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民間故事文字版短篇

字號:

民間故事是民間文學中的重要門類之一。從廣義上講,民間故事就是勞動人民創(chuàng)作并傳播的、具有虛構(gòu)內(nèi)容的散文形式的口頭文學作品。下面是分享的有趣的民間故事文字版短篇。歡迎閱讀參考!
    【篇一】有趣的民間故事文字版短篇
    鄭板橋在山東范縣任知縣時,有年遇大旱,農(nóng)民糧食大面積減產(chǎn),乞討的窮人隨處可見。
    這天,在通往縣城的大道上來了十幾輛馬車,拉著成捆的羊皮,旁邊有武師騎馬護送。正當他們?nèi)死яR乏時,忽然聽得一聲口哨聲,接著從路邊的高粱地里跳出幾十個衣衫破爛的壯漢,他們手持棍棒,把貨車圍了個水泄不通。兩名武師一見這么多窮漢要拼命的架勢,自料猛虎斗不過餓狼,只好下馬賠著笑,請他們高抬貴手。貨主早已嚇得渾身哆嗦,叩頭求饒,乞求放行。不料,這幫人不吃這一套,人背驢馱不多一會,就把十幾車羊皮搶光了。
    這時兩名武師拉起癱軟在地的貨主,騎上馬趕到縣衙去報案。知縣鄭板橋一聽擊鼓馬上升堂問道:“誰是原告?誰是被告?”貨主顫巍巍地說:“大人,我們都是原告,狀告有人強搶我們十幾車羊皮?!薄翱捎腥俗C物證?”“沒有,大人?!?BR>    鄭板橋一聽這是一起“無頭案”,料定是本縣饑民所為。他深深體諒窮人疾苦,不管,難以服眾;管,又怕刑加于苦難子民,一時還真犯了難。他沉思片刻問道:“原告,你們吃得肥頭大耳,聽說話也是識字之人,怎么事到臨頭就渾了呢?當真沒有他人見到你們被劫?當真沒有一點物證?”貨主答:“當真沒有?!编嵃鍢蛞慌捏@堂木道:“既然沒有人證物證,緣何狀告?分明是為難本官,給我每人先打三十大板!”衙役們一擁而上,摁倒武師和貨主。正要開打,貨主情急之下大喊:“大人息怒,我想起來了,現(xiàn)場有麻棵可以作為人證物證!”
    這本是一句搪塞的話,沒想到鄭大人卻吩咐道:“速去帶麻棵回來候?qū)?”接著又吩咐師爺,“布告全縣,三天后,本官公審麻棵,眾人都可旁聽。”
    布告一出,一傳十,十傳百,本縣、鄰縣百姓都知道了,雖然覺得有些莫名其妙,但是都想來看個熱鬧。
    轉(zhuǎn)眼到了公審麻棵那天??h大堂、衙門內(nèi)外擠滿了人。鄭板橋傳下話來,鄉(xiāng)紳、地主可到大堂聽審案。其他人等均在大堂外聽審案。審案開始,堂威喝畢,鄭板橋喝道:“帶麻棵!”衙役一聲“遵命”,抱上來一捆麻棵扔到堂上。鄭大人一拍驚堂木道:“大膽麻棵,在你眼前發(fā)生劫案為何不告知本縣令?先重打四十大板!”一陣“噼里啪啦”板子響,麻棵已是枝葉橫飛,滿堂狼藉。鄭大人又喝道:“麻棵,從實招來,免得再受皮肉之苦?!甭榭卯斎徊荒芑卮穑娻l(xiāng)紳、地主十分納悶,縣太爺這是唱的哪出戲啊?鄭板橋見大堂鴉雀無聲。再次喝道:“刁頑的麻棵,為何不招,給我再打四十!”又是一陣亂打,堂中那捆麻棵已經(jīng)變成了一堆爛柴。眾鄉(xiāng)紳、地主中有些人已經(jīng)忍不住偷偷笑了,不知縣太爺哪根神經(jīng)出了毛病。又過了一會,鄭板橋已是暴跳如雷:“大膽麻棵,你分明藐視本官,再給我狠狠地打!”這回可沒說打多少,衙役們只管打起來,一個個累得氣喘吁吁,麻棵早已經(jīng)成了碎片。而鄭板橋怒發(fā)沖冠,正襟危坐的模樣終于使得堂內(nèi)的鄉(xiāng)紳、地主們爆笑開來。
