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是情感的藝術(shù),是陶冶人性情的熔爐。只有在歌詠或舞蹈者本人對音樂充分理解的基礎(chǔ)上產(chǎn)生了濃烈的情感,才能對音樂進行精彩的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準備了以下內(nèi)容,供大家參考!
篇一
唱歌《雪絨花》
教材分析
好萊塢的經(jīng)典音樂劇《音樂之聲》拍成電影后,其中唱段傳遍全球?!堆┙q花》是一首抒情的男生吉他彈唱,歌曲為帶再現(xiàn)的單二部曲式,采用四三拍子和中等的速度,結(jié)構(gòu)方整,帶有叫濃郁的奧地利民歌風格,曲調(diào)樸實感人。歌曲通過對雪絨花的贊美,抒發(fā)了對大自然的熱愛,寄托了主人公對親人,對家鄉(xiāng)深深的懷念和祝福。
【教學目標】
1、學唱《雪絨花》,能以對祖國滿懷深情的歌聲演唱歌曲,進而激發(fā)愛國熱情。
2、通過欣賞電影《音樂之聲》插曲,感受歌曲形象,擴大音樂視野。
【教學重點】
能以對祖國滿懷深情的歌聲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前半拍休止,后半拍起唱”節(jié)奏的掌握。
教學方法
以培養(yǎng)學生“情感美”為突破口,啟發(fā)、練習、實踐、聽唱教學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講故事,過渡聽電影《音樂之聲》中《哆來咪》選段。
故事情節(jié):《音樂之聲》的故事發(fā)生在70多年前的奧地利。一座古老的修道院中,有一位叫瑪麗亞的年輕修女。她活潑漂亮,會彈吉他,喜歡唱歌。有一天,瑪麗亞來到一個上校家當家庭教師。在上校外出工作期間,瑪麗亞教上校家?guī)讉€沒有了媽媽的孩子學會了很多歌曲?!抖鄟砻住繁闶瞧渲械囊皇?。她還給孩子們排練了合唱。當上?;丶視r,瑪麗亞和孩子們用甜美的歌聲迎接他。上校很高興,他也邊彈吉他邊演唱了一首歌。同學們猜猜,上校唱的是什么歌?對!就是這首《雪絨花》。這是一首古老的奧地利民間歌曲,上校借這首贊美雪花的歌曲來表達自己對祖國幸福、安寧生活的熱愛之情。后來,瑪麗亞成了那幾個孩子的媽媽。在他們?nèi)彝獬雎糜位丶視r,不幸的事發(fā)生了,德國法西斯侵占了上校的祖國和家鄉(xiāng),并要上校去當海軍。上校是個熱愛祖國的軍人,他不肯為敵人工作。他和瑪麗亞決定帶著孩子們逃往國外。就在他們準備逃跑時卻被敵人發(fā)現(xiàn)了。上校便假稱是去參加音樂節(jié)的演出。敵人不大相信,便派人跟蹤了他們。上校的家庭合唱團在音樂節(jié)上表演的第一個節(jié)目便是《雪絨花》。
(2)簡介電影《音樂之聲》背景。
這部電影是在1965年根據(jù)同名音樂劇《音樂之聲》改編而成,同年,獲得奧斯卡金像獎。
二、講授新課
1、出示雪絨花圖片,介紹雪絨花得名。
雪絨花是奧地利國花,此歌逐漸流傳,影響廣泛。
2、火絨草,也叫雪絨花、薄雪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渾身密布像雪一樣的白色綿毛而得名。提問:歌詞表達了一種什么感情?
(通過贊美雪絨花,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抒發(fā)了主人公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3、聽童聲合唱版本,要求第二段試用“l(fā)u”作伴唱,并在欣賞時考慮以下問題:
1)這首歌的調(diào)號和拍號?
C大調(diào)3/4
2)這個拍子的強弱規(guī)律是什么?手勢怎樣打?
強弱弱
4、解決歌曲中的節(jié)奏難點(第三樂句第一小節(jié))。
講解“前半拍休止后半拍起唱”的節(jié)奏的演唱方法。
5、隨琴演唱全曲。
6、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指導練習怎樣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提示要注意情緒的表達,音樂要素的變化和強弱規(guī)律。
三、拓展感受
欣賞電影中《孤獨的牧羊人》選段。感受歌曲的音樂形象。
四、小結(jié)
三首歌曲風格不同,表現(xiàn)形式不同:感受了歡樂有趣的《哆來咪》,體驗深情無限的《雪絨花》,欣賞了幽默風趣的《孤獨的牧羊人》。
正是有了這三首優(yōu)美動聽的歌曲貫穿于整部電影,才使《音樂之聲》更加吸引人。
五、結(jié)束新課---再次用優(yōu)美的聲音有感情的演唱《雪絨花》:
六、教學反思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shù),是陶冶人性情的熔爐。只有在歌詠或舞蹈者本人對音樂充分理解的基礎(chǔ)上產(chǎn)生了濃烈的情感,才能對音樂進行精彩的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本課充分營造情景:教師充滿深情的故事講述和故事片插曲《雪絨花》演唱片斷的欣賞,將同學們帶進一個神圣的殿堂――有關(guān)于美的音樂的,有關(guān)于愛國的,有關(guān)于人間摯愛與真情的……學生體驗各不相同,共同的是他們的情感得到了蕩滌。由此,他們產(chǎn)生了濃烈的學習愿望,在賞、唱、奏、創(chuàng)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他們盡情展示著對音樂的理解,表現(xiàn)著美的情感。音樂之美,情感之美,在課堂上得到體驗和升華!
