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作文肯定不是臨場訓練出來的,而是平時修煉出來的,它需要你平時多閱讀,多觀察,多積累,提升我們的境界,錘煉我們的思想。文章恰如人的影子,人的境界提高了,思想獨立了,文章自然也立竿見影。整理了高考作文素材三篇,一起看看吧。

風雨懸停彰顯英雄本色
前不久,一艘塞拉利昂貨船在汕頭海門灣附近發(fā)生主發(fā)動機故障,在臺風“山竹”的影響下,受到風浪沖擊,9名船員命懸一線。一邊是已達12級的瞬時風力,一邊是只能支持3個多小時的油耗時限,再加上岸邊豎著聯(lián)排高壓線,直升機無法以常規(guī)飛行角度接近。在這樣緊急狀態(tài)下,交通運輸部東海第二救助飛行隊飛行管理部部長黃智斌,毅然操控直升機,采用難度極高的倒飛方式接近貨船,懸停甲板,最終救起全部船員,安全返航。
惡劣的天氣條件、有限的救援時間、復雜的現(xiàn)實情況……很多人評價這次救援行動時說,“大片都不敢這么拍!”實際上,這并不是黃智斌第一次上演“絕處救援”。2017年2月,黃智斌所在機組接到求助信息后,迅速飛往事故海域,當時風力達到7—8級,浪高4—5米,且遇險的船體已經(jīng)嚴重傾斜。黃智斌與機組果斷決策,迅速開展高繩救援工作。謹慎而大膽的救援持續(xù)了不到30分鐘,機組就將11名遇險人員全部救上飛機,而此時,漁船已經(jīng)開始沉沒。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從2004年至今,黃智斌已參與救助任務百余起,拯救了100多個瀕臨危險的生命。他為何能屢屢通過極限考驗,完成救援工作?沒有“兩把刷子”的確不行:一個是無畏的勇氣,一個是高超的技能。
勇氣源自對職業(yè)的責任?!按嬖谑且驗楸恍枰?,有一天我們自己到船上,坐郵輪去旅游的時候,你知道有這么一支隊伍在那兒,你心里會安心很多?!焙I暇仍ぷ鲏毫Υ?、風險高,支撐黃智斌始終堅守的原因,就是責任。關鍵時刻的果斷和勇敢,并不是因為他無所畏懼,而是心有牽掛,甘用自己的冒險換取他人的平安。
專業(yè)則得益于經(jīng)驗積累。過硬的技術水平帶來的“高光時刻”,離不開平時扎實的訓練和備勤。每年,黃智斌所在的救助飛行隊要訓練約900小時。被機組同事稱為“完美主義者”的黃智斌,常常廢寢忘食,帶領年輕飛行員在崗位練兵中提升業(yè)務技能。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他也一直在值班,一天都沒休息。貴以專,重在勤。主動梳理救援情況,既積累“救”的經(jīng)驗,又加強“防”的理念,從中提煉出淺顯易懂的急救處理知識,走訪、教育附近漁民,讓安全救援融入生活和工作之中。
領導人在會見四川航空“中國民航英雄機組”全體成員時說,“偉大出自平凡,英雄來自人民。把每一項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彼麄儾皇枪吕粫陋?。無數(shù)人如他們,在改革發(fā)展的大潮中,經(jīng)歷著浪尖掠過、風雨懸停,進退之間挑戰(zhàn)自我的極限,在拼搏之中彰顯英雄本色。

延伸閱讀:其他優(yōu)秀作文素材兩篇
生命相托,永不言棄
