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日記350字【三篇】

字號:


    日記的內容,來源于我們對生活的觀察,因此,可以記事,可以寫人,可以狀物,可以寫景,也可以記述活動,凡是自己在一天中做過的,或看到的,或聽到的,或想到的,都可以是日記的內容。為大家提供《小學五年級日記350字【三篇】》,歡迎閱讀。
    【篇一】
    今天下午,我和表姐來到了安溪,坐了兩個多小時的車,我已經疲憊不堪了,但當來到大姑家時,我看到門前那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潺潺而流以及那一群正吃食的小雞時,疲憊之感不禁冰消雪融了。
    我走進農家大院里,大姑他們這在忙著采摘茶葉,我放下行李,來到了院子里,我雙腳踩進小溪里,冰涼的溪水打在腳上冷冰冰的,頓時洗掉了我一身的炎熱和疲勞,我在水里跑著,任由溪水濺了我一身,好舒爽?。?BR>    隨后,我跟著表姐來到兔籠前,我抓起一只小兔子,突然看到它的額頭上有一點紅紅的,我先感到納悶,以為是流血了,可一摸,這毛卻十分松軟,沒有一點血跡,我只好去問表姐,她告訴我這是給兔子作的記號,我手中這只叫做小寶貝,然后又指這一只身上有紅點的小兔子,名叫小璐,還有一只小黑兔,他在所有兔子中屬老大,盡管比弟弟妹妹大,可我還聽說他還經常被弟弟妹妹欺負呢。
    這時,一群小雞在母雞的帶領下,散步到我周圍,我見到那群活蹦亂跳的小雞,真想捉一只來玩,于是,我大膽的走過去,手剛往前伸抓住小雞的腳,以為大功告成,沒想到母雞卻奮不顧身的向前一撲,狠狠的朝我手上一啄,啄得我都腫了一個包,真時氣煞我也!突然,我看到一群正在搶食物的小雞時,不禁計上心來。
    我向表姐要了一些米,來到雞圈旁,我把米灑在地上,母雞果然和小雞走開了,我躡手躡腳的走到一只離母雞最遠的小雞旁,瞅準時機,已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那只小雞抓起來,沒想到小雞的叫聲使母雞顧不得啄食,扇著翅膀飛了過來,我吸取經驗,棄雞而套,這可真是母子情深,害的我“抓雞反蝕一把米”,而且手還疼得厲害,我看,母雞還是少惹的好啊
    農村的空氣真好?。『统鞘邢啾?,這兒山清水秀,令我美不勝收。
    【篇二】
    暑假里的一天,我和爸爸媽媽去虹橋花市買花。偶然間,我們看到一個學掏藝的地方,那里可美麗了,有各種各樣陶瓷做出來的東西,有茶壺,有杯子,有花瓶,有葫蘆,還有筆筒等。他們的顏色可好看了,有紅的,有黃的,有半藍的……
    我覺得很有趣,所以就在那里學陶藝,那里學的人很多,買的人卻很少。因為大家都想學會陶藝,可以把作品放在家里做裝飾,還有,自己做的比人家做的更有意義。我在那里學得很開心,我一共分四次做,第一次做泥條,第二次做泥板,第三次用機器做,第四次上色。上完色,那里的人就會幫你拿到窯里去燒,燒完以后你就可以把自己的作品帶回家了。
    我一共做了四樣東西,第一次,我去做了兩樣東西,一樣是香煙缸,一樣是籃子。
    我先做香煙缸,香煙缸非常簡單,只要先拿出泥板拍,再拿出一快泥,用泥板拍把泥打成一塊泥板,再在泥板上刻出各種圖形,做香煙缸的底。我刻了一個愛心做底,還要在底上涂一圈泥漿,再搓幾根泥條圍在底的上面,在泥條中間也要涂一點泥漿,涂泥漿的作用就是要讓泥條固定住,不讓它掉下來。再搓一根短短的泥條粘在愛心的旁邊,里面套上一個小圈圈,這就是我做的香煙缸了。
    第二樣我做的是一個籃子,籃子的做法和香煙缸差不多。
    第三樣我做的是一個小杯子,杯子就有點難度了。首先要打一塊長方形的泥板來做杯子的身體,還要用尺和刀把泥板割成一塊長方形。再打一快泥板,用圓規(guī)劃一個圓做杯子的底。但是用圓規(guī)的時候,圓規(guī)有一個固定的針會在杯子底的當中留下一個小窟窿,但是沒關系,只要用一點點的泥補上去就沒事了。涂一點點泥漿在底的四周,再把泥板圍上去,把多出來的地方切割掉,再用泥漿把兩頭連接起來。這樣,杯子的身體就做好了,然后再搓一根泥條,把它一分為二,再把它們的身體粘在一起,再將它們的頭和尾巴都涂上泥漿,然后再把它們貼在杯子上面,這就是杯子的把手。我再給杯子做了一個蓋子,我還在蓋子上做了一個小兔子,小兔子很可愛。這就是我做的小杯子。
    第四樣我用機器做了一個小陶罐,首先我拿了一塊泥,用線把它切割成一塊塊的,澆上水,揉一下,使這塊泥變得軟一點,再把它放到機器上,把機器開關打開,轉盤轉了起來,我用雙手捂著泥,用兩個大拇指放到泥的中心,在它中心挖出一個口子來,并且用力往下壓。做著做著,口子挖好了,我再把它的底用力往下收,我還給這個瓶子做了一個喇叭口??墒?,一不小心,我把喇叭口做壞了,我就把喇叭口給拿掉,扔進水里。雖然口子做壞了,可是我不灰心,繼續(xù)做,我給小陶罐做了一個小口子。
    最后一次,我給小作品上顏色,我給香煙缸涂上了黃色,給小藍子涂上了紅色和黃色,給小杯子涂上了半藍色,我還給小陶罐涂上了藍色。我非常喜歡我的小作品,它們非??蓯郏野严銦煾姿徒o了爸爸,把小陶罐送給了媽媽,媽媽很高興,夸我是一個聰明的小孩子,媽媽用小陶罐裝棉花棒,每次洗完澡,就不用到小盒子里去拿棉花棒了。
    【篇三】
    今年暑假數學作業(yè)中有一道題是要稱二本書的重量。于是,我便去找奶奶要秤。奶奶說她沒有秤。那可怎么辦?我座在沙發(fā)上發(fā)呆,突然腦中靈光一閃,有人----俗語說:“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想只有自己制作一把稱了。
    于是我找來空牛奶盒,把空牛奶盒的紙皮一塊塊相應地剪下來,拿來透明膠紙,把其中一塊紙皮折成一個正的三角體,貼好放在臺面上。另一塊紙皮做天平的左右盤,平衡地放在三角體的頂上。然后在家里找來一些已標有重量的東西作砝碼。如:媽媽新買回來的牙膏,唇膏等物品,有120克的,有40克的,有18克的,有3克的都有。
    激動人心的稱書活動開始了。我將書放在自制天平的左邊,“物品砝碼”便放在右邊,重量放至兩邊平衡為好。然后把砝碼重量相加的和就是我書的重量了。剛好159克。哈哈哈!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于完成數學作業(yè)了。奶奶知道后對我贊不絕口。
    原來,生活上處處都有“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