篇二
欣賞《幽默曲》、《音樂瞬間》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聆聽
1、導入:今天的音樂課是非常輕松的一節(jié)音樂課,因為我想帶大家去欣賞一首非常幽默的樂曲,這首樂曲不僅有音箱獨奏的版本還有女高音演唱的版本,是什么呢?你聽聽:播放《幽默曲》(學生馬上做出反映,表示聽過)
對,這是非常的樂曲,我們今天欣賞的是德沃夏克的《幽默曲》,以歌唱的形式來命名的名字叫《美妙的音樂》
2、介紹作者:
捷克作曲家,自幼接觸民間音樂,初步學會演奏小提琴和管風琴。代表作品有:《E小調(diào)第九(自新大陸)交響曲》等。
3、音樂分析:
幽默曲是一種風趣、愉悅的小型器樂曲。這種樂曲以節(jié)奏鮮明、旋律短小為特色,旋律的歌唱性較強。
4、再聽:本歌曲分為幾段?(學生聽,分為三段)
(1)分段欣賞,第一段:
本段運用了什么節(jié)奏型多?(附點節(jié)奏多)
(2)第二段:
本段給人一種什么樣的感覺?(帶人們進入一種耐人尋味的意境之中)
(3)第三段:和第一段有區(qū)別嗎?
5、再完整地欣賞全曲
欣賞《音樂瞬間》
音樂瞬間,由舒伯特首創(chuàng)的一種音箱小曲,后演變成一種音箱曲體裁。此曲據(jù)說是1827年舒伯特在格拉茨之旅歸來后所創(chuàng)作的,是1828年出版的《音樂瞬間》六首樂曲中的第三首。
關(guān)于這首曲子,有這樣一段傳說:一天,舒伯特去一位朋友家做客。他信手拿起一份手抄樂譜,彈奏之后,對其贊嘆不已。隨后他才知道這其實正是這位朋友記下的他本人即興彈奏過的作品。通過這個故事,可以說明舒伯特有著很高的即興創(chuàng)作能力。這是一首天真純潔、令人欣喜的小品曲,帶有輕快活潑的民間舞曲風格。
雖然總共只有54小節(jié),音樂形象比較單一,但是舒伯特將之處理得非常精巧,真可以稱得上是玲瓏剔透、精致小巧。整首樂曲保持著宛若天成、不加雕琢的自然美,為舒伯特音箱曲中負盛名的一首。在二小節(jié)輕快節(jié)奏奏出后,音樂奏出了一個純樸、可愛的旋律(片段1)。樂曲的中間部分轉(zhuǎn)到降A(chǔ)大調(diào)上,并在色彩明朗的F大調(diào)中結(jié)尾。
《音樂瞬間》這是一首天真純潔,令人欣喜的小品曲,帶有輕快活潑的民間舞曲風格。整首樂曲保持著宛若天成,不加雕琢的自然美,為舒伯特音箱曲中富盛名的一首。
學法:本課以欣賞為主,結(jié)合歌唱、體驗、想象、繪畫、創(chuàng)編、表演、評價等一系列活動,對“音畫”有理性的認識。
篇三
《圖畫展覽會》選曲
一、教學目標:
1、聆聽《圖畫展覽會》,能夠感受、體驗樂曲中音樂要素(節(jié)奏、旋律、音色、力度等)在表現(xiàn)音樂情緒、刻畫音樂形象中的作用,理解音樂的內(nèi)容及意境。
2、通過小組合作,在理解音樂意境的基礎(chǔ)上,能創(chuàng)編啞劇動作將音樂加以再現(xiàn)。
3、通過欣賞、創(chuàng)編、表演,掌握“音畫”這一概念。
4、利用上網(wǎng)查閱、預先收集視聽資料等多種渠道,學會用自學的方式了解穆索爾斯基這個音樂人物。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欣賞《圖畫展覽會》中《漫步主題》、《兩個*人》兩個音樂段落,體驗音樂要素在表現(xiàn)越情緒中刻畫音樂形象的作用。
2、教學難點:根據(jù)音樂,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編啞劇并表演
三、教學準備:
藍牙發(fā)送、接收設備、黑板、音箱
四、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學生進入教室,并按老師要求,以“U”型方陣入座。
2、左中右三個方陣各請一名同學抽一簽。(數(shù)字號碼將為課程中的表演、體驗做好準備工作)
(二)新課導入:
提問:同學們有沒有去參觀過一些展覽會啊?去過哪些展覽會呢?(汽車展、售樓展、動漫展、畫信展、美術(shù)展、古玩展等等)
今天,老師將邀請你們用耳朵去參觀一個圖畫展覽會。(有議論聲)是不是覺得老師剛才的話說錯了?耳朵如何去參觀畫展?其實一點沒錯,一會兒,我們就將在*作曲家穆索爾斯基音樂的引領(lǐng)下去參觀一個精彩的圖畫展覽會。
點題,音響:穆索爾斯基——《圖畫展覽會》——哈特曼
音樂——音畫作品——美術(shù)
(三)新課教學:
1、大家平時參觀展覽會的時候通常會選擇用怎樣的步伐速度呢?(快速、中速、慢速)學生選擇其一。
2、如果為你參觀的步伐配上音樂,你會選擇下面哪一種呢?教師點擊音響里的音樂片段,請同學感受選擇一個音樂速度與意境為適合的旋律片段。(《野蜂飛舞》《漫步主題》《葬禮進行曲》)初聽《漫步主題》
以上環(huán)節(jié)目的:體會音樂要素中速度與情緒對作品的影響作用,并對《圖畫展覽會》中銜接各樂段的《漫步主題》有一個初步印象。
