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成考高起點語文沖刺提升試卷

字號:

衷心地祝賀你,用智慧、才情、膽略和毅力,開辟出一塊屬于你自己的土地。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2018年成考高起點語文沖刺提升試卷》供您查閱。
    【篇一】
    第Ⅰ卷(選擇題,共40分)
    一、語言知識與語言運用(24分,每小題4分)
    1.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新設備十分復雜,了解其結構原理有助于在維修保養(yǎng)中有的放矢,避免盲目。
    B.這家剛開業(yè)的公司的業(yè)績連續(xù)十個月保持增長,真可謂江河日下、一日千里。
    C.一些食品加工小作坊不顧有關食品安全法的規(guī)定,仍然我行我素,違規(guī)生產(chǎn)。
    D.主管部門應該一視同仁,讓民營劇團享受到國有劇團的政策補貼和優(yōu)惠待遇。
    【答案】B
    解析:B項中“江河日下”指江河之水一天天由高處流向低處,比喻事物一天天壞下去,情況越來越糟。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情況惡化,與句中語境不符。
    2.下列句子有語病的一項是(  )
    A.收入的增速放緩沒有影響財政支出,這是上半年數(shù)據(jù)統(tǒng)計中呈現(xiàn)出的一大特點。
    B.與老式手機和個人電腦相比,新一代智能手機操作使用的難易程度介于兩者之間。
    C.根據(jù)隧道視野效應,一個人如果身處隧道之中,他所能看到的就只是非常狹窄。
    D.聲明稱,這種細菌并不依靠砷存活,而是“能在高砷環(huán)境中生存的極端微生物”。
    【答案】C
    解析:C項成分殘缺,可改為:一個人如果身處隧道之中,他所能看到的就只是前后非常狹窄的視野。
    3.依次填入下面橫線處的語句,與上下文銜接恰當?shù)囊豁検?  )我常常認為,大地與人之間有一種奇妙的契合。山是______,海是______,沙漠是,河流是一種尋求,一種機智,一種被轄制的自由。
    A.沉重的責任與名節(jié)的矜持 希望與失望交織的等待 渺茫的遐思與變易的豐富
    B.希望與失望交織的等待 渺茫的遐思與變易的豐富 沉重的責任與名節(jié)的矜持
    C.渺茫的遐思與變易的豐富 希望與失望交織的等待 沉重的責任與各節(jié)的矜持
    D.沉重的責任與名節(jié)的矜持渺茫的遐思與變易的豐富希望與失望交織的等待
    【答案】D
    解析:題干語句主要表達各種自然景觀的特征與人之間的關聯(lián)契合。就自然特征而言,有厚重的山、浩瀚的海和一望無際的沙漠。因此,與山對應的是“沉重的責任與名節(jié)的矜持”,與海對應的是“渺茫的遐思與變易的豐富”,與沙漠對應的是“希望與失望交織的等待”。
    4.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項是(  )
    A.堤壩 題跋 提綱挈領
    B.淪落 掄拳 論資排輩
    C.晦澀 侮慢 誨人不倦
    D.哄動 拱衛(wèi) 烘云托月
    【答案】B
    5.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攀緣 陌路 萬馬齊喑
    B.嘉許 徒勞 撲朔彌離
    C.收斂 較勘 大智若愚
    D.附庸 拘泥 綿里藏真
    【答案】A
    解析:B項中“撲朔彌離”的正確寫法是“撲朔迷離”;C項中“較勘”的正確寫法是“校勘”;D項中“綿里藏真”的正確寫法是“綿里藏針”。其他詞語中沒有錯別字。
    6.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恰當?shù)囊豁検?  )
    這個群島位于地中海西部一個______的自然環(huán)境之中,雖然島嶼之間自然風景相似,但都______著各自獨特的文化傳統(tǒng)。自十九世紀以來,眾多的作家、畫家和音樂家來這里______靈感,他們的藝術創(chuàng)作也給群島帶來了國際聲譽。
    A.巧奪天工 流行 捕捉
    B.巧奪天工 保留 發(fā)現(xiàn)
    C.得天獨厚 流行 發(fā)現(xiàn)
    D.得天獨厚 保留 捕捉
    【答案】D
