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音樂教案三篇

字號:

隨便涂抹的線條和色彩不是繪畫,任意堆砌的語言文字不是文學,同樣,雜亂無章的聲音也不是音樂。準備了以下內(nèi)容,供大家參考!
    森林狂想曲
    教學目標:
    1、、初步熟悉《森林狂想曲》的音樂,能用豎笛或口風琴吹奏A段主題。
    2、通過聽《森林狂想曲》感受民族管弦樂,體會藏族、音樂風格。
    3、初步進行合奏《森林狂想曲》提高演唱的質(zhì)量,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
    教學過程:
    一、教師談話引入:
    二、初步欣賞《森林狂想曲》。
    1、初聽音樂。(教師簡介)
    2、讓學生熟悉A、B、C各段的旋律。
    3、教師分別用電子琴或豎笛演奏A、B、C各段的旋律。使學生聽到音樂就能知道是A段還是B段或C段。
    4、復(fù)聽完成課本上的第一個練習。
    5、這首樂曲有許多地方運用了“音效”即實地錄制的聲音,加強了真實感,使人身臨其境。(分小組共同探討、創(chuàng)造、分工)。
    三、選擇兩或三個小組與教師合作,共同演繹《森林狂想曲》。
    四、在口風琴或豎笛上學習吹奏“mi”“fa”“sol”三個音。
    五、隨教師用較慢的速度學習吹奏《森林狂想曲》A段的旋律。
    手拉手,地球村
    教學內(nèi)容:學唱歌曲《手拉手,地球村》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地球村”的含義,關(guān)注世界和平事業(yè)和綠色事業(yè),理解歌曲所表達的思想情感,教育學生熱愛世界和平保護綠色環(huán)境。
    2、學會《手拉手,地球村》。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誰知道“地球村”是什么意思?
    2、復(fù)習演唱前面學習過的歌曲。注意引導表達歌曲的情緒,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
    3、通過與以前學習過的歌曲情緒的聯(lián)系或?qū)Ρ纫氡菊n將要學習的歌曲。
    4、聽歌曲教唱錄音(合唱)。聽后引導學生簡單討論。
    二、學習新歌《手拉手,地球村》。
    1、進一步體驗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背景。
    2、隨琴視唱歌曲歌詞。
    3、學習歌曲的曲調(diào)。
    三、小結(jié)
    欣賞北京喜訊到邊寨
    一、教學內(nèi)容:
    1、欣賞《北京喜訊到邊寨》
    2、復(fù)習唱好《依馬呀吉松》
    二、教學目標:
    1、讓學生感情豐富唱好《依馬呀吉松》
    2、通過聆聽《北京喜訊到邊寨》感受民族管弦樂,體會苗族、彝族音樂風格
    3、學跳秧歌的基本舞步,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情感
    三、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以苗族、彝族音調(diào)改編的管弦樂曲,曲調(diào)歡快、熱烈。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一首藏族歌曲《依馬呀吉松》,今天我們一起復(fù)習復(fù)習,要唱得更好一點?!?BR>    2、學生齊唱。
    (二)開始上課
    1、跟錄音演唱。
    2、難點指導,跟伴奏帶讓學生有表情、有感情演唱。
    3、過渡聆聽《北京喜訊到邊寨》。師:“演唱完畬族歌曲,接下來我們來欣賞一首以苗族、彝族音調(diào)改編的曲子《北京喜訊到邊寨》?!?BR>    4、讓孩子看著簡譜聆聽,感受三部分七個主題的音樂旋律。
    5、讓學生談?wù)劼牶蟾?,教師總結(jié)。
    6、完成聽聽想想問題。
    7、聆聽《依馬呀吉松》,讓學生猜猜此音樂的舞種。
    8、引出“秧歌舞”。
    9、教師示范跳“秧歌舞”,學生喊口令。
    10、動作分解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