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學是一門神奇的學科,它不僅教會我們簡單的加減乘除,更是一種對思維的鍛煉。以下是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內(nèi)容,歡迎大家閱讀。
【篇一】六年級數(shù)學作文600字
近,我們學習了圓柱、圓錐體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式。我認真學習了課內(nèi)知識,并做了一些課外練習鞏固所學知識。綜合學習和練習情況,我對相關(guān)知識進行了總結(jié)和歸納,此方面的考好主要有以下六個方面:
一是卷。就是把一個長方形形狀的紙卷成圓柱的形狀,然后算圓柱的大體積。例如:一個長12,56米、寬9。42米的長方形,卷成一個圓柱,重疊部分忽略不計,求圓柱的大體積。這種題目有兩種可能,以長為圓形或以寬為圓形。因此,要把這兩種可能都算出來,然后比較。這種題目要注意的是:必須看清楚是用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卷成圓形。
二是轉(zhuǎn)。就是把一個長方形的紙,延一條邊旋轉(zhuǎn)3600,求所得形狀的體積或面積。舉個例子:一個長方形長8厘米,寬5厘米,以長為軸旋轉(zhuǎn)一周,算得到的形狀的體積。一個長方形的紙,旋轉(zhuǎn)一周得到的形狀是圓柱體,然后利用圓柱體體積的計算公式,就能得到答案。這種題目要注意是用什么形狀的紙旋轉(zhuǎn)的。
三是削。就是一種形狀的物體,按一定規(guī)則消除一些部分,計算剩下形狀的體積或表面積,這種題目要注意的是:要把所有的可能全部計算出來,不能偷懶只計算一種。
四是鑄。就是把一種形狀的物體融化成液體,然后重新澆鑄成另一個形狀的物體。這種題目要抓住形狀雖然變化,但體積不會這一關(guān)鍵點來考慮。
五是增。就是在一種形狀上再繼續(xù)增加一種形狀。這種題目路要注意增加的形狀是什么樣的。
六是切。就是把一種形狀切成幾段,然后告訴你增加了什么,增加了多少,讓你計算原理的,這種題目要看清楚是怎么切的,切了以后有什么變化,面積如何增加,等等。
以上是我對近期學習內(nèi)容的總結(jié)和思考,大家說數(shù)學是不是很神秘而又充滿趣味呢?
【篇二】六年級數(shù)學作文600字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從寧波回來,家里什么東西都沒有,外面的商店也沒有開門。爸爸只好帶著我和媽媽來到家樂福大購物。
到了門口,我拿一個推車,首先我們逛的是三樓,賣書的地方,我選了一本書,這時候,營業(yè)員阿姨走過來對我說:“這本書因為大促銷,現(xiàn)在只要12元,原價要20元呢?!蔽衣犃税⒁痰脑挘瑢Π职终f:“現(xiàn)在買這本書很劃算呢,現(xiàn)在是特價。原價要20,現(xiàn)在只要12元,打了六折呢!”爸爸看了一下,說:“不錯,現(xiàn)在學會用低的價格買同樣的東西,還根據(jù)原價和現(xiàn)價知道了打幾折,不錯,有長進!”
