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初中七年級下冊語文課件:《寫作:語言簡明》

字號:

教學課件輔助教學雖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功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和求知欲,然而多媒體教學的格式化、定義化、程序化的特點,下面是整理分享的部編版初中七年級下冊語文課件:《寫作:語言簡明》,歡迎閱讀與借鑒。
    
篇一

    教學目標:
    1、了解語言簡明的基本要求,在比較閱讀中,體會“簡明”的內涵。
    2、總結閱讀和寫作經驗,把握使語言簡明的方法技巧。
    3、修改習作,使其更加簡明,培養(yǎng)良好的寫作習慣。
    教法指導:
    1、學生帶著目標,認真閱讀教材,教師適時舉例點撥,為實戰(zhàn)寫作奠定基礎。
    2、學生利用PPT上的方法指導進行實踐寫作。
    3、小組交流,組內批改,推薦優(yōu)秀作品全班展示。
    4、班內交流,教師點評。
    5、學生自主修改。
    6、教師批閱。
    學法指導:
    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
    一是多讀??纯磩e人在碰到一件事時怎么說,有幾種說法,雅的怎么說,俗的怎么說,書面的怎么說,口語的怎么說,從中得到借鑒和啟發(fā)。讀時應注意一點——盡可能讀出聲來。
    二是多寫。多寫更能提高表達能力。古人曾說,訴之筆端,半折心始。意思是,有好多話要說,但真正能寫到紙上的,也就只有一半。這個道理說明,思路可能是很多的,只有通過多寫才能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把自己想要說清的問題表達清楚。
    三是多調查研究。對所要說清的事情,要充分掌握第一手材料,這樣話題才會多。對所要說清的事情一知半解,就不僅是表達能力不足的問題了。
    四是多思。要先想一想再發(fā)表意見,使自己的話有條理,比如說問題,可圍繞這個問題是什么、是誰造成的、原因是什么、錯在什么地方、如何解決等小題目去展開。
    一、導入新課:
    寫作時,老師經常要求大家在作文時語言簡明,那什么是語言簡明呢?簡,即簡要、簡潔。明,即明白,清楚。其本質要求是用經濟的語言材料傳送的信息量,達到的準確性和可理解性,取得的表達效果。今天,我們就進行這方面的寫作訓練。
    寫作指導
    怎樣才能做到語言簡明?
    1.行文要圍繞中心來寫,不旁生枝節(jié)。
    2.在沒有特殊的表達需要時,要避免詞語的重復。
    3.還要注意不堆砌詞語。
    作文一、修改片段
    下面這段話不夠簡明,請加以修改。
    籃球比賽結束后,比賽完的隊友們一個個都坐上大巴走了。大巴是學校的車,學校有好幾輛大巴和小轎車。我沒有上車,而是一個人默默地走回家。我在回家的途中,緊鎖著眉頭,無奈地嘆息,我心里很難受,不禁為比賽的失利感到難過。那個余暉滿天的黃昏,我一個人站在家門口,獨自佇立在暮色之中。
    寫作提示:
    1.抓住敘事的主題,去掉偏離中心的語句。
    2.刪掉語義重復的詞語,使表達更加簡明。
    寫作示例:
    籃球比賽結束后,隊友們一個個都坐上學校的大巴走了。我沒有上車,一個人默默地走回家。我心里很難受,無奈地嘆息,獨自佇立在暮色之中。
