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包涵著我國從古代到現(xiàn)在的大道理大智慧,通過描寫生活的一些簡單的事,讓我們感覺到有趣從而明白需要知道的,成語故事是我國歷史的一部分,成語是歷史的積淀,每一個成語的背后都有一個含義深遠(yuǎn)的故事,是我國幾千年以來人民智慧的結(jié)晶。下面是整理分享的三年級成語故事,歡迎閱讀與借鑒,希望能夠為大家?guī)韼椭?,同時也希望給你們帶來一些參考的作用,如果喜歡就請繼續(xù)關(guān)注的后續(xù)更新吧!
【越人與狗】
越國有一個人出外經(jīng)商,在返家途中遇見一條狗。這條狗跑到越人面前,搖首擺尾地對越人說著人話:“我很擅長捕獵野物,只要你對我好,我愿意將獵獲的東西與你平分。”
越人見有這等找上門來的好事,不要白不要,于是,很高興地把狗帶回了家中。
狗在越人家中受著很好的待遇。每天,狗吃著用精米做的飯和肥肉做的菜,越人用款待客人的禮節(jié)款待這條狗,指望狗將來會好好回報自己。
可是這狗是個忘恩負(fù)義的家伙,它受到越人這般優(yōu)待不但不存感激回報之意,反而日益傲慢驕橫起來,每次捕獵到野獸,都是全由自己獨吞,把越人忘在一邊。
于是有鄰人譏笑越人說:“你供給那狗好吃好喝,客氣得不得了,可它眼里根本沒有你,它獵獲的野物,從沒你的份,你還要這狗干嘛?”
越人一聽,醒悟過來,也很生狗的氣。于是待狗捕獵到野獸,就跟狗平分獸肉,并且每次都給自己多留一些。
那狗終于翻了臉,它不愿越人分享它的獵物。一天,它突然撲到越人身上,咬住他的腦袋,撕斷了他的脖子和雙腿,然后便離開越人的家跑走了。
越人不能識破這條兇殘貪婪的狗的真面目,開始還一味嬌寵它,終至這條惡狗翻臉不認(rèn)人。越人招進(jìn)強(qiáng)盜,自食惡果的教訓(xùn)是深刻的。
【金鉤桂餌】
在春秋時代的魯國,有個人非常喜歡釣魚,他在自己的釣具和餌料上花了不小的功夫:他用馥郁芬芳的名貴香料肉桂制成魚餌,用黃金打造出極其精致的魚鉤,并且在魚鉤四周鑲嵌上白銀絲線和青綠色的美玉,而釣魚繩則要用極其珍貴的翡翠鳥的羽毛來裝飾一番。
每當(dāng)釣魚的時候,他總是早早地來到小河邊,找好一個位置,擺好架勢,正襟危坐。如果單從他手持釣竿的姿勢和選擇的釣魚位置來看,毫無疑問都是極其標(biāo)準(zhǔn)規(guī)范的,甚至還能顯示出釣者的某種優(yōu)雅和閑適來。然而他即使這樣坐上一天,直至傍晚收竿時,別人往往都能滿載而歸,而他釣得的魚卻沒有幾條,有時甚至空手而返。
魯國人釣魚的故事告訴人們:做任何事情,如果只將注意力單純放在外在的形式上,而忽視了其實際的效用,過分追求搭花架子裝點門面,這是很難有所收獲的。
【棘刺刻猴】
燕王有收藏各種精巧玩物的嗜好。有時他為了追求一件新奇的東西,甚至不惜揮霍重金?!把嗤鹾谜渫妗钡拿暡幻劧?。