我們買好書轉(zhuǎn)到二樓,我先看一下物品的標價,再開始挑選東西,牛奶是45元一箱,桔子是4元一斤,開心果是49元一斤,也是特價,我每樣拿了一些。我把挑好的桔子拿給阿姨稱,一共是15元,還買了30元錢的開心果。
來到肉食區(qū),爸爸買了牛肉和蝦,稱好后,分別是50元和30元,后來又買了一些青菜,我一看,青菜好便宜呀,只好5元錢就可以買這么多呀。另外,媽媽也挑了一些東西,又買水餃和湯圓,我一看水餃有好多種價格,不同的牌子不同的價格。媽媽告訴我,買東西要挑經(jīng)濟實惠的東西,這樣才不會浪費錢。
我和爸爸媽媽買好東西后,來到收銀臺,阿姨把每樣東西往電腦一掃,顯示屏就出現(xiàn)金額,后算下來一共是180元錢。
今天我可開心啦,買了這么多我喜歡吃的東西,真高興,而且我還學會合理運用錢,不要浪費。
【篇三】六年級數(shù)學作文600字
數(shù)學是一門無比奇妙的學科,它雖然復雜繁瑣,但卻把圖形和數(shù)字完美地結(jié)合,讓人陶醉其中。而其中的難題便是我們思維的體操,是讓我們到達成功彼岸的小舟。
今天的數(shù)學課上,老師為我們講解數(shù)學書第28頁上的思考題。這道題粗略一看是讓人有點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但深入想一想,抓住細節(jié)找到突破點,解題的思路就會呈現(xiàn)出來了。我們知道了圓鋼的底面半徑,后面又寫了圓鋼拉出水面8cm,水面就下降了4cm,那么我們馬上就能想到拉出的體積就等于水面下降的體積,那么就可以求出水面下降的體積再除以高4cm,就可以求出水池的底面積。前面說放入圓鋼后水面上升了9cm,那么上升的體積就是圓鋼的體積,用底面積乘9就能解答了。同學們都能這樣解答,老師也很高興。但也有同學有其他的辦法。有位同學想在這道題里圓鋼每拉出2cm,水面便下降1cm,我把他的話用數(shù)學的表達方式概括就是圓鋼移動距離:水面移動距離=2:1。那么水面上升9cm,就代表了這跟圓柱下降了18cm,高也就是18cm,那么就用底面積乘高就可以直接算出圓鋼的體積了。老師聽了我們的回答之后,都說我們太了不起了。
數(shù)學中的難題雖然很難,但只要我們能聯(lián)系起學過的知識解答他們,就會發(fā)現(xiàn)數(shù)學的其樂無窮。
【篇四】六年級數(shù)學作文600字
近,我們剛網(wǎng)學習了分數(shù)乘除法與“單位1”的知識,我對它十分感興趣。這不,近就遇到了一個生活中實際的問題。
一天,怡逢爸爸媽媽有事,便將我送到了姑姑家做家庭作業(yè)。突然,正專心致志坐在電腦前炒股的姑姑大叫到:“太好了,又賺回來啦!”我不禁被嚇了一跳,便湊過去問她:“什么事那么激動?”她說:“姑姑買的單價12.5元的股票,昨天跌了6%,今天又漲了6%,看來我的眼光沒錯!”我聽了,總覺得沒那么簡單,就立即拿出了筆。首先“跌了6%”是將原價12.5看做單位一,跌去它的6%,也就是3/50,所以此時的價格為12.5-12.5×3/50=12.5-0.75=11.75元,而再漲回6%,那么此時單位一是誰呢?應該是現(xiàn)在的11.75,所以求現(xiàn)價列式是11.75+11.75×3/50=11.75+0.705=12.455元,比原價12.5少了0.045元,可見由于“單位1”的不同,得出來的數(shù)也不同。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先上漲6%,再下跌6%,那么會不會賺呢?也可以試一試,把原價12.5元看做“單位1”,此時單價為12.5+12.5×3/50=13.25元,相應跌去的是13.25的6%,現(xiàn)價應是13.25-13.25×3/50=12.455元也是虧了,看來無論是先下跌再上漲,還是先上漲在下趺,總會比原價虧一點點啊!
我立即將這個結(jié)論告訴了姑姑,讓她交易股票時應謹慎,她十分高興,連夸我是個善于思考的孩子。
生活中處處隱藏著數(shù)學知識,只要我們擁有一雙善于觀察事物的眼睛,就能發(fā)現(xiàn)許多隱藏于其中的奧秘!