3、剛才大家聽到的《漫步主題》是穆索爾斯基作品《圖畫展覽會》中為重要的一段音樂。因為這部作品是曲作者穆索爾斯基去參觀亡友俄羅斯畫家和建筑家哈特曼的遺作展覽后,經(jīng)過篩選從中挑出他感親切的肖像畫、風俗畫以及與民間創(chuàng)作密切相關(guān)的畫面,寫成的一套音箱曲。全曲共分《侏儒》、《古堡》、《杜衣勒里宮得花園》、《墓穴》等十段音樂。每一段樂曲描繪了特定的景物,(強調(diào)、語氣加重)而整個作品則用《漫步主題》加以貫串和統(tǒng)一起來,所以說這段音樂在這個作品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4、跟隨音箱伴奏,隨老師一起將這段音樂主題進行視譜演唱。
5、熟悉漫步主題后,我們將在它的旋律伴隨下來欣賞圖畫展覽會中展出的一幅作品《兩個*人》。
以上環(huán)節(jié)目的:簡單介紹《圖畫展覽會》的創(chuàng)作背景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理解下面的音樂旋律?!堵街黝}》的視譜演唱,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牢記這段貫穿全曲的音樂旋律,同時也能幫助學生練習音樂視唱能力,為下一個環(huán)節(jié)做好鋪墊。
6、伴隨著輕聲的“漫步主題”音樂欣賞圖片(音響)。畫面中有兩個人物,請用詞語來形容這兩個人的特征。請中間方陣的同學回答。(消瘦、哀怨、貧窮、富有、肥胖、蠻橫……)
7、這幅畫中的兩個*人,是作者哈特曼在1868年旅行時寫生的模特兒。其中一個富有、肥胖、自滿而樂觀;另一個貧窮、消瘦、哀怨。
8、看黑板上的表格,僅僅只在欣賞了這幅圖片后就請中間方陣中兩位同學憑你的設想來填寫。(板書/音響)本方陣同學可幫忙
9、表格填寫可供選擇的詞語:強、弱、緩慢、急促、重、輕、木管樂器組和弦樂器組、小號、傲慢、威風凜凜、神經(jīng)質(zhì)、機靈、趨附逢迎、哀怨、自滿而樂觀
10、填寫結(jié)束后對《兩個*人》音樂段落進行欣賞,邊聽邊看剛才填寫的表格是否正確,另外兩個方陣的同學在音樂結(jié)束后對表格的填寫進行批改。
11、請同學根據(jù)剛才聽到的音樂來設計一段啞劇動作,三個方陣各派一組代表,看哪組能將音樂與圖片中這兩個人物的特征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給2分鐘排演,同時輕聲播放音樂,教師到各組給以輔導)
12、請中間方陣第一個上場表演,配合音樂開始部分,進行啞劇表演。隨后是左右方陣。
13、小組相互點評,教師點評各組優(yōu)缺點,并給表演得好的方陣加分。
以上環(huán)節(jié)目的:根據(jù)抽簽情況,確定中間方陣同學回答這幅畫面介紹。為了避免重復教學方式,所以此處設計為填寫表格與啞劇表演。表格的填寫可以幫助學生明確音樂要素對音樂人物形象刻畫上的作用,啞劇表演可以讓學生更直接的參與實踐,通過不同的方式再次點題,體會音樂中所要表現(xiàn)出的畫面。點評加分能激發(fā)大家的參與熱情。
(四)鞏固新課:
今天我們欣賞了*作曲家穆索爾斯基創(chuàng)作的《圖畫展覽會》中的《漫步主題》、《兩個*人》兩首音樂作品。回憶輕聲哼兩句,加以鞏固復習。
以上環(huán)節(jié)目的:課程結(jié)束前的小結(jié),幫助學生再回顧今天課上所學的知識與欣賞過的音樂,通過回憶幫助大家再次明確理解何謂“音畫”這種音樂體裁。
篇四
唱歌《蘇珊娜》
了解歌曲《蘇珊娜》
1、簡介
《蘇珊娜》是一首美國鄉(xiāng)村民謠,這首歡快的歌謠曾經(jīng)風靡全球,它是由斯蒂芬·福斯特1847年寫的一首歌,同年9月11日在匹茲堡的“雄鷹沙龍”上首次演出。翌年美國西部發(fā)現(xiàn)金礦后,大批的淘金者就是唱著這支生動、活潑的歌直奔加利福尼亞的。后來這首歌曲又飄洋過海,傳遍了整個世界,一直深受各國人民的喜愛。
2、創(chuàng)作故事
據(jù)說當時在匹茲堡擔任倉庫點收員的福斯特,發(fā)起并組織了一個業(yè)余男聲五重唱團。其中有位團員的妻子叫蘇珊·肯脫萊脫,相貌十分美麗動人,除了一頭金色的卷發(fā)外,她爽朗、活潑、直率的性格也非常惹人喜愛。作者福斯特正是以此為靈感,創(chuàng)作出本曲的。歌中表達了主人公對蘇珊娜的刻骨銘心的愛。為了這份愛他可以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為了愛人黃土埋身也心甘情愿。他遠離家鄉(xiāng),四處尋找心上人,冒著酷暑頂著烈日心卻像冰一樣的冷,但此心不變。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蘇珊娜》,初步感受美國鄉(xiāng)村音樂的風格特點,并跟著音樂,用肢體來感受和表現(xiàn)。
2用有彈性的聲音演唱《蘇珊娜》,表現(xiàn)出歌曲的輕松、詼諧的情緒。
二教學重難點:
1解決歌曲中的附點節(jié)奏。
2用輕松有彈性的聲音演唱《蘇珊娜》
三教學用具:
藍牙發(fā)送、接收設備音箱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牛仔很忙》(一段)
師:今天的音樂課上老師給大家?guī)硪皇缀寐牭牧餍懈枨銈兛隙ǘ己苁煜?,聽聽是誰唱的。(邊聽邊引導學生唱、動。)
生:周杰倫《牛仔很忙》
師:你們喜歡周杰倫和他的歌嗎?為什么?
