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現(xiàn)象是普遍存在的,就是“學的越多感覺不會的越多,背的越多忘的越快”,這個問題困擾著很多同學,整理了高中自主招生考試文言文常用實詞的義項與例句,供考生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書
①書信:使人遺趙王書(《廉頗藺相如列傳》);是時曹操遺權(quán)書(《赤壁之戰(zhàn)》)
②書寫書法:憑幾學書(《項脊軒志》)
③字:六體者古文、奇字、篆書、隸書……(《漢書藝文志》)
④書籍:積書滿架(《項脊軒志》);無從致書以觀(《送東陽馬生序》)
請
①請求:(秦王)固請(《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謙辭:臣請完璧歸趙(《廉頗藺相如列傳》)
對
①回答:對曰“臣嘗有罪……”(《廉頗藺相如列傳》);奏對稱旨(《譚嗣同》)
②對著:對酒當歌(《短歌行》)
幸
①幸而:大王亦幸赦臣(《廉頗藺相如列傳》);故幸來告良(《鴻門宴》)
②寵愛:縵立遠視,而望幸焉(《阿房宮賦》);如姬最幸(《信陵君竊符救趙》)
③寵信:君幸于趙王(《廉頗藺相如列傳》)
許
①答應(yīng)、允許:寧許以負秦曲(《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大約:潭中魚可百許頭(《小石潭記》);高可二黍許(《核舟記》)
負
①倚仗、憑借:秦貪負其強(《廉頗藺相如列傳》);負勢竟上(《與朱元思書》)
②承擔:寧許以負秦曲(《廉頗藺相如列傳》);予此行所負之責任(《黃生借書說》)
③背棄:決負約不償城(《廉頗藺相如列傳》)
④辜負: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廉頗藺相如列傳》);吾上恐負朝廷(《左忠毅公逸事》)
⑤背肉祖負荊(《廉頗藺相如列傳》);王負劍(《荊柯刺秦王》)
⑥敗勝負之數(shù)(《六國論》)
立
①即刻、馬上:趙立奉壁來(《廉頗藺相如列傳》);沛公至軍立誅殺曹無傷(《鴻門宴》)
②站立:故久立與其客語(《信陵君竊符救趙》);提刀而立(《庖丁解?!罚?BR> ③直立:大石側(cè)立千尺(《石鐘山記》);立土動即百尺(《雁蕩山》)
交
①交情:為刎頸之交(《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交往:臣以為布衣之交(《廉頗藺相如列傳》);交游士林(《赤壁之戰(zhàn)》)
③相交、交互:葉葉相交通(《孔雀東南飛》);疏條交映(《與朱元思書》)
設(shè)
安設(shè),設(shè)置:設(shè)九賓于廷(《廉頗藺相如列傳》)
引
①引導:左右引相如至(《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牽引、拽:或欲引相如去(《廉頗藺相如列傳》);見人方引嬰兒欲投之江中(《察今》)
③后退:相如引車避匿(《廉頗藺相如列傳》);引次江北(《赤壁之戰(zhàn)》)
恐
①恐怕:秦王恐其破璧(《廉頗藺相如列傳》);恐不任我意(《孔雀東南飛》)
②害怕:舟人大恐(《石鐘山記》)
畢
①完盡:錄畢,走送之(《送東陽馬生序》);畢禮而歸之(《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都,全:靡不畢現(xiàn)(《屈原列傳》)
卒
①步兵:旦日饗士卒(《鴻門宴》),率罷敝之卒(《過秦論》)
②死:魯肅聞劉表卒(《赤壁之戰(zhàn)》)
③終于:卒相與歡(《廉頗藺相如列傳》);卒以吾郡之發(fā)憤一擊(《五人墓碑記》)
④通“猝”:成倉卒莫知所救(《促織》);卒然邊境有急(《論積貯疏》)
士
①做官的人: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石鐘山記》)
②讀書人: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訓儉示康》);予本非文人畫士(《病梅館記》)
