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奧數(shù)類型題:和差倍、植樹、盈虧問題

字號:

奧數(shù)的世界更是魅力無窮,它會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的好奇心,拓寬學生的思路。以下是整理的《小學生奧數(shù)類型題:和差倍、植樹、盈虧問題》,希望幫助到您。
    【和差倍問題】
    1、四年級有4個班,不算甲班其余三個班的總?cè)藬?shù)是131人;不算丁班其余三個班的總?cè)藬?shù)是134人;乙、丙兩班的總?cè)藬?shù)比甲、丁兩班的總?cè)藬?shù)少1人,問這四個班共有多少人?
    2、有四個數(shù),其中每三個數(shù)的和分別是45,46,49,52,那么這四個數(shù)中最小的一個數(shù)是多少?
    3、在一個兩位數(shù)之間插入一個數(shù)字,就變成一個三位數(shù)。例如:在72中間插入數(shù)字6,就變成了762。有些兩位數(shù)中間插入數(shù)字后所得到的三位數(shù)是原來兩位數(shù)的9倍,求出所有這樣的兩位數(shù)。
    4、某班買來單價為0。5元的練習本若干,如果將這些練習本只給女生,平均每人可得15本;如果將這些練習本只給男生,平均每人可得10本。那么,將這些練習本平均分給全班同學,每人應付多少錢?
    5、動物園的飼養(yǎng)員給三群猴子分花生,如只分給第一群,則每只猴子可得12粒;如只分給第二群,則每只猴子可得15粒;如只分給第三群,則每只猴子可得20粒,那么平均分給三群猴子,每只可得多少粒?
    6、一個整數(shù),減去它被5除后余數(shù)的4倍是154,那么原來整數(shù)是多少?
    7、若干名家長(爸爸或媽媽,他們都不是老師)和老師陪同一些小學生參加某次數(shù)學競賽,已知家長和老師共有22人,家長比老師多,媽媽比爸爸多,女老師比媽媽多2人,至少有1名男老師,那么在這22人中,爸爸有多少人?
    8、一次數(shù)學考試共有20道題,規(guī)定:答對一題得2分,答錯一題扣1分,未答的題不計分。考試結(jié)束后,小明共得23分,他想知道自己做錯了幾道題,但只記得未答的題的數(shù)目是個偶數(shù)。請你幫助小明計算一下,他答錯了多少道題?
    9、某種商品的價格是:每一個1分錢,每五個4分錢,每九個7分錢,小趙的錢至多能買50個,小李的錢至多能買500個。小李的錢比小趙的錢多多少分錢?
    10、某幼兒園的小班人數(shù)最少,中班有27人,大班比小班多6人。春節(jié)分桔子25箱,每箱不超過60個,不少于50個,桔子總數(shù)的個位數(shù)字是7。若每人分19個,則桔子數(shù)不夠,現(xiàn)在大班每人比中班每人多分一個,中班每人比小班每人多分一個,剛好分完。問這時大班每人分多少桔子?小班有多少人?
     【植樹問題】
    1、學校門前有一條直直的小路長32公尺,在小路的一旁每隔4公尺種一棵楊樹,頭尾一共種多少棵樹?
    2、教室門前有一個長方形花壇,長4公尺,寬15公尺。在它的四周每隔05公尺種一棵指甲花,四個角各種了一棵,一共種多少棵花?
    3、一個正方形花壇四周擺滿了鮮花,四個角上也各擺了一盆花。從每一邊看去,它都有15盆,花壇周圍一共擺了多少盆花?
    4、在一條600公尺長的水渠兩旁每隔5公尺種一棵水杉,共要種多少棵?
    5、一條街道的一旁從一頭到另一頭共安裝了30盞路燈,每相鄰兩盞路燈之間相距20公尺,這條小街道長多少公尺?
    6、學校后邊的小河旁種著22棵楊樹,每兩棵楊樹之間相隔6公尺。同學們在這些楊樹間每隔1公尺種一棵月季花,一共種了多少棵?
    7、把五張15公尺長的彩色紙條貼成一個長長的紙條,每個接頭的地方貼15公分,則貼成的紙條全長多少公尺?
    8、立達小學五年級64名同學去郊游。他們排成兩條縱隊,前后兩名同學相距1公尺。整個隊伍長度為多少公尺?
    9、小玲家的“三五”牌時鐘在報時時,每隔5秒敲響一下。八點整時,時鐘報時一共用了多少秒?
    10、在一塊池塘周圍的大壩上每隔8公尺種柳樹一棵,共種了1075棵柳樹?,F(xiàn)在要在每兩棵柳樹之間每隔2公尺種一株柏樹。種的柏樹一共有多少棵?
    【盈虧問題】
    1、一輛汽車從甲地到乙地,若以每小時10千米的速度,則提前2小時到達;若以每小時8千米的速度,則遲到3小時,甲地和乙地相距_________千米。
    2、把一包糖果分給小朋友們,如果每人分10粒,正好分完;如果每人分16粒,則3人分不到,這包糖有_________粒。
    3、暑期前借圖書,如果每人借4本,則最后少2本;如果前2人借8本,余下每人借3本,這些圖書恰好借完。問共有書_________本。
    4、農(nóng)民鋤草,其中5人各鋤4畝,余下的各鋤3畝,這樣分配最后余下26畝;如果其中3人每人各鋤3畝,余下的人各鋤5畝,最后余下3畝。鋤草面積是_________。
    5、四年級學生搬磚,有12人每人各搬7塊,有20人每人各搬6塊,其余的每人搬5塊,這樣最后余下148塊;如果有30人各搬8塊,有8人各搬9塊,其余的每人搬10塊,這樣分配最后余下20塊。共有_________塊磚。
    6、有一班同學去劃船,他們算了一下,如果增加一條船,每條船正好坐6人;如果減少一條船,每條船正好坐9人。這班有_________人。
    7、一些桔子分給若干人,每人5個余10個桔子。如果人數(shù)增加到3倍還少5人,那么每人分2個還缺8個,有桔子_________個。
    8、有一些蘋果和梨,蘋果的數(shù)量是梨的4倍少2個,如果每次吃掉5個蘋果和2個梨,當梨吃完還剩下40個蘋果。有_________個蘋果。
    9、小明花19元買了10本練習本和10支鉛筆,他還有余錢。如果要買1支鉛筆,就多0.3元;如果再買一本練習本就少0.2元。小明原有_________元。
    10、小明從家到校,如果每分鐘120米,則早到3分鐘;如果每分鐘90米,則遲到2分鐘,小明家到學校_________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