生說。
師:老師也很喜歡他,因為周杰倫是一個創(chuàng)作型歌手,他善于把好的音樂元素、傳統(tǒng)的音樂風格融入到他的創(chuàng)作中。他的中國風,讓我們了解了別樣的《菊花臺》《青花瓷》,這一首《牛仔很忙》你們知道是什么風格的嗎?
生:不知道或知道。
師:是一首美國鄉(xiāng)村民謠風格的歌曲。下面我們就來欣賞一首原汁原味的美國鄉(xiāng)村歌曲《蘇珊娜》。說說鄉(xiāng)村音樂給你帶來怎么的感受。另外,再請你聽一聽伴奏樂器是什么?
2《蘇珊娜》
生說:……..
師說:輕松、隨意、歡快。鄉(xiāng)村音樂來自于美國西部的鄉(xiāng)村小鎮(zhèn),是那里的人們口頭傳唱的,所以非常的隨意、自在!“蘇珊娜”指的是一個朋友或是一個愛人,是一個叫起來很親切隨意的名字。
伴奏樂器聽出來了嗎?是班卓琴,是吉他族成員的一種,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圖片(ppt),上部像吉他,但是下半部是圓圓的像鈴鼓一樣,不像吉他是一個大大的八字型,因為它的琴身變小了,所以它的音色更加的透亮、干脆。因為它有五根弦所以它又叫五弦琴。
3完整聽《蘇珊娜》
師:下面我們來完整聽賞這首歌曲,可以跟著音樂隨意的動一動。(邊聽邊跟老師拍手)
二教唱歌曲《蘇珊娜》
1初聽
師:這么經(jīng)典的歌曲,在全世界廣為流傳,老師想給大家唱一唱《蘇珊娜》,你們歡迎嗎?如果你們喜歡我的演唱請跟著我的歌聲打節(jié)奏或用身體動作來表現(xiàn)歌曲的情緒。另外,請大家說說歌曲表達了怎樣的情感。(ppt展示歌譜)
生說。
師:這首歌通過樂觀、詼諧的曲調(diào)來表達朋友間真摯的友誼。
2視唱
師:誰是否能哼唱出一兩句歌曲的旋律了?
請一個學生唱。
師彈琴,全體學生試著唱歌詞。
3歌譜教學
師:非常好,這首歌曲的旋律很簡單,全曲幾乎是一個樂句在重復,但似乎又有一些變化,好,讓我們來學唱第一句。
看第一句歌譜,學唱。(唱譜或用lu)
師:我們來唱一下這句的歌譜。
學唱第二句歌譜。
師:,下面我們就來看第二樂句,它與第一句的區(qū)別是什么?
生說,然后學唱。
學唱第三句歌譜找不同
師:除了旋律會有少許變化之外,歌手往往會即興的改變某一節(jié)奏,大家看第三句和第一句比較,在哪里有了節(jié)奏的變化?