③有才能的人:尊賢而重士(《過秦論》);以致天下之士(《過秦論》);勝不敢復相士(《毛遂自薦》)
④士兵:旦日饗士卒(《鴻門宴》)
將
①將領(lǐng):廉頗為趙將(《廉頗藺相如列傳》);晉鄙,宿將(《信陵君竊符救趙》)
②帶領(lǐng):使將將其軍歸魏(《信陵君竊符救趙》)
撫
①安撫:則宜撫安(《赤壁之戰(zhàn)》)
②巡撫:獻諸撫軍(《促織》);以大中丞撫吳者(《五人墓碑記》)
走
①快跑:兔走觸株(《五人墓碑記》);可燒而走也(《赤壁之戰(zhàn)》);持劍盾步走(《鴻門宴》)
②趨向:砸山北構(gòu)而西折直走咸陽(《阿房宮賦》)
事
①事情:世異則事異(《五人墓碑記》);足以立事(《赤壁之戰(zhàn)》);不擇事而問焉(《問說》)
②從事,奉事:以地事秦(《六國論》)
禮
①禮儀:畢禮而歸之(《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禮貌,尊敬:秦則無禮(《廉頗藺相如列傳》);禮天下之奇才(《六國論》)
計
計策、謀劃:愚謂大計不如迎之(《赤壁之戰(zhàn)》);計未定(《廉頗藺相如列傳》);莫知計所出(《指南錄后序》)
難
①困難:難去今之縣令者(《五人墓碑記》);吾見其難為(《庖丁解牛》);非常之謀難于猝發(fā)(《五人墓碑記》)
②災難(n6n):今操芟夷大難(《赤壁之戰(zhàn)》)
③反駁:所謂交相問難(《問說》)
愿
①樂意:臣愿奉璧往使(《廉頗簡相如列傳》)
②希望:愿結(jié)友(《廉頗藺相如列傳》);愿將軍量力而處之(《赤壁之戰(zhàn)》)
案
①幾案: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戰(zhàn)》);取案上器擊傷夫人(《記王忠肅公翱三事》)
②察看:召有司案圖(通“按”)(《廉頗藺相如列傳》)
方
①周圍:今齊地方千里(《鄒忌諷齊王納諫》)
②并排:今操方連船艦(《赤壁之戰(zhàn)》)
③正直:方正之不容也(《屈原列傳》)
④方位、方向:乃令史官記地動所從方起(《張衡傳》)
修
①長、高:鄒忌修八尺有余(《鄒忌諷齊王納諫》);龐然修偉(《促織》);巨身修尾(《促織》)
②學習,效法:不期修古(《五人墓碑記》)
③修建:室壞不修(《項脊軒志》);乃重修岳陽樓(《岳陽樓記》)
④整治:修守戰(zhàn)之具(《過秦論》)
朝
①朝廷:動以朝廷為辭(《赤壁之戰(zhàn)》)
②上朝:相如每朝時(《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朝見:皆朝于齊(《鄒忌諷齊王納諫》);弱國入朝(《過秦論》)
私
①私下:私握臣手(《廉頗藺相如列傳》);從道旁私語(《柳敬亭傳》)
②偏愛: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③與“公”相對:公私之積猶可哀痛(《論積貯疏》)
蔽
①遮蓋:橫柯上蔽(《與朱元思書》);苫蔽成丘(《狼》)
②蒙蔽:王之蔽甚矣(《鄒忌諷齊王納諫》)
面
①臉:老婦必唾其面(《觸龍說趙太后》)
②當面:能面刺寡人之過者(《鄒忌諷齊王納諫》)
庭
①院子:垣墻周庭(《項脊軒志》)
②通“廷”:拜送書于庭(《廉頗藺相如列傳》)
語
①言語,談?wù)摚涸饺苏Z天姥(《夢游天姥吟留別》);從道旁私語(《柳敬亭傳》)
②告訴:不可不語(《鴻門宴》)
名
①名字,名稱:有五谷之實而不有其名(《芙蕖》);蓋當時未有雁蕩山之名(《雁蕩山》)
②取名,得名: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游褒禪山記》);而此獨以鐘名(《石鐘山記》);皆后人以貫休詩名之也(《雁蕩山》)
曰
①說:乃謂秦王曰(《廉頗藺相如列傳》);遽契其舟曰(《察今》)
②叫作,稱作:曰師曰*云者(《師說》);曰顏佩韋、楊念如……(《五人墓碑記》)
文
①文字:其文漫滅(《游褒禪山記》);文曰初平山人(《核舟記》)
②文章:其文約(《屈原列傳》)
進
