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第28課《獅子和鹿》原文及教案

字號:

《獅子和鹿》篇略讀課文講的是在叢林中,一只鹿遇到獅子而奮力脫險的故事。平時,鹿非常欣賞自己美麗的角,而抱怨四條難看細長的腿。當兇猛的獅子向它撲來的時候,鹿的四條有力的長腿幫它從獅口脫險;而美麗的雙角被樹枝掛住,險些喪了性命。以下是整理的(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第28課《獅子和鹿》原文及教案),希望幫助到您。
    【原文】
    叢林中,住著一只漂亮的鹿。
    有一天,鹿口渴了,找到一個池塘,痛痛快快地喝起水來。池水清請的,像一面鏡子。鹿忽然發(fā)現(xiàn)了自己倒映在水面上的影子:“咦,這是我嗎?”
    鹿擺擺身子,水中的倒影也跟著擺動起來。他從來沒有注意到自己是這么漂亮!他不著急離開了,對著池水欣賞自己的美麗:“啊!我的身子多么勻稱,我的角多么精美別致,好像兩束美麗的珊瑚?!?BR>    一陣清風吹過,池水泛起了層層波紋。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皺起了眉頭:“唉,這四條腿太細了,怎么配得上這兩只美麗的角呢!”
    鹿開始抱怨起自己的腿來。就在他沒精打采地準備離開的時候,忽然聽到遠處傳來一陣腳步聲。他機靈地支起耳朵。不錯,正是腳步聲!鹿猛一回頭,哎呀,一頭獅子正悄悄地向自己逼近。
    鹿不敢猶豫,撒開長腿就跑。有力的長腿在灌木從中蹦來蹦去,不一會兒,就把兇猛的獅子遠遠地甩在了后面。就在獅子灰心喪氣不想再追的時候,鹿的角卻被樹枝掛住了。獅子趕緊抓住這個機會,猛撲過來。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盡全身力氣,使勁一扯,才把兩只角從樹枝中掙脫出來,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這次,獅子再也沒有追上。
    鹿跑到一條小溪邊,停下腳步,一邊喘氣,一邊休息。他嘆了嘆氣,說:“兩只美麗的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生!”
    【教案一】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nèi)容,了解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3、培養(yǎng)獨立閱讀的能力。
    【學習重難點】
    培養(yǎng)獨立閱讀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課前板書:28*獅子和鹿)今天我們學習28課,讀讀課題
    瞧,課題上帶有“*”,這樣的課文我們以前也學過,大家回憶一下,學這種課文有什么要求?(生:這是略讀課文,要求我們自己采用各種方法去學習,只需要讀懂大致意思……)自己學習課文內(nèi)容你會用哪些方法?(如:查字典、詞典、聯(lián)系上下文等)現(xiàn)在我們繼續(xù)用這些方法來學習這個故事,請大家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講了個什么故事,你覺得什么地方有趣,還有什么地方有疑問,都請做上記號。
    二、讀課文,體會鹿的情感變化
    1、課文講了個什么故事,你能用比較短的幾句話說清楚嗎?先說給你的同桌聽聽。(然后再指名說,注意引導學生把內(nèi)容說清楚完整,盡量用簡短的話。)
    2、這個故事非常有意思,文中的這只鹿先是十分欣賞自己美麗的角,討厭難看的腿,后來美麗的角使它差一點命喪虎口,難看的腿卻幫它虎口逃生,(師邊板書:欣賞美麗的角險些喪命討厭難看的腿虎口逃生)真是出人意料,我們把自己當作這只鹿,再來讀讀課文,體會體會鹿的感情。
    3、鹿的感情有哪些變化?(師板書:愉快地欣賞──失望地抱怨──驚慌地逃命──嘆氣)
    4、和你的同桌配合起來讀一讀,還可以加上動作演一演,盡量把這只鹿自得地欣賞—抱怨—驚慌地逃命—嘆氣的樣子活靈活現(xiàn)地展現(xiàn)出來。(師巡視,指名上臺演一演,同學評一評,師引導學生對照課文進行評價)讓學生對略讀課型的學習要求有所了解;對學習方法進行提示,讀的時候要求學生邊讀邊用鉛筆勾畫,旨在通過教給自學的方法,逐步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初步培養(yǎng)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歸納把握能力。體現(xiàn)讀的層次,促進學生積極思考。在演和評的過程中,促進學生積極思考,進一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
