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后徙河南鞏縣。自號(hào)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shí)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后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創(chuàng)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yuǎn),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下面是為大家?guī)淼亩鸥Α督濉芳百p析,歡迎大家閱讀。
江村
唐代: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堂上一作:梁上)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創(chuàng)作背景
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夏,詩人杜甫在朋友的資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蓋了一間草堂,在飽經(jīng)戰(zhàn)亂之苦后,生活暫時(shí)得到了安寧,妻子兒女同聚一處,重新獲得了天倫之樂。這首詩正作于這期間。
譯文
清澈的江水曲折地繞村流過,長長的夏日里,村中的一切都顯得幽雅。
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飛來飛去,水中的白鷗相親相近,相伴相隨。
老妻正在用紙畫一張棋盤,小兒子敲打著針作一只魚鉤。
只要有老朋友給予一些錢米,我還有什么奢求呢?
注釋
江村:江畔村莊。
清江:清澈的江水。江:指錦江,岷江的支流,在成都西郊的一段稱浣花溪。曲:曲折。抱:懷擁,環(huán)繞。
長夏:長長的夏日。幽:寧靜,安閑。
自去自來:來去自由,無拘無束。
相親相近:相互親近。
畫紙為棋局:在紙上畫棋盤。
稚子:年幼的兒子。
祿米:古代官吏的俸給,這里指錢米?!钡小熬?,一說為”多病所須惟藥物“。
微軀:微賤的身軀,是作者自謙之詞。
評(píng)解
這是一首平淡自然的七言律詩,作者以清淳質(zhì)樸的筆調(diào),質(zhì)樸無華的語言,點(diǎn)染出浣花溪畔幽美寧靜的自然風(fēng)光和村居生活清悠閑適的情趣,將夏日江村最尋常而又最富于特色的景象,描繪得真切生動(dòng),自然可愛,頗具田園詩蕭散恬淡、幽雅渾樸的風(fēng)韻.宋代蔡夢弼《草堂詩話》評(píng)價(jià)說:"其所以大過人者,無他,只是平易.雖曰似俗,其實(shí)眼前事爾."
詩的前半寫人與自然的和諧,自然令人賞心悅目,人在自然中感到自由、親切、融洽.頸聯(lián)寫洋溢著歡樂、生氣勃勃的家庭生活情景,深涵著詩人對(duì)天倫之樂的欣慰和珍惜.末兩句寫不求仕宦的平淡心境.這是杜甫詩中難得多見的輕松愉快之作.清代黃生《杜詩說》謂之"杜律不難于老健,而難于輕松.此詩見瀟灑流逸之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