①前進:余船以次俱進(《赤壁之戰(zhàn)》);其進愈難(《游褒禪山記》)
②進獻:群臣進諫(部)相如前進缶(《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出來做官:進亦憂、退亦憂(《岳陽樓記》)
奇
①奇異,罕見:其見愈奇(《游褒禪山記》);大將軍鄧騭奇其才(《張衡傳》)
②單數(shù):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核舟記》)
好
①美好:好鳥相鳴(《與朱元思書》)
②喜好(hdo):寡人竊聞趙王好音(《廉頗藺相如列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禪山記》)
出
①與“入”相對:己而相如出(《廉頗藺相如列傳》);有怠而欲出者(《游褒禪山記》)
②產(chǎn)生、發(fā)生:莫知計所出(《指南錄后序》)
③出現(xiàn)、顯露:水落而石出(《醉翁亭記》)
觀
①看,觀賞:無一時一刻不適耳目之觀(《芙蕖》);觀夫巴陵勝狀(《岳陽樓記》);因得觀所謂石鐘者(《石鐘山記》)
②觀察:臣觀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廉頗藺相如列傳》);古人之觀于天地(《游褒禪山記》)
③宮廷建筑:大王見臣列觀(《廉頗藺相如列傳》)
④景象:非常之觀(《游褒禪山記》);岳陽樓之大觀(《岳陽樓記》)
求
①尋求、需求:求人可使報秦者(《廉頗藺相如列傳》);以斧斤考擊而求之(《石鐘山記》)
②請求:求而不得者也(《送東陽馬生序》)
險
①地勢不平坦:險以遠,則至者少(《游褒禪山記》)
②險要,險阻:此為長江之險已與我共之也(《赤壁之戰(zhàn)》)
云
①說:昔人云將以有也(《指南錄后序》);云有第五郎(《孔雀東南飛》)
②語氣詞:謂獄中語乃親得之于史公云(《左忠毅公逸事》);為詩云爾(《孔雀東南飛》)
③如此,這樣:曰師曰*云者(《師說》)
④云(云):天下云集響應(yīng)(《過秦論》);云霏霏其承宇(《涉江》)
鼓
①擊鼓:百姓聞王鐘鼓之聲(《莊暴見孟子》);齊人三鼓(《曹劌論戰(zhàn)》)
②振動:微風鼓浪(《石鐘山記》)
③鼓(樂器):瞽奏鼓(《書胤征》)
④彈奏:趙王鼓瑟(《廉頗藺相如列傳》);今王鼓樂于此(《莊暴見孟子》)
⑤古代夜間計時:戊申晦,五鼓(《登泰山記》)
是
①正確(與“非”相對):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問說》)
②‘這(虛詞):是以見放(《屈原列傳》);當是時(《鴻門宴》)
遺
①丟失:得遺金一餅(《樂羊子妻》)
②遺漏、忽略:小學而大遺(《師說》)
③留下:始訪其遺蹤(《石鐘山記》)
④遺(W&)送、給:先以書遺操(《赤壁之戰(zhàn)》);留待作遺施(《孔雀東南飛》)
得
①得到,秦城恐不可得(《廉頗藺相如列傳》);可以得富貴也(《譚嗣同》)
②收獲:往往有得(《游褒禪山記》)
謂
①對說:因笑謂邁日(《石鐘山記》);謂秦王曰(《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叫做,稱為:可謂死君乎(《*崤之戰(zhàn)》);有十月熟者謂之晚稻(《采草藥》)
③認為:眾謂余一行為可以紓禍(《指南錄后序》)
至
到達、到:左右引相如至(《廉頗藺相如列傳》);亦不能至也(《游褒禪山記》)
察
①細看.•徐而察之(《石鐘山記》)
②考察:子是之不察(《賣柑者言》)
樂
①高興、快樂:王與百姓同樂(《莊暴見孟子》);以中有足樂者(《送東陽馬生序》)
②樂(yud):今王鼓樂于此(《莊暴見孟子》)
異
①和“同”相對:成述其異(《促織》);迨諸夫異爨(《項脊軒志》);芙蕖與草本諸花似覺稍異(《芙蕖》)
②奇怪:成述其異(《促織》)
生
①生長:竹之始生(《文與可畫谷偃竹記》)
②與“死”相對,生存:生亦我所欲也(《欲我所欲也》)
③與“熟”相對:則與一生彘肩(《鴻fl宴》)
④讀書人:東陽馬生君則(《送東陽馬生序》);廡下一生伏案臥(《左‘忠毅公逸事》)
可
