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二級建造師考試已進入備考階段,為了方便考生及時有效的備考,那么,為您精心整理了2020年二級建造師考試《公路工程》必備知識點,供大家的關注。如想獲取更多二級建造師考試的模擬題及備考資料,請關注的更新。

【篇一】2020年二級建造師考試《公路工程》必備知識點:填隙碎石施工
1.采用干法或濕法施工。干旱缺水地區(qū)宜采用干法施工。單層壓實厚度宜為公稱粒徑的1.5~2.0倍。
(1)干燥。
(2)振動壓路機碾壓。
標準:既要填滿,又要看見集料,上為薄瀝青面層時,宜使集料的棱角外露3~5mm.
(3)基層的固體體積率宜不小于85%,底基層的固體體積率宜不小于83%.
2.運輸粗碎石
根據(jù)各路段基層或底基層的寬度、厚度及松鋪系數(shù),計算各段需要的集料數(shù)量。
3.攤鋪
用平地機或其他合適的機具將骨料均勻地攤鋪在預定的范圍內(nèi),表面應平整,并有規(guī)定的路拱。應同時攤鋪路肩用料。
4.填隙碎石干濕法施工
(1)初壓:兩輪壓路機,碾壓3~4遍,使集料穩(wěn)定就位。
(2)撒鋪填隙料,松鋪厚度為25~30mm.
(3)碾壓:用振動壓路機慢速碾壓,將全部填隙料振入集料間的空隙中。無振動壓路機時,可用重型振動板,路前兩側(cè)宜多壓2~3遍。
(4)再次撒布填隙料。
(5)再次碾壓:
(6)再次碾壓后,應對局部填隙料不足之處進行人工找補,并用振動壓路機繼續(xù)碾壓,直到全部空隙被填滿為止。
(7)填隙碎石表面空隙全部填滿后,宜再用重型壓路機碾壓1~2遍。在碾壓過程中,不應有任何蠕動現(xiàn)象。
5.填隙碎石濕法施工
(1)用灑水車灑水,飽和為止;
(2)重型壓路機跟在灑水車后碾壓;
(3)應灑水碾壓至填隙料和水形成粉漿,粉漿應填塞全部空隙,并在壓路機輪前形成微波紋狀。
(4)需分層鋪筑時,宜待結(jié)構(gòu)層變干后,將已壓成的填隙碎石層表面的填隙料掃除一些,使表面集料外露5~10mm,然后在其上攤鋪第二層骨料。
【篇二】2020年二級建造師考試《公路工程》必備知識點:支擋構(gòu)筑物施工技術(shù)
一、重力式擋土墻工程施工技術(shù)
(一)形式及特點
1.重力式擋土墻依靠圬工墻體的自重抵抗墻后土體的側(cè)向推力(土壓力),以維持土體的穩(wěn)定,是我國目前最常用的一種擋土墻形式,多用漿砌片(塊)石砌筑。
(1)優(yōu)點:形式簡單、施工方便??删偷厝〔摹⑦m應性強,應用廣泛。
(2)缺點:墻身截面大,圬工數(shù)量也大,在軟弱地基上修建往往受到承載力的限制,墻高不宜過高。
2.重力式擋土墻墻背形式可分為仰斜、俯斜、垂直、凸形折線(凸折式)和衡重式五種。
(1)仰斜墻背所受的土壓力較小。用于路塹墻時,墻背與開挖面邊坡較貼合,開挖量和回填量均較小。適用于路塹墻及墻趾處地面平坦的路肩墻或路堤墻。
(2)俯斜墻背所受土壓力較大,其墻身截面較仰斜墻背的大,通常在地面橫坡陡峻時,借助陡直的墻面,俯斜墻背可做成臺階形,以增加墻背與填土間的摩擦力。
(3)垂直墻背的特點,介于仰斜和俯斜墻背之間。
(4)凸折式墻背是由仰斜墻背演變而來,上部俯斜、下部仰斜,以減小上部截面尺寸,多用于路塹墻,也可用于路肩墻。
(5)衡重式墻背在上下墻間設有衡重臺,利用衡重臺上填土的重量使全墻重心后移,增加了墻身的穩(wěn)定。因采用陡直的墻面,且下墻采用仰斜墻背,因而可以減小墻身高度,減少開挖工作量。適用于山區(qū)地形陡峻處的路肩墻和路堤墻,也可用于路塹墻。
(二)施工要求
1.墻身分層錯縫砌筑,砌出地面后基坑及時回填夯實,完成頂面排水及防滲設施。