    作文二、概括內容
    用簡明的語言概括《帶上她的眼睛》或《河中石獸》的主要內容,不超過150字,寫完后小組內交流。
    寫作提示:
    1.概括主要內容,要在立足原文的基礎上,把握中心和要點,刪減旁枝末節(jié)的部分。
    2.概括的文字既要簡明,也要保持連續(xù)通暢,避免因過度追求簡明而造成字面意思跳躍。
    例文欣賞:
    《河中石獸》講述的是一個廟門口的石獸,倒塌到河里,十幾年后,人們找石獸的故事。根據石獸沉落河中的地點,寺僧到下游找沒有找著;講學家認為石頭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老河兵講解應當到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話果然找到石獸。
    作文三、想象世界
    航天、生物、計算機、新能源……你對哪個領域的科學技術感興趣?請搜集相關資料,加深對這種科學技術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展開想象,寫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寫作提示:
    1.可以想象科學技術在未來的發(fā)展情況,及其對社會生活的影響。這種影響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帶來潛在的威脅和災難。
    2.要有一定的故事情節(jié)。如果能像《帶上她的眼睛》那樣,設置一些懸念和伏筆,那就更好了。
    3.寫完后多讀幾遍,根據語言簡明的要求,做進一步的修改。
    例文欣賞:
    克隆地球
    21世紀,世界人口暴增,人類面臨著一個國際性的難題——無家可歸。人們把大面積的森林田園變成了高樓大廈,政府也在毀滅山、海,建起一片片新居民區(qū)??烧l也沒想到,各種自然災害正向人類逼近。
    我在加利福尼亞的地球科學研究小組工作。昨天,我們的辦公樓剛遭到了酸雨的猛烈襲擊,今天,我又頂著沙塵暴來到了地球科學研究領域有的老博士辦公室里,我向他闡述了我的一個大膽設想:克隆一個地球!
    老博士一聽,拍案而起,說:“好啊!人們還沒想到這一點,我們說干就干吧!”老博士還吩咐他的助手幫助我們完成這項計劃。
    我們用從技術分析師那兒找來的土、水、動植物、煤炭等克隆地球所需的基本物質,提取基因后,制成了一個藍色的小球體。我們還用微型計算機做了納米檢查,結果發(fā)現基因非常合理,我們就把它放進了溫室中。
    兩個半月以后,我和助手來到了溫室,不出我所料,這時的“二號地球”可以離開溫室了。我們對它做了后的檢查:重27噸,12個大洋,五個大洲,水陸面積比例為5:4。做好記錄后,我們用高科技發(fā)射器把它發(fā)射到太空中。半年后,“二號地球”越變越大,大部分地球人搬了上去,新“地球”上陸續(xù)建起了許多公園、居民區(qū)等,到處生機勃勃。
    我和助手已經筋疲力盡,但我們知道有一件事還沒做。這時,老博士來到我們的辦公室,他問:“你們下一步要干什么?”我和助手異口同聲地說:“當然是治理一下我們的‘老家’嘍!”
    【點評】作者以豐富的想象力、極具新意的構思,向我們介紹了克隆地球的原因、經過,從而表達了對地球環(huán)境的憂思,結尾處發(fā)人深省,意在喚起人們保護地球的憂患意識。
    
