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讀史書使人明智,讀詩書使人靈秀。"古詩是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所在,那些歷朝歷代的文人墨客們,他們用自己充沛的情感、淵博的知識、莫測的文筆為我們現(xiàn)代人描繪出古時候一幅幅波瀾壯闊、家國情懷、兒女情長、天地情懷的史詩級畫冊,讓我們至今不忘古人的精神財富。小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不能只是體現(xiàn)在背誦,要教育他們去理解,從詩詞的表面到內核,讓學生充分領略中華文化的精髓部分。以下是整理的優(yōu)質古詩詞,望學生們更上一層樓!
【一】 三年級課文上必備的古詩
夜書所見
宋代: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譯文
瑟瑟的秋風吹動梧桐樹葉,送來陣陣寒意,江上吹來秋風,使出門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xiāng)。
家中幾個小孩還在興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靜了還亮著燈不肯睡眠。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代:王維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譯文
獨自遠離家鄉(xiāng)無法與家人團聚,每到重陽佳節(jié)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
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一人而生遺憾之情。
望天門山
唐代: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譯文
長江猶如巨斧劈開天門雄峰,碧綠江水東流到此回旋澎湃。
兩岸青山對峙美景難分高下,遇見一葉孤舟悠悠來自天邊。
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宋代: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蒙通:濛)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譯文
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艷麗,看起來很美;雨天時,在雨幕的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也顯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妝濃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適宜。
小兒垂釣
唐代: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譯文
一個頭發(fā)蓬亂、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邊學著大人釣魚,側著身子坐在草叢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聽到有過路的人問路,小孩漠不關心地擺了擺手,生怕驚動了魚兒,不敢回應過路人。
詠柳/柳枝詞
唐代: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譯文
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柔的柳枝垂下來,就像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
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那二月里溫暖的春風,它就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春日
宋代: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譯文
風和日麗游春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
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
乞巧
唐代: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椗珊訕?。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譯文
七夕晚上,望著碧藍的天空,就好像看見隔著“天河”的牛郎織女在鵲橋上相會。
家家戶戶都在一邊觀賞秋月,一邊乞巧(對月穿針),穿過的紅線都有幾萬條了。
嫦娥
唐代:李商隱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譯文
透過裝飾著云母的屏風,燭影漸漸暗淡下去。銀河也在靜靜地消失,晨星沉沒在黎明的曙光里。
月宮的嫦娥恐怕后悔偷了后羿的長生不老藥,現(xiàn)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著她一顆孤獨的心。
游子吟
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譯文
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
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
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二】 關于描寫夏天的古詩
夏夜追涼
宋代:楊萬里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
譯文
夏天的中午,天氣炎熱,想不到夜晚還是那么熱。打開門,到月光下去站一會兒吧。
這時,遠處的竹林和樹叢里,傳來一聲聲蟲子的鳴叫,一陣陣清涼的感覺也迎面飄來??墒?,這并不是風,或許就是大自然寧靜的涼意吧?
夏花明
唐代:韋應物
夏條綠已密,朱萼綴明鮮。
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
翻風適自亂,照水復成妍。
歸視窗間字,熒煌滿眼前。
譯文
夏天樹木的枝條十分濃密綠意盎然,朱紅的花朵點綴在上面顯得明亮鮮美。
正當中午,炎炎烈日當空,花朵灼灼,像火燃燒一樣。
一陣風吹來,花葉都翻卷凌亂,映照在水面上,十分鮮妍。
我歸來看見窗子上的字,(因為被花的艷光晃花了眼睛)眼前一片閃爍。
約客
宋代:趙師秀
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譯文
梅子黃時,家家都被籠罩在雨中,長滿青草的池塘邊上,傳來陣陣蛙聲。
時間已過午夜,已約請好的客人還沒有來,我無聊地輕輕敲著棋子,震落了點油燈時燈芯結出的疙瘩。
夏詞
明代:智生
炎威天氣日偏長,汗?jié)褫p羅倚畫窗。
蜂蝶不知春已去,又銜花瓣到蘭房。
注釋
炎威:猶言酷熱,極其炎熱。輕羅:薄薄的羅紗,指絲綢衣服。
蘭房:蘭香氤氳的精舍。特指婦女所居之室。此處指智生坐禪修行的齋室。
夏意
宋代:蘇舜欽
別院深深夏席清,石榴開遍透簾明。(夏席清一作:夏簟清)
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譯文
小院幽深寂靜,我躺在竹席上,渾身清涼;窗外的石榴花盛開,透過垂掛的竹簾,映紅了虛堂。
濃密的樹陰隔斷了暑氣,正是中午時分,我一覺醒來,耳邊傳來黃鶯兒斷續(xù)的啼唱。
喜晴
宋代:范成大
窗間梅熟落蒂,墻下筍成出林。
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
譯文
窗戶之間的梅子熟了之后落了下來,墻下的竹筍長成了竹林。
雨不斷地下,晴下來的時候甚至不知道春天已經過去,夏天都很晚了。
江村
唐代: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堂上一作:梁上)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譯文
清澈的江水曲折地繞村流過,長長的夏日里,村中的一切都顯得幽雅。
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飛來飛去,水中的白鷗相親相近,相伴相隨。
老妻正在用紙畫一張棋盤,小兒子敲打著針作一只魚鉤。
只要有老朋友給予一些錢米,我還有什么奢求呢?