    5、看到這樣的結(jié)果,你有什么想法呢?(學生各抒己見,不強求一致)
    三、聯(lián)系《陶罐和鐵罐》再讀課文
    學完了這兩課,你覺得它們有什么共同之處嗎?生活中也常常有這樣的事,和小組的同學談一談。
    四、讀故事《公雞和母雞》,說說故事所講的道理。
    【教案二】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nèi)容,理解指導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態(tài)度,了解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3、培養(yǎng)獨立閱讀能力。
    【課時安排】
    1課時。
    【設計思路】
    1、讀中感悟,讀中積累。抓住課文的語言文字引導學生朗讀說話、感悟體驗,從字里行間體會鹿前后認識的變化和課文的深刻內(nèi)涵。
    2、聯(lián)系《陶罐和鐵罐》一文,更深入地理解故事所蘊涵的道理,從中受到啟發(fā)。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揭示課題
    1、今天老師想請兩位朋友來到我們的教室,大家認識它們嗎?獅子被人們稱為“森林大王”,你能說說它有哪些本領嗎?鹿又有什么本領呢?
    2、課文想通過獅子和狼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呢?下面就看誰會讀書。
    二、合作讀書,初步感悟
    1、學生自由地、輕聲地朗讀課文,勾畫生字、生詞。
    2、同桌互聽,互教:互相抽讀課文,注意檢查生字是否讀準音。
    3、同桌一起想辦法理解本課的生詞。
    (如查字典理解“別致、猶豫”,聯(lián)系人的樣子理解“勻稱”,用換詞法理解“抱怨”等。)
    4、開展“朗讀接力賽”:以同桌齊讀的方式輪流讀全文。
    三、感情練讀,加深理解
    1、練習朗讀,比一比誰能有感情地把課文讀出來。
    2、把你讀得好的一段讀一讀,其他同學認真聽他哪些地方讀得好?
    3、指名讀。引導評價。
    4、抓住重點句指導朗讀,出示句子:
    “啊!我的身段多么勻稱,我的角多么精美別致,好像兩束美麗的珊瑚!”
    “唉,這四條腿太細了,怎么配得上這兩只美麗的角呢?”
    就在他沒精打采地準備離開的時候,忽然聽到遠處傳來一陣腳步聲。他機靈地支起耳朵,不錯,正是腳步聲!鹿猛一回頭,哎呀,一頭獅子正悄悄地向自己逼近。
    他嘆了口氣,說:“兩只美麗的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生!”
    指名讀,評一評:
    第一句是對角是喜愛、贊美,要讀出自我欣賞、自我贊美的感情。
    第二句是對腿的不滿和抱怨,要讀出嘆息、抱怨的語氣。
    第三句寫出了情節(jié)的緊張、變化的快,“忽然聽到”“猛一回頭”“哎呀”“正在逼近”
    朗讀時要語速加快,讀出形勢的危急。
    第四句要讀出嘆息、誠懇的語氣。
    5、說一說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態(tài)度前后有什么不同?為什么?
    6、讀了這個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四、聯(lián)系比較,拓寬視野
    1、回憶《陶罐和鐵罐》一課說明了什么道理?
    2、《陶罐和鐵罐》、《獅子和鹿》這兩課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兩篇課文都告訴我們要學會全面地看問題,正確地對待自己和別人。在表達方法上都是通過具體的事例來說明道理。)
    五、語言積累
    1、抄寫課文中的好詞好句。
    2、《獅子和鹿》選自伊索寓言,課外再去找?guī)灼x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