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隊基層風氣建設討論交流(三篇)

字號: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部隊基層風氣建設討論交流篇一
    建立了政治學習計劃,制定了政治學習管理和考勤辦法。認真宣傳學習黨的十七屆五中、六中全會、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自治區(qū)第八屆黨代會精神。與文件要求相比,我單位還要豐富學習內容,認真貫徹十七屆中央紀委七中全會、自治區(qū)紀委八屆二中全會精神。同時,要盡快成立領導小組,建立工作機制,確保學習的有序發(fā)展。
    通過政治學習、研討會、民主生活會議等形式,不斷加強干部職工遵守政治紀律,維護社會穩(wěn)定和民族團結意識,加強廉政建設。對于本單位,
    實施民主集中評價后,黨支部的重大決策作出決定,杜絕領導獨攬大權、獨斷專行的現象。
    組織干部職工宣傳學習黨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自治區(qū)民族團結條例、宗教事務條例等有利于民族團結、鞏固和發(fā)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社會的民族政策法規(guī)。同時結合今年的民族團結教育月活動、“各級干部赴基層服務群眾轉變作風”等主題活動,在進村入戶的走訪過程中向農牧民群眾進行民族團結、宗教事務條例等法規(guī)政策的宣傳,不斷深化各族干部群眾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大局意識。
    在日常工作中認真上級部門及縣委、政府各項維護穩(wěn)定措施,與破壞社會穩(wěn)定、民族團結的“三股勢力”做堅決斗爭。認真化解信訪矛盾糾紛,為烏什和諧穩(wěn)定的社會局面做出了貢獻。要進一步建全本單位維護穩(wěn)定工作的機制,制定可操作性強的實施方案,作為維護穩(wěn)定工作的指導。
    全體干部職工都能樹立民族團結意識、樹立為民服務的群眾觀念,對待來訪群眾熱情接待、認真記錄、及時轉辦、按期化解。定期進村入戶調查民情,排查矛盾糾紛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在財務資金使用方面本著“花小錢辦大事”原則,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實處。
    以上是我單位在遵守政治紀律、維護民族團結和社會穩(wěn)定政策方面的自查結果,對于好的經驗做法我們將繼續(xù)保持,不足之處盡快整改。
    部隊基層風氣建設討論交流篇二
    在全縣開展的干部作風整頓活動中,經過認真學習,認識到自己在思想、工作、紀律作風建設等方面存在的一定不足,現就這些問題進行自我剖析如下:
    1、在開展整頓紀律作風活動中,片面地自我滿足,自認為工作好、表現好,沒有什么問題需要自查自糾。對此次活動認識片面,存有偏差,態(tài)度不夠端正。
    2、政策理論水平不高。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理解只停留在一般水平上,沒有進行深刻的研究和掌握。對先進文化的理解,不夠深刻,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政策掌握的比較少,也比較膚淺。
    3、自身建設要求不嚴。沒有嚴格按照黨員干部紀律作風整頓活動中提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艱苦奮斗作風和過緊日子的思想淡化。
    4、對工作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缺乏干大事、干難事的魄力和信心。
    上述這些問題的存在,雖然有一定的客觀因素,但更主要的還是主觀因素所造成。在這段時間,自己結合理論學習,對自身存在的主要問題和不足也多次進行認真反思,深刻剖析產生這些問題的根源與危害,從主觀上查找原因,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理論學習不夠,政治素養(yǎng)不高。對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缺乏系統(tǒng)的學習,對科學發(fā)展觀沒有深刻地領會,鉆研不夠,聯系實際不夠,使自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實際脫鉤,沒有發(fā)揮理論的指導作用,只是為了學習而學習,使學習變得形式化、教條化,而不能準確把握形勢。
