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中秋節(jié)小學日記

字號:

每到中秋節(jié),家家戶戶都歡聚一堂,賞桂花,看月亮,嘗月餅,品中秋,家家團圓,其樂融融!八月桂花香!中秋佳節(jié),桂花飄香。八月十五,花好月圓,多美的意境啊。更多相關(guān)訊息請關(guān)注中秋節(jié)頻道!
    【篇一】我眼中的中秋節(jié)小學日記
    ×月×日星期×天氣×
    我們的期盼之中,一年一度的中秋節(jié)終于到來了。
    奶奶、媽媽和我吃好晚飯之后就在想該怎么度過今年的中秋。媽媽坐在凳子上,想了想,提議道:“我們等會兒去歐尚玩吧,回來后在吃月餅?!蔽疫B連點頭:“好呀,好呀!好久沒去了呢,奶奶,你去不去呀?!蹦棠绦χf:“不去了,我還要收拾碗筷和打掃衛(wèi)生呢?!蔽沂卣f:“好吧?!?BR>    以前課上聽老師說中秋是“嫦娥奔月”這個故事而創(chuàng)造的:在遠古的時候,天上出現(xiàn)了十個太陽,有個叫后羿的人,在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滿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太陽。不久,他娶了一個美麗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在打獵的時候得到了一包不死藥,吃了它既能長生不老而且還能升天成仙,這事被心詐貪婪的逢蒙聽到了,他乘后羿帶著所有徒弟打獵去的時候,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不肯,只好把不死藥吃了下去,只見嫦娥飛上了月亮上成了仙。后羿回家后悲痛欲絕,就把8月15稱為中秋節(jié)。
    4點左右,我和媽媽來到了歐尚,我們左看看,右看看,在一家叫紅蜻蜓的店里給我買了一件外套,米黃色的,我特別喜歡。還買了一個相宜本草的護手霜,一直小型的固體膠,兩本書,一本是600字的作文書,還有一本是《莎士比亞戲劇故事》其他的就沒什么了?;丶抑?,我迫不及待的拿出杏花樓的月餅,和香草味的月餅,我也不知道是什么牌子的。我把我喜歡的香草味月餅掰成兩半,就一口咬了下去,里面松松軟軟,甜津津的,真是太美味了,讓人饞涎欲滴呀!
    我們在喜悅中度過了今年的中秋節(jié),希望大家能和我一樣快快樂樂!
    【篇二】我眼中的中秋節(jié)小學日記
    ×月×日星期×天氣×
    中秋之夜,月亮顯得格外圓,也特別亮。家家戶戶都喜歡座在一起,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據(jù)說吃月餅像征著合家團圓,幾百年來我的家鄉(xiāng)一直有這一傳統(tǒng)風俗。
    今天晚上,我們一家便早早聚集在陽臺上,一邊賞月,一邊吃著月餅。桌上的月餅各式各樣,有豆沙月餅、水果月餅、火肉月餅……還放著各種糖果。月亮漸漸地升上了中天,金色的圓月仿佛像一個大月餅,微風吹拂著我們的頭發(fā),像媽媽的手在輕輕地撫摸著我的頭,這時勞動了一天的奶奶開始為我們講起了“吳剛劃桂”、“嫦娥奔月”、“玉兔搗藥”等許多神話故事。聽聽奶奶的故事,看看天上的圓月,我覺得自己也仿佛進入了角色。
    這時在一邊喝著茶的爸爸也接上了話茬,他用手指著圓月說:“你看,月中的吳剛正在砍桂花樹呢?”我抬頭一看,真的,月中真的好像有一個人在使勁地在砍一棵樹呢。爸爸又喝了一口茶,笑容可掬地說:“吳剛砍了一年,才從桂花樹砍下一片葉子,從天上掉到人間就變成了金葉子,這一片金葉子會掉在人間勤勞的人家門口,這家人便會富起來,所以,你長大了要勤勞,勤勞就是財富?!甭犞职值墓适?,我又進入了想像之中,我仿佛看到那桂花葉子正在飄飄悠悠地從天上飄下來,正巧落在我家的門口……
    沙、沙、沙……起風了,旁邊的樹木起伏不停,我仿佛像童話中的小仙子在夢中游蕩……
    【篇三】我眼中的中秋節(jié)小學日記
    ×月×日星期×天氣×
    我喜歡的節(jié)日是中秋節(jié)。中秋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佳節(jié),與春節(jié)、端午、清明并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tǒng)節(jié)日。它起源于唐朝時期,那時,以賞月為中心。到了清明時期,成為“民俗大節(jié)”。
    中秋節(jié)那天晚上,我們一家人就要團團圓圓在一起賞月,吃月餅,看電視上的《中秋晚會》。去年的中秋節(jié),我們一家人團聚在一起,說說笑笑,可開心了。在這月圓之夜,我們分享著美味的月餅,月餅象征團圓,是中秋祭月和拜土地公的必備祭品。那天的月亮雖沒有往年的中秋節(jié)那么亮。不過,也挺美的。月亮時而像一位害羞的少女,風哥哥夸她幾句,就躲到云層后面,蒙上一層細紗,顯得更加嬌氣,真迷人;時而又像一個調(diào)皮的孩子,把臉露出來偷看我們過節(jié)呢!真好玩!