①適合: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
②約計:高可二黍許(《核舟記》)

書
①書信:使人遺趙王書(《廉頗藺相如列傳》);是時曹操遺權(quán)書(《赤壁之戰(zhàn)》)
②書寫書法:憑幾學書(《項脊軒志》)
③字:六體者古文、奇字、篆書、隸書……(《漢書藝文志》)
④書籍:積書滿架(《項脊軒志》);無從致書以觀(《送東陽馬生序》)
請
①請求:(秦王)固請(《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謙辭:臣請完璧歸趙(《廉頗藺相如列傳》)
對
①回答:對曰“臣嘗有罪……”(《廉頗藺相如列傳》);奏對稱旨(《譚嗣同》)
②對著:對酒當歌(《短歌行》)
幸
①幸而:大王亦幸赦臣(《廉頗藺相如列傳》);故幸來告良(《鴻門宴》)
②寵愛:縵立遠視,而望幸焉(《阿房宮賦》);如姬最幸(《信陵君竊符救趙》)
③寵信:君幸于趙王(《廉頗藺相如列傳》)
許
①答應(yīng)、允許:寧許以負秦曲(《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大約:潭中魚可百許頭(《小石潭記》);高可二黍許(《核舟記》)
負
①倚仗、憑借:秦貪負其強(《廉頗藺相如列傳》);負勢竟上(《與朱元思書》)
②承擔:寧許以負秦曲(《廉頗藺相如列傳》);予此行所負之責任(《黃生借書說》)
③背棄:決負約不償城(《廉頗藺相如列傳》)
④辜負: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廉頗藺相如列傳》);吾上恐負朝廷(《左忠毅公逸事》)
⑤背肉祖負荊(《廉頗藺相如列傳》);王負劍(《荊柯刺秦王》)
⑥敗勝負之數(shù)(《六國論》)
立
①即刻、馬上:趙立奉壁來(《廉頗藺相如列傳》);沛公至軍立誅殺曹無傷(《鴻門宴》)
②站立:故久立與其客語(《信陵君竊符救趙》);提刀而立(《庖丁解?!罚?BR> ③直立:大石側(cè)立千尺(《石鐘山記》);立土動即百尺(《雁蕩山》)
交
①交情:為刎頸之交(《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交往:臣以為布衣之交(《廉頗藺相如列傳》);交游士林(《赤壁之戰(zhàn)》)
③相交、交互:葉葉相交通(《孔雀東南飛》);疏條交映(《與朱元思書》)
設(shè)
安設(shè),設(shè)置:設(shè)九賓于廷(《廉頗藺相如列傳》)
引
①引導:左右引相如至(《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牽引、拽:或欲引相如去(《廉頗藺相如列傳》);見人方引嬰兒欲投之江中(《察今》)
③后退:相如引車避匿(《廉頗藺相如列傳》);引次江北(《赤壁之戰(zhàn)》)
恐
①恐怕:秦王恐其破璧(《廉頗藺相如列傳》);恐不任我意(《孔雀東南飛》)
②害怕:舟人大恐(《石鐘山記》)
畢
①完盡:錄畢,走送之(《送東陽馬生序》);畢禮而歸之(《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都,全:靡不畢現(xiàn)(《屈原列傳》)
卒
①步兵:旦日饗士卒(《鴻門宴》),率罷敝之卒(《過秦論》)
②死:魯肅聞劉表卒(《赤壁之戰(zhàn)》)
③終于:卒相與歡(《廉頗藺相如列傳》);卒以吾郡之發(fā)憤一擊(《五人墓碑記》)
④通“猝”:成倉卒莫知所救(《促織》);卒然邊境有急(《論積貯疏》)
士
①做官的人: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石鐘山記》)
②讀書人: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訓儉示康》);予本非文人畫士(《病梅館記》)
③有才能的人:尊賢而重士(《過秦論》);以致天下之士(《過秦論》);勝不敢復相士(《毛遂自薦》)
④士兵:旦日饗士卒(《鴻門宴》)
將
①將領(lǐng):廉頗為趙將(《廉頗藺相如列傳》);晉鄙,宿將(《信陵君竊符救趙》)