有一天,一個衛(wèi)國人到燕都求見燕王。他見到燕王后說:“我聽說君王喜愛珍玩,所以特來為您在棘刺的頂尖上刻獼猴?!毖嗤跻宦牱浅8吲d。雖然王宮內(nèi)有金盤銀盞、牙雕玉器、鉆石珠寶、古玩真跡,可是從來還沒有聽說過棘刺上可以刻獼猴。因此,燕王當(dāng)即賜給那衛(wèi)人享用30方里的俸祿。隨后,燕王對那衛(wèi)人說:“我想馬上看一看你在棘刺上刻的猴?!蹦切l(wèi)人說:“棘刺上的獼猴不是一件凡物,有誠心的人才能看得見。如果君王在半年內(nèi)不入后宮、不飲酒食肉,并且趕上一個雨過日出的天氣,搶在陰晴轉(zhuǎn)換的那一瞬間去看刻有獼猴的棘刺,屆時您將如愿以償?!?BR> 不能馬上看到棘刺上刻的獼猴,燕王只好拿俸祿先養(yǎng)著那個衛(wèi)人,等待有了機(jī)會再說。
鄭國臺下地方有個鐵匠聽說了這件事以后,覺得其中有詐,于是去給燕王出了一個主意。這匠人對燕王說:“在竹、木上雕刻東西,需要有鋒利的刻刀。被雕刻的物體一定要容得下刻刀的鋒刃。我是一個打制刀斧的匠人,據(jù)我所知,棘刺的頂尖與一個技藝精湛的匠人專心制作的刻刀鋒刃相比,其銳利程序有過之而無不及。既然棘刺的頂尖連刻刀的鋒刃都容不下,那怎樣進(jìn)行雕刻呢?如果那衛(wèi)人真有鬼斧神工,必定有一把絕妙的刻刀。君王用不著等上半年,只要現(xiàn)在看一下他的刻刀,立即就可知道用這把刀能否刻出比針尖還小的獼猴?!毖嗤跻宦?,拍手說道:“這主意甚好!”
燕王把那衛(wèi)人召來問道:“你在棘刺上刻猴用的是什么工具?”衛(wèi)人說:“用的是刻刀?!毖嗤跽f:“我一時看不到你刻的小猴,想先看一看你的刻刀?!毙l(wèi)人說:“請君王稍等一下,我到住處取來便是?!毖嗤鹾驮趫龅娜说攘思s一個時辰,還不見那衛(wèi)人回來。燕王派侍者去找。侍者回來后說道:“那人已不知去向了?!?BR> 這兩件事中的虛偽,在實際驗證之前即被一個鐵匠用推理方法迅速戳穿,從而顯示了勞動者的智慧;也嘲諷了封建統(tǒng)治者的無知無能。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正確的推理方法跟實踐活動一樣,是我們認(rèn)識世界的重要法寶。
越國有一個人出外經(jīng)商,在返家途中遇見一條狗。這條狗跑到越人面前,搖首擺尾地對越人說著人話:“我很擅長捕獵野物,只要你對我好,我愿意將獵獲的東西與你平分。”
越人見有這等找上門來的好事,不要白不要,于是,很高興地把狗帶回了家中。
狗在越人家中受著很好的待遇。每天,狗吃著用精米做的飯和肥肉做的菜,越人用款待客人的禮節(jié)款待這條狗,指望狗將來會好好回報自己。
可是這狗是個忘恩負(fù)義的家伙,它受到越人這般優(yōu)待不但不存感激回報之意,反而日益傲慢驕橫起來,每次捕獵到野獸,都是全由自己獨吞,把越人忘在一邊。
于是有鄰人譏笑越人說:“你供給那狗好吃好喝,客氣得不得了,可它眼里根本沒有你,它獵獲的野物,從沒你的份,你還要這狗干嘛?”