夏日山中
唐代:李白
懶搖白羽扇,luo袒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譯文
懶得搖動白羽扇來祛暑,luo著身子呆在青翠的樹林中。
脫下頭巾掛在石壁上,任由松樹間的涼風吹過頭頂。
【三】 關于描寫雨的古詩
小雨
宋代:楊萬里
雨來細細復疏疏,縱不能多不肯無。
似妒詩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簾珠。
譯文
細細的,疏疏的,雨兒飄飄灑灑;你下又下不大,停又不肯停下。
是不是妒忌我太喜歡欣賞那遠處的青山?故意從檐下滴成一層珠簾,遮住那千峰萬崖。
細雨
唐代:李商隱
帷飄白玉堂,簟卷碧牙床。
楚女當時意,蕭蕭發(fā)彩涼。
譯文
陣陣細雨好像是白玉堂飄下的帷簾,又像是從碧牙床上翻卷下來的竹席。
當時的神女沐浴披拂著光彩照人的秀發(fā),就像這是氣氛變得清涼的細雨。
晨雨
唐代:杜甫
小雨晨光內,初來葉上聞。
霧交才灑地,風逆旋隨云。
暫起柴荊色,輕沾鳥獸群。
麝香山一半,亭午未全分。
梅雨
唐代:杜甫
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黃梅。
湛湛長江去,冥冥細雨來。
茅茨疏易濕,云霧密難開。
竟日蛟龍喜,盤渦與岸回。
譯文
成都有個犀浦鎮(zhèn),只是一個十分繁榮,富強的大鎮(zhèn)。我正巧在四月路經此地,看到了這里美麗的景色。滿樹的黃梅已經成熟,深而清的河水向長江流去。天空下起了蒙蒙細雨,打濕了茅草蓋的屋頂,山間云霧彌漫,田間有春水澆灌。河中仿佛整日有蛟龍在嬉戲,形成一個個漩渦達到河岸又返回來。
長相思·雨
宋代:萬俟詠
一聲聲,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燈,此時無限情。
夢難成,恨難平。不道愁人不喜聽,空階滴到明。
譯文
雨一直下著,聽著窗外的雨滴聲,直到深更都難以入睡。雨中的芭蕉和屋里的油燈此時似乎也變得多情起來,安慰孤獨的我。
好夢難成,此恨難消,窗外的雨可不管憂愁的人喜不喜歡聽,仍是不停地下著,雨滴一直滴到天明才停了下來。
詠雨
唐代:李世民
罩云飄遠岫,噴雨泛長河。
低飛昏嶺腹,斜足灑巖阿。
泫叢珠締葉,起溜鏡圖波。
濛柳添絲密,含吹織空羅。
譯文
遠處的山巒籠罩著一片烏云,大雨傾盆而下,河水上漲。烏云低飛使半山腰一片昏暗,風吹雨斜撒滿了山的曲折處。一串串雨滴如珍珠般滴下,又如珍珠般結在樹葉上;大雨在如鏡的湖面上泛起了一陣陣漣漪。柳絲在雨氣中一片迷濛(或說迷濛的雨氣使柳絲密密麻麻的分不出個來了),連綿的大雨如簾,風吹雨絲在空中織起了一片片羅幕。
雨晴
唐代:王駕
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后兼無葉里花。
蛺蝶飛來過墻去,卻疑春色在鄰家。(版本一)
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后全無葉底花。
蜂蝶紛紛過墻去,卻疑春色在鄰家。(版本二)
譯文
雨前初次見到新開花朵的花蕊,雨后連葉子底下也不見一朵花。
蜜蜂和蝴蝶紛紛地飛過了墻去,讓人懷疑迷人的春色盡在鄰家。
雨過山村
唐代:王建
雨里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
婦姑相喚浴蠶去,閑看中庭梔子花。(閑看一作:閑著)
譯文
雨中傳來雞鳴,山村里依稀一兩戶人家。村路竹溪之上,一條板橋斜橫。