    這下可惹惱了鄭板橋,他一拍驚堂木怒斥道:“本官審案并非兒戲,你們哄笑公堂,成何體統(tǒng),該當何罪!”說完拂袖而去。眾鄉(xiāng)紳、地主見闖了大禍,一個個呆若木雞,不知所措,紛紛跪下,聽候發(fā)落。
    不一會,師爺傳出話來:“在堂內(nèi)聽案的一律登記姓名,限七天之內(nèi)每人交出羊皮五張作為處罰,交不上的戴枷鎖游街?!编l(xiāng)紳、地主們原以為縣令請他們到大堂聽審是對他們的尊重,此時才明白這一切原來是個“圈套”,心中暗自叫苦不迭。
    當時正是初秋。根本不是殺牛宰羊的時節(jié),哪有那么多現(xiàn)成的皮貨。百十個鄉(xiāng)紳、地主四處高價收買,到了交貨日期,他們還真把羊皮交齊了。鄭板橋悄悄將原告召回詢問:“你們的羊皮上可有記號?”貨主答道:“有,是本貨莊的紅印?!编嵃鍢虬言骖I(lǐng)到庫房說:“看看這里可有你們的貨?”貨主仔細查看片刻后發(fā)現(xiàn)其中一半左右的羊皮是自己貨莊的。
    鄭板橋命人把加了紅印的羊皮挑選出來,逐一登記。原來他已經(jīng)事先向師爺交待過,每張皮上都登記好交皮人的姓名,接著又命班頭、捕快將交皮人帶來一一審問羊皮的來歷,最后終于查出劫貨的一幫人。
    把追回的羊皮歸還貨主后,鄭板橋又令人將沒有加印的羊皮變賣,把錢分給劫道的窮人們,然后教育安撫一番,了結(jié)了這樁案子。
    【篇二】有趣的民間故事文字版短篇
    淝水一戰(zhàn)的勝利,謝安雖然為東晉獲得了暫時的喘息時機,但是,從此東晉王朝更加急劇地衰落下去,內(nèi)亂不止,動蕩不安。公元403年,桓溫的兒子桓玄占領(lǐng)了長江上游,發(fā)兵攻入建康,廢掉晉安帝,自立為帝。三四個月后,北府兵將領(lǐng)劉裕擊敗桓玄,迎晉安帝復(fù)位。從此,東晉王朝只剩下一個空殼了。
    就在這個時期,卻出現(xiàn)了一個中國古代的大詩人——陶淵明。
    陶淵明,一名陶潛,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他出生在一個沒落的官僚家庭中。他的曾祖父就是東晉的大將軍陶侃;但到了他的少年時代,陶家已經(jīng)敗落,生活貧困。
    盡管如此,陶淵明從小還是受到了很好的家庭教育,他博覽群書,養(yǎng)成了寡言少語、厭惡虛榮、不貪富貴的高潔性格。這種個性影響了他的仕途生涯,一生中,只在十三年當中斷斷續(xù)續(xù)地做了幾次小官。
    直到二十九歲時,陶淵明才謀得江州祭酒一職,卻因忍受不了官 場的繁文縟節(jié),早早辭了職。在家閑居了五六年后,三十五歲時,到了荊州,在刺史桓玄屬下當一名小吏,不到一年功夫,又因母親去世辭職歸家,一住又是五六年。
    陶淵明終究是名將的后代,官 場里知道他的人很多。公元405年,當他四十一歲時,又被推薦到彭澤(今江西九江東北)當了縣令。
    好不容易在彭澤當了幾十天縣令,一天,陶淵明得到一個消息:東晉的權(quán)臣劉裕已封自己為車騎將軍,總督各州軍事;這個野心家只差一步就要奪取皇位了。
    陶淵明預(yù)感到晉朝已經(jīng)是名存實亡了,他十分灰心,便離開衙門回家去了。
    妻子翟氏見陶淵明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不好多問。翟氏端上酒菜,可陶淵明卻不動筷,仍然坐在那里嘆氣。過了一會,陶淵明冷不丁地說:“我想辭職回家鄉(xiāng)!”