    解析:“巧奪天工”指精巧的人工勝過天然,形容技藝極其精巧;“得天獨厚”指獨具特殊優(yōu)越的條件,也指所處的環(huán)境特別好?!傲餍小敝笍V泛傳布,盛行;“保留”指保存不變,或指暫時留著不處理,或指留下、不拿出來?!安蹲健敝械摹白健敝甘谷嘶騽游锫淙胱约旱氖种?“發(fā)現(xiàn)”指經(jīng)過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沒有看到或找到的事物或規(guī)律,或指發(fā)覺。題中點明是自然環(huán)境,故選“得天獨厚”;各個島嶼雖然自然風景相似,但卻各自保存著獨特的文化傳統(tǒng),這里沒有“廣泛傳布”的意思,故選“保留”;靈感是人在實踐活動中突然產(chǎn)生的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思路,這里用“捕捉”更合適。故選D。
    二、閱讀下面文字,完成7~10題。(16分,每小題4分)
    地球雖然是一顆較小的行星,卻有一顆巨大的衛(wèi)星,即月球。它的尺寸和地球本身相比較遠遠超過了其他任何一顆巨大行星的衛(wèi)星。月球的質量是地球的1.2%,出于這個原因,人們常把地一月系統(tǒng)看作是一對“雙行星”。
    英國科學家喬治·霍華德·達爾文首先從科學的角度解答了胄亮的成因,他對潮汐現(xiàn)象進行了分析。潮汐產(chǎn)生的摩擦力,其作用結果是使月亮逐漸遠離地球。這說明昨天的月亮比今天的月亮離地球要近一些,當然,一世紀以前的月亮離地球就更加口近了。實際上,如果我們就這樣將時間倒溯下去,月亮在很久以前離地球是非常近的。如果上述情況屬實,達爾文認為,也許地球和月亮曾經(jīng)就是一個整體。地一月一體的自轉速度是相當快的,這個快速自轉的球體很有可能會甩出一部分外層的物質,形成月亮。后來,潮汐摩擦力的作用將它驅趕得越來越遠,直到它目前的這個位置。這個觀點聽起來十分令人滿意。我們都知道,月亮的密度只有3.34克/立方厘米,因此,它的成分肯定是固體巖石,而沒有地球所特有的液態(tài)鐵芯。月亮很可能是由掉下來的地球外部巖石形成的,恰好,月亮的寬度剛好可以容納到太平洋中。
    遺憾的是,盡管上述“科學假說”聽起來合情合理,但實際上這一猜想存在很多問題。就現(xiàn)在所知,太平洋獨特的造型隨時間的流逝在不斷變化。如果我們按地一月一體的設想計算出它們的全部角動量,會發(fā)現(xiàn)這個數(shù)值只相當于使地球外層部分脫離地球所需的角動量的l/4。所以,地球和月亮可能從一開始就是通過單獨的兩個形成過程逐漸演變而來的。一種可能性就是地球和月亮都來自于同一種塵埃和氣體的旋流,終形成了兩個不同的星體。如果是這樣的話,二者就應該全部是由巖石和金屬等物質組成的,并且月亮就應該像地球一樣有一個金屬核,可事實上它沒有。另一種可能性就是它們原來就是由兩種不同的旋流分別形成的兩顆獨立的行星。其中一種旋流可能大一些并含有豐富的鐵物質,因此形成了現(xiàn)在帶有一個金屬芯的地球;另外一種旋流形成了小一點的并全部由巖石構成的月亮。月亮所在的運行軌道使它每時每刻的運行都相當接近地球,并且在它每次接近地球的那一刻,會被地球的引力作用捕捉住。但是,科學家們至今仍未找出地球能“抓住”像月亮這么大的一個天體的真正原因。
    以上三種假說都沒能就月亮的存在給出一個令人滿意的解釋。后來,一位脾氣暴躁的天文學家不耐煩地說:“既然所有的解釋都失敗了,那么結論只能是月亮根本就不存在!”可事實上月亮的確是存在的。l974年,美國天文學家威廉姆·K.哈特曼提出第四種可能性。他認為,在行星形成過程初的幾十億年里,會經(jīng)常發(fā)生一些碰撞。碰撞的結果是較大的個體依靠消耗較小個體的能量而使自身不斷地發(fā)展,同時也給宇宙留下一大片純凈的空間。有一個類似地球而質量只有地球的10%的小天體撞到地球上,這兩個天體都各自含有一個鐵金屬核,并有可能已經(jīng)凝聚。但是,其外層的巖石部分卻有可能爆發(fā)到空間中,并形成了月亮。一開始,這一猜想被忽略了。后來,計算機對這一猜想中的“碰撞”進行了模擬,認為這是可能的。(節(jié)選自阿西莫夫《宇宙指南》)
    7.下面對第一段中有關“雙行星”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雙行星”的說法,表明月球與地球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B.“雙行星”的說法,表明月球與地球在歷是共生關系
    C.從衛(wèi)星與行星質量比上看,月球的質量相對較大,所以稱地月為“雙行星”
    D.月球的尺寸和質量與地球相差無幾,成分相同,所以稱地月為“雙行星”
    【答案】C
