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上冊說課稿范文

字號:

學習是一個堅持不懈的過程,走走停停便難有成就。比如燒開水,在燒到80度是停下來,等水冷了又燒,沒燒開又停,如此周而復始,又費精力又費電,很難喝到水。學習也是一樣,學任何一門功課,都不能只有三分鐘熱度,而要一鼓作氣,天天堅持,久而久之,不論是狀元還是伊人,都會向你招手。高一頻道為正在努力學習的你整理了《高一語文上冊說課稿范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
    各位老師:上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我的空中樓閣》(板書)作者李樂薇(板書)
    一、說教材:
    《我的空中樓閣》,入編高中第一冊第二單元散文系列,體現(xiàn)了新教材新的特點:《我的空中樓閣》與《荷塘月色》、《我與地壇》都屬于抒情散文,主題上都兼?zhèn)湫撵`棲息之地,都富有象征性,有利于比較閱讀。教材這樣編排,體現(xiàn)了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編者、文本之間的多重對話。
    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品味散文的語言,把握散文的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本文的語言清新明快,思想情感具有感召力,如果說《荷搪月色》是一篇借景抒情的美文,那么《我的空中樓閣》則是托物言志的典范。通過這篇文章的學習,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鑒賞和品味散文語言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情操。
    二、說教學目標的確立及依據(jù)
    根據(jù)現(xiàn)代教育理論,高中生的心理特點與發(fā)展規(guī)律,以及新大綱的要求,確定教學目標入下:
    1、用本文象征精神家園的“空中樓閣”來引導和熏陶學生,充分發(fā)揮散文的美育功能,從而使學生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
    2、理清文章脈絡,了解多角度寫景狀物技巧。
    3、學習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的表現(xiàn)手法。
    4、鑒賞詩化語言及精妙意境,領悟作者獨特感受。
    5、通過組織學生討論,從中訓練和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性思維(即創(chuàng)新思維)。
    三、教學重點難點的確立及依據(jù)
    一節(jié)課只有短短的40分鐘,教師若在處理教材上面面俱到,則會顯得淺而亂,所以有相對明確的教學重點就尤為重要。本文是一篇經(jīng)典美文,語言美(板書)是它的一大特色,所以我把鑒賞和品味本文的語言美當做一個重點。
    古人云“一切景語皆情語?!鄙⑽囊运赜械脑娗楫嬕獾恼Z言形式,無非就想寄予一種情感,揭示一個道理,說明一個態(tài)度等等。但這往往是文章深層的東西,需要去挖掘。本文也一樣,它使用了托物言志(板書)的手法,言了一個什么“志”是本文需要突破的難點。
    四、教法方法及依據(jù)
    1、高中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的重要時期,所以我以討論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他們團隊合作的意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2、本文是一篇美文,充盈意境之美,教學時著重創(chuàng)設一種情感與認知相互促進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氣氛中,自主地獲取知識,又陶冶情感,所以整個課堂貫穿著情境陶冶法。
    3、本文語言富有詩的韻律之美,從培養(yǎng)學生語感角度出發(fā),故采用誦讀法。在重點品位文章語言時指導學生誦讀。
    4、這篇文章的畫面感很強,所以在上課過程中我選擇了多媒體教學,出示適當?shù)膱D片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興趣,也可通過形象的畫面激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和想象,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五、教具與課時安排
    根據(jù)直觀、實用,增加課堂容量等原則制作好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導入應該簡潔,既要貼近學生,又要貼近文本,所以我采用的導入是:針對現(xiàn)在隆昌的購房熱和人們對內(nèi)部裝潢的講究,提問:請問同學們你們構建過自己的小屋嗎?如果讓你自己選擇,你會把小屋造在哪里呢?