②帶領(lǐng):使將將其軍歸魏(《信陵君竊符救趙》)
撫
①安撫:則宜撫安(《赤壁之戰(zhàn)》)
②巡撫:獻諸撫軍(《促織》);以大中丞撫吳者(《五人墓碑記》)
走
①快跑:兔走觸株(《五人墓碑記》);可燒而走也(《赤壁之戰(zhàn)》);持劍盾步走(《鴻門宴》)
②趨向:砸山北構(gòu)而西折直走咸陽(《阿房宮賦》)
事
①事情:世異則事異(《五人墓碑記》);足以立事(《赤壁之戰(zhàn)》);不擇事而問焉(《問說》)
②從事,奉事:以地事秦(《六國論》)
禮
①禮儀:畢禮而歸之(《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禮貌,尊敬:秦則無禮(《廉頗藺相如列傳》);禮天下之奇才(《六國論》)
計
計策、謀劃:愚謂大計不如迎之(《赤壁之戰(zhàn)》);計未定(《廉頗藺相如列傳》);莫知計所出(《指南錄后序》)
難
①困難:難去今之縣令者(《五人墓碑記》);吾見其難為(《庖丁解牛》);非常之謀難于猝發(fā)(《五人墓碑記》)
②災難(n6n):今操芟夷大難(《赤壁之戰(zhàn)》)
③反駁:所謂交相問難(《問說》)
愿
①樂意:臣愿奉璧往使(《廉頗簡相如列傳》)
②希望:愿結(jié)友(《廉頗藺相如列傳》);愿將軍量力而處之(《赤壁之戰(zhàn)》)
案
①幾案: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戰(zhàn)》);取案上器擊傷夫人(《記王忠肅公翱三事》)
②察看:召有司案圖(通“按”)(《廉頗藺相如列傳》)
方
①周圍:今齊地方千里(《鄒忌諷齊王納諫》)
②并排:今操方連船艦(《赤壁之戰(zhàn)》)
③正直:方正之不容也(《屈原列傳》)
④方位、方向:乃令史官記地動所從方起(《張衡傳》)
修
①長、高:鄒忌修八尺有余(《鄒忌諷齊王納諫》);龐然修偉(《促織》);巨身修尾(《促織》)
②學習,效法:不期修古(《五人墓碑記》)
③修建:室壞不修(《項脊軒志》);乃重修岳陽樓(《岳陽樓記》)
④整治:修守戰(zhàn)之具(《過秦論》)
朝
①朝廷:動以朝廷為辭(《赤壁之戰(zhàn)》)
②上朝:相如每朝時(《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朝見:皆朝于齊(《鄒忌諷齊王納諫》);弱國入朝(《過秦論》)
私
①私下:私握臣手(《廉頗藺相如列傳》);從道旁私語(《柳敬亭傳》)
②偏愛: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③與“公”相對:公私之積猶可哀痛(《論積貯疏》)
蔽
①遮蓋:橫柯上蔽(《與朱元思書》);苫蔽成丘(《狼》)
②蒙蔽:王之蔽甚矣(《鄒忌諷齊王納諫》)
面
①臉:老婦必唾其面(《觸龍說趙太后》)
②當面:能面刺寡人之過者(《鄒忌諷齊王納諫》)
庭
①院子:垣墻周庭(《項脊軒志》)
②通“廷”:拜送書于庭(《廉頗藺相如列傳》)
語
①言語,談?wù)摚涸饺苏Z天姥(《夢游天姥吟留別》);從道旁私語(《柳敬亭傳》)
②告訴:不可不語(《鴻門宴》)
名
①名字,名稱:有五谷之實而不有其名(《芙蕖》);蓋當時未有雁蕩山之名(《雁蕩山》)
②取名,得名: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游褒禪山記》);而此獨以鐘名(《石鐘山記》);皆后人以貫休詩名之也(《雁蕩山》)
曰
①說:乃謂秦王曰(《廉頗藺相如列傳》);遽契其舟曰(《察今》)
②叫作,稱作:曰師曰*云者(《師說》);曰顏佩韋、楊念如……(《五人墓碑記》)
文
①文字:其文漫滅(《游褒禪山記》);文曰初平山人(《核舟記》)
②文章:其文約(《屈原列傳》)
進
①前進:余船以次俱進(《赤壁之戰(zhàn)》);其進愈難(《游褒禪山記》)
②進獻:群臣進諫(部)相如前進缶(《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出來做官:進亦憂、退亦憂(《岳陽樓記》)
奇