    解析:文中第一段說月球的“尺寸和地球本身相比較遠遠超過了其他任何一顆巨大行星的衛(wèi)星”,故而地~月系統(tǒng)被看作是一對“雙行星”。關于地球和月球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在歷是共生關系”在第一段中沒有體現(xiàn),表述也不準確,故排除A、B兩項。第一段中明確指出“月球的質量是地球的1.2%”,故D項錯誤。C項是對第一段中“雙行星”說法的正確理解。
    8.根據(jù)第二段文意,下列觀點不屬于達爾文假說根據(jù)的一項是(  )
    A.在潮汐作用下,月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遠離地球,它們本來是一個整體
    B.如果月地一體,它會快速自轉,可能拋出的外層物質與月球的成分一致
    C.剛好可以容納月亮寬度的太平洋,也許是月亮脫離地球后留下的痕跡
    D.時間是可以倒溯的,現(xiàn)在彼此遠離的天體,原本極有可能是在一起的
    【答案】D
    解析:文中第二段表述為:“如果我們就這樣將時間倒溯下去,月亮在很久以前離地球是非常近的。如果上述情況屬實,達爾文認為,也許地球和月亮曾經(jīng)就是一個整體。”D項中“時間是可以倒溯的”說法太絕對化,文中無此意,不屬于迭爾文假說的根據(jù)。A、B、C三項均屬于達爾文假說的根據(jù),故選D。
    9.對第四段畫線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些話以委婉的敘述,說明了科學家的困惑與無奈
    B.這些話以婉轉的語氣,諷刺了那位天文學家的浮躁
    C.這些話以幽默的風格,表明了解釋月亮成因的艱難
    D.這些話以詼諧的筆調,過渡到下文中進一步的闡發(fā)
    【答案】B
    解析:畫線語句使用了一種委婉而幽默詼諧的筆調,雖然將那住天文學家形容為“脾氣暴躁”,但這里沒有諷刺意味,而是體現(xiàn)了科學家的一種困惑和無奈,說明了解釋月亮成因的艱難。整體把握文章內容并結合上下文,可知A、C、D三項理解均正確,B項理解有誤。
    10.根據(jù)文意,下面對“科學假說”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科學假說”要符合客觀的事實
    B.“科學假說”要經(jīng)過理論的論證
    C.“科學假說”要經(jīng)受實驗的檢驗
    D.“科學假說”要成為新研究起點
    【答案】D
    解析:本文針對月球的成因提出了四種“科學假說”,在第二段中闡述的第一種“科學假說”符合一定的客觀事實,如“潮汐產(chǎn)生的摩擦力使月亮逐漸遠離地球”“月亮的寬度剛好可以容納到太平洋中”;在第三段中提出的第二、三種“科學假說”則偏重于運用相關理論進行推導論證;在第四段中提出的第四種“科學假說”則進行了實驗檢驗,“計算機對這一猜想中的‘碰撞’進行了模擬”。A、B、C三種理解均在文中有所反映,D項文中沒有涉及且表述也不正確,故選D。
    【篇二】
    (2.0 分)1. 填入下面橫線處的語句,與上下文銜接恰當?shù)囊唤M是(D )
    圍墻的下面,_______,盡管它們的旁邊是一棵高大的梧桐樹。
    ①很引人注意
    ②有五六株南天竹
    ③在很可憐地顫動
    ④瘦弱的枝干負著瘦弱的綠葉
    A.①②④③
    B. ④②③①
    C.②①④③
    D. ②④③①
    (2.0 分)2. 下列句中沒有用修辭方法的一句是( C)
    A.有的竹子修直挺拔,好似當年山頭的哨兵。
    B.那肥大的荷葉下面有一個人的臉,下半截身子長在水里。
    C. 北海亭面館的顧客,也像是突然都失蹤了似的。
    D.它只是樹木中的一個小小的長方形土丘,上面開滿鮮花--沒有十字架,沒有墓碑,沒有墓志銘,連托爾斯泰這個名字也沒有。
    (2.0 分)3. 下列關于文學常識的說法,有錯誤的一項是(B )
    A.《《香菱學詩》選自清代文學家曹雪芹的長篇小說《紅樓夢》,小說通過神態(tài)、語言等描寫塑造了一個"苦學"和"樂學"作詩的香菱形象。
    B.《傷仲永》的作者是我國北宋文學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
    C.《隆中對》中諸葛亮為劉備勾畫了一幅戰(zhàn)略藍圖,《出師表》中又為后主劉禪提出了以"親賢遠佞"為核心的三條建議。
    D.吳敬梓的《范進中舉》與魯迅先生的《孔乙己》同是抨擊罪惡的封建科舉制度的佳作,揭露封建科舉制度對人心靈的荼毒。
    (2.0 分)4. 請選出下列詞語中加下劃線字的讀音和字形沒有錯誤的一組( C)
