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山行》課件【三篇】

字號:

課件制作本身就是作者綜合素養(yǎng)的一種體現(xiàn),它顯現(xiàn)出制作者對教育、教學、教材改革方向的把握,對課堂教學的理解,對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的領(lǐng)悟。因此教師在設(shè)計課件時一定要吃透教學內(nèi)容,設(shè)計出符合教學的方案用于課件。下面是整理分享的長春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山行》課件,歡迎閱讀與借鑒,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篇一

    教學目標。
    (一)認識6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認識一個偏旁“雨字頭”。運用多種識字方法學習本課要求會寫的字和要求會認的字。
    (二)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三)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和生活的情感,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教學重難點。
    (一)注意指導(dǎo)“車”、“霜”的發(fā)音。
    (二)指導(dǎo)“亭”、“?!?、“車”、“霜”這四個字的書寫,注意前一組字在字形及讀音上的聯(lián)系和變化。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dǎo)入新課。
    (一)講故事,讓學生在了解古詩大意的基礎(chǔ)上感受詩人作詩時的情景。
    (二)介紹詩人。
    二、初讀古詩,感受古詩內(nèi)容。
    (一)配樂范讀古詩,讓學生在老師的范讀中感受古詩的韻味。
    (二)學生自由讀詩。
    (三)學生匯報讀詩成果,指名朗讀。
    三、設(shè)置情境學詩,隨文識字。
    (一)欣賞圖片,學習“遠上寒山石徑斜”。
    這是石頭鋪成的小路,圖上畫的是深秋季節(jié),深秋時節(jié)的高山會是什么樣的呢?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山上的樹葉有深黃色的,有淺黃色的,有紅色的,是五彩斑斕的,山上有一條石頭小路,彎彎曲曲地向遠處伸展著。
    學習“遠”。在哪見過?(〈畫〉)在這里也是遠近的意思,“遠”在書寫時要先“元”,再寫走之旁。擴散走之旁的字。
    學習徑。在詩中是小路的意思。
    學習斜。在詩中指小路彎彎曲曲。
    再讀詩句。
    (二)在那白云升起的地方,隱隱約約還看得見有著幾戶人家。(白云生處有人家)
    借助想像讀詩句。
    (三)看書中插圖,學習詩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BR>    學習亭。古人看到人站在亭子里的樣子,就把它畫了下來,這是亭子尖尖的角,下半部分表示人站在亭子里。經(jīng)過幾千年的演變就成了現(xiàn)在的這個亭字。指導(dǎo)書寫。
    學習停。通過亭來學習這個字。
    學習車。注意這個生字的筆順。組詞,指導(dǎo)書寫。
    學習霜。溫度在0攝氏度一下時地面形成的一層白色晶體,霜葉就是經(jīng)過霜打的紅葉?!坝曜诸^”與單獨書寫時發(fā)生什么變化?雨字頭的字:雪、雷。
    (四)看楓葉的圖片,激發(fā)學生的想像,練習說話。
    從同學們的表情中和驚嘆中,能看出你們很喜歡這美麗的楓葉,假如你來到了這片美麗的楓樹林,你會怎么樣呢?
    假如我來到了這片美麗的楓樹林,我會忍不住吟誦起這首詩的后兩句——
    (五)整體感受,背誦古詩。
    
