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鑄的詩詞《橫塘路》注釋及譯文

字號:

賀鑄,北宋詞人。風格較為豐富多樣,兼有豪放、婉約二派之長,長于錘煉語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韻特嚴,富有節(jié)奏感和音樂美。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下賀鑄的詩詞《橫塘路》注釋及譯文,歡迎閱讀!
    《橫塘路》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飛云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若問閑情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注釋
    ①凌波:形容女子步態(tài)輕盈。
    ②芳塵去:指美人已去。
    ③錦瑟華年:指美好的青春時期。錦瑟:飾有彩紋的瑟。
    ④月臺:賞月的平臺。花榭:花木環(huán)繞的房子。
    ⑤瑣窗:雕繪連瑣花紋的窗子。朱戶:朱紅的大門。
    ⑥蘅皋:長著香草的沼澤中的高地。
    ⑦彩筆:比喻有寫作的才華。事見南朝江淹故事。
    ⑧都幾許:共有多少。
    ⑨一川:遍地。
    譯文
    你的玉步不肯來到橫塘,我只有目送你離去。但現(xiàn)在不知你與誰相伴,共度這花樣的美好年華?在那修著偃月橋的院子里,朱紅色的小門映著美麗的瑣窗。只有春風才能知道你的歸處。
    天上飛云在空中拂過,長滿杜蘅的小洲在暮色中若隱若現(xiàn)。佳人一去而不復返,我用彩筆寫下斷腸的詩行。如果要問我的憂傷有多深多長,就像煙雨一川青草,就像隨風飄轉的柳絮,梅子黃時的雨水,無邊無際。
    擴展閱讀:賀鑄的作品風格
    賀鑄能詩文其詞內(nèi)容,尤長于詞。風格較為豐富多樣,兼有豪放、婉約二派之長,長于錘煉語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韻特嚴,富有節(jié)奏感和音樂美。部分描繪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曠,語言濃麗哀婉,近秦觀、晏幾道。其愛國憂時之作,悲壯激昂,又近蘇軾。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等對其詞均有續(xù)作,足見其影響。代表作為《青玉案·橫塘路》、《鷓鴣天·半死桐》、《芳心苦(踏莎行·楊柳回塘)》、《生查子·陌上郎》、《浣溪沙》([一]、[二]、[三])、《搗練子·杵聲齊》、《思越人》、《行路難·小梅花》、《凌歊·控滄江》、《搗練子·望書歸》、《采桑子》等,其中以《青玉案·橫塘路》、《鷓鴣天·半死桐》、《芳心苦(踏莎行·楊柳回塘)》三首為最?!耳p鴣天·半死桐》悼念詞人相濡以沫的妻子,字字悲切,如泣如訴,“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這一句更是飽含深情,哀婉凄絕?!斗夹目?踏莎行·楊柳回塘)》寫“斷無蜂蝶慕幽香,紅衣脫盡芳心苦”的荷花,視角新奇卻又不失于理,且托物言志,可謂手法高妙。
    賀鑄雖然詩、詞、文皆善。但從實際成就看,他的詩詞高于文,而詞又高于詩。其詞剛柔兼濟,風格多樣,所以張耒贊為“盛麗如游金、張之堂,而妖冶如攬嬙、施之祛,幽潔如屈、宋,悲壯如蘇、李(”《東山詞序》)。其中以“深婉麗密”之作為最多。賀鑄曾說:“吾筆端驅使李商隱、溫庭筠,常奔命不暇”(《建康集》卷八《賀鑄傳》)。這主要指他善于融化中晚唐詩句入詞。他融化前人詩句的技巧,堪與周邦彥比美。他的許多描寫戀情的詞,風格也是上承溫、李等人,寫得婉轉多姿,饒有情致。[4]賀鑄作詞,像蘇軾一樣,也是“滿心而發(fā),肆口而成”(張耒《東山詞序》),抒發(fā)自我的人格精神。而賀鑄作為一生不得志的豪俠,他的詞具有獨特的情感內(nèi)涵:在宋代詞他第一次表現(xiàn)出英雄豪俠的精神個性和悲壯情懷;這類詞作的情感形態(tài)不同于秦觀等詞人感傷性的柔情軟調(diào),而是激情的爆發(fā),怒火的燃燒,具有強烈的震撼力和崇高感。
    擴展閱讀:《橫塘路》的賞析
    此詞抒寫了因理想不能實現(xiàn)而郁郁不得志的“閑愁”。作者退隱橫塘,壯志難伸,故借美人遲暮,盛年不偶,寫自己的不為世用?!氨淘迫饺綑M皋暮”,托洛神以寄對君主的思慕。上片寫相戀和懷念,開頭兩句寫昏暮景色,暗示出抒情主人公等待盼望那位“凌波”仙子直到黃昏,仍不見蹤影。寫“美人”可望而不可及,以此喻指理想不能實現(xiàn),形象生動。下片的“碧云”句喻指時光流逝之迅速,末尾連用三個比喻來表現(xiàn)“閑愁”之多、亂、纏綿不斷,十分生動。詞中他把抽象的閑情化為可感可知的“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不僅形象、真切地表現(xiàn)出詞人失意、迷茫、凄苦的內(nèi)心世界,同時也生動、準確地展現(xiàn)了江南暮春時煙雨迷蒙的情景,深得當時人們的贊賞。
    本片尤以結句著稱,用煙草風絮梅雨等三種景物,將不可觸摸的虛的感情,轉化為可見、可體味的實的景,而且運用了復合之比,超邁前人。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卷七云:“詩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云:‘憂端如山來,澒洞不可掇’‘趙嘏云夕陽樓上山重疊,未抵閑愁一倍多’是也。有以水喻愁者,李頎云‘請量東海水,看取淺深愁’,李后主云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秦少游云‘落紅萬點愁如海’是也。賀方回云‘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蓋以三者比愁之多也,尤為新奇,兼興中有比,意味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