié)。
    (4)“特”字也是左右結構的字。出示謎語,幫助理解生字。
    (5)出示圖片幫助識記生字“甘蔗”和“甜菜”。
    5、猜謎語。
    寺旁有頭牛——特
    加水十次——汁
    石頭一角——確
    6、開火車讀準字音。
    四、情景朗讀,感知文本
    導學:同學們看到題目的時候,你想說些什么?。拷裉煳覀円黄饋韲L一嘗這個“千人糕”好不好?一起來學習《千人糕》。
    1、一天,爸爸對孩子說:“今天我們來吃千人糕吧?!保ò丫渥幼x通順。)
    2、“爸爸,什么是千人糕?”孩子好奇地問。(想一想如何才能讀出“好奇”的語氣。)
    3、“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卑职只卮?。(真好奇啊!這到底是什么樣的?。浚?BR>    4、孩子想: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tè)別大,也許比桌子還大吧?(注意標點符號的停頓哦。這句話后面用的是什么標點符號?我們應該怎樣讀?)
    5、爸爸端來一塊糕,那糕看上去跟平時吃的糕沒有什么兩樣。難道它的味道很特別嗎?孩子急忙嘗了嘗,笑了:“這就是平常吃過的米糕嘛(mɑ)!您給我買(mǎi)過?!保ǖ降资鞘裁椿厥履兀浚?BR>    6、爸爸說:“是的,就是平常吃的米糕。你知道這糕是怎么做成的嗎?”(很想知道,你呢?)
    7、孩子說:“是把大米磨(mò)成粉做的,還加了糖(tánɡ)?!?BR>    8、爸爸說:“是啊,大米是農(nóng)民種的稻子加工出來的。農(nóng)民種稻子需要種子、農(nóng)具、肥料、水……”(朗讀時注意頓號的停頓時間。)
    9、爸爸接著說:“糖呢,是用甘蔗(zhè)汁(zhī)、甜菜(cài)汁熬(áo)出來的。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種。熬糖的時候,要有工具,還得有火……就算(suàn)米糕做好了,還得要人包裝、送貨、銷(xiāo)售(shòu),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勞(láo)動?!保ㄗ⒁獍验L句子讀通順、流利。)
    10、爸爸拿起面前的糕,說:“你想想,一塊平平常常的糕,經(jīng)過很多很多人的勞動,才能擺(bǎi)在我們面前?!保ù蠹业牧α浚。?BR>    11、孩子聽了爸爸的話,仔細想了想,說:“爸爸,這糕的(dí)確(què)應(yīnɡ)該叫‘千人糕’??!”(原來是這樣!讀流利、讀通順哦?。?BR>    五、課堂展示
    1、比較句子,指導朗讀。
    A.出示:
    這就是平常吃過的米糕嘛!
    就是平常吃的米糕。
    B.討論:
    這兩句話是什么句式?
    兩句話表達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C.指導讀句子。
    第一句要讀出疑問的語氣。
    第二句要用肯定的語氣讀。
    2、小組推薦優(yōu)秀小選手分角色朗讀課文。
    3、練習說話。
    以你生活中的任何一樣東西為例,說說還有哪些東西也是千萬人合力得來的,讓我們心懷感恩吧。(播放音樂:感恩的心)
    六、學寫生字
    課文同學們讀得真美?,F(xiàn)在我們拿出小手來寫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寫得很好。
    1、出示生字:能、味、買、具、甘、汁、甜、菜、勞。
    2、指導學生觀察寫法,板書筆順。
    3、打開“優(yōu)教學生字”,講解生字的意義與寫法。
    重點學習:“味、具、汁、勞”的注意要點。(預設:“具”三橫不要少一橫?!拔丁弊⒁狻拔础鄙蠙M短,下橫長?!爸毕胍幌肫渌般摺钡淖?。“勞”注意偏旁下面沒有一點。)
    4、學生臨習生字。
    七、鞏固練習
    1、打開“基礎訓練-《千人糕》”,一起來闖關吧!