【篇五】六年級數(shù)學作文600字
生活處處都有數(shù)學的身影,我們要做個有心人,學會觀察身邊的事物,去尋找數(shù)學,發(fā)現(xiàn)數(shù)學,解答數(shù)學問題。
幾個月前,我和媽媽來到了花卉種植園,看見了許許多多的花朵。那些盆栽都擺成一個圓,整齊的放在地上,盆栽里是各種五顏六色的花朵,白的如雪,粉的似霞,藍的像水,紫的賽胭……
接著,我發(fā)現(xiàn)了這些盆栽擺放得很有序,雖然顏色各不相同,卻一點兒也不眼花繚亂。我將這一發(fā)現(xiàn)告訴了媽媽,媽媽聽后連連點頭,便問了我一個問題:“這些盆栽里的花分別是白、粉、藍、紫4種顏色,你知道每種顏色各有幾盆花嗎?”
我思考了一會兒就得出了答案:“這些花從外到里一共擺312圈,外圈有25盆花,里面只有3盆,每圈隔2盆花。每種顏色都擺放在不同的位置,里面4圈是白色的,接下來3圈是粉色的,再是3圈藍色的,后是2圈紫色的。如果按每圈隔2盆花計算,第二圈紫花是25-2=23盆,一共是25+23=48盆。而白花是3+5+7+9=25盆。按這樣計算,粉色和藍色分別是39和57盆?!邦}目雖然不難,但很考驗心算。媽媽點了點頭,又問:“你知道這些花占地面的百分之幾嗎?”我看了看四周,發(fā)現(xiàn)地面是個正方形,邊長為15米,而圓的半徑大約是3米,面積是32×3.14=28.26平方米。地面面積是15×15=225平方米。于是我很快給出了答案:“盆栽占地面的28.26÷225=12.56%”媽媽敲了敲我的腦袋:“嗯,學的不錯?!?BR> 后,媽媽幫我買了一盆月季花,遞給了營業(yè)員一100元人民幣,于是她轉(zhuǎn)過頭來問我:“如果一盆月季花的價錢78.5元,那么它的價錢比我給的錢少百分之幾?”我胸有成竹地回答到:“100-78.5=21.5元,月季花的錢比你給的錢少21.5元,再用21.5÷100=21.5%。”媽媽再摸了摸我的腦袋。
生活處處有數(shù)學,我們要學會學以致用,將學過的東西和生活聯(lián)系起來。
【篇一】六年級數(shù)學作文600字
近,我們學習了圓柱、圓錐體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式。我認真學習了課內(nèi)知識,并做了一些課外練習鞏固所學知識。綜合學習和練習情況,我對相關(guān)知識進行了總結(jié)和歸納,此方面的考好主要有以下六個方面:
一是卷。就是把一個長方形形狀的紙卷成圓柱的形狀,然后算圓柱的大體積。例如:一個長12,56米、寬9。42米的長方形,卷成一個圓柱,重疊部分忽略不計,求圓柱的大體積。這種題目有兩種可能,以長為圓形或以寬為圓形。因此,要把這兩種可能都算出來,然后比較。這種題目要注意的是:必須看清楚是用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卷成圓形。
二是轉(zhuǎn)。就是把一個長方形的紙,延一條邊旋轉(zhuǎn)3600,求所得形狀的體積或面積。舉個例子:一個長方形長8厘米,寬5厘米,以長為軸旋轉(zhuǎn)一周,算得到的形狀的體積。一個長方形的紙,旋轉(zhuǎn)一周得到的形狀是圓柱體,然后利用圓柱體體積的計算公式,就能得到答案。這種題目要注意是用什么形狀的紙旋轉(zhuǎn)的。
三是削。就是一種形狀的物體,按一定規(guī)則消除一些部分,計算剩下形狀的體積或表面積,這種題目要注意的是:要把所有的可能全部計算出來,不能偷懶只計算一種。
四是鑄。就是把一種形狀的物體融化成液體,然后重新澆鑄成另一個形狀的物體。這種題目要抓住形狀雖然變化,但體積不會這一關(guān)鍵點來考慮。
五是增。就是在一種形狀上再繼續(xù)增加一種形狀。這種題目路要注意增加的形狀是什么樣的。
六是切。就是把一種形狀切成幾段,然后告訴你增加了什么,增加了多少,讓你計算原理的,這種題目要看清楚是怎么切的,切了以后有什么變化,面積如何增加,等等。
以上是我對近期學習內(nèi)容的總結(jié)和思考,大家說數(shù)學是不是很神秘而又充滿趣味呢?