    翟氏一聽就知道他又在官 場上受氣了,因為像這種辭職回家的話,陶淵明不知講過多少次了。幾個月前,陶淵明曾想辭職,還是翟氏提醒他,上百畝官田就要種上稻子了,待收成以后再辭職吧。當時陶淵明總算聽了妻子的話,口氣緩了下來。這次翟氏仍然用官田收稻之事來勸他,陶淵明聽了以后,長長嘆了一口氣:“唉,真沒辦法,難道我還是要做糧食的奴隸!”在翟氏體貼的慰勸下,陶淵明這才舉起了酒杯。
    時局的因素,加上陶淵明一副傲骨,他的辭官念頭始終沒有打消過。一天,衙役來報:過幾天郡里派的督郵要到彭澤來視察。那個督郵陶淵明認識,是個專門依仗權(quán)勢、阿諛逢迎,卻又無知無識的花 花 公子。陶淵明想到自己將要整冠束帶、強作笑臉去迎候這種小人,實在忍受不了。他的倔脾氣又發(fā)作了:“我怎么能為了這五斗米官俸,去向那種卑鄙小人折腰呢?”
    于是,陶淵明離開衙門,板著臉回到了家,沖著翟氏:“收拾行裝,回鄉(xiāng)!”
    翟氏告訴他,稻谷只差幾天就要收割了。
    “隨它去吧!”這回陶淵明已經(jīng)鐵了心要辭職了。翟氏問清原由后,也就不再勸說了,默默地去收拾行裝。
    第二天,陶淵明乘船離開了彭澤。他出任彭澤令,在任僅八十余日,十三年的仕途生涯終于結(jié)束。
    從此,陶淵明在家鄉(xiāng)過著隱居生活。對于官 場,他絲毫沒有眷戀之心,辭官后,反而有一種重獲自由的怡然自得。他每天飲酒,寫詩。他歸田后的二十多年,是創(chuàng)作最豐富的時期,主要作品有:《歸去來辭》、《歸田園居五首》、《桃花源記》、《飲酒二十首》、《挽歌詩三首》等等。
    其中,《桃花源記》更體現(xiàn)了陶淵明的思想境界和藝術(shù)高度。詩文中通過虛構(gòu)的手法,把桃花源描繪成一個鮮花盛開,綠樹成行,男女老幼,辛勤耕織,祥和無憂的安定社會。陶淵明以此寄托他的美好向往,以及對當時混亂時世、黑暗政治現(xiàn)實的不滿。
    陶淵明的詩文辭賦,在中國文學占據(jù)了一個重要的地位。
    【篇三】有趣的民間故事文字版短篇
    唐代詩圣杜甫,一生坎坷,仕途艱難,50多歲時,攜妻兒全家到了沙頭鎮(zhèn)。
    他剛到沙頭鎮(zhèn)時,沒有生活來源,雖有弟弟杜觀及朋友們的接濟,但畢竟是寄人籬下,非長久之計。于是,在眾人的幫助下,他開了個百草堂中藥鋪,以賣藥為業(yè),聊度歲月。
    藥鋪開張后,貨真價實,童叟無欺,有的窮人實在無錢付藥費的,還免費贈送。當?shù)匕傩諏Υ速澆唤^口,都到這兒來買藥。藥鋪門庭若市,生意興攏這樣一來,百草堂就得罪了另外幾家藥鋪的主人。他們買通了當?shù)乜h令,想砸杜甫的百草堂藥鋪。
    有一天,天陰沉沉的,下起了小雨,百草堂藥鋪里顧客不多。這時,只聽門咣當一響,進來一位書吏。只見他橫眉立目,旁若無人,將手中的藥單往柜臺上一甩,大聲說:“這是縣令大人急需的藥,趕快照單發(fā)藥,若缺一味配不齊,你們休想再在此賣藥!”藥鋪的伙計趕快拿過藥單,一看都愣住了,只見上面開的四味藥是:“行運早,行運遲,正行運,不行運?!?BR>    有個老伙計忙賠笑問道:“你老哥是請哪位高明郎中開的藥方,怎么我們見都沒見過?……”書吏不等他把話說完,開口就罵:“他娘的!你們開的是什么中藥鋪?快給我把杜老倌叫出來,要是配不齊縣令大人的藥,我就砸掉你們的招牌!”