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兒童的經典詩詞及譯文

字號:

兒童是天真和爛漫的,童年的時光也是無憂無慮的。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下描寫兒童的經典詩詞及譯文,歡迎閱讀!
    【篇一】描寫兒童的經典詩詞及譯文
    《稚子弄冰》
    楊萬里
    稚子金盆脫曉冰,
    彩絲穿取當銀錚。
    敲成玉磬穿林響,
    忽作玻璃碎地聲。
    譯文:
    清晨,滿臉稚氣的小孩,將夜間凍結在盤中的冰塊脫下,提在手中。輕輕敲打,冰塊發(fā)出穿林而過的響聲,當欣賞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過的響聲時,忽然卻聽到了另一種聲音——冰塊落地,發(fā)出了如玻璃破碎的聲音。
    《所見》
    袁枚
    牧童騎黃牛,
    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
    忽然閉口立。
    譯文:
    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林中回蕩。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就馬上停止唱歌,一聲不響地站立在樹旁。
    《牧童詩》
    黃庭堅
    騎牛遠遠過前村,
    短笛橫吹隔隴聞。
    多少長安名利客,
    機關用盡不如君。
    譯文:
    牧童騎著牛遠遠地經過山村,他把短笛橫吹著,我隔著田隴就能聽到。哎!多少到長安求取名利的人啊,機關算盡都不如你(牧童)啊!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籬外誰家不系船,
    春風吹入釣魚灣。
    小童疑是有村客,
    急向柴門去卻關。
    譯文:
    籬笆外面不知是誰家沒有系好船只。春潮上漲小船被吹進了釣魚灣。有一位小孩正玩得高興,突然發(fā)現有船進灣來了,以為是村里來了客人,急急忙忙地跑回去,去把柴門打開。
    《牧豎》
    崔道融
    牧豎持蓑笠,逢人氣傲然。
    臥牛吹短笛,耕卻傍溪田。
    譯文:
    牧童身穿蓑衣頭戴斗笠,碰見人故意裝得很神氣。放牧時臥在牛背上吹短笛,牛耕田時就在溪邊田頭玩耍。
    《村居》
    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譯文:
    遼闊的草原像被鋪在地上一樣,四處都是草地。晚風中隱約傳來牧童斷斷續(xù)續(xù)悠揚的笛聲。牧童放牧歸來,在吃飽晚飯后的晚霞時分。他連蓑衣都沒脫,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圓月。
    【篇二】描寫兒童的經典詩詞及譯文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
    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
    浮萍一道開。
    譯文:
    一個小孩撐著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蓮回來。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蹤跡,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條船兒劃過的痕跡。
    《觀游魚》
    白居易
    繞池閑步看魚游,
    正值兒童弄釣舟。
    一種愛魚心各異,
    我來施食爾垂鉤。
    譯文:
    閑下來圍著水池看著水里的魚自由地游動,正好遇到小童擺弄釣魚船。一樣地喜歡魚但是心態(tài)卻不一樣,我來喂食你卻來垂釣。
    《小兒垂釣》
    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
    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
    怕得魚驚不應人。
    譯文:
    一個蓬頭發(fā)蓬亂、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邊學釣魚,側著身子坐在草叢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聽到有過路的人問路,小孩漠不關心地擺了擺手,生怕驚動了魚兒,不敢回應過路人。
    《牧童》
    呂巖
    草鋪橫野六七里,
    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后,
    不脫蓑衣臥月明。
    譯文:
    遼闊的草原像被鋪在地上一樣,四處都是草地。晚風中隱約傳來牧童斷斷續(xù)續(xù)悠揚的笛聲。牧童放牧歸來,在吃飽晚飯后的晚霞時分,他連蓑衣都沒脫,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圓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