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花葉子發(fā)黃相對來說是常見的一種現(xiàn)象,因為造成月季花葉子發(fā)黃的原因有很多種比如說澆水、施肥、病害、換盆、土壤這些都有可能是。下面是分享的植物知識:月季花葉子發(fā)黃的處理辦法。歡迎閱讀!
【月季花葉子發(fā)黃的處理辦法】
澆水過多
【原因】月季的嫩葉暗黃且無光澤,老葉無明顯變化,枝干細小黃綠,新梢萎縮不長,表明澆水過多。
【辦法】將花卉脫盆置于通風陰涼自吹干土團后再裝回盆中。
澆水不足
【原因】月季缺水的黃與水多的黃不一樣,缺水之黃為葉梢或邊緣發(fā)枯、發(fā)干,老葉自下而上枯黃脫落,但新葉生長比較正常。
【辦法】注意澆水時澆足、澆透即可。
強光直射
【原因】強烈陽光直射到一些喜陰的花卉上易引起花卉葉梢、葉緣發(fā)枯,葉片朝陽部分出現(xiàn)黃斑。
【辦法】移到陰處即可。
缺少光照
【原因】月季長時間置蔭蔽環(huán)境,葉片得不到足夠陽光,不能形成葉綠素,整株葉片變黃繼而脫落。
【辦法】補充光照即可。
施肥過多
【原因】月季施肥過多或濃度過大引起的花卉發(fā)黃,表現(xiàn)在新葉頂尖出現(xiàn)干褐色,一般葉面肥厚而無光澤且凹凸不舒展、老葉片焦黃脫落。
【辦法】應(yīng)立即停止施肥,嚴重的用大量清洗沖洗部分肥料。
施肥不足
【原因】月季施肥不足導致嫩葉顏色變淡,呈黃或淡綠色,而老葉比較正?;蛑饾u由綠轉(zhuǎn)黃。
【辦法】檢查盆土,如有干結(jié)現(xiàn)象應(yīng)換土,平時薄肥勤施并適時澆一些礬水。
病毒侵害
【原因】根系、枝葉受到病毒的侵害造成的葉片不舒展并伴隨黃化、無生機的癥狀。
【辦法】噴施病毒克、克毒露等防治,也要注意養(yǎng)護管理,健壯的植株一般不會受到侵害。
盆土問題
【原因】盆土板結(jié)導致土壤透氣性不好,植物根部呼吸困難從而影響植物生長。
【辦法】用竹簽在盆里插十幾個洞,保證根部透氣。
通風不暢
【原因】月季喜空氣流通的環(huán)境,在通風不夠、空氣悶熱的環(huán)境下,也會使月季花葉片發(fā)黃長黃斑。
【辦法】把月季花放到空氣流通、通風好的環(huán)境下養(yǎng)殖即可。
【月季的栽培技術(shù)】
栽培行距
露地栽月季,根系發(fā)達,生長迅速,植株健壯,花朵微大,觀賞價值高,在管理時根據(jù)不同的類型,生長習慣和地理條件來選擇栽培措施,栽培密度直立品種為75厘米x75厘米,擴張性品種株行距為100厘米x100厘米,縱生性品種株行距為40厘米x50厘米,藤木品種株行距為200厘米x200厘米。月季地栽的株距為50-100厘米,根據(jù)苗的大小和需要而定。
土壤條件
月季花露地栽培地選擇地勢較高,陽光充足,空氣流通,土壤微酸性。栽培時深翻土地,并施入有機肥料做基肥。盆栽月季花宜用腐殖質(zhì)豐富而呈微酸性肥沃的砂質(zhì)土壤,不宜用堿性土。在每年的春天新芽萌動前要更換一次盆土,以利其旺盛生長,換土有助季當年開花。月季花可以用各種材質(zhì)的花盆栽種,瓦盆自然也是可以的。配制成營養(yǎng)土應(yīng)該注意排水,通風及各種養(yǎng)分的搭配。其比例是園土:腐葉土:礱糠灰=5:3:2。每年越冬前后適合翻盆、修根、換土,逐年加大盆徑,以泥瓦盆為佳。
光照條件