①奇異,罕見:其見愈奇(《游褒禪山記》);大將軍鄧騭奇其才(《張衡傳》)
②單數(shù):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核舟記》)
好
①美好:好鳥相鳴(《與朱元思書》)
②喜好(hdo):寡人竊聞趙王好音(《廉頗藺相如列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禪山記》)
出
①與“入”相對:己而相如出(《廉頗藺相如列傳》);有怠而欲出者(《游褒禪山記》)
②產(chǎn)生、發(fā)生:莫知計所出(《指南錄后序》)
③出現(xiàn)、顯露:水落而石出(《醉翁亭記》)
觀
①看,觀賞:無一時一刻不適耳目之觀(《芙蕖》);觀夫巴陵勝狀(《岳陽樓記》);因得觀所謂石鐘者(《石鐘山記》)
②觀察:臣觀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廉頗藺相如列傳》);古人之觀于天地(《游褒禪山記》)
③宮廷建筑:大王見臣列觀(《廉頗藺相如列傳》)
④景象:非常之觀(《游褒禪山記》);岳陽樓之大觀(《岳陽樓記》)
求
①尋求、需求:求人可使報秦者(《廉頗藺相如列傳》);以斧斤考擊而求之(《石鐘山記》)
②請求:求而不得者也(《送東陽馬生序》)
險
①地勢不平坦:險以遠,則至者少(《游褒禪山記》)
②險要,險阻:此為長江之險已與我共之也(《赤壁之戰(zhàn)》)
云
①說:昔人云將以有也(《指南錄后序》);云有第五郎(《孔雀東南飛》)
②語氣詞:謂獄中語乃親得之于史公云(《左忠毅公逸事》);為詩云爾(《孔雀東南飛》)
③如此,這樣:曰師曰*云者(《師說》)
④云(云):天下云集響應(yīng)(《過秦論》);云霏霏其承宇(《涉江》)
鼓
①擊鼓:百姓聞王鐘鼓之聲(《莊暴見孟子》);齊人三鼓(《曹劌論戰(zhàn)》)
②振動:微風鼓浪(《石鐘山記》)
③鼓(樂器):瞽奏鼓(《書胤征》)
④彈奏:趙王鼓瑟(《廉頗藺相如列傳》);今王鼓樂于此(《莊暴見孟子》)
⑤古代夜間計時:戊申晦,五鼓(《登泰山記》)
是
①正確(與“非”相對):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問說》)
②‘這(虛詞):是以見放(《屈原列傳》);當是時(《鴻門宴》)
遺
①丟失:得遺金一餅(《樂羊子妻》)
②遺漏、忽略:小學而大遺(《師說》)
③留下:始訪其遺蹤(《石鐘山記》)
④遺(W&)送、給:先以書遺操(《赤壁之戰(zhàn)》);留待作遺施(《孔雀東南飛》)
得
①得到,秦城恐不可得(《廉頗藺相如列傳》);可以得富貴也(《譚嗣同》)
②收獲:往往有得(《游褒禪山記》)
謂
①對說:因笑謂邁日(《石鐘山記》);謂秦王曰(《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叫做,稱為:可謂死君乎(《*崤之戰(zhàn)》);有十月熟者謂之晚稻(《采草藥》)
③認為:眾謂余一行為可以紓禍(《指南錄后序》)
至
到達、到:左右引相如至(《廉頗藺相如列傳》);亦不能至也(《游褒禪山記》)
察
①細看.•徐而察之(《石鐘山記》)
②考察:子是之不察(《賣柑者言》)
樂
①高興、快樂:王與百姓同樂(《莊暴見孟子》);以中有足樂者(《送東陽馬生序》)
②樂(yud):今王鼓樂于此(《莊暴見孟子》)
異
①和“同”相對:成述其異(《促織》);迨諸夫異爨(《項脊軒志》);芙蕖與草本諸花似覺稍異(《芙蕖》)
②奇怪:成述其異(《促織》)
生
①生長:竹之始生(《文與可畫谷偃竹記》)
②與“死”相對,生存:生亦我所欲也(《欲我所欲也》)
③與“熟”相對:則與一生彘肩(《鴻fl宴》)
④讀書人:東陽馬生君則(《送東陽馬生序》);廡下一生伏案臥(《左‘忠毅公逸事》)
可
①適合: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芙蕖》)
②約計:高可二黍許(《核舟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