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課件:《桂花雨》

字號:

現(xiàn)代教育學提出了計算機輔助教學,這既向廣大教師提出了挑戰(zhàn),也給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現(xiàn)代教學手段。在利用課件進行教學時,教學內(nèi)容要具有直觀性,要使媒體內(nèi)容一目了然,在課堂上常常直接出示本節(jié)課的主題,直觀性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傳承教學資源。下面是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課件:《桂花雨》,歡迎閱讀與借鑒。
    
篇一

    一、教材分析
    《桂花雨》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二組課文中的一篇閱讀課文,文章以“桂花”為線索,作者通過回憶童年時代故鄉(xiāng)的桂花和與母親一起搖桂花的事,表達了對家鄉(xiāng)親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戀。
    二、學情分析
    對于五年級學生來講,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賞析文本的能力,再加上本組課文前兩篇文章的學習,奠定了一定的感情基礎,所以,在這篇獨立閱讀課文中,學生對作者思念家鄉(xiāng)的感情能感受,也能領悟
    三、設計思想
    文章清新自然,感情豐富真摯,在教學中如何調動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讓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讓學生走進作者與作者情感相融,是我本課設計與研究的重點。
    四、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感受文本中的桂花香、搖花樂
    3、體會作者思念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五、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從搖花樂中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和對家鄉(xiāng)的懷念。
    2、體會母親說的“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xiāng)院子里的桂花”所表達的感情。
    六、教學策略與手段
    在教學中我采用“讀——賞——悟”的教學方法來組織教學,運用多媒體手段加以輔助,使教學更直觀。
    (1)讀:讓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
    (2)賞:賞讀文中優(yōu)美的句子,積累內(nèi)化。尤其是抓住描寫桂花香味的句子中的“浸”字,以及搖桂花時一系列表示動作的詞來品析。
    (3)悟:抓住母親的話讓學生在讀中悟情、在讀中悟理、在讀中悟法。
    七、課前準備
    自制幻燈片
    八、教學建議: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前面的學習中,老師和你們一起認識了很多女作家,也欣賞了她們優(yōu)美的篇章,比如林海音的《竊讀記》、葉文玲的《我的長生果》。今天,老師再給大家介紹一名女作家——琦君。(課件展示)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賞美麗的《桂花雨》——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對我們提出了這樣的閱讀要求:(課件展示)
    2、聽錄音,注意糾正文中沒讀對的字詞。
    3、檢查字詞掌握情況。
    4、自由朗讀,思考: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5、在閱讀中,同學們有沒有感覺出作者對桂花有著怎樣的情感呢?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喜歡
    6、作者為什么喜歡桂花?(桂花香、搖花樂)
    三、品讀課文
    (一)、在文中找出描寫桂花香的句子,抓住“浸”分析
    (二)、享受搖花樂
    1、在文中找出搖桂花的句子讀一讀。
    2、畫出句中一系列動作的詞,感受搖花的樂。
    3、看到這紛紛下落的桂花,作者情不自禁的喊了起來,(課件展示)你想喊嗎?你想怎么喊?喊給大家聽聽。
    四、悟情
    因為桂花的香氣太迷人了,所以作者喜歡,因為搖桂花太使人感到快樂了,所以作者喜歡。正是因為對桂花的喜愛,才使得作者上了中學,全家離開了家鄉(xiāng)來到杭州,還忘不了要去欣賞桂花,并且還要給母親帶回一大袋,滿以為母親會贊美桂花的香味,可是母親卻說(課件展示)難道真的是這里(杭州)的桂花不香嗎?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是呀,不是因為這里的桂花不香,而是因為家鄉(xiāng)的桂花充盈了母親的生活,傾注了母親的情感,母親不是用鼻子聞桂花,而是用情感看桂花。那到底是一種什么情感讓母親覺得家鄉(xiāng)的桂花香些呢?(思念家鄉(xiāng))
    母親的這句話也讓作者又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想起童年的桂花香,想起童年的搖花樂。(課件展示)
    同學們,作者母親的這句話,也讓老師想起了一句古詩: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是呀,對于一個遠離故土,在外漂泊的人來說,家鄉(xiāng)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哪怕是那一片飄浮的云彩,都可以勾起他們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請欣賞《故鄉(xiāng)的云》
    小結:那一聲聲“歸來吧”是故鄉(xiāng)對游子的深情呼喚,也是游子對故鄉(xiāng)深深的眷念,課文中,作者通過回憶小時候故鄉(xiāng)的桂花和搖桂花的快樂,表達了作者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同學們,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什么讓你魂牽夢繞嗎?是童年的小搖車,還是隔壁家的楊桃樹?請仔細想想,寫一篇短文給老師。
    板書設計:
    桂花香
    桂花雨思念家鄉(xiāng)
    搖花樂
    課后反思:
    《桂花雨》是琦君寫的一篇散文。通過對課文的學習要求學生能真正體會作者的思鄉(xiāng)情。教授本節(jié)課后,我有如下感想:
    一、精心指導學生朗讀,在朗讀中感受作者對桂花的喜愛。
    課文的第一小節(jié)主要寫了作者喜歡桂花。在指導學生朗讀這段話時,我就在“迷人”等字眼上做文章,問學生作者喜歡桂花的什么?學生開始只能回答出喜歡桂花的“香氣迷人”。其實作者是通過對比其他的花,來表現(xiàn)桂花的“不愛張揚”。開始學生回答不出,我就讓學生靜心默讀課文,一遍下來,學生舉手了,找到了課文的原句,“笨笨拙拙”,“不與繁花爭艷”等,于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生的朗讀水到渠成,很有感情。
    二、指導學生讀出快樂
    課文的第三小節(jié)是重點段落,在這節(jié)中,我的亮點就是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的“搖花樂”,我和學生同搖同樂,用各種不同的方法喊搖花時的句子,學生很放得開,喊得入情,做得自然,效果很好,連我也被感染了,忍不住和學生一起喊,一起讀。
    三、指導學生讀出真情
    課文的后兩個自然段是作者真情的流露,這時需要學生靜心體會,默默感受,特別是母親的那句話以及作者懷念童年的那份情,所以在學習這兩段的時候,我一開始就拎出來,在精讀課文前先讓學生朗讀,在學完課文的基礎上,再次將這兩段話提出來,學生此時的體會已深刻,不用多講,他們就體會到了作者和母親的那份情。
    母親的這句話也讓作者又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想起童年的桂花香,想起童年的搖花樂。(課件展示)
    同學們,作者母親的這句話,也讓老師想起了一句古詩: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是呀,對于一個遠離故土,在外漂泊的人來說,家鄉(xiāng)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哪怕是那一片飄浮的云彩,都可以勾起他們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請欣賞《故鄉(xiāng)的云》
    小結:那一聲聲“歸來吧”是故鄉(xiāng)對游子的深情呼喚,也是游子對故鄉(xiāng)深深的眷念,課文中,作者通過回憶小時候故鄉(xiāng)的桂花和搖桂花的快樂,表達了作者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同學們,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什么讓你魂牽夢繞嗎?是童年的小搖車,還是隔壁家的楊桃樹?請仔細想想,寫一篇短文給老師。
    板書設計:
    桂花香
    桂花雨思念家鄉(xiāng)
    搖花樂
    