【篇二】六年級數(shù)學作文600字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從寧波回來,家里什么東西都沒有,外面的商店也沒有開門。爸爸只好帶著我和媽媽來到家樂福大購物。
到了門口,我拿一個推車,首先我們逛的是三樓,賣書的地方,我選了一本書,這時候,營業(yè)員阿姨走過來對我說:“這本書因為大促銷,現(xiàn)在只要12元,原價要20元呢?!蔽衣犃税⒁痰脑挘瑢Π职终f:“現(xiàn)在買這本書很劃算呢,現(xiàn)在是特價。原價要20,現(xiàn)在只要12元,打了六折呢!”爸爸看了一下,說:“不錯,現(xiàn)在學會用低的價格買同樣的東西,還根據(jù)原價和現(xiàn)價知道了打幾折,不錯,有長進!”
我們買好書轉(zhuǎn)到二樓,我先看一下物品的標價,再開始挑選東西,牛奶是45元一箱,桔子是4元一斤,開心果是49元一斤,也是特價,我每樣拿了一些。我把挑好的桔子拿給阿姨稱,一共是15元,還買了30元錢的開心果。
來到肉食區(qū),爸爸買了牛肉和蝦,稱好后,分別是50元和30元,后來又買了一些青菜,我一看,青菜好便宜呀,只好5元錢就可以買這么多呀。另外,媽媽也挑了一些東西,又買水餃和湯圓,我一看水餃有好多種價格,不同的牌子不同的價格。媽媽告訴我,買東西要挑經(jīng)濟實惠的東西,這樣才不會浪費錢。
我和爸爸媽媽買好東西后,來到收銀臺,阿姨把每樣東西往電腦一掃,顯示屏就出現(xiàn)金額,后算下來一共是180元錢。
今天我可開心啦,買了這么多我喜歡吃的東西,真高興,而且我還學會合理運用錢,不要浪費。
【篇三】六年級數(shù)學作文600字
數(shù)學是一門無比奇妙的學科,它雖然復雜繁瑣,但卻把圖形和數(shù)字完美地結(jié)合,讓人陶醉其中。而其中的難題便是我們思維的體操,是讓我們到達成功彼岸的小舟。
今天的數(shù)學課上,老師為我們講解數(shù)學書第28頁上的思考題。這道題粗略一看是讓人有點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但深入想一想,抓住細節(jié)找到突破點,解題的思路就會呈現(xiàn)出來了。我們知道了圓鋼的底面半徑,后面又寫了圓鋼拉出水面8cm,水面就下降了4cm,那么我們馬上就能想到拉出的體積就等于水面下降的體積,那么就可以求出水面下降的體積再除以高4cm,就可以求出水池的底面積。前面說放入圓鋼后水面上升了9cm,那么上升的體積就是圓鋼的體積,用底面積乘9就能解答了。同學們都能這樣解答,老師也很高興。但也有同學有其他的辦法。有位同學想在這道題里圓鋼每拉出2cm,水面便下降1cm,我把他的話用數(shù)學的表達方式概括就是圓鋼移動距離:水面移動距離=2:1。那么水面上升9cm,就代表了這跟圓柱下降了18cm,高也就是18cm,那么就用底面積乘高就可以直接算出圓鋼的體積了。老師聽了我們的回答之后,都說我們太了不起了。
數(shù)學中的難題雖然很難,但只要我們能聯(lián)系起學過的知識解答他們,就會發(fā)現(xiàn)數(shù)學的其樂無窮。
【篇四】六年級數(shù)學作文600字
近,我們剛網(wǎng)學習了分數(shù)乘除法與“單位1”的知識,我對它十分感興趣。這不,近就遇到了一個生活中實際的問題。