學唱第四句再找不同。
連起來唱歌譜。
3唱歌詞(出示完整譜面)
用聽唱法。
完整演唱
加速演唱
處理:
1提醒學生用輕快跳躍、輕松的聲音來演唱。突出附點,其他弱。
2可以用“dv”來演唱第二段,唱出輕松自在的感覺。
三拓展:
1欣賞兩首美國鄉(xiāng)村音樂《隨風飄蕩》和《什錦菜》
師:今天老師還給大家?guī)砹藘墒奏l(xiāng)村音樂,請大家一起來欣賞。
生聽。并簡單說說自己的感受。
師總結(jié):正如大家所感受到的,美國鄉(xiāng)村音樂隨意、自由、奔放,不受性別和年齡限制,也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一把吉他,外加班卓琴和口琴樂器的伴奏,歌手便可以盡情抒發(fā)他們心中對生活對家鄉(xiāng)的熱愛。
2再唱《蘇珊娜》
師:同學們,后讓我們用熱情奔放的歌聲再次演繹這首經(jīng)典歌曲《啊蘇珊娜》。
篇一
唱歌《雪絨花》
教材分析
好萊塢的經(jīng)典音樂劇《音樂之聲》拍成電影后,其中唱段傳遍全球?!堆┙q花》是一首抒情的男生吉他彈唱,歌曲為帶再現(xiàn)的單二部曲式,采用四三拍子和中等的速度,結(jié)構(gòu)方整,帶有叫濃郁的奧地利民歌風格,曲調(diào)樸實感人。歌曲通過對雪絨花的贊美,抒發(fā)了對大自然的熱愛,寄托了主人公對親人,對家鄉(xiāng)深深的懷念和祝福。
【教學目標】
1、學唱《雪絨花》,能以對祖國滿懷深情的歌聲演唱歌曲,進而激發(fā)愛國熱情。
2、通過欣賞電影《音樂之聲》插曲,感受歌曲形象,擴大音樂視野。
【教學重點】
能以對祖國滿懷深情的歌聲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前半拍休止,后半拍起唱”節(jié)奏的掌握。
教學方法
以培養(yǎng)學生“情感美”為突破口,啟發(fā)、練習、實踐、聽唱教學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講故事,過渡聽電影《音樂之聲》中《哆來咪》選段。
故事情節(jié):《音樂之聲》的故事發(fā)生在70多年前的奧地利。一座古老的修道院中,有一位叫瑪麗亞的年輕修女。她活潑漂亮,會彈吉他,喜歡唱歌。有一天,瑪麗亞來到一個上校家當家庭教師。在上校外出工作期間,瑪麗亞教上校家?guī)讉€沒有了媽媽的孩子學會了很多歌曲?!抖鄟砻住繁闶瞧渲械囊皇?。她還給孩子們排練了合唱。當上?;丶視r,瑪麗亞和孩子們用甜美的歌聲迎接他。上校很高興,他也邊彈吉他邊演唱了一首歌。同學們猜猜,上校唱的是什么歌?對!就是這首《雪絨花》。這是一首古老的奧地利民間歌曲,上校借這首贊美雪花的歌曲來表達自己對祖國幸福、安寧生活的熱愛之情。后來,瑪麗亞成了那幾個孩子的媽媽。在他們?nèi)彝獬雎糜位丶視r,不幸的事發(fā)生了,德國法西斯侵占了上校的祖國和家鄉(xiāng),并要上校去當海軍。上校是個熱愛祖國的軍人,他不肯為敵人工作。他和瑪麗亞決定帶著孩子們逃往國外。就在他們準備逃跑時卻被敵人發(fā)現(xiàn)了。上校便假稱是去參加音樂節(jié)的演出。敵人不大相信,便派人跟蹤了他們。上校的家庭合唱團在音樂節(jié)上表演的第一個節(jié)目便是《雪絨花》。
(2)簡介電影《音樂之聲》背景。
這部電影是在1965年根據(jù)同名音樂劇《音樂之聲》改編而成,同年,獲得奧斯卡金像獎。
二、講授新課
1、出示雪絨花圖片,介紹雪絨花得名。
雪絨花是奧地利國花,此歌逐漸流傳,影響廣泛。
2、火絨草,也叫雪絨花、薄雪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渾身密布像雪一樣的白色綿毛而得名。提問:歌詞表達了一種什么感情?
(通過贊美雪絨花,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抒發(fā)了主人公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3、聽童聲合唱版本,要求第二段試用“l(fā)u”作伴唱,并在欣賞時考慮以下問題:
1)這首歌的調(diào)號和拍號?
C大調(diào)3/4
2)這個拍子的強弱規(guī)律是什么?手勢怎樣打?
強弱弱
4、解決歌曲中的節(jié)奏難點(第三樂句第一小節(jié))。
講解“前半拍休止后半拍起唱”的節(jié)奏的演唱方法。
5、隨琴演唱全曲。
6、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指導練習怎樣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提示要注意情緒的表達,音樂要素的變化和強弱規(guī)律。
三、拓展感受
欣賞電影中《孤獨的牧羊人》選段。感受歌曲的音樂形象。
四、小結(jié)
三首歌曲風格不同,表現(xiàn)形式不同:感受了歡樂有趣的《哆來咪》,體驗深情無限的《雪絨花》,欣賞了幽默風趣的《孤獨的牧羊人》。
正是有了這三首優(yōu)美動聽的歌曲貫穿于整部電影,才使《音樂之聲》更加吸引人。
五、結(jié)束新課---再次用優(yōu)美的聲音有感情的演唱《雪絨花》:
六、教學反思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shù),是陶冶人性情的熔爐。只有在歌詠或舞蹈者本人對音樂充分理解的基礎(chǔ)上產(chǎn)生了濃烈的情感,才能對音樂進行精彩的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本課充分營造情景:教師充滿深情的故事講述和故事片插曲《雪絨花》演唱片斷的欣賞,將同學們帶進一個神圣的殿堂――有關(guān)于美的音樂的,有關(guān)于愛國的,有關(guān)于人間摯愛與真情的……學生體驗各不相同,共同的是他們的情感得到了蕩滌。由此,他們產(chǎn)生了濃烈的學習愿望,在賞、唱、奏、創(chuàng)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他們盡情展示著對音樂的理解,表現(xiàn)著美的情感。音樂之美,情感之美,在課堂上得到體驗和升華!