他是不懼生死,遠赴西非抗擊埃博拉的英雄;他在馬里爆炸案維和部隊傷員的救治中,不分晝夜;他所帶領的ICU團隊多年來救治危重患者數(shù)萬名,搶救成功率在95%以上……他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主任周飛虎,千千萬萬醫(yī)者的縮影與典范。自2003年從事重癥醫(yī)學以來,周飛虎幾乎沒有閑下來的時候,每天的工作常態(tài)就是與死神較量。周飛虎說,“人家把命托付給我們,哪怕只有一點點可能,我們也會盡努力,這是醫(yī)生的本分?!痹谥匕Y醫(yī)學科這個最接近死亡的地方,人們更加珍視、更加懂得敬畏每一個生命,也更加理解“生命相托,永不言棄”的深意。
“夫醫(yī)者,非仁愛之士不可托也,非聰明禮達不可任也,非廉潔淳良不可信也”。醫(yī)者只有施仁愛之術,才能給人解除痛苦,帶來生命的希望。周飛虎及其團隊在與生命賽跑中,對醫(yī)者仁心做了最生動的詮釋。
生命需要守護,尤其在最為脆弱的時刻。這需要的不僅僅是精湛醫(yī)術,更是一顆共情之心、仁愛之心。周飛虎在查房時,無論病人清醒與否,都會自然地拉拉病人的手、掖一掖病人的被角,一言一行中傳遞給病人以關愛和信心。這是難能可貴的職業(yè)素養(yǎng),更在心靈的撫慰中構筑起戰(zhàn)勝病魔的共同體,勝過了千言萬語。
敬佑生命、救死扶傷,首要在于“業(yè)精于勤”。一名精于診治的醫(yī)者,總是在學習的路上不斷鉆研、不斷總結。以ICU為例,高強度、高壓力的救治工作足以讓人身心俱疲,周飛虎雖然白天工作,有時候晚上還要值班,但對學習從不懈怠,一項項科研成果、一篇篇高質(zhì)量論文、一條條救回來的鮮活生命,就是的見證。他總對學生說,“只有勤鉆研,不斷提高醫(yī)技,才能給患者提供恰當、有效的診療方案,否則,將會愧對患者的信任”。
贏得病患信任,少不了自我付出、無私奉獻、勇往直前。廣大醫(yī)務工作者們,在護佑生命的過程中,有的拿自己做試驗,就是為了讓病人在治療時不那么痛苦;有的把責任扛在肩上,只要有緊急情況、突發(fā)事故,就會沖鋒在前;有的把綜合特長發(fā)揮到極致,既拿手術刀為病人治病,又拿起畫筆勾勒線條以便為病患解惑;有的承受著各種壓力與委屈,把快樂與微笑留給患者,堅信“快樂會綻放,對患者和自己都是有益的”……修醫(yī)德、行仁術,用優(yōu)質(zhì)的服務增進人民健康福祉,這是醫(yī)務人員的價值所在,也是為生命保駕護航的意義所系。
“生命像一面鏡子,對著它皺眉,它回我們皺眉;當我們對它微笑的時候,它回我們微笑?!泵總€人都應該笑對生命,而以周飛虎為代表的醫(yī)務人員則讓這一抹微笑更為燦爛,因為,他們讓生命有了更多希望。

生命需要文學的滋養(yǎng)
先賢哲人們反復強調(diào)讀書之于人生的重要性,我想,這是因為只有通過讀書尤其是閱讀文學作品,個體生命才能以單一接通豐富、以局部接通無限、以短暫接通永恒。也就是說,每一個生命都需要文學的滋養(yǎng)和支撐。
每個人的生命歷程都很短暫,在永無盡頭的時間河流中,不過是轉瞬之間;而且每個人的一生,即使先后從事過工業(yè)、農(nóng)業(yè)、軍事、財經(jīng)、教育等多種職業(yè),將其放在數(shù)不盡數(shù)的領域行當中,亦少得可憐。我們?nèi)粝敫淖冞@一狀態(tài),只有讀書。唯有讀書,通過閱讀各種文學作品,方能在復雜多元的生命形態(tài)中,在五彩繽紛的專業(yè)領域中,在各種各樣的生活場景中,在復雜微妙的人性糾結中,無限地豐富生命的經(jīng)歷和生活的感受,有效拓展生命的長度和寬度,增加生命的厚度和深度。