月季花喜光,在生長季節(jié)要有充足的陽光,每天至少要有6小時以上的光照,否則,只長葉子不開花,即便是結(jié)了花蕾,開花后花色不艷也不香。
澆水方法
給月季花澆水是有講究的,要做到見干見濕,不干不澆,澆則澆透。月季花怕水淹,盆內(nèi)不可有積水,水大易爛根。盛夏季節(jié)要每天澆一次水,見盆土表面發(fā)白時即可澆水。冬天休眠期一定要少澆水,保持半濕即可。月季澆水因季節(jié)而異,冬季休眠期保持土壤濕潤,不干透就行。開春枝條前發(fā),枝葉生長,適當增加水量,每天早晚澆1次水。在生長旺季及花期需增加澆水量,夏季高溫,水的蒸發(fā)量加大,植物處于虛弱半休眠狀態(tài),最忌干燥脫水,每天早晚各澆一次水,避免陽光暴曬。高溫時澆水,每次澆水應(yīng)有少量水從盆底滲出,說明已澆透,澆水時不要將水濺在葉上,防止病害。
越冬措施
冬天如果家里有保暖條件,室溫保持在18℃以上,且每天要有6小時以上的光照。如果沒有保暖措施,那就任其自然休眠。到了立冬時節(jié),待葉片脫落以后,每個枝條只保留5厘米的枝條,5厘米以上的枝條全部剪去,然后把花盆放在0℃左右的陰涼處保存,盆土要偏干一些,但不能干得過度,防止干死。
施肥方法
月季花喜肥。盆栽月季花要勤施肥,在生長季節(jié),要十天澆一次淡肥水。不論使用哪一種肥料,切記不要過量,防止出現(xiàn)肥害,傷害花苗。但是,冬天休眠期不可施肥。月季喜肥,基肥以遲效性的有機肥為主,如腐肥的牛糞、雞糞、豆餅、油渣等。每半月加液肥水一次,能常保葉片肥厚,深綠有光澤。早春發(fā)芽前,可施一次較濃的液肥,在花期注意不施肥,6月花謝后可再施一次液肥,9月間第四次或第五次腋芽將發(fā)時再施一次中等液肥,12月休眠期施腐熟的有機肥越冬。冬耕可施人糞尿或撒上腐熟有機肥,然后翻入土中,生長期要勤施肥,花謝后施追肥1-2次速效肥。高溫干旱應(yīng)施薄肥,入冬前施最后一次肥,在施肥前還應(yīng)注意及時清除雜草。
修剪枝葉
月季花花后要剪掉干枯的花蕾。當月季花初現(xiàn)花蕾時,揀一個形狀好的花蕾留下,其余的一律剪去。目的是每一個枝條只留一個花蕾,將來花開得飽滿艷麗,花朵大而且香味濃郁。每季開完一期花后必須進行全面修剪。一般宜輕度修剪,及時剪去開放的殘花和細弱、交叉、重疊的枝條,留粗壯、年輕枝條從基部起只留3-6厘米,留外側(cè)芽,修剪成自然開心形,使株形美觀,延長花期。另外,盆栽月季要選矮生多花且香氣濃郁的品種。
夏季修剪主要是剪除嫁接砧木的萌薜枝花,花后帶葉剪除殘花和疏去多余的花蕾,減少養(yǎng)料消耗為下期開花創(chuàng)造好的條件。為使株型美觀,對長枝可剪去1/3或一半,中枝剪去1/3,在葉片上方1厘米處斜剪,若修剪過輕,植株會越長越高,枝條越長越細,花也越開越小。冬季修剪隨品種和栽培目的而定,修時要留枝條,并要注意植株整體形態(tài),大花品種宜留4-6枝,長30-45厘米選一側(cè)生壯芽,剪去其上部枝條,蔓生或藤本品種則以疏去老技,剪除弱枝、病枝和培育主干為主。
注意通風
不論是庭院栽培還是陽臺栽培,一定要注意通風。通風良好,月季花才能生長健壯,還能減少病蟲害發(fā)生。
適宜溫度
月季花性喜涼爽溫暖的氣候環(huán)境,怕高溫。最適宜的溫度是18-28℃,當氣溫超過32℃時,花芽分化就會受到抑制。所以,在氣溫較高的盛夏,月季通常不開花,即便有少量的花,也比在常溫下要遜色得多。在高溫時可以把花盆移在陰涼的環(huán)境之處養(yǎng)護。