    A.綺麗(qǐ) 禁固(gù) 玲瓏剔透(tì) 長吁短嘆(xū)
    B.銷蝕(shí) 醞釀(niàng) 諄諄教導(zhūn) 重巒疊嶂(luán)
    C.獷野(kuàng) 詰問(ji?) 周道如砥(dǐ) 怡笑大方(yí)
    D.眼瞼(jiǎn) 吞噬(shì) 渾身解數(shù)(jiě) 風雪載途(zài)
    (2.0 分)5. 填入下面橫線處的語句,與上下文銜接恰當?shù)囊唤M是(B )
    紀實文學,理應講究紀實性與文學性的高度統(tǒng)一;_______,_______。缺乏真實豐富的事實材料,而靠浮辭麗藻揮灑成篇,只能寫出蒼白無力的東西;_______,也不會有長久的感染力。
    ①作為紀實文學之一的傳記文學
    ②作為一種紀實文學的傳記文學
    ③也要考慮到"文"與"實二者的有機聯(lián)系
    ④同樣存在著"實"與"文"相結合與統(tǒng)一的問題
    ⑤缺乏生動形象的文學語言,而僅僅羅列人物生平事跡
    ⑥僅僅羅列人物生平事跡,而缺乏生動形象的文學語言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③⑥
    (2.0 分)6. 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句意明確的一句是( A)
    A.*《生死抉擇》上映后,原小說也備受青睞,人們爭相購買,以致書店里排起了長蛇陣。
    B.李固是東漢時期的一個高級官吏,他的一生可以說是和外戚、宦官斗爭的一生,后終于被皇帝的妻舅大將軍梁冀*致死。
    C.省教育學院舉辦的網(wǎng)絡培訓班,為教研室尤其是為省市重點中學培訓了一批骨干教師和資料管理員。
    D.不管氣候條件和地理環(huán)境都極端不利,登山隊員仍然克服困難,登上了頂峰。
    (2.0 分)7. 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句意明確的一句是( B)
    A. 每一個人立志成才的青年將來都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對社會建設事業(yè)有貢獻的人。
    B. 通過對變異老鼠和正常老鼠大腦及行為的比較,科學家就可以確認那些被破壞的基因所具有的作用。
    C.為了防止這類交通事故不再發(fā)生,我們加強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D.我市在西部大開發(fā)的戰(zhàn)略規(guī)劃中能否抓住機會,關鍵在于加速培養(yǎng)一批各行各業(yè)的人才。
    (2.0 分)8. 與"我們之間已經(jīng)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的修辭手法相同的一句是( D)
    A.魯迅的骨頭是硬的。
    B.摸一摸衣袋,硬硬的還在。
    C.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D.可恨那些毒蛇猛獸,吃盡了我們的血肉。
    (2.0 分)9. 填入下面橫線處的語句,與上下文銜接恰當?shù)囊唤M是( C)
    泰山的南天門又叫三天門,創(chuàng)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余年。_______為"門辟九霄仰步三天勝跡,階崇萬級俯臨千嶂奇觀"。
    A.元代石刻"天門銘"在門外西側。一副石刻對聯(lián)在門的兩旁,
    B.元代石刻"天門銘"在門外西側。門兩旁有石刻對聯(lián)一副,
    C. 門外西側有元代石刻"天門銘"。門兩旁有石刻對聯(lián)一副,
    D. 門外西側有元代石刻"天門銘"。一副石刻對聯(lián)在門的兩旁,
    (2.0 分)10.下列詞語中加下劃線字的字形和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D )
    A.狩獵 (shǒu) 科扣(kē) 襤褸(lǚ) 隨聲附和(ha )
    B.確鑿( záo) 綴泣( chu?) 湖泊(b?) 津津有味( jīn)
    C.違背(wéi) 瑣屑( xia ) 陰霾( mái) 玲瓏剔透( tī)
    D.魁梧(wǔ) 蔭庇 (yìn) 貯蓄(zhù) 杳無音信(yǎ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