婆媳相喚,一起去選蠶種。只有那梔子花開,獨自搖曳庭院中。
【四】 描寫花的古詩
紫薇花
唐代:杜牧
曉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園中上春。
桃李無言又何在,向風偏笑艷陽人。
譯文
傍晚的秋露洗凈了花枝,爛漫的花朵占盡了天時;
春風桃李繁華早就不再,艷陽伴我從暮春到秋日。
梅花
唐代:羅鄴
繁如瑞雪壓枝開,越嶺吳溪免用栽。
卻是五侯家未識,春風不放過江來。
譯文
一簇簇梅花綻放壓低枝頭,不用翻山越嶺到處栽種,隨處都可成活。
只是權貴之家卻看不到梅花的堅毅品性,和煦的春風遲遲不肯到來。
詠牡丹
宋代:王溥
棗花至小能成實,桑葉雖柔解吐絲。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櫻桃花
唐代:元稹
櫻桃花,一枝兩枝千萬朵。花磚曾立摘花人,窣破羅裙紅似火。
酒泉子·買得杏花
唐代:司空圖
買得杏花,十載歸來方始坼。假山西畔藥闌東,滿枝紅。
旋開旋落旋成空,白發(fā)多情人更惜。黃昏把酒祝東風,且從容。
譯文
買來的杏花,離家十年歸來剛剛看到她開放。假山的西面,藥圃的東頭,滿枝開得正紅。
花兒開得快也落得快,一忽兒全都成空。白發(fā)年老卻多情,人就是這樣憐惜感傷。黃昏時舉酒祈禱東風,愿你對她稍加寬厚,吹拂從容。
浣溪沙·綠玉枝頭一粟黃
宋代:毛珝
綠玉枝頭一粟黃,碧紗帳里夢魂香。曉風和月步新涼。
吟倚畫欄懷李賀,笑持玉斧恨吳剛。素娥不嫁為誰妝?
譯文
桂樹枝葉碧綠瑩潤,宛如玉琢而成,金黃的花瓣花蕊俏立枝頭,黃綠相映,煞是迷人??吹剿?,便讓人聯(lián)想起酣眠于碧紗帳中的香艷佳人。
斜倚畫欄,想吟詩歌詠桂花卻又難以成篇,于是不禁懷念起唐代的桂花詩仙李賀,想起月中的那棵丹桂樹,更對那持斧斫桂的吳剛心生恨意。那廣寒宮中仙袂飄舉的嫦娥,既不嫁人,又為誰而妝扮一新呢?
【五】 描寫山水的古詩
山中
唐代:王勃
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
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譯文
長江向東滾滾而去,我也在外滯留太久。故鄉(xiāng)遠隔萬里,令我時時思念。
何況秋風已經勁吹,山山飄零枯黃秋葉。
錢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譯文
行至孤山寺北,賈公亭西,暫且歇腳,舉目遠眺,但見水面平漲,白云低垂,秀色無邊。
幾只黃鶯,爭先飛往向陽樹木,誰家燕子,為筑新巢銜來春泥?
鮮花繽紛,幾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剛剛遮沒馬蹄。
湖東景色,令人流連忘返,為可愛的,還是那綠楊掩映的白沙堤。
長相思·山一程
清代: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譯文
我扈駕赴遼東巡視,隨行的千軍萬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蕩蕩,向山海關進發(fā)。入夜,營帳中燈火輝煌,宏偉壯麗。
夜已深,帳篷外風雪交加,陣陣風雪聲攪得人無法入睡。作者思鄉(xiāng)心切,孤單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惱之意:家鄉(xiāng)怎么沒有這么煩亂的聲音呢?