伙計們不敢怠慢,忙去把此事告訴杜甫。杜甫一聽就知道這是來故意刁難的,拿過藥單一看,便冷冷一笑,區(qū)區(qū)雕蟲小技,也來班門弄斧,真是不自量力!隨手取了四味藥,走了出來。見了書吏,仍然以禮相待,拱手問道:“這位大哥請了,不知縣令大人有何見教?”書吏并不看杜甫,只是傲慢地答道:“我們縣令大人要你照單發(fā)藥,否則就要砸你的招牌,要你滾蛋!”“哦,原來是這樣,”杜甫不慌不忙地說:“縣令大人需要的藥,我們藥鋪應(yīng)有盡有。”說著,杜甫拿出四味藥:一片蘿卜干,一塊生姜芽,一只鮮李子,一顆干桃僵。
    書吏一看傻了眼:“杜老倌,這怎是藥單上的藥?你想干什么?”杜甫道:“蘿卜干是‘甘羅’之意,甘羅十二歲就當了丞相,你說他是否‘行運早’呢?”“是。”書吏忙答。
    “生姜芽是‘姜子牙’之意。姜子牙八十三歲遇文王,是否‘行運遲’呢?”“是,是?!睍粲诌B聲回答。
    “你看這紅皮李子,雖說酸不溜兒的,卻正是目前市場上的俏貨,可說是‘正行運’吧!”“?。 睍魺o可奈何。
    “這是隔年的桃子,經(jīng)過雪凍霜打,算不得鮮果,只能入藥,所以說‘不行運’了?!睍魺o話可駁,只得連連點頭,拿起這幾味“藥”,灰溜溜地回去交差了。
    【篇四】有趣的民間故事文字版短篇
    明嘉靖年間,華陰新來了一位知縣,姓張名義。這天是張知縣赴任的日子,縣丞王權(quán)早早就領(lǐng)著一干官吏,在縣衙外等候迎接。
    眼見日上中天,眾人見一騎驢者悠然而來。驢上所坐之人五十來歲,穿著一身布衫,像個鄉(xiāng)下老頭。他瞇著眼睛,在驢背上似睡非睡,樣子很是滑稽。只見隨行的仆人走上前來,施上一禮,問:“此處可是華陰縣衙?”王權(quán)點頭,那仆人便回轉(zhuǎn)身沖驢上的人說:“大人,我們到了?!?BR>    那人張開眼睛說道:“啊,這么快?”說著,他從行囊中取出一紙公文交給仆人,仆人再轉(zhuǎn)交給王權(quán)。王權(quán)一看,原來這老頭就是新來的縣令張義,于是忙帶人上前表示歡迎,張義從驢背上下來,拱手說:“客套話咱就不講了,張某為了赴任趕了半天路,早已餓得前胸貼后背,不知有沒有吃的?”
    王權(quán)一聽,忙說酒宴早已備好。誰知張義擺了擺手,說酒宴就不吃了,隨便弄點東西,能管飽就行。
    新官上任不吃接風宴只吃便飯,王權(quán)做縣丞多年還是頭一次遇到。飯后張義問王權(quán),當?shù)乜捎惺裁赐撂禺a(chǎn)。王權(quán)是本地人,便得意地介紹起來,說此處地域遼闊,土地肥沃,黃河到此流速放緩,形成一個天然港灣,所以這兒的鯉魚不但個大,而且肉質(zhì)鮮嫩,用它熬出來的湯口味醇厚,味道特別鮮美,堪稱天下一絕。見張義有興趣,王權(quán)忙命人去捕魚做湯。不多時黃河鯉魚湯做成了,張義吃了口魚肉,又喝了口湯,果真別有風味。
    王權(quán)見狀討好道:“大人,味道不錯吧?不瞞大人,這黃河鯉魚湯可是本地酒肆飯店的招牌菜,凡吃過的客人,沒有不稱贊的。”
    誰知張義聽后,竟把筷子往桌上一拍,說:“傳我的命令,從即日起禁止捕黃河鯉魚,凡有捕魚待客者,一律重罪論處?!蓖鯔?quán)驚問道:“大人,這、這是為何?”張義沉著臉說:“為什么?難道你不知道?”王權(quán)仗膽說道:“大人,小人還真不知道?!睆埩x冷笑道:“你不知道,那還要你這個縣丞干什么?”
