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多數(shù)考生和考生家長來說,填報高考志愿是十分困難的事情。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以下是整理的2019政法類一本大學排名,僅供參考!
中國政法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ChinaUniversityofPoliticalscienceandLaw),簡稱法大,誕生于1952年,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以法學為特色和優(yōu)勢,兼有文學、史學、哲學、理學、經(jīng)濟學、管理學、教育學等多學科協(xié)調發(fā)展、特色鮮明的全國重點大學。系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yōu)勢學科創(chuàng)新平臺”重點建設,列入首批“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yǎng)計劃”,被譽為“政法人才的搖籃”。
截至2018年6月,學校現(xiàn)有在校生16736人,其中本科生9319人,研究生6612人,留學生805人;教師968人,教學科研崗教師中教授307人,博士生導師201人、碩士生導師613人,有博士或碩士學位的比例達89.25%。
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
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ZhongnanUniversityofEconomicsandLaw)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以經(jīng)濟學、法學、管理學為主干,兼涵哲學、文學、史學、理學、工學、藝術學等九大學科門類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yōu)勢學科創(chuàng)新平臺”重點建設院校,入選“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yǎng)計劃”,是中國大陸地區(qū)第七所AMBA、CFA協(xié)會認證院校,是教育部表彰的“全國畢業(yè)生就業(yè)典型經(jīng)驗高校”,由教育部、財政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同建設。
學校源于1948年以鄧小平為第一書記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創(chuàng)建、并由陳毅擔任籌委會主任的中原大學。2000年,原隸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的中南財經(jīng)大學和原隸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的中南政法學院共同組建成為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半個多世紀的風雨洗禮與薪火相傳,學校秉持“博文明理·厚德濟世”之校訓,傳承“希賢希圣·不舍晝夜”之精神,勵精圖治,嚴謹治學,為國家經(jīng)濟建設和社會發(fā)展培養(yǎng)了數(shù)以萬計的專業(yè)人才。
截至2017年11月,學校占地2800余畝,建筑面積110萬余平方米;圖書館擁有圖文藏書790余萬冊;學校有教職工24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1500余人,全日制本科生20000余人,碩士生8100余人,博士生1200余人,每年接受來華留學生400余人次。
西南政法大學
西南政法大學(SouthwestUniversityofPoliticalScience&Law)位于美麗的山城重慶,是新中國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學府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和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首批全國重點大學,被譽為新中國法學教育的“西南聯(lián)大”。
學校原名西南政法學院,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由劉伯承元帥擔任校長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學。1953年,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學政法系為基礎,合并重慶大學、四川大學、貴州大學、云南大學、重慶財經(jīng)學院的法律院(系)正式掛牌成立。1993年,成為博士學位授權單位。1995年,學校更名為西南政法大學。2003年,成為首批法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單位。
截至2018年3月,學校擁有渝北、沙坪壩和寶圣湖3個校區(qū),占地總面積3000余畝;館藏紙本文獻206萬余冊,中外文數(shù)據(jù)庫64個;有在校學生20000余人、教職工2300余人;下設13個學院,開辦23個本科專業(yè),擁有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2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8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6個碩士專業(yè)學位授權點;有2個國家重點學科、9個省部級重點學科。
華東政法大學
華東政法大學(EastChinaUniversityofPoliticalScienceandLaw),簡稱華政,位于中國的金融中心上海,入選中國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yǎng)計劃",為新中國創(chuàng)辦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接受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院校、全國首批法律碩士專業(yè)學位授予權單位、五院四系成員、亞洲法律學會創(chuàng)始成員,是以法學學科為主,兼有經(jīng)濟學、管理學、文學、理學等學科的上海市重點大學,被譽為"法學教育的東方明珠"。
華東政法大學前身為原圣約翰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東吳大學、廈門大學、滬江大學、安徽大學、上海學院、震旦大學等9所院校的法律系、政治系和社會系合并組建成立的華東政法學院;學校于1958年并入上海社會科學院;1963年再次籌建,次年招生;1966年停止招生,1972年被撤銷;1979年3月,經(jīng)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學校第二次復校;2007年3月,經(jīng)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準,學校更名為華東政法大學。
截至2018年6月,學?,F(xiàn)有長寧、松江兩個校區(qū),占地面積75萬余平方米;有各類在校生18000余人,教職工1200余人;設有21個學院(部),160余個科研機構。
