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的兒童哲理小故事3篇

字號:


    短篇幼兒哲理故事,是一種把深刻的哲理和教訓寄托在簡短、形象的故事里的文學樣式,作者通過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擬人手法來說明某個道理或教訓的文學作品。整理了相關內容,快來看看吧!希望能幫助到你~更多相關訊息請關注!
    趣味的兒童哲理小故事篇1
    有兩個孩子:一個喜歡彈琴,想當音樂家;一個愛好繪畫,想當美術家。
    不幸得很!想當音樂家的孩子,突然耳朵聾了;想當美術家的孩子,忽然眼睛瞎了。
    孩子們非常傷心,痛哭流涕,埋怨命運的不公。
    恰巧,有位老人打他們身邊經過,知道了他們的怨恨。老人走上前去,先對耳聾的孩子比劃著說:“你的耳朵雖然壞了,但眼睛還是明亮的,為什么不改學繪畫呢!”接著,他又對眼瞎的孩子說:“你的眼睛盡管壞了,但耳朵還是靈敏的,為什么不改學彈琴呢?”
    孩子們聽了,心里一亮。他們擦干眼淚,開始新的追求。
    說也奇怪,改學繪畫的孩子,漸漸地,感到耳聾反而更好,因為,它可以避免一切喧囂的干擾,使精力高度專注。改學彈琴的孩子,慢慢地,也覺得失明反倒有利,因為,它能夠免除許多無謂的煩惱,使心思無比集中。
    果然,耳聾的孩子,后來成了美術家,名揚四海;眼瞎的孩子,終于成為音樂家,飲譽天下。
    一天,美術家和音樂家又遇見了那位老人。他倆非常激動,拉住老人連連道謝。
    老人笑著說:“不用謝我,該感謝你們自己的努力。事實證明,當命運堵塞了一條道路的時候,它常常會留下另一條道路!”
    趣味的兒童哲理小故事篇2
    一個小男孩和一個小女孩在玩耍。小男孩收集了很多石頭,小女孩有很多的糖果。小男孩想用所有的石頭與小女孩的糖果做個交換。小女孩同意了。
    小男孩偷偷地把和看的石頭藏了起來,把剩下的給了小女孩。而小女孩則如她允諾的那樣把所有的糖果都給了男孩。那天晚上,小女孩睡得很香,而小男孩卻徹夜難眠,他始終在想小女孩是不是也跟他一樣藏起了很多糖果。
    其實,如果你不能給予的話,你總是會懷疑別人是否給予了。拿出你誠心對待所有事情,然后睡個安穩(wěn)覺吧。
    趣味的兒童哲理小故事篇3
    山鷹與狐貍互相結為好友,為了彼此的友誼更加鞏固,他們決定住在一起。于是鷹飛到一棵高樹上面,筑起巢來孵育后代,狐貍則走進樹下的灌木叢中間,生兒育女。
    有一天,狐貍出去覓食,鷹也正好斷了炊,他便飛入灌木叢中,把幼小的狐貍搶走,與雛鷹一起飽餐一頓。狐貍回來后,知道這事是鷹所做,他為兒女的死悲痛,而最令他悲痛的是一時無法報仇,因為他是走獸,只能在地上跑,不能去追逐會飛的鳥。因此他只好遠遠地站著詛咒敵人,這是力量弱小者可以做到的事情。
    不久,鷹的背信棄義的罪行也受到了嚴懲。有一次,一些人在野外殺羊祭神,鷹飛下去,從祭壇上抓起了帶著火的羊肉,帶回了自己的巢里。這時候一陣狂風吹了過來,巢里細小干枯的樹枝馬上燃起了猛烈的火焰。那些羽毛未豐的雛鷹都被燒死了,并從樹上掉了下來。狐貍便跑了過去,在鷹的眼前,把那些小鷹全都吃了。
    故事啟示:對于背信棄義的人,即使受害者弱小,不能報復他,可神會懲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