比如,通過閱讀一首古代歌謠《越人歌》,我們的感受和想象就能穿越到(實際是思維聯(lián)通到)那個遙遠的春光明麗的江南水鄉(xiāng)間,在打槳女和王子一次美麗動人的愛情邂逅中,感同身受地“體驗”一把?!敖裣蜗?,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打槳女吟唱的是一份“愛,卻無法抵達”的絕望與憂傷。通過閱讀,我們明白了這種一見鐘情的愛,原來從古至今一直都存在,不必追問必然的理由,只要知道這份愛情曾讓這位打槳女在那一刻體驗到什么是愛,其生命在那一刻煥發(fā)出了愛的光澤就足夠了。顯然,正是這份愛情感動了當時的史官,將這一事件這一情景記錄下來,用文字的方式使這位打槳女獲得了永生。
我至今不能忘懷第一次讀戴望舒詩作《單戀者》時心靈受到的震撼和感動:“我覺得我是在單戀著,/但是我不知道是戀著誰:/是一個在迷茫的煙水中的國土嗎,/是一枝在靜默中零落的花嗎,/是一位我記不起的陌路麗人嗎?/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我的胸膨脹著,/而我的心悸動著,像在初戀中?!蔽覠o數(shù)次地誦讀過這首詩作,每一次誦讀,感動和震撼的情緒都會被真切激活。仿佛自己就活在那個風雨飄搖的上世紀30年代,正在以一種清堅決絕的精神氣質(zhì),抒發(fā)宣示著心靈深處那份永遠不會放棄的對國家和民族復雜痛切的愛戀。我的生命于是也就這樣一寸一寸地延伸,一寸一寸地拓寬。
文學就是這樣奇妙,把一些高遠而又抽象的說教和倫理描寫,轉化為一個個生動美麗的故事、人物、事件和畫面。讓我們跟隨著那個事件、那個情景和那個人,穿行在過去或未來的時空中。因為文學,我們不再害怕肉體只有那么短暫的幾十年;通過讀書,我們以有限的肉體,接通了人類文明的永恒。面對浮躁的語境,請讀書。請安下心來,認認真真地、踏踏實實地讀書。
<

風雨懸停彰顯英雄本色
前不久,一艘塞拉利昂貨船在汕頭海門灣附近發(fā)生主發(fā)動機故障,在臺風“山竹”的影響下,受到風浪沖擊,9名船員命懸一線。一邊是已達12級的瞬時風力,一邊是只能支持3個多小時的油耗時限,再加上岸邊豎著聯(lián)排高壓線,直升機無法以常規(guī)飛行角度接近。在這樣緊急狀態(tài)下,交通運輸部東海第二救助飛行隊飛行管理部部長黃智斌,毅然操控直升機,采用難度極高的倒飛方式接近貨船,懸停甲板,最終救起全部船員,安全返航。
惡劣的天氣條件、有限的救援時間、復雜的現(xiàn)實情況……很多人評價這次救援行動時說,“大片都不敢這么拍!”實際上,這并不是黃智斌第一次上演“絕處救援”。2017年2月,黃智斌所在機組接到求助信息后,迅速飛往事故海域,當時風力達到7—8級,浪高4—5米,且遇險的船體已經(jīng)嚴重傾斜。黃智斌與機組果斷決策,迅速開展高繩救援工作。謹慎而大膽的救援持續(xù)了不到30分鐘,機組就將11名遇險人員全部救上飛機,而此時,漁船已經(jīng)開始沉沒。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從2004年至今,黃智斌已參與救助任務百余起,拯救了100多個瀕臨危險的生命。他為何能屢屢通過極限考驗,完成救援工作?沒有“兩把刷子”的確不行:一個是無畏的勇氣,一個是高超的技能。
勇氣源自對職業(yè)的責任?!按嬖谑且驗楸恍枰?,有一天我們自己到船上,坐郵輪去旅游的時候,你知道有這么一支隊伍在那兒,你心里會安心很多?!焙I暇仍ぷ鲏毫Υ?、風險高,支撐黃智斌始終堅守的原因,就是責任。關鍵時刻的果斷和勇敢,并不是因為他無所畏懼,而是心有牽掛,甘用自己的冒險換取他人的平安。