政法類一本大學排名 |
學校名稱 |
1 |
中國政法大學 |
2 |
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 |
3 |
西南政法大學 |
4 |
華東政法大學 |
中國政法大學(ChinaUniversityofPoliticalscienceandLaw),簡稱法大,誕生于1952年,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以法學為特色和優(yōu)勢,兼有文學、史學、哲學、理學、經(jīng)濟學、管理學、教育學等多學科協(xié)調發(fā)展、特色鮮明的全國重點大學。系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yōu)勢學科創(chuàng)新平臺”重點建設,列入首批“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yǎng)計劃”,被譽為“政法人才的搖籃”。
截至2018年6月,學校現(xiàn)有在校生16736人,其中本科生9319人,研究生6612人,留學生805人;教師968人,教學科研崗教師中教授307人,博士生導師201人、碩士生導師613人,有博士或碩士學位的比例達89.25%。
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
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ZhongnanUniversityofEconomicsandLaw)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以經(jīng)濟學、法學、管理學為主干,兼涵哲學、文學、史學、理學、工學、藝術學等九大學科門類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yōu)勢學科創(chuàng)新平臺”重點建設院校,入選“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yǎng)計劃”,是中國大陸地區(qū)第七所AMBA、CFA協(xié)會認證院校,是教育部表彰的“全國畢業(yè)生就業(yè)典型經(jīng)驗高校”,由教育部、財政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同建設。
學校源于1948年以鄧小平為第一書記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創(chuàng)建、并由陳毅擔任籌委會主任的中原大學。2000年,原隸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的中南財經(jīng)大學和原隸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的中南政法學院共同組建成為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半個多世紀的風雨洗禮與薪火相傳,學校秉持“博文明理·厚德濟世”之校訓,傳承“希賢希圣·不舍晝夜”之精神,勵精圖治,嚴謹治學,為國家經(jīng)濟建設和社會發(fā)展培養(yǎng)了數(shù)以萬計的專業(yè)人才。
截至2017年11月,學校占地2800余畝,建筑面積110萬余平方米;圖書館擁有圖文藏書790余萬冊;學校有教職工24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1500余人,全日制本科生20000余人,碩士生8100余人,博士生1200余人,每年接受來華留學生400余人次。
西南政法大學
西南政法大學(SouthwestUniversityofPoliticalScience&Law)位于美麗的山城重慶,是新中國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學府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和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首批全國重點大學,被譽為新中國法學教育的“西南聯(lián)大”。
學校原名西南政法學院,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由劉伯承元帥擔任校長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學。1953年,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學政法系為基礎,合并重慶大學、四川大學、貴州大學、云南大學、重慶財經(jīng)學院的法律院(系)正式掛牌成立。1993年,成為博士學位授權單位。1995年,學校更名為西南政法大學。2003年,成為首批法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單位。
截至2018年3月,學校擁有渝北、沙坪壩和寶圣湖3個校區(qū),占地總面積3000余畝;館藏紙本文獻206萬余冊,中外文數(shù)據(jù)庫64個;有在校學生20000余人、教職工2300余人;下設13個學院,開辦23個本科專業(yè),擁有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2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8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6個碩士專業(yè)學位授權點;有2個國家重點學科、9個省部級重點學科。
華東政法大學
華東政法大學(EastChinaUniversityofPoliticalScienceandLaw),簡稱華政,位于中國的金融中心上海,入選中國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yǎng)計劃",為新中國創(chuàng)辦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接受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院校、全國首批法律碩士專業(yè)學位授予權單位、五院四系成員、亞洲法律學會創(chuàng)始成員,是以法學學科為主,兼有經(jīng)濟學、管理學、文學、理學等學科的上海市重點大學,被譽為"法學教育的東方明珠"。
華東政法大學前身為原圣約翰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東吳大學、廈門大學、滬江大學、安徽大學、上海學院、震旦大學等9所院校的法律系、政治系和社會系合并組建成立的華東政法學院;學校于1958年并入上海社會科學院;1963年再次籌建,次年招生;1966年停止招生,1972年被撤銷;1979年3月,經(jīng)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學校第二次復校;2007年3月,經(jīng)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準,學校更名為華東政法大學。
截至2018年6月,學?,F(xiàn)有長寧、松江兩個校區(qū),占地面積75萬余平方米;有各類在校生18000余人,教職工1200余人;設有21個學院(部),160余個科研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