【月季花葉子發(fā)黃的處理辦法】
澆水過多
【原因】月季的嫩葉暗黃且無光澤,老葉無明顯變化,枝干細小黃綠,新梢萎縮不長,表明澆水過多。
【辦法】將花卉脫盆置于通風陰涼自吹干土團后再裝回盆中。
澆水不足
【原因】月季缺水的黃與水多的黃不一樣,缺水之黃為葉梢或邊緣發(fā)枯、發(fā)干,老葉自下而上枯黃脫落,但新葉生長比較正常。
【辦法】注意澆水時澆足、澆透即可。
強光直射
【原因】強烈陽光直射到一些喜陰的花卉上易引起花卉葉梢、葉緣發(fā)枯,葉片朝陽部分出現(xiàn)黃斑。
【辦法】移到陰處即可。
缺少光照
【原因】月季長時間置蔭蔽環(huán)境,葉片得不到足夠陽光,不能形成葉綠素,整株葉片變黃繼而脫落。
【辦法】補充光照即可。
施肥過多
【原因】月季施肥過多或濃度過大引起的花卉發(fā)黃,表現(xiàn)在新葉頂尖出現(xiàn)干褐色,一般葉面肥厚而無光澤且凹凸不舒展、老葉片焦黃脫落。
【辦法】應(yīng)立即停止施肥,嚴重的用大量清洗沖洗部分肥料。
施肥不足
【原因】月季施肥不足導致嫩葉顏色變淡,呈黃或淡綠色,而老葉比較正?;蛑饾u由綠轉(zhuǎn)黃。
【辦法】檢查盆土,如有干結(jié)現(xiàn)象應(yīng)換土,平時薄肥勤施并適時澆一些礬水。
病毒侵害
【原因】根系、枝葉受到病毒的侵害造成的葉片不舒展并伴隨黃化、無生機的癥狀。
【辦法】噴施病毒克、克毒露等防治,也要注意養(yǎng)護管理,健壯的植株一般不會受到侵害。
盆土問題
【原因】盆土板結(jié)導致土壤透氣性不好,植物根部呼吸困難從而影響植物生長。
【辦法】用竹簽在盆里插十幾個洞,保證根部透氣。
通風不暢
【原因】月季喜空氣流通的環(huán)境,在通風不夠、空氣悶熱的環(huán)境下,也會使月季花葉片發(fā)黃長黃斑。
【辦法】把月季花放到空氣流通、通風好的環(huán)境下養(yǎng)殖即可。
【月季的栽培技術(shù)】
栽培行距
露地栽月季,根系發(fā)達,生長迅速,植株健壯,花朵微大,觀賞價值高,在管理時根據(jù)不同的類型,生長習慣和地理條件來選擇栽培措施,栽培密度直立品種為75厘米x75厘米,擴張性品種株行距為100厘米x100厘米,縱生性品種株行距為40厘米x50厘米,藤木品種株行距為200厘米x200厘米。月季地栽的株距為50-100厘米,根據(jù)苗的大小和需要而定。
土壤條件
月季花露地栽培地選擇地勢較高,陽光充足,空氣流通,土壤微酸性。栽培時深翻土地,并施入有機肥料做基肥。盆栽月季花宜用腐殖質(zhì)豐富而呈微酸性肥沃的砂質(zhì)土壤,不宜用堿性土。在每年的春天新芽萌動前要更換一次盆土,以利其旺盛生長,換土有助季當年開花。月季花可以用各種材質(zhì)的花盆栽種,瓦盆自然也是可以的。配制成營養(yǎng)土應(yīng)該注意排水,通風及各種養(yǎng)分的搭配。其比例是園土:腐葉土:礱糠灰=5:3:2。每年越冬前后適合翻盆、修根、換土,逐年加大盆徑,以泥瓦盆為佳。
光照條件
月季花喜光,在生長季節(jié)要有充足的陽光,每天至少要有6小時以上的光照,否則,只長葉子不開花,即便是結(jié)了花蕾,開花后花色不艷也不香。
澆水方法
