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肯定會學習到成語,成語就是用最簡短的語言,表達最深刻的意思。下面是分享的精選經(jīng)典成語故事文字版。歡迎閱讀參考!
馬首是瞻
戰(zhàn)國時,晉淖公聯(lián)合了十二個諸侯國攻伐秦國,指揮聯(lián)軍的是晉國的大將荀偃。
茍偃原以為十二國聯(lián)軍攻秦。秦軍一定會驚慌失措。不料景公已經(jīng)得知聯(lián)軍心不齊,士氣不振,所以毫不膽怯,并不想求和。茍偃沒有辦法,只得準備打仗,他向全軍將領發(fā)布命令說:“明天早晨。雞一叫就開始駕馬套車出發(fā)。各軍都要填平水井,拆掉爐灶。作戰(zhàn)的時候,全軍將土都要看我的馬頭來定行動的方向。我奔向那里,大家就跟著奔向那里。”
想不到茍偃的下軍將領認為,茍偃這佯指令,大專橫了,反感他說:“晉國從未下過這樣的命令,為什么要聽他的?好,他馬頭向西,我偏要向東?!?BR> 將領的副手說:“他是我們的頭,我聽他的。”于是也率領自己的隊伍朝東而去:這樣一來,全軍頓時混亂起來。
茍偃失去了下軍,仰天嘆道:“既然下的命令不能執(zhí)行,就不會有取勝的希望,一交戰(zhàn)肯定讓秦軍得到好處?!彼缓孟铝顚⑷姵坊厝ァ?BR> 李代桃僵
有一戶富貴人家,家有五兄弟,其中有一人犯了法要去受刑,其余四個兄弟卻不聞不問。為了不喪失自己既得的權利和富貴,他們竟互相攻擊,丑態(tài)百出。于是《雞鳴》作者借百姓之口諷刺這幫沒心沒肝的兄弟,全詩如下:
桃生露井上,李樹生桃傍。
蟲來嚙桃根,李樹代桃僵。
樹林身相代,兄弟還相忘。
詩的意思是:桃樹生長在露天的水井旁,李樹又傍依在桃邊生長。蟲子來咬吃桃樹的根。李樹挺身而出,替代桃樹忍受蟲子啃咬,不惜生命而死去枯僵。樹木尚會以身相代,而人類卻將兄弟情義相互忘掉。詩人熱情贊揚桃李共患難的美德,辛辣地諷刺了那些不講兄弟情義的人。
病入膏肓
“病入膏育”這則成語的膏肓是古以膏為心尖脂肪,肓為心臟與隔膜之間,膏肓之間是藥力不到之處。意指病已危重到了無法救治的地步。亦喻事情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
這個成語來源于《左傳.成公十年》,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至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
春秋時期,晉景公有一次得了重病,聽說秦國有一個醫(yī)術很高明的醫(yī)生,便專程派人去請來。
醫(yī)生還沒到。晉景公恍惚中做了個夢。夢見了兩個小孩,正悄悄地在他身旁說話。
一個說:“那個高明的醫(yī)生馬上就要來了,我看我們這回難逃了,我們躲到什么地方去呢?”另一個小孩說道:“這沒什么可怕的,我們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無論他怎樣用藥,都奈何我們不得?!?BR> 不一會兒,秦國的名醫(yī)到了,立刻被請進了晉景公的臥室替晉景公治病。診斷后,那醫(yī)生對晉景公說:“這病已沒辦法治了。疾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用灸法攻治不行,扎針又達不到,吃湯藥,其效力也達不到。這病是實在沒法子治啦。”
晉景公聽了,心想醫(yī)生所說,果然驗證了自己夢見的兩個小孩的對話,便點了點頭說:“你的醫(yī)術真高明??!”說畢,叫人送了一份厚禮給醫(yī)生,讓他回秦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