    在學生暢談了自己理想的小屋后,結合第一單元內(nèi)容小結,(也是對前一單元內(nèi)容的復習):
    這小屋可能在*筆下的湘江畔,在徐志摩的康橋邊,也可能在舒婷浪漫的橡樹林里,在狄金森充滿*的籬笆那邊……等等。這小屋是我們心靈的港灣,是我們的精神家園。今天,有一位臺灣作家李樂薇想給我們展示一下她的小屋,那么現(xiàn)在就讓我們跟著導游李樂薇,一起走進課文——我的空中樓閣。
    (二)整體感知
    1、讓學生聽課文的朗讀錄音,并用多媒體輔之以形象的畫面和優(yōu)美的音樂。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初步領略作品的情趣美。
    2、讓學生放聲朗讀,要求盡可能地根據(jù)自己的初步體驗,融入自己的情感,進入作者描繪的意境中去。
    3、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提問:為了突顯小屋的美,作者是從哪幾個角度去寫的?(因為本文層次清楚,學生基本上可以歸納、提煉出來,這樣做,目的在于,快速提煉課文的要點,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為下面的課堂重點服務。)
    (三)直擊重點
    針對課堂重點,我提的問題是:作者如何從各個方面突顯小屋的美?你覺得哪些描寫的語句特別的美,結合自身感受談談自己的體會?(這一問的目的是把主動權教給學生,讓學生充分擁抱文本,這里我采用的是小組討論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鑒賞散文語言的能力,以提高他們概括、歸納的水平。)但是學生的概括往往不夠全面和深入,這時需要再次體現(xiàn)老師“導”的作用,引導學生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字詞替換以及修辭方法的運用等方法品味語言,教給學生鑒賞散文語言的一些基本方法。具體指導過程(略)
    至此,通過對語言的品位和誦讀,以及多媒體的展示,學生對文本的畫面美(板書),有了一定深度的體會,這是本文重點的落實,但學生對文章僅僅認識到這個層面還是不夠的,要真正理解本文,還必須了解寄予其中的情感,這樣才能真正讀懂文章,進入另一個層次,這就涉及到下一環(huán)節(jié)。
    (四)、突破難點
    為了突破難點,我設計了一個討論題:這么美的小屋,那它真正存在嗎?作者把我的小屋說成是空中樓閣,是否有其它內(nèi)涵呢?請結合課文內(nèi)容和前面的分析進行討論。(這一討論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再擁抱文本,感受文本。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挖掘文中關鍵信息的能力,這是讀懂本文的關鍵之一,也是閱讀的重要能力之一。)通過討論,學生馬上就豁然開朗了,“我的空中樓閣”寄予了作者對自由生活的追求,對獨立人格的追求(板書),體現(xiàn)了作者對現(xiàn)代文明的思考。這種寫法就叫托物言志。
    (五)、課堂總結:
    語言和畫面美的文章一旦賦予了深層的內(nèi)涵(情趣美)(板書),文章也就更美了,就像一盤菜一樣,現(xiàn)在是色、香、味俱全,令人回味無窮。想說不愛,那也難。
    (六)、拓展延伸
    為了鞏固學生對這節(jié)課所學內(nèi)容,我設計了兩個練習題:
    1、本文和《陋室銘》在立意和寫法上有什么異同?
    2、本文和《荷塘月色》在語言上各有什么特點?
    七、說板書設計
    語言美追求自由生活
    我的空中樓閣畫面美托物言志
    李樂薇情趣美追求獨立人格
    依據(jù):用鏈條式圖示法,既直觀、簡潔,又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我的說課完了,謝謝大家!
    【二】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包身工》,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程序幾個方面來闡述。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及該課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包身工》是中國報告文學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篇文章,作者以確鑿的事實、精確的數(shù)據(jù)、精辟的評點,表現(xiàn)了苦難深重的包身工的不幸遭遇?!栋砉ぁ肥歉咧姓Z文必修1第四單元第二課的一篇報告文學,它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非常強,對于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和人權意識等有著重要的作用。本單元是新聞和報告文學,新聞和報告文學具有及時性和真實性的特點,反映了新課標對學生實際能力和素質(zhì)提出的要求。通過對本單元典范作品的學習,讓學生感悟新聞追蹤時代的特有價值,引導學生體會新聞工作者的道德良知和社會責任感,引導學生注社會、關注生活,培養(yǎng)他們的價值觀和責任感。
    2教學目標:
    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對新聞和報告文學的要求是:了解新聞和報告文學的一般特征和結構方式,培養(yǎng)閱讀新聞作品的能力,培養(yǎng)篩選信息的能力,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心時事。據(jù)此,確立如下教學目標:
    ①知識與能力目標:
    了解報告文學的特點,學習本文點面結合的寫作特點,
    探究多種手法穿插使用的寫作特色
    ②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理解文中重點語句的深刻含義,引導學生認識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壓榨中國勞動人民的罪行,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現(xiàn)實
    ③教學重點
    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中重點語句的深刻含義,領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④教學難點