2.伸縮縫與沉降縫內(nèi)兩側(cè)壁應豎直、平齊,無搭疊;縫中防水材料應按設計要求施工。
3.泄水孔應在砌筑墻身過程中設置,確保排水通暢,并應保證墻背反濾、防滲設施的施工質(zhì)量。
4.當墻身的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5%時,方可進行回填等工作。在距墻背0.5~1.0m以內(nèi),不宜用重型壓路機碾壓。
二、加筋土擋土墻工程施工技術(shù)
加筋土擋土墻是在土中加入拉筋,利用拉筋與土之間的摩擦作用,改善土體的變形條件和提高土體的工程特性,從而達到穩(wěn)定土體的目的。加筋土擋土墻由填料、在填料中布置的拉筋以及墻面板三部分組成。一般應用于地形較為平坦且寬敞的填方路段上,在挖方路段或地形陡峭的山坡,由于不利于布置拉筋,一般不宜使用。
加筋土是柔性結(jié)構(gòu)物,能夠適應地基輕微的變形;它是一種很好的抗震結(jié)構(gòu)物;節(jié)約占地,造型美觀;造價比較低,具有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
加筋土擋土墻施工簡便、快速,并且節(jié)省勞力和縮短工期。
加筋土擋土墻施工主要工序:基(槽)坑開挖→地基處理→排水設施→基礎澆(砌)筑→墻面板預制→墻面板安裝→筋帶鋪設→填筑壓實→墻頂封閉等。
三、錨桿擋土墻工程施工技術(shù)
1.特點及使用條件
錨桿擋土墻是利用錨桿技術(shù)形成的一種擋土結(jié)構(gòu)物。錨桿一端與工程結(jié)構(gòu)物連接,另一端通過鉆孔、插入錨桿、灌漿、養(yǎng)護等工序錨固在穩(wěn)定的地層中,利用錨桿與地層的錨固力來維持結(jié)構(gòu)物的穩(wěn)定。
優(yōu)點:結(jié)構(gòu)重量輕,節(jié)約圬工、節(jié)省投資;利于機械化、裝配化施工,提高勞動生產(chǎn)率;少量開挖基坑,克服不良地基開挖的困難,并利于施工安全。
錨桿擋土墻缺點是施工工藝要求較高,要有鉆孔、灌漿等配套的專用機械設備,且要耗用一定的鋼材。
錨桿擋土墻適用于缺乏石料的地區(qū)和挖基困難的地段,一般用于巖質(zhì)路塹路段,但其他具有錨固條件的路塹墻也可使用,還可應用于陡坡路堤。壁板式錨桿擋土墻多用于巖石邊坡防護。
2.錨桿擋土墻的類型
按墻面的結(jié)構(gòu)形式可分為柱板式錨桿擋土墻和壁板式錨桿擋土墻。
(1)柱板式錨桿擋土墻是由擋土板、肋柱和錨桿組成。
(2)壁板式錨桿擋土墻是由墻面板(壁面板)和錨桿組成,墻面板直接與錨桿連接。
錨桿擋土墻施工工序主要有基坑開挖、基礎澆(砌)筑、錨桿制作、鉆孔、錨桿安放與注漿錨固、肋柱和擋土板預制、肋柱安裝、擋土板安裝、墻后填料填筑與壓實等。

【篇一】2020年二級建造師考試《公路工程》必備知識點:填隙碎石施工
1.采用干法或濕法施工。干旱缺水地區(qū)宜采用干法施工。單層壓實厚度宜為公稱粒徑的1.5~2.0倍。
(1)干燥。
(2)振動壓路機碾壓。
標準:既要填滿,又要看見集料,上為薄瀝青面層時,宜使集料的棱角外露3~5mm.
(3)基層的固體體積率宜不小于85%,底基層的固體體積率宜不小于83%.
2.運輸粗碎石
根據(jù)各路段基層或底基層的寬度、厚度及松鋪系數(shù),計算各段需要的集料數(shù)量。
3.攤鋪
用平地機或其他合適的機具將骨料均勻地攤鋪在預定的范圍內(nèi),表面應平整,并有規(guī)定的路拱。應同時攤鋪路肩用料。
4.填隙碎石干濕法施工
(1)初壓:兩輪壓路機,碾壓3~4遍,使集料穩(wěn)定就位。
(2)撒鋪填隙料,松鋪厚度為25~30mm.