    王權(quán)一聽,當即就嚇得跪倒在地,說:“大人,小人明白,我這就去傳令禁止捕魚?!闭f完他爬起來,三步并作兩步就跑了出去。
    過了幾天,王權(quán)陪張義考察民情,來到一片杏林。此時正是杏子成熟季節(jié),枝頭上黃澄澄一片,掛滿了小孩拳頭大的杏子,甚是喜人。別說吃了,看上一眼,也滿口生津。
    王權(quán)說,此地出產(chǎn)的杏子又大又甜,別地方的杏子都比不上。王權(quán)讓人摘了幾個,張義咬了一口,頓覺滋味甘甜,滿口生香。
    吃完杏子,張義望著杏林,不禁搖頭嘆息:“可惜,可惜了……”王權(quán)不明白什么意思,但因有上次的經(jīng)驗,所以也不敢問。一會兒,張義開口了,說是這么一大片良田,要種成莊稼,不知能養(yǎng)活多少人,隨后他讓王權(quán)令人把杏樹全部砍掉,種上莊稼。
    王權(quán)雖然很氣憤,可又不敢說什么。這位縣令太奇怪了,肯定患有什么疾病,不然怎么不喜歡好的東西?王權(quán)想試一下,看看這縣令到底有沒有毛病,就告訴他:當?shù)赜袟l河,產(chǎn)一種小河蝦,比黃豆大不了多少。百姓捕到小河蝦,就用醋腌起來,俗稱“醋蝦”,是吃飯下酒的好佐料。果然,張義一聽來了興趣。其實,這種河蝦個頭小,肉少,吃起來口感極差,上不了臺面,是貧寒人家的菜。富裕家庭或稍有身份的人,根本不屑吃這種東西。
    王權(quán)弄來醋蝦,讓張義品嘗。張義吃了一口,初入口味道還算可以,可愈嚼愈沒味??粗鴱埩x慢慢皺起的眉頭,王權(quán)的心懸了起來。
    不料張義放下筷子,竟連聲稱“好”,還要王權(quán)多多準備,以便日后待客用。王權(quán)一聽,用手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水,心里嘀咕道:“完了,這縣令真有怪癖,喜壞不喜好……”漸漸地,當?shù)匕傩找仓懒藦埩x的怪癖,背地里都叫他“怪老頭”。
    第二年,欽差巡視到華陰境內(nèi),張義免不了要好生招待一番。筵席上,張義特意把“醋蝦”推薦給欽差,欽差沒吃幾口就放下了筷子。
    欽差臨走前,看到大包小包的放了一車。張義討好地說都是土特產(chǎn),以“醋蝦”居多,特意送給欽差的。不料欽差擺了擺手,吩咐拿下車去,說:“你們自己享用吧。”
    送走了欽差,王權(quán)瞪了張義一眼,心里說道:就你這種人,官 場上還能有什么前途?
    沒過多久,張義發(fā)現(xiàn)本縣境內(nèi)出現(xiàn)了大批難民。最近并無災(zāi)難,怎么會有如此多的難民呢?張義忙派人調(diào)查。不久便傳來了消息,這些難民都是從鄰縣過來的。
    原來,鄰縣有座山,出產(chǎn)一種茶葉,能養(yǎng)顏健體。上次欽差去鄰縣巡視,當?shù)乜h令為討好欽差,送了許多茶葉。欽差帶回京城后,被定為貢品,朝廷便要求鄰縣上貢。
    可山上的茶葉有限,貢品數(shù)目又大,縣令只好攤派到民間,交不出的一律治重罪。交不上茶葉的百姓只好背井離鄉(xiāng),做了難民……
    張義聞聽,不禁仰天長嘆:“魚肥賣我子,茶香破我家,破我家??!”
    就在這時,只見王權(quán)“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沖著張義連連磕頭。
    張義忙道:“王縣丞,你這是干什么,快起來?!?BR>    王權(quán)說:“大人,王權(quán)替本縣百姓給您磕頭了。只怪小人一時愚鈍,誤解了大人的良苦用心……”
    張義扶起王權(quán),說:“王縣丞能明白就好,本縣并非怕上貢,可這土特產(chǎn)一旦成了貢品,就得年年上貢,成了慣例,百姓哪能受得了?不如毀之以絕后患!”
