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教師資格考試地理學(xué)科知識: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

字號:

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備考的路上,哭過、累過、笑過,但只要堅持向前走,終將會拿到屬于我們的證書。以下是整理的“2020教師資格考試地理學(xué)科知識: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祝大家備考順利!
    
    1.地面輻射——"大地暖大氣"
    地球表面吸收太陽輻射增溫的同時,也向外輻射能量。地面輻射屬于長波輻射(地面溫度低),在經(jīng)過大氣時,幾乎全部被大氣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在對流層中)吸收,從而使大氣溫度升高,所以,地面是大氣主要的直接熱源。
    2.大氣逆輻射——"大氣還大地"
    大氣在增溫的同時,也向外輻射長波輻射。大氣輻射僅有一小部分射向宇宙,而大部分則射向地面,其方向與地面輻射正好相反,被稱為大氣逆輻射。大氣逆輻射又把熱量還給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補(bǔ)償了地面輻射散失的熱量,對地面起到保溫作用。
    這種作用,其效果類似于玻璃溫室,人們通常稱之為大氣的"溫室效應(yīng)"。有研究認(rèn)為,如果沒有大氣對近地面的保溫作用,地球表面的平均氣溫會下降到-18℃。
    注:(1)近地面大氣的主要、直接的熱源是地面輻射。
    (2)地球大氣受熱能量的根本來源是太陽輻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