    2、業(yè)務知識鉆研不夠,沒有深刻意識到業(yè)務水平的高低對工作效率和質量起決定性作用,業(yè)務水平要有提高,必需要對業(yè)務鉆研,而自己在業(yè)務方面存有依賴性,自己尚未有一整套學習業(yè)務知識的計劃,故在開展工作中有時比較盲目,缺乏一定自信。
    3、工作方法簡單,只安于表面,把自己份內的事做好就可以了,處理事情方法比較簡單,在難事大事面前,沒有創(chuàng)新精神,工作作風還不夠扎實,對問題不作深層次的分析,思考不深刻,有時把工作作為負擔,未注意到工作方法的完善會給自己的工作帶來動力。
    1、進一步堅持定政治信念。要通過作風整頓學習活動,系統(tǒng)地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系統(tǒng)掌握其基本觀點、基本方法。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進一步增強模范意識,明確思想要求,樹立先進形象。
    2、加強學習,提高素質。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即要學政治、學理論,又要學業(yè)務、學法律、學科技。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把所學的理論與實際工作相結合,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提高政策理論水平和業(yè)務能力。
    3、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要以這次干部作風紀律整頓為契機,牢固樹立五種態(tài)度:一是共產黨人先進意識;二是解放思想,開拓創(chuàng)新意識;三是真抓實干,勇挑重擔意識;四是嚴以律已,廉潔自律意識;五是服務群眾,奉獻社會意識。
    4、振奮精神,務實創(chuàng)新。徹底改變落后的思想觀念,積極主動的接受新思想,新信息;進一步加強政策法規(guī)學習,嚴格遵守各項紀律。
    5、加強思想修養(yǎng),提高工作能力。嚴格要求自己,做到不參與不健康的娛樂活動,不出入與自己身份不相符的場所,始終保持言行與自己身份相符;進一步加強自身素質修養(yǎng)建設,努力提高自己的業(yè)務素質,做踐行嚴守黨員干部作風紀律的表率。
    部隊基層風氣建設討論交流篇三
    作風整頓教育活動必須是一次深刻的、全面的、徹底的思想作風整頓、工作作風整頓。我從以下四個方面提出一些個人的看法。
    開拓思想和創(chuàng)新理念不是盲目的決策,不是自以為是的標新立異,不是脫離實際,不是以個人的主觀臆斷代替客觀,而是要建立在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心系群眾、學以致用的前提下,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尊重經濟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充分運用科技手段,把學到的、借鑒到的、體會到的轉化為全面建設小康米易、和諧米易中去。思想是否開拓了?開拓到了什么程度?理念是否創(chuàng)新了?創(chuàng)新到了什么水平?衡量的標準就是經濟是否平衡發(fā)展了,社會是否和諧了,人民是否到了更多的實惠。不切實際的開拓思想、創(chuàng)新理念,最終侵害的是人民群眾的利益,損失的是國家、集體和人民群眾的財產。
    身為財政工作者,不僅只是局限于管理好、用好資金,還要更多地思考社會主義財政經濟的深刻內涵;還要更多的思考怎么才能管好、用好資金,怎么才能讓社會經濟收入的再分配達到最優(yōu)化的配置;還應當更多地思考如何利用本地資源優(yōu)勢,堅持實事求是,利用科技手段,培植廣泛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財源增長點;還應該更多地思考如何建立平衡經濟模式;這些就需要我們去創(chuàng)新理念、開拓進取了。米易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地理位置,這本身就是一種應該充分利用的、應該培植的可持續(xù)財源增長點,回顧昔日,為什么米易的工業(yè)、農業(yè)、旅游業(yè)都火得一時后偃旗息鼓?為什么米易的早市蔬菜、芒果等農特產品名噪一時后激流勇退?那就是沒有客觀地聯系實際,決策不全面,沒有利用科技手段把自身的優(yōu)勢發(fā)展好、堅持好、維護好,那就是開拓還不夠,創(chuàng)新不到位;我們作為今天的米易人,歷史賦予我們重任,應鑒于前事,應該從失敗中最深刻地吸取經驗教訓,充分利用作風整頓教育的契機,努力開拓思想,創(chuàng)新理念頭,在推動米易的科學發(fā)展上有新突破。