    每到中秋節(jié),我總是想起我小時候的一件事。那時,媽媽經(jīng)常給我講嫦娥奔月的成語故事。我聽了許多遍,可還是聽不煩。只要是關(guān)于月亮上的故事我就覺得新奇,希望有一天我也能飛上天去,飛到月球上與嫦娥一起玩,一起看星星。長大再看,就不是那么奇妙了,只覺得我小時候挺好玩的,挺好笑的。
    中秋節(jié)的地位僅次于春節(jié),元宵節(jié)。中秋節(jié)為“花好月圓”之時。人們從天上那圓圓的月亮想到了人間的團圓。因此,中秋節(jié)在古代被又稱為“團圓節(jié)”,“秋節(jié)”等。人們向往著團團圓圓。團圓對于中國人來說是生活中的理想。宋朝詩人蘇軾寫的《水調(diào)歌頭》中,“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句詩也寄托了人們的美好愿望。中秋節(jié)十分重視親情的培育與表達,對于促進社會和諧有著不可替代的好作用。我非常喜歡中秋節(jié)。
    【篇四】我眼中的中秋節(jié)小學日記
    ×月×日星期×天氣×
    今天是中秋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是我國重要的節(jié)日之一。
    “中秋”一詞,早見于《周禮》。根據(jù)我國古代歷法,農(nóng)歷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嫦娥傳說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此秋中第二月叫仲秋,到唐朝初年,中秋節(jié)才成為固定的節(jié)日?!缎绿茣硎逯镜谖宥Y樂五》載“其中春、中秋釋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開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廟,以留侯張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樂之制如文”。中秋節(jié)也稱為仲秋節(jié),團圓節(jié),八月節(jié)等,也是僅次于春節(jié)的第二大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節(jié)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jié)日之一。
    舞火龍,是香港中秋節(jié)富傳統(tǒng)特色的習俗。從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四晚起,銅鑼灣大坑地區(qū)就一連三晚舉行盛大的舞火龍活動。這火龍長達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節(jié)的龍身,插滿了長壽香。盛會之夜,這個區(qū)的大街小巷,一條條蜿蜒起伏的火龍在燈光與龍鼓音樂下歡騰起舞,很是熱鬧。
    香港中秋舞火龍的起源還有過一段傳說:很早以前,大坑區(qū)在風災襲擊后,出現(xiàn)了一條蟒蛇,四處作惡,村民們四出搜捕,終于把它擊斃。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飛。數(shù)天后,大坑便發(fā)生瘟疫。這時,村中父老忽獲菩薩托夢,說是只要在中秋佳節(jié)舞動火龍,便可將瘟疫驅(qū)除。事有巧合,此舉竟然奏效。從此,舞火龍就流傳至今。
    所以,中秋節(jié)是重要的節(jié)日之一。
    【篇五】我眼中的中秋節(jié)小學日記
    ×月×日星期×天氣×
    秋天不知不覺地來到了。秋風吹啊、吹啊、吹得玉米換一束金衣服,吹得大豆笑破了肚皮,紅艷艷的大蘋果也急著扒開綠葉往外瞧,也把中秋節(jié)那輕盈的步履吹到了……
    中國自古就有過中秋的習俗,北宋太宗年間,定農(nóng)歷八月十五為中秋節(jié),也就是公歷九月至十月,正好是三月的一半。此后逐漸形成祭月、拜月、賞月以及吃月餅的習俗。在現(xiàn)代,中秋節(jié)的夜晚,一定要吃月餅,用圓如滿月的月餅來象征團圓。一邊吃著月餅和水果,一邊賞月……
    古人說得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自古以來過中秋節(jié),我們?nèi)巳硕家c親人團圓,我爸爸常年在深圳工作,平時工作很忙,因此中秋節(jié)他也回不了家,但值得高興的是我和爸爸還可以在電腦中看見對方呢,與對方說話、聊天。不過我還是比較遺憾爸爸沒在我身邊過這個中秋節(jié)。
    晚上到了,我們準備了不少美味佳肴:有紅寶石似的石榴;有紫得發(fā)黑的大葡萄;有紅中帶黃的水晶蘋果;有香噴噴的梨子;有讓人垂涎欲滴的多種多樣圓圓的月餅,真是好極了,我興奮得幾乎無法用語言來形容,我還在盡情享用著美食的時候,聽見媽媽從陽臺上喊我:“瑩瑩,快點來看啊!今天的月亮可真圓!”我有點半信半疑,我跑到陽臺,一看,啊!好圓的月亮,誰知它也像人們一樣,從很遠的地方趕回來團圓,給人們增添興致啊!人們常說:“月到中秋分外明”這話很有道理???它圓得那樣可愛,那樣有趣,就像一個銀色的玉盤反射出一道道白光……
    啊!中秋節(jié),你有多么悠久的歷史!中秋圓月,你寄托著多少人思念親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