篇二

     教學目標
     1.把握簡明的內涵、特點。(重點)
    2.掌握使語言“簡明”的基本方法,并運用于語言實踐。(難點)
    教學方法 
      寫作——修改——點評 
    教學過程
    寫作時,老師經常要求大家在作文時語言簡明,那什么是語言簡明呢?簡,即簡要、簡潔。明,即明白,清楚。其本質要求是用經濟的語言材料傳送的信息量,達到的準確性和可理解性,取得的表達效果。今天,我們就進行這方面的寫作訓練。 一、導入新課: 
     寫作指導 
     怎樣才能做到語言簡明?
    1.行文要圍繞中心來寫,不旁生枝節(jié)。
    2.在沒有特殊的表達需要時,要避免詞語的重復。 
    3.還要注意不堆砌詞語。 
     作文一、修改片段 
    下面這段話不夠簡明,請加以修改。
     籃球比賽結束后,比賽完的隊友們一個個都坐上大巴走了。大巴是學校的車,學校有好幾輛大巴和小轎車。我沒有上車,而是一個人默默地走回家。我在回家的途中,緊鎖著眉頭,無奈地嘆息,我心里很難受,不禁為比賽的失利感到難過。那個余暉滿天的黃昏,我一個人站在家門口,獨自佇立在暮色之中。 
    寫作提示:
    1.抓住敘事的主題,去掉偏離中心的語句。 
    2.刪掉語義重復的詞語,使表達更加簡明。 
     籃球比賽結束后,隊友們一個個都坐上學校的大巴走了。我沒有上車,一個人默默地走回家。我心里很難受,無奈地嘆息,獨自佇立在暮色之中。 寫作示例: 
     作文二、概括內容
     用簡明的語言概括《帶上她的眼睛》或《河中石獸》的主要內容,不超過150字,寫完后小組內交流。
     寫作提示:
     1.概括主要內容,要在立足原文的基礎上,把握中心和要點,刪減旁枝末節(jié)的部分。
     2.概括的文字既要簡明,也要保持連續(xù)通暢,避免因過度追求簡明而造成字面意思跳躍。
     例文欣賞:
     《河中石獸》講述的是一個廟門口的石獸,倒塌到河里,十幾年后,人們找石獸的故事。根據石獸沉落河中的地點,寺僧到下游找沒有找著;講學家認為石頭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老河兵講解應當到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話果然找到石獸。
     作文三、想象世界
     航天、生物、計算機、新能源„„你對哪個領域的科學技術感興趣?請搜集相關資料,加深對這種科學技術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展開想象,寫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寫作提示:
    1.可以想象科學技術在未來的發(fā)展情況,及其對社會生活的影響。這種影響可能是有益的,
     也可能帶來潛在的威脅和災難。
     2.要有一定的故事情節(jié)。如果能像《帶上她的眼睛》那樣,設置一些懸念和伏筆,那就更好了。
     3.寫完后多讀幾遍,根據語言簡明的要求,做進一步的修改。
     例文欣賞:
    克隆地球
    21世紀,世界人口暴增,人類面臨著一個國際性的難題——無家可歸。人們把大面積的森林田園變成了高樓大廈,政府也在毀滅山、海,建起一片片新居民區(qū)??烧l也沒想到,各種自然災害正向人類逼近。 
    我在加利福尼亞的地球科學研究小組工作。昨天,我們的辦公樓剛遭到了酸雨的猛烈襲擊,今天,我又頂著沙塵暴來到了地球科學研究領域有的老博士辦公室里,我向他闡述了我的一個大膽設想:克隆一個地球! 
    老博士一聽,拍案而起,說:“好?。∪藗冞€沒想到這一點,我們說干就干吧!”老博士還吩咐他的助手幫助我們完成這項計劃。 
    我們用從技術分析師那兒找來的土、水、動植物、煤炭等克隆地球所需的基本物質,提取基因后,制成了一個藍色的小球體。我們還用微型計算機做了納米檢查,結果發(fā)現基因非常合理,我們就把它放進了溫室中。 
    兩個半月以后,我和助手來到了溫室,不出我所料,這時的“二號地球”可以離開溫室了。我們對它做了后的檢查:重27噸,12個大洋,五個大洲,水陸面積比例為5:4。做好記錄后,我們用高科技發(fā)射器把它發(fā)射到太空中。半年后,“二號地球”越變越大,大部分地球人搬了上去,新“地球”上陸續(xù)建起了許多公園、居民區(qū)等,到處生機勃勃。 
     我和助手已經筋疲力盡,但我們知道有一件事還沒做。這時,老博士來到我們的辦公室,他問:“你們下一步要干什么?”我和助手異口同聲地說:“當然是治理一下我們的‘老家’嘍!” 
     【點評】作者以豐富的想象力、極具新意的構思,向我們介紹了克隆地球的原因、經過,從而表達了對地球環(huán)境的憂思,結尾處發(fā)人深省,意在喚起人們保護地球的憂患意識。
     作文
    根據作文三,完成作文,字數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