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科普知識之必懂的15個

字號:

科普知識(Science knowledge)是一種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解釋種種科學現象和理論的知識文字。用以普及科學知識為目的。以下內容是教育頻道為大家準備的相關內容。
    1.在離南極最近南美洲的海倫娜岬角,在那里,幾乎所有的動物都是瞎子:如羊會得白內障變成盲羊,獵人隨手可拎起一只瞎了眼的野兔回家享口福,天上飛的野鳥因視力不好,辨不清方向而誤闖百姓家里,就連河里的魚也是盲魚,許多在這里居住的人得了皮膚癌、白內障等疾病,植物生產緩慢,農作物減產,請問。這是為什么?(這一地區(qū)的上空臭氧層遭到嚴重破壞,太陽紫外線過強所造成的)
    2.臭氧層離地面有多高?(20—30公里)
    3.每年的“世界環(huán)境日”是哪一天?(6月5日)
    4.污染者負擔原則是什么?(誰污染誰治理,誰開發(fā)誰保護)
    5.過多的紫外線傷害會導致什么疾病發(fā)病率?(角膜炎、白內障)
    6.12億人口是多少?不妨給出一些形象的說法:如果中國人手拉手站在地球的赤道,可以繞地球多少圈?(50圈);全國人民一天吃掉多少萬噸糧食?(78萬噸);多少萬噸肉?(4萬噸)。
    7.現代家庭居室中存在什么污染?(人體污染,建筑材料污染、家電污染、廚房污染、殺蟲劑污染)
    8.臭氧層被破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人類使用的化學材料如氟里昂等揮發(fā)到空氣作用的結果)
    9.每年的國際臭氧層日是那一天?(9月16日)
    10.汞、鎘、鉻、鉛、砷是一類污染物,對人體危害很大,被稱為“五毒”。這些污染物隨廢水進入水體后,被浮游生物吸收,小魚吃浮游生物,大魚又吃小魚,人又吃污染后的魚類,污染物會逐漸的聚集到人體內,我們稱這樣的關系為什么?(食物鏈污染)
    11.據科學家們觀測,全球氣候在逐漸變暖,造成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人類生產活動所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12.如果缺少什么?地球上所有生物將會全部滅絕,人類也不例外?(空氣和水)
    13.一氧化碳氣體對人體有什么危害?(人體是靠血液中的血紅蛋白攜帶氧氣到各個組織和器官,在吸入無色無味的一氧化碳后,它會進入人體的血液,一氧化碳和血紅蛋白結合的能力要比氧氣強250倍,它很快搶占血液中氧氣同血紅蛋白結合的位置,造成大腦和軀體缺氧,短時間內可致人死亡)
    14.煙塵是大氣中的固體顆粒物,直徑很小,其中小于10微米的可以長期在空氣中飄浮,叫什么?大于10微米的,能較快地降落地面上,叫什么?(飄塵、降塵)
    15.家庭污水從哪里來?(廚房、廁所、洗澡等)
    地球表面有百分多少的地方被水覆蓋?(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