(3)碾壓:用振動壓路機慢速碾壓,將全部填隙料振入集料間的空隙中。無振動壓路機時,可用重型振動板,路前兩側(cè)宜多壓2~3遍。
(4)再次撒布填隙料。
(5)再次碾壓:
(6)再次碾壓后,應對局部填隙料不足之處進行人工找補,并用振動壓路機繼續(xù)碾壓,直到全部空隙被填滿為止。
(7)填隙碎石表面空隙全部填滿后,宜再用重型壓路機碾壓1~2遍。在碾壓過程中,不應有任何蠕動現(xiàn)象。
5.填隙碎石濕法施工
(1)用灑水車灑水,飽和為止;
(2)重型壓路機跟在灑水車后碾壓;
(3)應灑水碾壓至填隙料和水形成粉漿,粉漿應填塞全部空隙,并在壓路機輪前形成微波紋狀。
(4)需分層鋪筑時,宜待結(jié)構(gòu)層變干后,將已壓成的填隙碎石層表面的填隙料掃除一些,使表面集料外露5~10mm,然后在其上攤鋪第二層骨料。
【篇二】2020年二級建造師考試《公路工程》必備知識點:支擋構(gòu)筑物施工技術(shù)
一、重力式擋土墻工程施工技術(shù)
(一)形式及特點
1.重力式擋土墻依靠圬工墻體的自重抵抗墻后土體的側(cè)向推力(土壓力),以維持土體的穩(wěn)定,是我國目前最常用的一種擋土墻形式,多用漿砌片(塊)石砌筑。
(1)優(yōu)點:形式簡單、施工方便??删偷厝〔摹⑦m應性強,應用廣泛。
(2)缺點:墻身截面大,圬工數(shù)量也大,在軟弱地基上修建往往受到承載力的限制,墻高不宜過高。
2.重力式擋土墻墻背形式可分為仰斜、俯斜、垂直、凸形折線(凸折式)和衡重式五種。
(1)仰斜墻背所受的土壓力較小。用于路塹墻時,墻背與開挖面邊坡較貼合,開挖量和回填量均較小。適用于路塹墻及墻趾處地面平坦的路肩墻或路堤墻。
(2)俯斜墻背所受土壓力較大,其墻身截面較仰斜墻背的大,通常在地面橫坡陡峻時,借助陡直的墻面,俯斜墻背可做成臺階形,以增加墻背與填土間的摩擦力。
(3)垂直墻背的特點,介于仰斜和俯斜墻背之間。
(4)凸折式墻背是由仰斜墻背演變而來,上部俯斜、下部仰斜,以減小上部截面尺寸,多用于路塹墻,也可用于路肩墻。
(5)衡重式墻背在上下墻間設有衡重臺,利用衡重臺上填土的重量使全墻重心后移,增加了墻身的穩(wěn)定。因采用陡直的墻面,且下墻采用仰斜墻背,因而可以減小墻身高度,減少開挖工作量。適用于山區(qū)地形陡峻處的路肩墻和路堤墻,也可用于路塹墻。
(二)施工要求
1.墻身分層錯縫砌筑,砌出地面后基坑及時回填夯實,完成頂面排水及防滲設施。
2.伸縮縫與沉降縫內(nèi)兩側(cè)壁應豎直、平齊,無搭疊;縫中防水材料應按設計要求施工。
3.泄水孔應在砌筑墻身過程中設置,確保排水通暢,并應保證墻背反濾、防滲設施的施工質(zhì)量。
4.當墻身的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5%時,方可進行回填等工作。在距墻背0.5~1.0m以內(nèi),不宜用重型壓路機碾壓。
二、加筋土擋土墻工程施工技術(shù)
加筋土擋土墻是在土中加入拉筋,利用拉筋與土之間的摩擦作用,改善土體的變形條件和提高土體的工程特性,從而達到穩(wěn)定土體的目的。加筋土擋土墻由填料、在填料中布置的拉筋以及墻面板三部分組成。一般應用于地形較為平坦且寬敞的填方路段上,在挖方路段或地形陡峭的山坡,由于不利于布置拉筋,一般不宜使用。
加筋土是柔性結(jié)構(gòu)物,能夠適應地基輕微的變形;它是一種很好的抗震結(jié)構(gòu)物;節(jié)約占地,造型美觀;造價比較低,具有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
加筋土擋土墻施工簡便、快速,并且節(jié)省勞力和縮短工期。
加筋土擋土墻施工主要工序:基(槽)坑開挖→地基處理→排水設施→基礎澆(砌)筑→墻面板預制→墻面板安裝→筋帶鋪設→填筑壓實→墻頂封閉等。
三、錨桿擋土墻工程施工技術(shù)
1.特點及使用條件
錨桿擋土墻是利用錨桿技術(shù)形成的一種擋土結(jié)構(gòu)物。錨桿一端與工程結(jié)構(gòu)物連接,另一端通過鉆孔、插入錨桿、灌漿、養(yǎng)護等工序錨固在穩(wěn)定的地層中,利用錨桿與地層的錨固力來維持結(jié)構(gòu)物的穩(wěn)定。
優(yōu)點:結(jié)構(gòu)重量輕,節(jié)約圬工、節(jié)省投資;利于機械化、裝配化施工,提高勞動生產(chǎn)率;少量開挖基坑,克服不良地基開挖的困難,并利于施工安全。
錨桿擋土墻缺點是施工工藝要求較高,要有鉆孔、灌漿等配套的專用機械設備,且要耗用一定的鋼材。
錨桿擋土墻適用于缺乏石料的地區(qū)和挖基困難的地段,一般用于巖質(zhì)路塹路段,但其他具有錨固條件的路塹墻也可使用,還可應用于陡坡路堤。壁板式錨桿擋土墻多用于巖石邊坡防護。
2.錨桿擋土墻的類型
按墻面的結(jié)構(gòu)形式可分為柱板式錨桿擋土墻和壁板式錨桿擋土墻。
(1)柱板式錨桿擋土墻是由擋土板、肋柱和錨桿組成。
(2)壁板式錨桿擋土墻是由墻面板(壁面板)和錨桿組成,墻面板直接與錨桿連接。
錨桿擋土墻施工工序主要有基坑開挖、基礎澆(砌)筑、錨桿制作、鉆孔、錨桿安放與注漿錨固、肋柱和擋土板預制、肋柱安裝、擋土板安裝、墻后填料填筑與壓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