篇二
欣賞《幽默曲》、《音樂瞬間》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聆聽
1、導入:今天的音樂課是非常輕松的一節(jié)音樂課,因為我想帶大家去欣賞一首非常幽默的樂曲,這首樂曲不僅有音箱獨奏的版本還有女高音演唱的版本,是什么呢?你聽聽:播放《幽默曲》(學生馬上做出反映,表示聽過)
對,這是非常的樂曲,我們今天欣賞的是德沃夏克的《幽默曲》,以歌唱的形式來命名的名字叫《美妙的音樂》
2、介紹作者:
捷克作曲家,自幼接觸民間音樂,初步學會演奏小提琴和管風琴。代表作品有:《E小調(diào)第九(自新大陸)交響曲》等。
3、音樂分析:
幽默曲是一種風趣、愉悅的小型器樂曲。這種樂曲以節(jié)奏鮮明、旋律短小為特色,旋律的歌唱性較強。
4、再聽:本歌曲分為幾段?(學生聽,分為三段)
(1)分段欣賞,第一段:
本段運用了什么節(jié)奏型多?(附點節(jié)奏多)
(2)第二段:
本段給人一種什么樣的感覺?(帶人們進入一種耐人尋味的意境之中)
(3)第三段:和第一段有區(qū)別嗎?
5、再完整地欣賞全曲
欣賞《音樂瞬間》
音樂瞬間,由舒伯特首創(chuàng)的一種音箱小曲,后演變成一種音箱曲體裁。此曲據(jù)說是1827年舒伯特在格拉茨之旅歸來后所創(chuàng)作的,是1828年出版的《音樂瞬間》六首樂曲中的第三首。
關(guān)于這首曲子,有這樣一段傳說:一天,舒伯特去一位朋友家做客。他信手拿起一份手抄樂譜,彈奏之后,對其贊嘆不已。隨后他才知道這其實正是這位朋友記下的他本人即興彈奏過的作品。通過這個故事,可以說明舒伯特有著很高的即興創(chuàng)作能力。這是一首天真純潔、令人欣喜的小品曲,帶有輕快活潑的民間舞曲風格。
雖然總共只有54小節(jié),音樂形象比較單一,但是舒伯特將之處理得非常精巧,真可以稱得上是玲瓏剔透、精致小巧。整首樂曲保持著宛若天成、不加雕琢的自然美,為舒伯特音箱曲中負盛名的一首。在二小節(jié)輕快節(jié)奏奏出后,音樂奏出了一個純樸、可愛的旋律(片段1)。樂曲的中間部分轉(zhuǎn)到降A(chǔ)大調(diào)上,并在色彩明朗的F大調(diào)中結(jié)尾。
《音樂瞬間》這是一首天真純潔,令人欣喜的小品曲,帶有輕快活潑的民間舞曲風格。整首樂曲保持著宛若天成,不加雕琢的自然美,為舒伯特音箱曲中富盛名的一首。
學法:本課以欣賞為主,結(jié)合歌唱、體驗、想象、繪畫、創(chuàng)編、表演、評價等一系列活動,對“音畫”有理性的認識。
篇三
《圖畫展覽會》選曲
一、教學目標:
1、聆聽《圖畫展覽會》,能夠感受、體驗樂曲中音樂要素(節(jié)奏、旋律、音色、力度等)在表現(xiàn)音樂情緒、刻畫音樂形象中的作用,理解音樂的內(nèi)容及意境。
2、通過小組合作,在理解音樂意境的基礎(chǔ)上,能創(chuàng)編啞劇動作將音樂加以再現(xiàn)。
3、通過欣賞、創(chuàng)編、表演,掌握“音畫”這一概念。
4、利用上網(wǎng)查閱、預先收集視聽資料等多種渠道,學會用自學的方式了解穆索爾斯基這個音樂人物。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欣賞《圖畫展覽會》中《漫步主題》、《兩個*人》兩個音樂段落,體驗音樂要素在表現(xiàn)越情緒中刻畫音樂形象的作用。
2、教學難點:根據(jù)音樂,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編啞劇并表演
三、教學準備:
藍牙發(fā)送、接收設備、黑板、音箱
四、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學生進入教室,并按老師要求,以“U”型方陣入座。
2、左中右三個方陣各請一名同學抽一簽。(數(shù)字號碼將為課程中的表演、體驗做好準備工作)
(二)新課導入:
提問:同學們有沒有去參觀過一些展覽會啊?去過哪些展覽會呢?(汽車展、售樓展、動漫展、畫信展、美術(shù)展、古玩展等等)
今天,老師將邀請你們用耳朵去參觀一個圖畫展覽會。(有議論聲)是不是覺得老師剛才的話說錯了?耳朵如何去參觀畫展?其實一點沒錯,一會兒,我們就將在*作曲家穆索爾斯基音樂的引領(lǐng)下去參觀一個精彩的圖畫展覽會。
點題,音響:穆索爾斯基——《圖畫展覽會》——哈特曼
音樂——音畫作品——美術(shù)
(三)新課教學:
1、大家平時參觀展覽會的時候通常會選擇用怎樣的步伐速度呢?(快速、中速、慢速)學生選擇其一。
2、如果為你參觀的步伐配上音樂,你會選擇下面哪一種呢?教師點擊音響里的音樂片段,請同學感受選擇一個音樂速度與意境為適合的旋律片段。(《野蜂飛舞》《漫步主題》《葬禮進行曲》)初聽《漫步主題》
以上環(huán)節(jié)目的:體會音樂要素中速度與情緒對作品的影響作用,并對《圖畫展覽會》中銜接各樂段的《漫步主題》有一個初步印象。