宿建德江
唐代: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譯文
把小船??吭跓熿F迷蒙的小洲,日暮時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頭。
曠野無邊無際遠天比樹還低沉,江水清清明月來和人相親相近。
憶江南·江南好
唐代: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譯文
江南的風景多么美好,如畫的風景久已熟悉。春天到來時,太陽從江面升起,把江邊的鮮花照得比火紅,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山中雜詩
南北朝:吳均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云從窗里出。
譯文
山與天相接的地方繚繞著陣陣云煙,從竹林的縫隙里看灑落下余暉的夕陽。
鳥兒歡快地向房檐上飛去,潔白的云兒竟然從窗戶里輕輕地飄了出來。
望岳
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曾通:層)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譯文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偉?走出齊魯,依然可見那青青的峰頂。
神奇自然匯聚了千種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黃昏。
層層白云,蕩滌胸中溝壑;翩翩歸鳥,飛入賞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群山,豪情滿懷。
關山月
唐代: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zhàn)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望邊邑一作:望邊色)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譯文
一輪明月從祁連山升起,穿行在蒼茫云海之間。
浩蕩的長風吹越幾萬里,吹過將士駐守的玉門關。
當年漢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覬覦青海大片河山。
這里就是歷代征戰(zhàn)之地,出征將士很少能夠生還。
戍守兵士遠望邊城景象,思歸家鄉(xiāng)不禁滿面愁容。
此時將士的妻子在高樓,哀嘆何時能見遠方親人。
【六】 描寫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古詩
拜年
明代: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shù)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譯文
不要求見面只是希望通過拜貼來問候,因此我的屋中早上堆滿了各種名貴的拜貼。
我也隨潮流向他人投送拜貼,人們只會嫌棄簡慢,而不會嫌棄這其實只是空虛的禮節(jié)。
生查子·元夕
宋代: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淚濕:一作:滿)
譯文
去年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花市燈光像白天一樣明亮。
月兒升起在柳樹梢頭,他約我黃昏以后同敘衷腸。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月光與燈光仍同去年一樣。
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故人,淚珠兒不覺濕透了衣裳。
寒食
唐代: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譯文
暮春時節(jié),長安城處處柳絮飛舞、落紅無數(shù),寒食節(jié)東風吹拂著*的柳枝。
夜色降臨,宮里忙著傳蠟燭,裊裊炊煙散入王侯貴戚的家里。
*懷遠/*懷古
唐代: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譯文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輪明月,此時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長,整夜里不眠而把親人懷想。
熄滅蠟燭憐愛這滿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涼。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給你,只望能夠與你相見在夢鄉(xiāng)。
蜀中九日/九日登高
唐代: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xiāng)臺,他席他鄉(xiāng)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譯文
在重陽節(jié)這天登高回望故鄉(xiāng),身處他鄉(xiāng),設席送朋友離開,舉杯之際,分外愁。
心中已經厭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種愁苦,我想北歸不得,鴻雁為何還要從北方來。
【七】 描寫愛國情懷的古詩
示兒
宋代: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譯文
我本來知道,當我死后,人間的一切就都和我無關了;但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沒能親眼看到祖國的統(tǒng)一。
因此,當大宋軍隊收復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來之時,你們舉行家祭,千萬別忘把這好消息告訴我!
揚子江
宋代:文天祥
幾日隨風北海游,回從揚子大江頭。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譯文
前幾日伴狂風自去北海漂游,費盡千辛萬苦回到揚子江頭。
我的心就像那一根磁針,不永遠指向南方誓不罷休。
春愁
清代:丘逢甲
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
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
譯文
春愁難以排遣,強打起精神眺望遠山,往事讓人觸目驚心熱淚將流。臺灣的四百萬同胞齊聲大哭,去年的今天,就是祖國寶島被割讓的日子!
