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識是一種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解釋種種科學現(xiàn)象和理論的知識文字。用以普及科學知識為目的。下面是分享的必知科普知識大全分享。歡迎閱讀參考!
地層中有哪些金屬礦物?
金屬礦物是指能夠提煉出一定量金屬的巖石。在自然界中,只有金和銅是獨立存在的,它們不與其他的元素結(jié)合。除此之外,大多數(shù)金屬都是從礦石中提煉出來的。地球給我們提供了很多金屬礦物,比如常見的銅、鐵等,將這些礦物加以提煉,就能得到金屬,金屬是人類生產(chǎn)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而像金、銀、鉑等金屬在地殼中儲量非常少,又被叫做貴金屬”,是打造飾器的主要材料,價格通常比較昂貴。
礦物是怎樣形成的?
礦物是由地質(zhì)作用形成的天然單質(zhì)或化合物。目前,地球上已知的礦物有3000多種,最常見的卻只有50多種。礦物是在一定的物理化學條件下形成的,當外界條件變化后,原來的礦物可變化形成一種新礦物。礦物的形成包括氣態(tài)變?yōu)楣虘B(tài)、液態(tài)變?yōu)楣虘B(tài)和固態(tài)變?yōu)楣虘B(tài)三種形式,氣態(tài)變?yōu)楣虘B(tài)的最常見形式是火山噴出的硫化氫氣體形成硫單質(zhì),液態(tài)變?yōu)楣虘B(tài)是鹽湖中因蒸發(fā)結(jié)晶而形成鹽類礦物,而固態(tài)變?yōu)楣虘B(tài)則主要是由非晶體變成晶質(zhì)體的礦物。
氧氣從何而來
生命的存在多虧了藍藻細菌,這種微生物徹底的改變了地球大氣層。它們將氧氣以廢物的形式排放,使得24億年前地球大氣層里首次充滿了氧氣。然而巖石證據(jù)表明,在過去的30億年間,氧氣水平如過山車似的急速增加和減少,直到5.41億年前寒武紀才逐漸穩(wěn)定下來。細菌才是地球大氣層里氧氣的貢獻者?亦或者還存在別的影響因素?理解富含氧氣的大氣層是如何形成的是解密地球生命發(fā)展歷史的關(guān)鍵因素。
你知道什么是太陽風嗎?
日全食時,在黑色的太陽表面周圍有一圈淡黃色的光芒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叫日冕。日冕從太陽表面一直延伸幾百萬千米。日冕由高達150萬℃的氣體組成。
形成日冕的帶電粒子(陽子和電子)在地球周圍以每秒500千米的速度流動著,人們稱它為太陽風。太陽風在地球周圍也有20萬攝氏度~30萬攝氏度,又因為它是帶電的粒子流,所以十分可怕。萬幸的是地球的磁場起到了屏障的作用,使地球免受了太陽風的影響。
因地球是個磁場,所以太陽風的電粒子就環(huán)形圍繞地球,這樣就形成了強烈的放射能帶,這個放射能帶就是范艾倫輻射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