3、剛才大家聽到的《漫步主題》是穆索爾斯基作品《圖畫展覽會》中為重要的一段音樂。因為這部作品是曲作者穆索爾斯基去參觀亡友俄羅斯畫家和建筑家哈特曼的遺作展覽后,經(jīng)過篩選從中挑出他感親切的肖像畫、風俗畫以及與民間創(chuàng)作密切相關(guān)的畫面,寫成的一套音箱曲。全曲共分《侏儒》、《古堡》、《杜衣勒里宮得花園》、《墓穴》等十段音樂。每一段樂曲描繪了特定的景物,(強調(diào)、語氣加重)而整個作品則用《漫步主題》加以貫串和統(tǒng)一起來,所以說這段音樂在這個作品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4、跟隨音箱伴奏,隨老師一起將這段音樂主題進行視譜演唱。
5、熟悉漫步主題后,我們將在它的旋律伴隨下來欣賞圖畫展覽會中展出的一幅作品《兩個*人》。
以上環(huán)節(jié)目的:簡單介紹《圖畫展覽會》的創(chuàng)作背景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理解下面的音樂旋律?!堵街黝}》的視譜演唱,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牢記這段貫穿全曲的音樂旋律,同時也能幫助學生練習音樂視唱能力,為下一個環(huán)節(jié)做好鋪墊。
6、伴隨著輕聲的“漫步主題”音樂欣賞圖片(音響)。畫面中有兩個人物,請用詞語來形容這兩個人的特征。請中間方陣的同學回答。(消瘦、哀怨、貧窮、富有、肥胖、蠻橫……)
7、這幅畫中的兩個*人,是作者哈特曼在1868年旅行時寫生的模特兒。其中一個富有、肥胖、自滿而樂觀;另一個貧窮、消瘦、哀怨。
8、看黑板上的表格,僅僅只在欣賞了這幅圖片后就請中間方陣中兩位同學憑你的設想來填寫。(板書/音響)本方陣同學可幫忙
9、表格填寫可供選擇的詞語:強、弱、緩慢、急促、重、輕、木管樂器組和弦樂器組、小號、傲慢、威風凜凜、神經(jīng)質(zhì)、機靈、趨附逢迎、哀怨、自滿而樂觀
10、填寫結(jié)束后對《兩個*人》音樂段落進行欣賞,邊聽邊看剛才填寫的表格是否正確,另外兩個方陣的同學在音樂結(jié)束后對表格的填寫進行批改。
11、請同學根據(jù)剛才聽到的音樂來設計一段啞劇動作,三個方陣各派一組代表,看哪組能將音樂與圖片中這兩個人物的特征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給2分鐘排演,同時輕聲播放音樂,教師到各組給以輔導)
12、請中間方陣第一個上場表演,配合音樂開始部分,進行啞劇表演。隨后是左右方陣。
13、小組相互點評,教師點評各組優(yōu)缺點,并給表演得好的方陣加分。
以上環(huán)節(jié)目的:根據(jù)抽簽情況,確定中間方陣同學回答這幅畫面介紹。為了避免重復教學方式,所以此處設計為填寫表格與啞劇表演。表格的填寫可以幫助學生明確音樂要素對音樂人物形象刻畫上的作用,啞劇表演可以讓學生更直接的參與實踐,通過不同的方式再次點題,體會音樂中所要表現(xiàn)出的畫面。點評加分能激發(fā)大家的參與熱情。
(四)鞏固新課:
今天我們欣賞了*作曲家穆索爾斯基創(chuàng)作的《圖畫展覽會》中的《漫步主題》、《兩個*人》兩首音樂作品。回憶輕聲哼兩句,加以鞏固復習。
以上環(huán)節(jié)目的:課程結(jié)束前的小結(jié),幫助學生再回顧今天課上所學的知識與欣賞過的音樂,通過回憶幫助大家再次明確理解何謂“音畫”這種音樂體裁。
篇四
唱歌《蘇珊娜》
了解歌曲《蘇珊娜》
1、簡介
《蘇珊娜》是一首美國鄉(xiāng)村民謠,這首歡快的歌謠曾經(jīng)風靡全球,它是由斯蒂芬·福斯特1847年寫的一首歌,同年9月11日在匹茲堡的“雄鷹沙龍”上首次演出。翌年美國西部發(fā)現(xiàn)金礦后,大批的淘金者就是唱著這支生動、活潑的歌直奔加利福尼亞的。后來這首歌曲又飄洋過海,傳遍了整個世界,一直深受各國人民的喜愛。
2、創(chuàng)作故事
據(jù)說當時在匹茲堡擔任倉庫點收員的福斯特,發(fā)起并組織了一個業(yè)余男聲五重唱團。其中有位團員的妻子叫蘇珊·肯脫萊脫,相貌十分美麗動人,除了一頭金色的卷發(fā)外,她爽朗、活潑、直率的性格也非常惹人喜愛。作者福斯特正是以此為靈感,創(chuàng)作出本曲的。歌中表達了主人公對蘇珊娜的刻骨銘心的愛。為了這份愛他可以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為了愛人黃土埋身也心甘情愿。他遠離家鄉(xiāng),四處尋找心上人,冒著酷暑頂著烈日心卻像冰一樣的冷,但此心不變。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蘇珊娜》,初步感受美國鄉(xiāng)村音樂的風格特點,并跟著音樂,用肢體來感受和表現(xiàn)。
2用有彈性的聲音演唱《蘇珊娜》,表現(xiàn)出歌曲的輕松、詼諧的情緒。
二教學重難點:
1解決歌曲中的附點節(jié)奏。
2用輕松有彈性的聲音演唱《蘇珊娜》
三教學用具:
藍牙發(fā)送、接收設備音箱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牛仔很忙》(一段)
師:今天的音樂課上老師給大家?guī)硪皇缀寐牭牧餍懈枨銈兛隙ǘ己苁煜?,聽聽是誰唱的。(邊聽邊引導學生唱、動。)
生:周杰倫《牛仔很忙》
師:你們喜歡周杰倫和他的歌嗎?為什么?