就義詩
明代:楊繼盛
浩氣還太虛,丹心照千古。
生平未報國,留作忠魂補。
譯文
我本為浩然正氣而生,僅為國而死,浩氣當還于太空,雖我將死,但丹心可永存,可千秋萬代照耀后世。
生平早有報國心,卻未能報國留下遺憾,留下忠魂作厲鬼仍要為國除害殺敵作補償。
南安軍
宋代: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風雨濕征衣。
出嶺同誰出?歸鄉(xiāng)如不歸!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時非。
餓死真吾志,夢中行采薇。
譯文
梅花嶺上的南北路口,凄風苦雨把征衣濕透。
越過梅嶺誰與我同路,回到家鄉(xiāng)卻身為俘囚。
山河將存在萬古千秋,城郭卻哲時落入敵手。
餓死家鄉(xiāng)是我的愿望,夢里采蔽在首陽山頭。
臨終詩
清代:李鴻章
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
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里外吊民殘。
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征旗大將壇。
海外塵氛紛未已,諸君莫作等閑看。
蘇武令·塞上風高
宋代:李綱
塞上風高,漁陽秋早。惆悵翠華音杳。驛使空馳,征鴻歸盡,不寄雙龍消耗。念白衣、金殿除恩,歸黃閣、未成圖報。
誰信我、致主丹衷,傷時多故,未作救民方召。調鼎為霖,登壇作將,燕然即須平掃。擁精兵十萬,橫行沙漠,奉迎天表。
【八】 描寫友情的古詩
醉后贈張九旭
唐代:高適
世上謾相識,此翁殊不然。
興來書自圣,醉后語尤顛。
白發(fā)老閑事,青云在目前。
床頭一壺酒,能更幾回眠?
譯文
世上的人隨便交朋友,而這位老人卻不這樣。
興致一來書法自然天成,醉酒之后語言尤其豪放癲狂。
頭發(fā)白了而恬然自樂,不問他事;眼睛里只有天上自由漂浮的白云。
床頭上放著一壺酒,人生能有幾回醉呢!
遇舊友
明代:吳偉業(yè)
已過才追問,相看是故人。
亂離何處見,消息苦難真。
拭眼驚魂定,銜杯笑語頻。
移家就吾住,白首兩遺民。
譯文
已經錯過才想起追問,仔細看才發(fā)現(xiàn)是故人。戰(zhàn)亂隨處可見,消息很難得到,即使得到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擦一擦眼睛穩(wěn)定一下自己激動的心情,舉杯與朋友笑談。請你搬到我家附近來住,兩個白了頭發(fā)的(明朝的)遺民。
江樓月
唐代:白居易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雖同人別離。
一宵光景潛相憶,兩地陰晴遠不知。
誰料江邊懷我夜,正當池畔望君時。
今朝共語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詩。
戲贈杜甫
唐代:李白
飯顆山頭逢杜甫,頂戴笠子日卓午。
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
譯文
至今記得,在飯顆山上遇到老朋友杜甫,頭上戴著竹笠日頭剛好是中午。
請問老兄自從分別以后為何如此消瘦?恐怕都因為這一段歲月里作詩太費辛苦。
送友人
唐代: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譯文
青翠的山巒橫臥在城墻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圍繞著城的東邊。
在此地我們相互道別,你就像孤蓬那樣隨風飄蕩,到萬里之外遠行去了。
浮云像游子一樣行蹤不定,夕陽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戀。
揮揮手從此分離,友人騎的那匹將要載他遠行的馬蕭蕭長鳴,似乎不忍離去。
問劉十九
唐代: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韻譯
新釀的米酒,色綠香濃;小小紅泥爐,燒得殷紅。
天快黑了,大雪將要來。能否共飲一杯?朋友!
貧交行
唐代:杜甫
翻手作云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shù)。(翻手作云一作:為)
君不見管鮑貧時交,此道今人棄如土。
譯文
有些人交友,翻手覆手之間,一會兒像云的趨合,一會兒像雨的紛散,變化多端,這種*之交、勢利之交、酒肉之交是多么地讓人輕蔑憤慨、不屑一顧!
可是你看,古人管仲和鮑叔牙貧富不移的君子之交,卻被今人棄之如糞土。
送別
唐代:王維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
譯文
請你下馬來喝一杯酒,敢問朋友你要去何方?
