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端午節(jié)的古詩詞3篇

字號:


    在我的記憶中,除了春節(jié)以外就數(shù)端午節(jié)最為熱鬧了。聞著粽香,便嗅到了童年的時光,感覺那么近,仿佛那些事就發(fā)生在昨天。下面是為大家整理的有關端午節(jié)的古詩詞,歡迎閱讀參考。
    【篇1】描寫端午節(jié)的古詩詞
    《午日處州禁競渡》
    明·湯顯祖
    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甌江死,舟楫何勞吊屈來。
    《五日》
    清·陳子龍
    吳天五月水悠悠,極目煙云靜不收。
    拾翠有人盧女艷,弄潮幾部阿童游。
    珠簾枕簟芙蓉浦,畫槳琴箏笮艋舟。
    擬向龍樓窺殿腳,可憐江北海西頭。
    《臺灣竹枝詞·競渡》
    明·錢琦
    競渡齊登杉板船,布標懸處捷爭先。
    歸來落日斜檐下,笑指榕枝艾葉鮮。
    《端午》
    唐·文秀
    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日賜衣》
    唐·杜甫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
    意內(nèi)稱長短,終身荷圣情。
    【篇2】描寫端午節(jié)的古詩詞
    《端午》
    唐·殷堯藩
    少年佳節(jié)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念奴嬌》
    宋·張榘
    楚湘舊俗,記包黍沈流,緬懷忠節(jié)。
    誰挽汨羅千丈雪,一洗些魂離別。
    贏得兒童,紅絲纏臂,佳話年年說。
    龍舟爭渡,搴旗捶鼓驕劣。
    誰念詞客風流,菖蒲桃柳,憶閨門鋪設。
    嚼徵含商陶雅興,爭似年時娛悅。
    青杏園林,一樽煮酒,當為澆凄切。
    南薰應解,把君愁袂吹裂。
    《喜遷鶯》
    宋·黃裳
    梅霖初歇。乍絳蕊海榴,爭開時節(jié)。
    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處玳筵羅列。
    斗巧盡輸少年,玉腕彩絲雙結。
    艤彩舫,看龍舟兩兩,波心齊發(fā)。
    奇絕。難畫處,激起浪花,飛作湖間雪。
    畫鼓喧雷,紅旗閃電,奪罷錦標方徹。
    望中水天日暮,猶見朱簾高揭。
    歸棹晚,載菏花十里,一鉤新月。
    《端午日賜衣》
    唐·杜甫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
    意內(nèi)稱長短,終身荷圣情。
    《競渡歌》
    唐·張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
    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
    兩岸羅衣?lián)浔窍?,銀釵照日如霜刃;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前船搶水已得標,后船失勢空揮撓。
    【篇3】描寫端午節(jié)的古詩詞
    《浣溪沙》
    宋·蘇軾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
    流香漲膩滿晴川,彩線輕纏紅玉臂。
    小符斜掛綠云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齊天樂》
    宋·楊無咎
    疏疏數(shù)點黃梅雨。殊方又逢重五。
    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風物依然荊楚。
    衫裁艾虎。更釵鳧朱符,臂纏紅縷。
    撲粉香綿,喚風綾扇小窗午。
    沈湘人去已遠,勸君休對酒,感時懷古。
    慢囀鶯喉,輕敲象板,勝讀離騷章句。
    荷香暗度。漸引入陶陶,醉鄉(xiāng)深處。
    臥聽江頭,畫船喧疊鼓。
    《菩薩蠻》
    宋·陳義
    包中香黍分邊角。彩絲剪就交絨索。
    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主人恩義重。對景承歡寵。
    何日玩山家??锶幕?。
    《漁家傲》
    宋·歐陽修
    五月榴花妖艷烘。綠楊帶雨垂垂重。
    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
    生綃畫扇盤雙鳳。
    正是浴蘭時節(jié)動。菖蒲酒美清尊共。
    葉里黃驪時一弄。
    猶松。等閑驚破紗窗夢。
    《念奴嬌》
    宋·張榘
    楚湘舊俗,記包黍沈流,緬懷忠節(jié)。
    誰挽汨羅千丈雪,一洗些魂離別。
    贏得兒童,紅絲纏臂,佳話年年說。
    龍舟爭渡,搴旗捶鼓驕劣。
    誰念詞客風流,菖蒲桃柳,憶閨門鋪設。
    嚼徵含商陶雅興,爭似年時娛悅。
    青杏園林,一樽煮酒,當為澆凄切。
    南薰應解,把君愁袂吹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