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言與行作文1000字

字號:


    人們常把“言”與“行”相題并論,古人云“言必行,行必果?!币馑际钦f了就要去做,做了一定會有所收獲。為大家提供《高中言與行作文1000字》,歡迎閱讀。
    【篇一】
    言與行,常常聯(lián)系在一起。人們常說“言行一致”、“言行不一”,就可見言與行的緊密關系了。言,往往是行的先導;行,往往是言的實踐。
    有的人,喜歡“言”在“行”前。豪言壯語,意氣風發(fā),一派志在必得,胸有成竹的氣勢,但是,卻常常有言無行,使人只聽到“雷聲”卻不見“雨點”;或是眼高手低,不能行,落得個尷尬的結局,留下笑柄。這一類喜言少行的人可謂是愛好形式,不重內容或是自負自傲之流了。
    但也有人常常是“行”在“言”前。他們行動前悄無聲息,默默無聞,只有孺子牛的干勁,卻沒有霸王的沽名釣譽,待正果修成,事物圓滿之后才放出言論,或仍是一言不發(fā),只留待他人評說。這一類喜行少言的人可謂是實干家,腳踏實地,認真處世,他們的“言”可算是一字千金,貨真價實。
    也有一些人,既“言”又“行”。他們志向明確,意志堅定,態(tài)度認真,行動踏實,堅持言行一致,言出必做??煞Q之為說一不二,對自己的言論認真負責的行動者,他們與那些“大炮”們形成極鮮明的對比。
    當然,還有一些人不“言”不“行”,甘于沉默,甘于退化。他們毫無進取之心,冷眼觀世界,懨懨欲睡,一副老朽垂死狀,漸漸進入行尸走肉的狀態(tài)中。這類人只能被認為是在慢性自殺,消極沉淪。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幾百年前,大詩人陸游便悟透了這個道理。在我看來,行便勝于言。一個偉人的成功并不是說出來的,也不是寫于紙上的。一個人的豪言壯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將其表現(xiàn)出來————從現(xiàn)在行動,為這個目標而努力奮斗。蘇軾曾說過,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志者。所以說,不努力怎能成功,不行動怎能會揚志。一肚空話,一紙濫文,又有何用?
    大千世界,蕓蕓眾生,不同的人對于“言行”都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注釋。從一個人對待“言”與“行”的態(tài)度就可以看到他對于生活的態(tài)度和對生命的理解,也就能看出他的人生的成敗與否。
    “言”與“行”,永遠值得人們深入思考。
    【篇二】
    現(xiàn)在很多人行為缺乏準則,生活中無紀律無秩序的現(xiàn)象很多。但我們的生活不是沒有規(guī)則,也不是缺少為維護規(guī)則吶喊的人,而是有時我們不能做到象吶喊的那樣。因此,我認為,我們要做到言行一致。
    言行不一致會損壞形象。沒有好形象就無法樹立道德模范。最近,臺灣民進黨批評臺灣*免除軍教人員稅款的政策,而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卻被曝光長期享受此政策的好處。若是一邊抨擊又一邊拿好處,那么這個人的形象就會因為言行不一而一落千丈。蔡主席以這種形象出現(xiàn)在世人面前,她領導的民進黨做事的動機就不免受到懷疑,民進黨今后行事也可能更加不遵守道德規(guī)范。一個政黨,若不能給民眾樹立榜樣,那么這個政黨就不能被民眾信賴。我們一般人若留給別人一個言行不一的壞形象,我們所提倡的秩序或道德就不會被人們接受,甚至有可能促使別人違反我們提倡的秩序和準則。所以,言行一致才能有利于宣傳道德和秩序。
    言行不一致影響團結。在一個團結的集體中,才能有被廣泛遵守的秩序。2010年12月,在墨西哥坎昆世界氣候大會上,德國總理默克爾呼吁各國積極響應聯(lián)合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號召,然而當具體討論到德國的減排目標時,她卻認為目標過高拒絕接受。默克爾的這一行為,給各國潑了一盆冷水,她的自私使各國更加看重本國利益而忽視世界環(huán)境。各國不團結,減排目標就無法實現(xiàn)。所以,集體中的個人言行不一,集體就缺少真誠,就無法團結,而一個集體沒了團結,其存在都受到威脅,又怎么能貫徹集體的秩序和準則呢?只有個體言行一致,集體才是團結戰(zhàn)斗的有紀律的集體。
    言行不一致沒有力量。國家力量是由能被遵守的體制組成的。一個國家,無論有多么優(yōu)良的道德傳統(tǒng),無論有多么燦爛的精神財富,無論有多么先進的制度,都只能在傳統(tǒng)被繼承,精神被認可,制度被實行時才有力量。若只是嘴上空喊,說的比唱的還好聽,卻不實際行動起來,那么傳統(tǒng)就成了灰燼,精神就成了空想,制度就成了空殼,國家就沒有力量。為了能生活在一個有力量的國家中,我們應做到言行一致。
    我們不論是提倡遵守紀律或道德準則,還是在批評別人的行為不合規(guī)范,都應該衡量一下自己的行為是否與說的一致,只有言行一致,個人形象才會好,集體才會團結,國家才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