一天,怡逢爸爸媽媽有事,便將我送到了姑姑家做家庭作業(yè)。突然,正專心致志坐在電腦前炒股的姑姑大叫到:“太好了,又賺回來啦!”我不禁被嚇了一跳,便湊過去問她:“什么事那么激動?”她說:“姑姑買的單價12.5元的股票,昨天跌了6%,今天又漲了6%,看來我的眼光沒錯!”我聽了,總覺得沒那么簡單,就立即拿出了筆。首先“跌了6%”是將原價12.5看做單位一,跌去它的6%,也就是3/50,所以此時的價格為12.5-12.5×3/50=12.5-0.75=11.75元,而再漲回6%,那么此時單位一是誰呢?應該是現(xiàn)在的11.75,所以求現(xiàn)價列式是11.75+11.75×3/50=11.75+0.705=12.455元,比原價12.5少了0.045元,可見由于“單位1”的不同,得出來的數(shù)也不同。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先上漲6%,再下跌6%,那么會不會賺呢?也可以試一試,把原價12.5元看做“單位1”,此時單價為12.5+12.5×3/50=13.25元,相應跌去的是13.25的6%,現(xiàn)價應是13.25-13.25×3/50=12.455元也是虧了,看來無論是先下跌再上漲,還是先上漲在下趺,總會比原價虧一點點啊!
我立即將這個結(jié)論告訴了姑姑,讓她交易股票時應謹慎,她十分高興,連夸我是個善于思考的孩子。
生活中處處隱藏著數(shù)學知識,只要我們擁有一雙善于觀察事物的眼睛,就能發(fā)現(xiàn)許多隱藏于其中的奧秘!
【篇五】六年級數(shù)學作文600字
生活處處都有數(shù)學的身影,我們要做個有心人,學會觀察身邊的事物,去尋找數(shù)學,發(fā)現(xiàn)數(shù)學,解答數(shù)學問題。
幾個月前,我和媽媽來到了花卉種植園,看見了許許多多的花朵。那些盆栽都擺成一個圓,整齊的放在地上,盆栽里是各種五顏六色的花朵,白的如雪,粉的似霞,藍的像水,紫的賽胭……
接著,我發(fā)現(xiàn)了這些盆栽擺放得很有序,雖然顏色各不相同,卻一點兒也不眼花繚亂。我將這一發(fā)現(xiàn)告訴了媽媽,媽媽聽后連連點頭,便問了我一個問題:“這些盆栽里的花分別是白、粉、藍、紫4種顏色,你知道每種顏色各有幾盆花嗎?”
我思考了一會兒就得出了答案:“這些花從外到里一共擺312圈,外圈有25盆花,里面只有3盆,每圈隔2盆花。每種顏色都擺放在不同的位置,里面4圈是白色的,接下來3圈是粉色的,再是3圈藍色的,后是2圈紫色的。如果按每圈隔2盆花計算,第二圈紫花是25-2=23盆,一共是25+23=48盆。而白花是3+5+7+9=25盆。按這樣計算,粉色和藍色分別是39和57盆?!邦}目雖然不難,但很考驗心算。媽媽點了點頭,又問:“你知道這些花占地面的百分之幾嗎?”我看了看四周,發(fā)現(xiàn)地面是個正方形,邊長為15米,而圓的半徑大約是3米,面積是32×3.14=28.26平方米。地面面積是15×15=225平方米。于是我很快給出了答案:“盆栽占地面的28.26÷225=12.56%”媽媽敲了敲我的腦袋:“嗯,學的不錯?!?BR> 后,媽媽幫我買了一盆月季花,遞給了營業(yè)員一100元人民幣,于是她轉(zhuǎn)過頭來問我:“如果一盆月季花的價錢78.5元,那么它的價錢比我給的錢少百分之幾?”我胸有成竹地回答到:“100-78.5=21.5元,月季花的錢比你給的錢少21.5元,再用21.5÷100=21.5%。”媽媽再摸了摸我的腦袋。
生活處處有數(shù)學,我們要學會學以致用,將學過的東西和生活聯(lián)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