專業(yè)則得益于經(jīng)驗積累。過硬的技術水平帶來的“高光時刻”,離不開平時扎實的訓練和備勤。每年,黃智斌所在的救助飛行隊要訓練約900小時。被機組同事稱為“完美主義者”的黃智斌,常常廢寢忘食,帶領年輕飛行員在崗位練兵中提升業(yè)務技能。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他也一直在值班,一天都沒休息。貴以專,重在勤。主動梳理救援情況,既積累“救”的經(jīng)驗,又加強“防”的理念,從中提煉出淺顯易懂的急救處理知識,走訪、教育附近漁民,讓安全救援融入生活和工作之中。
領導人在會見四川航空“中國民航英雄機組”全體成員時說,“偉大出自平凡,英雄來自人民。把每一項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彼麄儾皇枪吕粫陋?。無數(shù)人如他們,在改革發(fā)展的大潮中,經(jīng)歷著浪尖掠過、風雨懸停,進退之間挑戰(zhàn)自我的極限,在拼搏之中彰顯英雄本色。

延伸閱讀:其他優(yōu)秀作文素材兩篇
生命相托,永不言棄
他是不懼生死,遠赴西非抗擊埃博拉的英雄;他在馬里爆炸案維和部隊傷員的救治中,不分晝夜;他所帶領的ICU團隊多年來救治危重患者數(shù)萬名,搶救成功率在95%以上……他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主任周飛虎,千千萬萬醫(yī)者的縮影與典范。自2003年從事重癥醫(yī)學以來,周飛虎幾乎沒有閑下來的時候,每天的工作常態(tài)就是與死神較量。周飛虎說,“人家把命托付給我們,哪怕只有一點點可能,我們也會盡努力,這是醫(yī)生的本分?!痹谥匕Y醫(yī)學科這個最接近死亡的地方,人們更加珍視、更加懂得敬畏每一個生命,也更加理解“生命相托,永不言棄”的深意。
“夫醫(yī)者,非仁愛之士不可托也,非聰明禮達不可任也,非廉潔淳良不可信也”。醫(yī)者只有施仁愛之術,才能給人解除痛苦,帶來生命的希望。周飛虎及其團隊在與生命賽跑中,對醫(yī)者仁心做了最生動的詮釋。
生命需要守護,尤其在最為脆弱的時刻。這需要的不僅僅是精湛醫(yī)術,更是一顆共情之心、仁愛之心。周飛虎在查房時,無論病人清醒與否,都會自然地拉拉病人的手、掖一掖病人的被角,一言一行中傳遞給病人以關愛和信心。這是難能可貴的職業(yè)素養(yǎng),更在心靈的撫慰中構筑起戰(zhàn)勝病魔的共同體,勝過了千言萬語。
敬佑生命、救死扶傷,首要在于“業(yè)精于勤”。一名精于診治的醫(yī)者,總是在學習的路上不斷鉆研、不斷總結。以ICU為例,高強度、高壓力的救治工作足以讓人身心俱疲,周飛虎雖然白天工作,有時候晚上還要值班,但對學習從不懈怠,一項項科研成果、一篇篇高質(zhì)量論文、一條條救回來的鮮活生命,就是的見證。他總對學生說,“只有勤鉆研,不斷提高醫(yī)技,才能給患者提供恰當、有效的診療方案,否則,將會愧對患者的信任”。
贏得病患信任,少不了自我付出、無私奉獻、勇往直前。廣大醫(yī)務工作者們,在護佑生命的過程中,有的拿自己做試驗,就是為了讓病人在治療時不那么痛苦;有的把責任扛在肩上,只要有緊急情況、突發(fā)事故,就會沖鋒在前;有的把綜合特長發(fā)揮到極致,既拿手術刀為病人治病,又拿起畫筆勾勒線條以便為病患解惑;有的承受著各種壓力與委屈,把快樂與微笑留給患者,堅信“快樂會綻放,對患者和自己都是有益的”……修醫(yī)德、行仁術,用優(yōu)質(zhì)的服務增進人民健康福祉,這是醫(yī)務人員的價值所在,也是為生命保駕護航的意義所系。