生說。
師:老師也很喜歡他,因為周杰倫是一個創(chuàng)作型歌手,他善于把好的音樂元素、傳統(tǒng)的音樂風格融入到他的創(chuàng)作中。他的中國風,讓我們了解了別樣的《菊花臺》《青花瓷》,這一首《牛仔很忙》你們知道是什么風格的嗎?
生:不知道或知道。
師:是一首美國鄉(xiāng)村民謠風格的歌曲。下面我們就來欣賞一首原汁原味的美國鄉(xiāng)村歌曲《蘇珊娜》。說說鄉(xiāng)村音樂給你帶來怎么的感受。另外,再請你聽一聽伴奏樂器是什么?
2《蘇珊娜》
生說:……..
師說:輕松、隨意、歡快。鄉(xiāng)村音樂來自于美國西部的鄉(xiāng)村小鎮(zhèn),是那里的人們口頭傳唱的,所以非常的隨意、自在!“蘇珊娜”指的是一個朋友或是一個愛人,是一個叫起來很親切隨意的名字。
伴奏樂器聽出來了嗎?是班卓琴,是吉他族成員的一種,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圖片(ppt),上部像吉他,但是下半部是圓圓的像鈴鼓一樣,不像吉他是一個大大的八字型,因為它的琴身變小了,所以它的音色更加的透亮、干脆。因為它有五根弦所以它又叫五弦琴。
3完整聽《蘇珊娜》
師:下面我們來完整聽賞這首歌曲,可以跟著音樂隨意的動一動。(邊聽邊跟老師拍手)
二教唱歌曲《蘇珊娜》
1初聽
師:這么經(jīng)典的歌曲,在全世界廣為流傳,老師想給大家唱一唱《蘇珊娜》,你們歡迎嗎?如果你們喜歡我的演唱請跟著我的歌聲打節(jié)奏或用身體動作來表現(xiàn)歌曲的情緒。另外,請大家說說歌曲表達了怎樣的情感。(ppt展示歌譜)
生說。
師:這首歌通過樂觀、詼諧的曲調(diào)來表達朋友間真摯的友誼。
2視唱
師:誰是否能哼唱出一兩句歌曲的旋律了?
請一個學生唱。
師彈琴,全體學生試著唱歌詞。
3歌譜教學
師:非常好,這首歌曲的旋律很簡單,全曲幾乎是一個樂句在重復,但似乎又有一些變化,好,讓我們來學唱第一句。
看第一句歌譜,學唱。(唱譜或用lu)
師:我們來唱一下這句的歌譜。
學唱第二句歌譜。
師:,下面我們就來看第二樂句,它與第一句的區(qū)別是什么?
生說,然后學唱。
學唱第三句歌譜找不同
師:除了旋律會有少許變化之外,歌手往往會即興的改變某一節(jié)奏,大家看第三句和第一句比較,在哪里有了節(jié)奏的變化?
學唱第四句再找不同。
連起來唱歌譜。
3唱歌詞(出示完整譜面)
用聽唱法。
完整演唱
加速演唱
處理:
1提醒學生用輕快跳躍、輕松的聲音來演唱。突出附點,其他弱。
2可以用“dv”來演唱第二段,唱出輕松自在的感覺。
三拓展:
1欣賞兩首美國鄉(xiāng)村音樂《隨風飄蕩》和《什錦菜》
師:今天老師還給大家?guī)砹藘墒奏l(xiāng)村音樂,請大家一起來欣賞。
生聽。并簡單說說自己的感受。
師總結(jié):正如大家所感受到的,美國鄉(xiāng)村音樂隨意、自由、奔放,不受性別和年齡限制,也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一把吉他,外加班卓琴和口琴樂器的伴奏,歌手便可以盡情抒發(fā)他們心中對生活對家鄉(xiāng)的熱愛。
2再唱《蘇珊娜》
師:同學們,后讓我們用熱情奔放的歌聲再次演繹這首經(jīng)典歌曲《啊蘇珊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