越人一聽,醒悟過來,也很生狗的氣。于是待狗捕獵到野獸,就跟狗平分獸肉,并且每次都給自己多留一些。
那狗終于翻了臉,它不愿越人分享它的獵物。一天,它突然撲到越人身上,咬住他的腦袋,撕斷了他的脖子和雙腿,然后便離開越人的家跑走了。
越人不能識破這條兇殘貪婪的狗的真面目,開始還一味嬌寵它,終至這條惡狗翻臉不認(rèn)人。越人招進(jìn)強(qiáng)盜,自食惡果的教訓(xùn)是深刻的。
在春秋時代的魯國,有個人非常喜歡釣魚,他在自己的釣具和餌料上花了不小的功夫:他用馥郁芬芳的名貴香料肉桂制成魚餌,用黃金打造出極其精致的魚鉤,并且在魚鉤四周鑲嵌上白銀絲線和青綠色的美玉,而釣魚繩則要用極其珍貴的翡翠鳥的羽毛來裝飾一番。
每當(dāng)釣魚的時候,他總是早早地來到小河邊,找好一個位置,擺好架勢,正襟危坐。如果單從他手持釣竿的姿勢和選擇的釣魚位置來看,毫無疑問都是極其標(biāo)準(zhǔn)規(guī)范的,甚至還能顯示出釣者的某種優(yōu)雅和閑適來。然而他即使這樣坐上一天,直至傍晚收竿時,別人往往都能滿載而歸,而他釣得的魚卻沒有幾條,有時甚至空手而返。
魯國人釣魚的故事告訴人們:做任何事情,如果只將注意力單純放在外在的形式上,而忽視了其實際的效用,過分追求搭花架子裝點門面,這是很難有所收獲的。
燕王有收藏各種精巧玩物的嗜好。有時他為了追求一件新奇的東西,甚至不惜揮霍重金?!把嗤鹾谜渫妗钡拿暡幻劧?。
有一天,一個衛(wèi)國人到燕都求見燕王。他見到燕王后說:“我聽說君王喜愛珍玩,所以特來為您在棘刺的頂尖上刻獼猴?!毖嗤跻宦牱浅8吲d。雖然王宮內(nèi)有金盤銀盞、牙雕玉器、鉆石珠寶、古玩真跡,可是從來還沒有聽說過棘刺上可以刻獼猴。因此,燕王當(dāng)即賜給那衛(wèi)人享用30方里的俸祿。隨后,燕王對那衛(wèi)人說:“我想馬上看一看你在棘刺上刻的猴?!蹦切l(wèi)人說:“棘刺上的獼猴不是一件凡物,有誠心的人才能看得見。如果君王在半年內(nèi)不入后宮、不飲酒食肉,并且趕上一個雨過日出的天氣,搶在陰晴轉(zhuǎn)換的那一瞬間去看刻有獼猴的棘刺,屆時您將如愿以償?!?BR> 不能馬上看到棘刺上刻的獼猴,燕王只好拿俸祿先養(yǎng)著那個衛(wèi)人,等待有了機(jī)會再說。
鄭國臺下地方有個鐵匠聽說了這件事以后,覺得其中有詐,于是去給燕王出了一個主意。這匠人對燕王說:“在竹、木上雕刻東西,需要有鋒利的刻刀。被雕刻的物體一定要容得下刻刀的鋒刃。我是一個打制刀斧的匠人,據(jù)我所知,棘刺的頂尖與一個技藝精湛的匠人專心制作的刻刀鋒刃相比,其銳利程序有過之而無不及。既然棘刺的頂尖連刻刀的鋒刃都容不下,那怎樣進(jìn)行雕刻呢?如果那衛(wèi)人真有鬼斧神工,必定有一把絕妙的刻刀。君王用不著等上半年,只要現(xiàn)在看一下他的刻刀,立即就可知道用這把刀能否刻出比針尖還小的獼猴?!毖嗤跻宦?,拍手說道:“這主意甚好!”
燕王把那衛(wèi)人召來問道:“你在棘刺上刻猴用的是什么工具?”衛(wèi)人說:“用的是刻刀?!毖嗤跽f:“我一時看不到你刻的小猴,想先看一看你的刻刀?!毙l(wèi)人說:“請君王稍等一下,我到住處取來便是?!毖嗤鹾驮趫龅娜说攘思s一個時辰,還不見那衛(wèi)人回來。燕王派侍者去找。侍者回來后說道:“那人已不知去向了?!?BR> 這兩件事中的虛偽,在實際驗證之前即被一個鐵匠用推理方法迅速戳穿,從而顯示了勞動者的智慧;也嘲諷了封建統(tǒng)治者的無知無能。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正確的推理方法跟實踐活動一樣,是我們認(rèn)識世界的重要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