篇二

    教學目標:
    1、區(qū)別“?!薄巴ぁ薄?BR>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感受古詩所描繪的景色,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教學難點:
    在情境中理解古詩大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dǎo)入。
    上節(jié)課我們傾聽了《春曉》鳥兒清新的叫聲,感受了《夏日》里唯有蜻蜓飛的靜謐美景,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走進大自然另一個生機勃勃的季節(jié)——秋天。請你看一組圖片:出示楓葉、楓樹、楓林的圖片,你有什么感覺?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你見過真正的楓林嗎?大詩人杜牧在旅途中就見過,那真是漫山紅遍,層林盡染,在夕暉晚照下,楓葉流丹,如爍彩霞,他被這美麗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住了,還寫了一首好聽的詩,你想讀讀嗎?請你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認準字形。
    2、誰愿意給大家讀讀?指讀。
    3、出示畫面,師說意境:詩人在深秋的一個午后出游,他來到了林木蕭條的山前,看見用石頭鋪成的小路彎彎曲曲,遠遠伸向山頭,那山上白云繚繞的地方,隱隱約約看見幾戶人家,詩人因為留戀這楓林傍晚的美景而停下車來觀賞。秋霜打過的楓葉比二月盛開的紅花還要鮮紅,他情不自禁地揮毫寫了這首流傳千古的絕句《山行》,你聽:師配樂范讀課文。
    4、請你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象畫面。
    三、感悟詩意,讀中體會詩情。
    請你讀前兩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1)遠上寒山石徑斜板:寒山石徑學習“徑”字。請同學說說哪個字是小路的意思?從“寒”中你知道了什么?(深秋季節(jié))
    (2)白云生處有人家板:白云人家白云漂浮的地方有人家說明山很高
    師引讀:到底是深秋時節(jié)啊,的確有些寒意了,詩人遠遠望去,不僅感嘆到:“遠上.....白云.....”請你結(jié)合圖畫把這兩句詩讀一讀。
    指導(dǎo)朗讀:自由讀,指讀,男生讀,女生讀,小組讀。
    (3)寒山石徑,白云人家,構(gòu)成了一幅靜謐濃郁的山村秋景圖,作者行至山上,忽然止住了前行的腳步,你從哪句話中知道他停下來了?“停車坐愛楓林晚?!?BR>    •區(qū)別“?!薄巴ぁ背鍪緵鐾さ膱D片,字理,怎樣記住這個字?字謎:一點一橫長,口字在中央,寶蓋沒有點,丁字底下藏。做“?!钡膭幼?。出示句子:詩人(停)下腳步,來到一座(亭)子旁來觀賞這美麗的楓林。
    由于特別喜愛楓林的美景,他才停下車來觀賞。這句話哪個字說出了詩人的喜愛之情呢?(愛)正是因為楓林的美麗,所以作者對它產(chǎn)生了由衷的喜愛之情,不僅感嘆到:停車坐愛楓林晚。你愿意讀讀這句話嗎?
    讓我們再次欣賞一下這美麗的楓林。
    (4)面對如此美麗的楓林,你想贊美一下它嗎?用你自己的話說出你此刻的感受。詩人又是怎樣贊美的呢?“霜葉紅于二月花”
    為了停下來領(lǐng)略這山林風光,詩人竟然顧不得驅(qū)車趕路,那停車而望,陶然而醉的詩也與這自然融為一體,成了這景色的一部分。分層次指導(dǎo)朗讀:A。在落日的映照下,每一片楓葉都像燃燒的火焰,比二月春花更紅艷,他不由得發(fā)出感嘆:霜葉.....B。靜對這自然生命的壯觀,詩人心里充滿了感動,他不由得發(fā)出贊嘆:霜葉.....C。難能可貴的是,詩人通過這一片紅色,看到了秋天象春天一樣的生命力,這是一種熱烈、生機勃勃的景色,他不由得發(fā)出驚嘆:霜葉.....
    (5)古往今來,楓葉一直是文人墨客筆下的精靈,被人贊頌,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讀了杜牧的這首紅葉詩,也寫了一首紅葉詩,名叫《和杜錄事題紅葉》?!昂汀痹谶@里讀hè,意思是依照別人詩詞的題材和體裁做詩詞,杜錄事就是指杜牧。請你試著讀一讀:寒山十月旦,霜葉一時新。似燒非因火,如花不待春。自由讀,齊讀。師:在農(nóng)歷十月的早晨,寒山上的樹葉經(jīng)霜打了以后,在秋天里一下子都變了樣。你看,漫山的紅葉,就像燃燒的火焰一樣火紅火紅的,但卻不是因為火才使它這樣紅的:又像盛開的鮮花紅紅的,但卻沒有等到春天就開放了。這首詩被稱為《山行》的姐妹篇。請你試著背一背。
    四、拓展。
    杜牧的一首《山行》把我們帶到秋的美景中,大詩人劉禹錫的《秋詞》也不乏生機,讓我們一起來讀讀。你還知道哪些描寫秋天的古詩?出示《楓橋夜泊》《秋夕》〈山居秋暝〉
    
