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級學生讀后感400字三篇

字號:

書是人類獲取知識的源泉,提高人們素質(zhì)的有效途徑,也是涵養(yǎng)靜氣的搖籃。讀書的妙處可謂無窮,書香更是浸人心脾,引人入境不能自拔。下面是整理發(fā)布的“5年級學生讀后感400字三篇”,歡迎閱讀參考!更多相關(guān)訊息請關(guān)注!
    【篇一】
    暑假中我讀了《鷹志》這篇文章,讀完后我感慨萬分,原來小鷹變成大鷹要經(jīng)歷如此痛苦的過程啊!
    文章描寫了鷹驚心動魄的一生。小鷹出生六七天后,母鷹就對它們進行殘酷的訓練,母鷹會使出各種殘忍的手段來訓練小鷹,驅(qū)使它們互相爭食,讓小鷹從小就明白:優(yōu)勝劣汰,只有強者才可以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生存下去。
    母鷹為了防止小鷹學會爬行,會對它進行殘忍的訓練,讓它們在生命的第一反應(yīng)就是飛翔,因為爬行對鷹來說是種恥辱,而飛翔則是高貴和勇敢的象征。等小鷹能飛起來了,母鷹又會把它們翅膀中的大部分骨骼都折斷,然后把它們從懸崖上推下去,小鷹雖然因折斷了翅膀中的骨骼而渾身劇痛,但它必須掙扎著飛翔,否則就會摔死。掙扎使它們的翅膀得到供血,在短時間內(nèi)便會痊愈,而痊愈后的翅膀?qū)杂踩玷F,更具力量。原來母鷹之所以折斷幼鷹的翅膀,是為了讓小鷹翅膀中的骨骼再生。母鷹如此殘忍,是因為她希望小鷹可以成為真正的鷹,我這是才明白了母鷹的用心良苦,我想起了媽媽對我的種種,都是恨鐵不成鋼??!
    對于鷹來說,這還不算什么,當它們四十歲的時候,由于身體的老化,將面臨著一個艱難的選擇:要么等死,要么經(jīng)過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讓生命獲得新生。鷹都會選擇讓生命新生,它要用一百五十天左右的時間讓自己獲得新生。首先,它會在飛翔中突然撞向懸崖,把結(jié)繭的喙狠狠地磕在巖石上。它會用很大的力氣,一下子便把老化的喙和嘴巴連皮帶肉磕掉。它滿嘴流著血飛回洞穴,忍著劇痛等待新喙長出。新喙終于長了出來,它立刻進行第二道工序,用新喙把雙爪上的老趾甲一個個拔掉。那同樣又是一次血淋淋的更新。不久,新的趾甲長出來了,它緊接著進行第三道工序,用新的趾甲把舊的羽毛扯掉,再等五個月,新的羽毛又長出來了。只有經(jīng)過這一系列殘酷的更新,鷹才可以再次在藍天上飛翔,并收獲三十年的生命。
    讀完這文章,我受益匪淺。我們且不去追究老鷹“拔毛斷喙,可獲重生?!钡恼f法是否屬實,但這種精神: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增益其所不能。我們要銘記于心!我也要像鷹一樣,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應(yīng)該努力張開翅膀,展翅翱翔!
    【篇二】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名叫《池子與河流》,使我感觸很深。
    文章主要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在池子與河流對話中,池子嫌河流太累,常常背著沉重的輪船,一會兒又要負起長長的木筏,小船、小艇就更不用說了。池子還問河流什么時候才能拋開這樣的生活。還夸自己過著安逸、平靜的生活。可河流卻說,自然法則中,水只有流動才能保持新鮮,但池子不流動就不會保持新鮮,這樣遲早會被人遺忘的。最后,河流的說法果然應(yīng)驗了:河流直到現(xiàn)在還在不斷地流著,但可憐的池子卻一年年地淤塞起來,整個池子積滿了青苔,長滿了蘆葦,最后,完全干涸了。
    通過池子與河流的對話,我知道河流代表生活中那些有才能有遠見,不怕艱辛,勤加磨礪自己的智者;而池子卻代表生活中那些有一定的才能,但因貪圖安逸和享受,不勤加磨礪自己,最后導致才能干涸的人。生活中有許多這樣的例子,我們班就有幾個特別聰明的同學,但他們的聰明都不用在學習上,而是用在了傻玩上,所以每次考試成績都很差。因此,我要做一位像河流那樣不怕艱辛、勤加磨礪自己的智者。
    通過讀這篇文章,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天才不利用是要磨滅的,它會一天天地衰萎下去。當它被怠惰所支配的時候,它的事業(yè)就無法恢復(fù)起來。所以做人應(yīng)該像河流那樣勤快,不怕艱辛;不應(yīng)像池子那樣貪圖享受,安逸生活。
    【篇三】
    星期一,張老師又按慣例給我們分享了一個繪本故事——《奧力佛是個娘娘腔》。
    這個故事主要講了奧力佛不喜歡打籃球、踢足球……只要是男生喜歡的,奧力佛都不喜歡。奧力佛喜歡散步、跳繩……所以同學們都叫他“娘娘腔”,而奧力佛也沒怎么計較,開始只是有點郁悶而已。
    奧力佛很喜歡跳舞,爸爸和媽媽就給奧力佛報了舞蹈班,因此,同學們加劇嘲笑他,在學校的墻上寫著“奧力佛是個娘娘腔”幾個大字,這幾個惡毒的字眼深深地刺傷了他,讓奧力佛傷心不已……
    在爸爸、媽媽和老師的鼓勵下,奧力佛堅持把舞蹈練了下來。后來,奧力佛去電視臺報名參加了“個人才藝比賽”的節(jié)目,在節(jié)目中,奧力佛表現(xiàn)不俗,獲得了陣陣掌聲。同學們也對奧力佛刮目相看,同時他們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有人悄悄地把學校墻上的那幾個字改成了“奧力佛是個大明星”。
    當我讀到這個繪本故事的前半截時,我為奧力佛的遭遇而難過,因為我知道被別人嘲笑時,是多么的孤獨和無助呀!嘲笑別人,無疑是在別人傷口上撒鹽,將心比心,那種痛是什么滋味呀?
    故事的結(jié)局非常圓滿,我的心也漸漸平靜了下來。我讀出了同學們的善良,他們是知錯就改的好孩子,他們給了奧力佛鼓勵——說他是個“大明星”。我能想象奧力佛得到別人尊重時的那種喜悅。
    這個繪本故事讓我深深明白:我們要學會尊重別人,做一個心底敞亮的人,這樣陽光就會溫暖所有的人,包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