    后來當?shù)匕傩找捕济靼琢藦埩x的苦心,大為感激,還特意為張義塑了石像,據(jù)說那石像如今還在華陰老城區(qū)里留著呢。
    【篇五】有趣的民間故事文字版短篇
    相傳干將為楚王鑄劍,歷時三年之久才鑄造成功雌、雄兩口劍。楚王覺得他辦事不力,非常惱怒,想要殺掉他。當時,干將的妻子莫邪懷孕快要生產(chǎn)。干將對妻子說:“我為楚王鑄劍,三年才鑄造成功,楚王一定很生氣,這回我去送劍,恐怕難逃一死。你生的孩子如果是個男孩,長大后告訴他說,出門去望望南山,松樹生在石頭上,寶劍就在樹背上?!闭f完,他便帶了雌劍去見楚王。
    干將見到楚王后,楚王便叫劍工前來察看這劍,劍工說:劍原有兩口,一口雄劍,一口雌劍,這口劍是雌的,雄的還沒來。楚王聽罷大怒,便把干將殺了。
    干將走后,莫邪生了一個男孩,起名叫赤鼻。赤鼻長大后,便問他母親道:“我為什么從來沒有見過我爹,他在什么地方呢?”母親說:“你爹為楚王鑄劍,三年才鑄造成功,楚王惱怒,把他殺了。你爹去時囑咐我。告訴我們的兒子,出門去望望南山,松樹生在石頭上,寶劍就在樹背上?!庇谑浅啾亲叱鲩T去,向南一望,并沒看到有什么山,回頭一望,只見堂前礎(chǔ)石上有幾根松木柱子。他心里想這或者就是松樹生在石頭上吧,便去拿來一把板斧,把靠近門的一根柱子從背后劈破,果然從里面取出了那把雄劍。赤鼻得到這口劍后,不論白天黑夜,都想著要殺掉楚王,為父親報仇。
    有天晚上,楚王做夢,夢見一個額頭很寬的孩子,兩眉之間,闊有一尺,在說要來為父報仇。楚王便懸了千金重賞,到處張貼榜文,畫影捉拿夢中所見的奇怪孩子。赤鼻聽到榜文所描述的情況,和自己頗為相像,便趕緊逃進深山去暫時躲藏起來,在山道上行走時,想到父仇未報,不覺悲從中來。
    這時,深山里突然出現(xiàn)一個來自他鄉(xiāng)的客人,看到他如此悲哀,就同情地問他道:“你小小年紀,為什么哭得如此悲哀?。俊?BR>    赤鼻說:“我是干將、莫邪的兒子,楚王將我爹殺害了,我想報這殺父之仇?!?BR>    他鄉(xiāng)客說:“聽說楚王懸了千金重賞買你的頭,拿你的頭和劍來,我為你去把這仇報了?!?BR>    赤鼻說:“那實在是太好了?!闭f罷,毫不猶豫地抽出寶劍,割下自己的頭來,兩手捧著頭和寶劍,一齊交到他鄉(xiāng)客的手里,身子卻還僵立在那里。他鄉(xiāng)客說:“你放心,我絕不會讓你失望的!”尸體這才倒了下去。
    他鄉(xiāng)客帶著赤鼻的頭去見楚王,楚王歡喜不已。他鄉(xiāng)客說:“這是一顆勇士的頭,應(yīng)當把它放到湯鍋里去烹煮,直到肉爛為止,以免以后成精作怪?!背醢凑账脑捜プ隽?,把頭放到湯鍋里煮了三天三夜都沒煮爛,頭還幾次從湯鍋里跳出來,圓睜著一對憤怒的眼睛。他鄉(xiāng)客說:“這孩子的頭總也煮不爛,還望大王親自來看看,借大王的威風壓他一壓,自然就會爛了?!背踹@時也沒有別的辦法,只好慢慢走到鍋邊來。他鄉(xiāng)客迅速地抽出寶劍,向楚王脖頸一揮,楚王的頭就掉進了湯鍋里。然后,他又把劍向自己脖頸一揮,頭也掉進了湯鍋里。湯鍋沸騰著,霎時間三顆頭都煮爛了,再也分辨不出哪個是楚王的頭。
    楚王的人沒有辦法,只好連骨帶肉分成三份,用瓦罐裝著,分別埋葬,并修造了三座墳?zāi)?,籠統(tǒng)地稱為三王墓。這墓如今在汝南北宜春縣境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