“生命像一面鏡子,對著它皺眉,它回我們皺眉;當我們對它微笑的時候,它回我們微笑?!泵總€人都應該笑對生命,而以周飛虎為代表的醫(yī)務人員則讓這一抹微笑更為燦爛,因為,他們讓生命有了更多希望。

生命需要文學的滋養(yǎng)
先賢哲人們反復強調(diào)讀書之于人生的重要性,我想,這是因為只有通過讀書尤其是閱讀文學作品,個體生命才能以單一接通豐富、以局部接通無限、以短暫接通永恒。也就是說,每一個生命都需要文學的滋養(yǎng)和支撐。
每個人的生命歷程都很短暫,在永無盡頭的時間河流中,不過是轉瞬之間;而且每個人的一生,即使先后從事過工業(yè)、農(nóng)業(yè)、軍事、財經(jīng)、教育等多種職業(yè),將其放在數(shù)不盡數(shù)的領域行當中,亦少得可憐。我們?nèi)粝敫淖冞@一狀態(tài),只有讀書。唯有讀書,通過閱讀各種文學作品,方能在復雜多元的生命形態(tài)中,在五彩繽紛的專業(yè)領域中,在各種各樣的生活場景中,在復雜微妙的人性糾結中,無限地豐富生命的經(jīng)歷和生活的感受,有效拓展生命的長度和寬度,增加生命的厚度和深度。
比如,通過閱讀一首古代歌謠《越人歌》,我們的感受和想象就能穿越到(實際是思維聯(lián)通到)那個遙遠的春光明麗的江南水鄉(xiāng)間,在打槳女和王子一次美麗動人的愛情邂逅中,感同身受地“體驗”一把?!敖裣蜗?,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打槳女吟唱的是一份“愛,卻無法抵達”的絕望與憂傷。通過閱讀,我們明白了這種一見鐘情的愛,原來從古至今一直都存在,不必追問必然的理由,只要知道這份愛情曾讓這位打槳女在那一刻體驗到什么是愛,其生命在那一刻煥發(fā)出了愛的光澤就足夠了。顯然,正是這份愛情感動了當時的史官,將這一事件這一情景記錄下來,用文字的方式使這位打槳女獲得了永生。
我至今不能忘懷第一次讀戴望舒詩作《單戀者》時心靈受到的震撼和感動:“我覺得我是在單戀著,/但是我不知道是戀著誰:/是一個在迷茫的煙水中的國土嗎,/是一枝在靜默中零落的花嗎,/是一位我記不起的陌路麗人嗎?/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我的胸膨脹著,/而我的心悸動著,像在初戀中?!蔽覠o數(shù)次地誦讀過這首詩作,每一次誦讀,感動和震撼的情緒都會被真切激活。仿佛自己就活在那個風雨飄搖的上世紀30年代,正在以一種清堅決絕的精神氣質(zhì),抒發(fā)宣示著心靈深處那份永遠不會放棄的對國家和民族復雜痛切的愛戀。我的生命于是也就這樣一寸一寸地延伸,一寸一寸地拓寬。
文學就是這樣奇妙,把一些高遠而又抽象的說教和倫理描寫,轉化為一個個生動美麗的故事、人物、事件和畫面。讓我們跟隨著那個事件、那個情景和那個人,穿行在過去或未來的時空中。因為文學,我們不再害怕肉體只有那么短暫的幾十年;通過讀書,我們以有限的肉體,接通了人類文明的永恒。面對浮躁的語境,請讀書。請安下心來,認認真真地、踏踏實實地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