篇二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讀本課生字詞,了解課本課所講的內(nèi)容
    2能力目標: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培養(yǎng)同學的自學能力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3德育目標;體會作者對童年往事的懷念和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理解想象課文的情景,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課文
    1播放歌曲《八月桂花遍地開》,說說你對桂花的印象。
    2板書課題《桂花雨》,我們學習這篇課文將對桂花有更深刻的了解。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
    1選擇自身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默讀閱讀提示,考慮:閱讀提示對我們提出了什么要求?
    3指人回答,明確:出示課件
    4分同桌輪讀,評議
    5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作者記述了童年時候與母親一起搖桂花的事情)
    三合作學習,理解課文。
    1你喜歡哪幾句話?你能想象當時的情景嗎?合作學習。
    2匯報交流:如桂花樹的樣子,母親送桂花的情景,搖桂花的情景等。
    3出示課件:師范讀。同學想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這下,我可樂壞了,幫大人抱著桂花樹,使勁搖。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4默讀課文,說說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抒發(fā)了作者懷念家鄉(xiāng),懷念童年生活的感情)
    五拓展延伸
    回憶一下童年的生活,有沒有不能忘懷的人和事呢?說給大家聽。
    六作業(yè)
    1寫一寫童年的趣事。
    2畫一幅表示童年生活的畫
    板書設計:
    桂花雨
    抱樹使勁搖懷念家鄉(xiāng)
    滿頭滿身好香懷念童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