給月季花澆水是有講究的,要做到見干見濕,不干不澆,澆則澆透。月季花怕水淹,盆內(nèi)不可有積水,水大易爛根。盛夏季節(jié)要每天澆一次水,見盆土表面發(fā)白時即可澆水。冬天休眠期一定要少澆水,保持半濕即可。月季澆水因季節(jié)而異,冬季休眠期保持土壤濕潤,不干透就行。開春枝條前發(fā),枝葉生長,適當增加水量,每天早晚澆1次水。在生長旺季及花期需增加澆水量,夏季高溫,水的蒸發(fā)量加大,植物處于虛弱半休眠狀態(tài),最忌干燥脫水,每天早晚各澆一次水,避免陽光暴曬。高溫時澆水,每次澆水應(yīng)有少量水從盆底滲出,說明已澆透,澆水時不要將水濺在葉上,防止病害。
越冬措施
冬天如果家里有保暖條件,室溫保持在18℃以上,且每天要有6小時以上的光照。如果沒有保暖措施,那就任其自然休眠。到了立冬時節(jié),待葉片脫落以后,每個枝條只保留5厘米的枝條,5厘米以上的枝條全部剪去,然后把花盆放在0℃左右的陰涼處保存,盆土要偏干一些,但不能干得過度,防止干死。
施肥方法
月季花喜肥。盆栽月季花要勤施肥,在生長季節(jié),要十天澆一次淡肥水。不論使用哪一種肥料,切記不要過量,防止出現(xiàn)肥害,傷害花苗。但是,冬天休眠期不可施肥。月季喜肥,基肥以遲效性的有機肥為主,如腐肥的牛糞、雞糞、豆餅、油渣等。每半月加液肥水一次,能常保葉片肥厚,深綠有光澤。早春發(fā)芽前,可施一次較濃的液肥,在花期注意不施肥,6月花謝后可再施一次液肥,9月間第四次或第五次腋芽將發(fā)時再施一次中等液肥,12月休眠期施腐熟的有機肥越冬。冬耕可施人糞尿或撒上腐熟有機肥,然后翻入土中,生長期要勤施肥,花謝后施追肥1-2次速效肥。高溫干旱應(yīng)施薄肥,入冬前施最后一次肥,在施肥前還應(yīng)注意及時清除雜草。
修剪枝葉
月季花花后要剪掉干枯的花蕾。當月季花初現(xiàn)花蕾時,揀一個形狀好的花蕾留下,其余的一律剪去。目的是每一個枝條只留一個花蕾,將來花開得飽滿艷麗,花朵大而且香味濃郁。每季開完一期花后必須進行全面修剪。一般宜輕度修剪,及時剪去開放的殘花和細弱、交叉、重疊的枝條,留粗壯、年輕枝條從基部起只留3-6厘米,留外側(cè)芽,修剪成自然開心形,使株形美觀,延長花期。另外,盆栽月季要選矮生多花且香氣濃郁的品種。
夏季修剪主要是剪除嫁接砧木的萌薜枝花,花后帶葉剪除殘花和疏去多余的花蕾,減少養(yǎng)料消耗為下期開花創(chuàng)造好的條件。為使株型美觀,對長枝可剪去1/3或一半,中枝剪去1/3,在葉片上方1厘米處斜剪,若修剪過輕,植株會越長越高,枝條越長越細,花也越開越小。冬季修剪隨品種和栽培目的而定,修時要留枝條,并要注意植株整體形態(tài),大花品種宜留4-6枝,長30-45厘米選一側(cè)生壯芽,剪去其上部枝條,蔓生或藤本品種則以疏去老技,剪除弱枝、病枝和培育主干為主。
注意通風
不論是庭院栽培還是陽臺栽培,一定要注意通風。通風良好,月季花才能生長健壯,還能減少病蟲害發(fā)生。
適宜溫度
月季花性喜涼爽溫暖的氣候環(huán)境,怕高溫。最適宜的溫度是18-28℃,當氣溫超過32℃時,花芽分化就會受到抑制。所以,在氣溫較高的盛夏,月季通常不開花,即便有少量的花,也比在常溫下要遜色得多。在高溫時可以把花盆移在陰涼的環(huán)境之處養(yǎng)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