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移民美國的華人越來越多,近幾年已經有不少華人活躍于美國的政壇,那他們是怎樣做到的呢,下面就來說說華人如何競選美國議員。一起來看看吧。
人民網訊據《芝加哥華語論壇報》消息,芝加哥又有一位華裔-陳本恩女士決定積極參政,競選伊利諾伊州第二選區(qū)州眾議員。這是繼上屆選舉馬靜儀成功競選成功當選為伊州第二選區(qū)首位華裔州眾議員后,第四位挺身而出宣布2018年參選州眾議員的華裔人士。此前,華裔律師蕭愛萍(AnneShaw)、四分之一華裔血統的詹尼弗·龔(JenniferGong-Gershowitz)都已宣布競選州眾議員,而在任的馬靜儀也正在爭取連任中。
當地時間11月18日晚,剛剛在10月9日宣布參選的陳本恩女士(GraceChan)在華埠利榮華餐廳舉辦了首次募款餐會。
陳本恩出生于香港,十幾歲來美,后曾就讀于芝加哥大學,獲得語言學和社會學學士學位和語言學碩士學位。在過去的15年里,陳本恩一直在政府和非營利組織的高級職位上工作。她曾在伊利諾伊州州政府的就業(yè)保障部任幕僚長,2009年到2014年在華人咨詢服務處任副總監(jiān),現在是印美中心的發(fā)展總監(jiān)。在她的職業(yè)生涯之外,她還一直活躍在許多公民和社區(qū)組織的董事會中,并且積極參與志愿者的工作,熱心幫助新老移民。
陳本恩在籌款會上說,作為一個職業(yè)母親,我理解工作家庭面臨的困難。我和我丈夫在第25區(qū)住了30多年,通過公立學校培養(yǎng)了四個孩子。我關心與你們一樣的問題:教育、就業(yè)、醫(yī)療、住房、交通和環(huán)境,以及為我們下一代創(chuàng)造一個安全可靠的未來。我也是一個移民,在我的專業(yè)工作中努力建立穩(wěn)固的聲譽。我曾在政府工作,親身了解法律和政策是如何制定的;我還為社區(qū)組織提供家庭服務,了解國家資金對我們直接服務組織工作的重要性。
陳本恩提出了她的競選綱領,一是為優(yōu)質教育爭取公平的資金,在稅收政策上必須改變,讓低收入家庭的子女也能進好學校;二是要有付得起的和可獲得的健康醫(yī)療保障;三是要人們爭取過上有尊嚴生活的工資收入。她說,她所在選區(qū)已經有十幾位表示參選的候選人,她的競選啟動比較晚,是在原連任38年的州眾議員9月15日表示退休不再參選后才做出決定,挑戰(zhàn)很大。但是,在包括華人社區(qū)在內的選民的支持下,她認為自己是的候選人,有信心獲勝。
第二選區(qū)是一個多元化的地區(qū),基本上位于芝加哥東南部,靠近湖邊,有近11萬人口。其中非裔約占49%,拉丁裔24%,亞裔4%,其他大多為白人。芝加哥大學和科學和工業(yè)博物館等單位都屬于這一地區(qū)。陳本恩認為自己的背景和經歷,能夠有助于她把各個族裔聯合起來,獲得支持。馬靜儀議員對陳本恩的建議是,要盡快爭取更多的志愿者參與,積極籌款,挨門挨戶宣傳和發(fā)資料,盡快建立辦公室,找到專人做公關。
目前,伊州華裔參選州眾議員的形勢很好。到9月30日為止的統計,起步很晚的陳本恩早已經收集到參選必須的500人簽名;競選第4選區(qū)州眾議員的蕭愛萍(AnneShaw),已籌款8.2萬美元;競選第17選區(qū)州眾議員的詹尼弗·龔(JenniferGong-Gershowitz),已籌款5.1萬美元;而爭取連任的馬靜儀籌款已達到21萬美元,如不出意外,估計馬靜儀的連任幾乎是確定無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