    2、完成配套練習冊。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1、出示本課生字,學生認讀,出示拼音練讀。
    2、給生字組詞,開火車組詞。出示詞語,開火車讀詞語。
    3、出示詞語,大家搶讀,美讀,大聲讀,體會語言的美好。
    4、復習生字,出示形近字組詞,大家進行開火車。
    5、出示多音字、同音字,進行訓練與積累。
    6、學習生字,說一說同一個偏旁的字有什么特點。
    7、出示圖片,導入新課。
    二、課文賞析
    (一)品讀第1—4自然段。
    導學:同學們看到題目的時候,你想說些什么???今天我們一起來嘗一嘗這個“千人糕”好不好?一起來學習《千人糕》。
    一天,爸爸對孩子說:“今天我們來吃千人糕吧。”
    “爸爸,什么是千人糕?”孩子好奇地問。
    “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的糕?!卑职只卮?。
    孩子想:這糕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做成,一定特(tè)別大,也許比桌子還大吧?
    1、你在這些文本中讀到了什么?
    2、你從哪些詞語中讀到的呢?
    3、“千人糕”是什么呢?我也很好奇,小朋友們,你好奇嗎?
    4、為什么用“很多很多”呢?
    5、在孩子的想象中,“千人糕”是怎樣的呢?
    (二)課堂展示
    觀察一下標點符號的用法。
    A、提示語在前面,加:“”
    B、提示語在中間,加“”,“”
    C、提示語在后面,加“。”
    (三)品讀第5—9自然段。
    爸爸端來一塊糕,那糕看上去跟平時吃的糕沒有什么兩樣。難道它的味道很特別嗎?孩子急忙嘗了嘗,笑了:“這就是平常吃過的米糕嘛(mɑ)!您給我買(mǎi)過?!?BR>    爸爸說:“是的,就是平常吃的米糕。你知道這糕是怎么做成的嗎?”
    孩子說:“是把大米磨(mò)成粉做的,還加了糖(tánɡ)?!?BR>    爸爸說:“是啊,大米是農(nóng)民種的稻子加工出來的。農(nóng)民種稻子需要種子、農(nóng)具、肥料、水……”
    爸爸接著說:“糖呢,是用甘蔗(zhè)汁(zhī)、甜菜(cài)汁熬(áo)出來的。甘蔗、甜菜也要有人種。熬糖的時候,要有工具,還得有火……就算(suàn)米糕做好了,還得要人包裝、送貨、銷(xiāo)售(shòu),這些又需要很多人的勞(láo)動?!?BR>    1、難道它的味道很特別嗎?
    2、試著把反問句改成陳述句。
    3、平常吃過的米糕為什么就叫做“千人糕”了呢?
    4、“那糕看上去跟平時吃的糕沒有什么兩樣”這個是什么意思呢?
    5、觀察一下標點符號的用法。
    6、頓號用途:分隔同類的并列的事,通常是單字、詞語或短句,當中的停頓較逗號短。
    7、用上“就算……還得……”說一句話。
    8、用上“要有……還得有……”說一句話。
    9、仿照例子寫句子。
    AABB:平平常常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四)品讀第10—11自然段。
    爸爸拿起面前的糕,說:“你想想,一塊平平常常的糕,經(jīng)過很多很多人的勞動,才能擺(bǎi)在我們面前?!保ù蠹业牧α浚。?BR>    孩子聽了爸爸的話,仔細想了想,說:“爸爸,這糕的(dí)確(què)應(yīnɡ)該叫‘千人糕’??!”
    1、“才”字說明了“千人糕”制作的不易。
    2、想一想“經(jīng)過”的意思,并用上“……經(jīng)過……”說一句話。
    3、的確:確乎,確實。試著說一句話吧!
    4、為什么叫它“千人糕呢”?
    三、交流分享
    1、生活中還有什么也是通過大家合作得來呢?(播放音樂:眾人劃槳開大船)
    2、句式訓練。
    例:
    看到“千人糕”,我想到了農(nóng)民、稻谷、大米、甘蔗汁、包裝……
    看到“衣服”,我想到……
    看到“鉛筆”,我想到……
    四、中心點擊
    世界上任何一樣東西都要許多人共同勞動,才能創(chuàng)造出來。
    五、鞏固練習
    打開“閱讀訓練-《千人糕》”,一起來闖關吧!
    六、作業(yè)布置
    1、寫會本課生字。
    2、把積累的好詞好句子寫到小本本上。
    3、把自己懂得的道理寫在“我的小本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