    中共米易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在全縣領導干部作風整頓建設活動動員大會上的講話中提出:“準確把握,提高認識,深刻領會作風整頓活動的重要性作風折射黨風,黨風展示形象,形象關呼民心,民心決定存亡?!睔v史已見證,民心向背決定存亡。關注民生是我們應履之責,為民而親民,實施“惠民行動”就是載體。那么財政工作者該怎么做?一是要走出辦公室,切實深入基層,了解米易民情,關心米易民聲,在民情民聲中找準財政政策的著力點,實實在在地做到“為民親民”;二是貼身于廣大人民群眾,和人民群眾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增進與人民群眾的感情,關心人民群眾的疾苦,多為民辦實事,辦好事,多行雪中送碳,堅決不走過場、不走形式主義,讓人民群眾真正感受到黨的溫暖和關懷,感受到人民公仆為人民,讓米易的老百姓得到實實在在的、看得見的實惠;三是努力提高服務群眾的能力,服務群眾的能力的提高,就必須苦練內功培養(yǎng)良好的服務意識、不斷提高政治思想素質、努力提高業(yè)務能力、為縣委、縣政府當好參謀,服務群眾的能力不足、不提高,即使有心于為米易人民辦點實事,那力從何來?又何談在親民為民、關注民生、促進社會和諧上有新作為?
    團結才是力量,這句話人人知曉,但是有很多干部以私利為重,以自我為中心,各做各的事;也有的干部表面團結,實為自己實惠,表面融于集體當中,確不履職盡責。那么如何做到團結協作、履職盡責呢?鄧小平說過:“一靠理想,二靠紀律,組織起來就是力量。”“創(chuàng)新理念、開拓進取,在推動科學發(fā)展上有新突破”,靠個人力量是不夠的,那就要需要廣大米易干部群眾團結起來,為新理念共同開拓進取。進取是否取得實效,就要看團結的強度、履職盡責的力度。只顧完成工作任務、一味疲于應付檢查等只履職現象是是取不到實效的,執(zhí)行力度是提不高的。在其位謀其職、在其職盡其責,不斷加強自我約束,不斷自我檢查,不斷批評與自我批評,才能對所履職盡其責。在作風整頓教育中,我們要認真領會團結協作、履職盡責的深刻內涵,轉變工作作風和思想作風,不斷總結和尋求新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并付諸于實際工作中,才能在提高執(zhí)行力上有新提高。
    四、公正清廉、艱苦奮斗。
    毛澤東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睛的重要講話中提出:“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鄧小平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提出:“艱苦奮斗是我們的傳統(tǒng),艱苦樸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緊,一直抓六十至七十年。我們的國家越發(fā)展,越要抓艱苦創(chuàng)業(yè)。提倡艱苦創(chuàng)業(yè)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敗現象?!庇纱丝梢?,公正清廉、艱苦奮斗是密不可分的,沒有公正清廉的作風,艱苦奮斗就是一句假話,艱苦奮斗后取得成就后更要公正清廉,不能功高自踞、貪污受賄,成為人民群眾的公敵。張書記在全縣領導干部作風整頓建設活動動員大會上講到:“以黨風廉政建設為切入點,切實解決‘公正清廉’的問題,自覺加強黨性修養(yǎng),保持共產黨人的高尚品格和氣節(jié)?!边@就要求我們要秉公用權、拒腐防變,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才能在推動我縣科學發(fā)展上有突破,才能在促進社會和諧上有新作為,才能在提高執(zhí)行力上有新提高。
    在作風整頓教育建設活動中,我堅決全面查找、認真整改自身存在的問題,并不斷思考,不斷進取,為以良好的作風推進堅持科學發(fā)展,構建和諧米易貢獻自身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