你說因為生活不得意,回鄉(xiāng)隱居在終南山旁。
只管去吧我何須再問,看那白云正無邊飄蕩。
【九】 關于勵志的古詩詞
金縷衣
唐代:佚名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惜取一作:須取)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花開一作:有花)
直譯
我勸你不要顧惜華貴的金縷衣,我勸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時。
花開宜折的時候就要抓緊去折,不要等到花謝時只折了個空枝。
長歌行
兩漢:佚名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智锕?jié)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譯文
園中的葵菜都郁郁蔥蔥,晶瑩的朝露陽光下飛升。
春天把希望灑滿了大地,萬物都呈現(xiàn)出一派繁榮。
常恐那肅殺的秋天來到,樹葉兒黃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騰著東流到大海,何時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時努力,到老來只能是悔恨一生。
揚子江
宋代:文天祥
幾日隨風北海游,回從揚子大江頭。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譯文
前幾日伴狂風自去北海漂游,費盡千辛萬苦回到揚子江頭。
我的心就像那一根磁針,不永遠指向南方誓不罷休。
勤學
宋代:汪洙
學向勤中得,螢窗萬卷書。
三冬今足用,誰笑腹空虛。
譯文
學問是需要勤奮才能得來的,就像前人囊螢取光,勤奮夜讀,讀很多書。
苦學幾年,“三冬文史足用”,學問也就有了,那時候誰還會笑話你胸無點墨,沒有學問呢?
自嘲
宋代:陸游
少讀詩書陋漢唐,莫年身世寄農桑。
騎驢兩腳欲到地,愛酒一樽常在旁。
老去形容雖變改,醉來意氣尚軒昂。
太行王屋何由動,堪笑愚公不自量。
譯文
少年時候讀詩書,連漢唐的武功也不放在眼里,到老卻寄身農桑。
騎在驢身上兩腳快要到地,喜愛喝酒,酒杯常在身旁。
老去以后容貌雖然變改,醉了以后意氣仍然軒昂。
太行王屋兩座山究竟是怎么被移動的?可笑我自己就像愚公一樣不自量。
勸學
唐代: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譯文
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好時間。
少年時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時為什么不知道要勤奮學習。
【十】 描寫愛情的古詩詞
白頭吟
兩漢:卓文君
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
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凄凄復凄凄,嫁娶不須啼。
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竹竿何裊裊,魚尾何簁簁!
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譯文
愛情應該像山上的雪一般純潔,像云間月亮一樣光明。
聽說你懷有二心,所以來與你決裂。
今日猶如后的聚會,明日便將分手溝頭。
我緩緩的移動腳步沿溝走去,過去的生活宛如溝水東流,一去不返。
當初我毅然離家隨君遠去,就不像一般女孩凄凄啼哭。
滿以為嫁了一個情意專心的稱心郎,可以相愛到老永遠幸福了。
男女情投意合就像釣竿那樣輕細柔長,魚兒那樣活波可愛。
男子應當以情意為重,失去了真誠的愛情是任何錢財珍寶都無法補償?shù)摹?BR> 錦瑟
唐代: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寄人
唐代:張泌
別夢依依到謝家,小廊回合曲闌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譯文
別夢中隱約來到了謝家,徘徊在小回廊欄桿底下。
只有天上春月是多情,還為離人照著庭院落花。
寫情
唐代:李益
水紋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
譯文
躺在精美的竹席上,思緒萬千,久久不能平靜。期待已久的與戀人的約會,在這個晚上告吹了。從今以后再也無心欣賞那良辰美景了,管他明月下不下西樓。
七夕
唐代:白居易
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譯文
抬頭仰望明月長空,感慨漫漫歷史長河中七夕與秋天都是一樣的。
每一年的這一天,牛郎與織女都體味著相聚的歡愉與離別的愁緒。
綠水詞
唐代:李賀
今宵好風月,阿侯在何處。
為有傾人色,翻成足愁苦。
東湖采蓮葉,南湖拔蒲根。
未持寄小姑,且持感愁魂。
譯文
清風朗月之夜,心愛的人兒在哪里呢?
正因為她長得實在太美了,反令我苦苦相思不已。
也許她正在東湖采蓮葉吧?又可能她在南湖拔蒲葵根吧?平野漠漠,她究竟在哪里呢?她采的蓮葉會給哪個人呢?
可不要先送給她的姐妹們,要是她知道我在如此苦苦地思念她,為了她而憂愁,她該先拿來送給我,一慰我的愁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