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社會教師資格證面試教案:《我愛我的家》

字號:

在每發(fā)奮努力之后,必然有加倍的獎賞等待著我們。相信通過大家的努力,拿到證書絕對沒問題。以下為“小學社會教師資格證面試教案:《我愛我的家》”,歡迎閱讀參考!更多相關訊息請關注!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了解家庭的過去和長輩們小時候的生活,進一步加深對家庭的認識和了解,感知社會進步給家庭生活帶來的變化。
    [能力與方法目標]學生提高適應家庭生活能力,要學著為父母分憂,提高合作學習的能力。
    [知識目標]
    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離不開家,培養(yǎng)對家的親近感和歸屬感。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感受家庭的溫暖,培養(yǎng)對家的親近感和歸屬感。
    [難點]
    感恩父母,怎樣做父母的好孩子。了解家庭的過去,感知社會進步給家庭生活帶來的變化。
    三、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活動教學法
    四、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新課導入
    欣賞歌曲《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我根據(jù)學生喜愛音樂動畫的特點,課堂一開始播放視頻《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學生跟著輕聲哼唱。同學們,聽著這溫馨而又深情的歌,看著這親切而又動人的畫面,你想到了什么?
    是啊,人人都有自己的家。動人的歌聲勾起了我們美好的回憶,使我們不禁想到了自己溫暖的家,想到了關愛我們的親人。(板書課題,繪出家的簡筆畫)
    環(huán)節(jié)二:講述新課
    1.人人都有自己的家
    (1)調(diào)查、搜集活動。畫一張自己家居的圖畫或拍攝自己家居的照片,并做好介紹自己家居的準備。
    詢問自己的爸爸媽媽,他們在什么時候想家。
    搜集不同地區(qū)人們的家居圖片。問一問、想一想,不同地區(qū),人們的生活習慣有什么不同。
    ①我們每天生活在哪里
    老師出示一位學生一天生活中的三張照片,讓學生通過觀察后,總結出自己每天在家庭、學校社區(qū)這三個場所中的生活、學習。明確他們是我們生活的舞臺。
    (3)有家的感覺真好
    出示一張爸爸、媽媽和小孩在家庭中親昵的照片,請學生評價照片中的小孩有一一個什么樣的家。
    請學生匯報自己在調(diào)查中了解到的爸爸和媽媽特別想家的事例,并說說他們?yōu)槭裁聪爰摇@蠋熃o學生介紹自己也有--個溫馨的家,以及家庭的基本情況,老師談自己對家庭愛的一些體會和具體的事例。
    2.愛要畫出來
    (1)看一看。展示教科書上家庭生活的范例,請學生認真看一看,說說圖中一家人在做什么?從中體會到怎樣的親情?通過看圖片,讓學生進入情境,感受濃濃的親情。
    (2)說一-說。小組交流的親子畫冊,小組之間互相說說自己的家庭生活,尤其說說父母對自己的關心。我通過談話式、小組合作交流教學,讓學生在輕松的氣氛中交流和暢談自己的家庭生活,以達到生生之間的互動。
    (8)展一展。再上講臺投影展示畫冊并解說畫冊。
    環(huán)節(jié)三:鞏固提高
    讓學生策劃如何給爸爸、媽媽過生日,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愛。
    環(huán)節(jié)四:小結作業(yè)
    小結: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要感恩父母,做父母的好孩子,為父母分憂。
    作業(yè):以“我愛我家”為主題做手抄報。
    五、板書設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