篇三

    教學目標:
    1.熟讀、背誦古詩,感知大意。
    2.認識5個二類生字,會寫6個一類生字。
    3.處理課后練習,積累詞語。
    教學重點、難點:用自己的方法識記一類生字,正確書寫一類生字。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實物投影。
    教學時數(shù):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感悟詩中大意,學習文中二類生字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和你們一起乘坐時空轉(zhuǎn)換器去遠離現(xiàn)代社會久遠的唐朝看看去。(展示山行的圖片)一條小小的石子路,彎彎曲曲地通到遠遠的高山上。想不到在峰巒起伏、云遮霧罩的深山里,還有幾戶人家居住著。我們把車子停下來了,那是因為留戀今晚楓林的景色。啊,經(jīng)過霜打的楓葉竟比二月的鮮花還要紅呢!真美!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古詩《山行》,這是唐代一位詩人杜牧看到了這樣的情景所寫。杜牧的詩歌和散文都寫得很好,創(chuàng)作態(tài)度非常嚴謹。在生命的ZUI后時刻,他將自己的作品進行分析、總結(jié),把自己認為不滿意的燒掉。1000多篇詩文流傳下來的只有450篇。這首詩是他寫景的代表作。
    二、新授
    (一)讀詩、賞詩,感悟詩意
    1.老師配樂范讀,提醒學生注意停頓。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2.學生朗讀,注意讀準字音。
    3.學生感悟古詩大意(采取小組合作學習)。
    (二)處理文中的二類生字。
    1.出示文中的二類生字,請同學們在詩中找出來,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畫出來,進行出聲認讀。
    2.通過組詞的方式學會應(yīng)用這些二類字。
    徑、斜、亭、車、霜:
    3.鞏固復(fù)習二類字
    猜字游戲完成
    三、朗讀、背誦古詩。
    四、作業(yè):熟背古詩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一類生字的認讀及其書寫
    教學過程:
    復(fù)習導(dǎo)入:1.背誦古詩
    2.復(fù)習二類生字(卡片)
    二、學習一類生字
    行:象形字,古文字為“”,是十字路口的象形。本義指道路。道路是供行人行走的,故引申出“走路”的意思。又由道路供行人行走引申為流通、傳遞。
    銀行、行家中讀hángɡ
    遠:形聲字。字謎:二兒走之行千里。
    亭:象形字?!岸 钡纳喜糠窒蟾吲_上的一涼亭形狀,也可以把“丁”視為簡易的亭子的形狀。
    停:形聲字。從人,亭聲。本義是指人止息停留。
    字謎:人到亭前步便止,遮陽擋雨好停歇。
    車:字謎:東字兩點連,連成一直線;回家坐上它,千里一日還。
    霜:形聲字。順口溜:霜字雨頭下加相,寒露過后是霜降;遍地好象撒白鹽,似雪非雪這是霜。
    三、練習書寫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復(fù)習鞏固所學生字、古詩,課后練習。
    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
    1.背誦古詩
    2.復(fù)習一、二類生字
    二、課后練習
    1.填字、涂色,說說自己眼中的秋天。
    2.讀一讀。
    先讀一讀,在寫一寫
    三、背一背
    作為知識的積累,初曉詩中大意,背誦全詩。
    四、作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