    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和點面結合的手法。
    ⑤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解讀文本,完成知識與能力目標
    第二課時,探究延伸,完成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二、說教法學法
    教法:解讀文本,完成知識與能力目標;探究延伸,完成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學法:自主、合作、交流為主,教師點撥為輔
    三、說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1第一環(huán)節(jié)導入:
    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交流合作:學生根據(jù)課前準備簡介包身工-明確什么是包身工:奴隸,受日本資本家和中國代工老板的雙重壓榨;簡介時代和創(chuàng)作背景,明確這種這罪惡制度的根源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簡介作者及《包身工》在報告文學的地位:里程碑,藝術性和思想性都非常強,突出了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對中國女童的殘酷剝削,控訴了他們*的統(tǒng)治手段,以激起人們的義憤和同情。設置意圖:長文短教,迅速切入主題。
    2、第二環(huán)節(jié)回顧新聞知識(自主發(fā)言,教師點撥)
    閱讀單元說明:報告文學脫胎于新聞,強調(diào)真實,但又不同于新聞,作者可以對所涉及的事件和人物進行合理的藝術加工,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報告”,意味著選材的真實,“文學”,意味著表達的生動性、形象的典型性,具有真實性、文學性、典型性的特征。
    3、第三環(huán)節(jié)文本解讀(分組討論,合作探究)
    速閱讀課文,設置思考:①本文是一什么線索組織材料的?理清文章脈絡,概括課文的內(nèi)容要點。
    結構層次:以時間為線索,圍繞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做工來組織材料
    1—5起床的情景6—8包身工的來源和身份(背景材料)
    9—11早餐的情景12—17分析包身工發(fā)展的原因(背景材料)
    18—23上工的情景
    24—25在中國的日本紗廠因剝削包身工而飛躍膨大的趨勢(背景材料)
    26—33總結全文,概述包身工的悲慘命運,指出包身工制度必然滅亡
    設置思考②分析文中用到的材料,探究新聞事實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的.(課后研討與練習二)
    背景材料:包身工的來源和身份,包身工發(fā)展及原因,在中國的日本紗廠因剝削包身工而飛躍膨大的趨勢,數(shù)字精確,記述詳實,體現(xiàn)新聞的真實性,強化了對包身工制度罪惡的認識,深化了主題,增強作品震撼人心的力量。多種手法穿插使用使兩種材料有機地融合在一起。
    設題意圖:完成對文本的初步解讀,學習本文以時間順序組織材料、新聞事實和背景材料有機融合的寫作特色,完成知識能力目標
    4、第四環(huán)節(jié)默讀課文,思考那些描寫打動你的心。
    第二課時
    第一環(huán)節(jié)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合作交流
    談談哪些描寫打動你的心:關于蘆柴棒的描寫,關于小福子的描寫,關于起床場景的描寫,關于墨鴉的描寫等。對包身工的悲慘命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表達了極大的憎恨和憤怒的控拆。
    設置意圖:體會報告文學的文學性,描寫生動細致:完成點面結合手法的認知。
    第二環(huán)節(jié)研討探究,深入理解文章內(nèi)容
    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研討與練習三)
    點撥分析:貶詞褒用,反復排比的修辭、整散結合的句式,直抒胸臆的情感表達,抒發(fā)了作者強烈的憤怒和控訴,增強了警醒作用號召作用。
    設題意圖:深入理解文章主旨,體會報告文學強烈的情感傾向,完成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第三環(huán)節(jié):探究延伸
    1課件展示:2007年關于山西萬榮童工現(xiàn)象“死灰復燃”的報道及相關圖片,請同學們談感受
    設題意圖:在充分尊重學生個性化理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現(xiàn)實,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意識,完成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2探究延伸:你了解簡光洲嗎?結合研討與練習一談談報告文學的社會價值
    課件簡介簡光洲:
    ①上?!稏|方早報》記者。2008年9月11日,他的報道《甘肅十四名嬰兒疑喝三鹿奶粉致腎病》,引起中國奶業(yè)的震蕩。
    ②簡光洲獲得“2008中國嬌子新銳榜年度新銳人物”頒獎詞:*因良知而顯露,黑幕因勇氣而洞開。他打破媒體“某”規(guī)則,直接說出了“三鹿”兩個字,引發(fā)了中國奶制品行業(yè)地震,間接挽救了無數(shù)嬰幼兒的生命健康。在螻蟻撼大象的背后,他和他所供職的《東方早報》的誠實和勇氣,還原了傳媒的公共價值和監(jiān)督角色。他只是一個記者,但他代言了2008中國傳媒的良心。
    設題意圖:充分尊重學生個性化的理解,引導學生體會新聞工作者表現(xiàn)出來的毫不畏懼、直面黑暗的道德良知和社會責任感;深入思考新聞工作的意義和作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崇高的社會責任感,完成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課堂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