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24節(jié)氣冬至吃餃子作文300字

字號:


    一年一度的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冬至快到了,我們又能吃到香噴噴的餃子了。我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多年傳統(tǒng)文化的文明古國。各個地方都有不同的文化傳統(tǒng),比如;賽龍舟,吃棕子,吃月餅,吃餃子等一些文化。《描寫24節(jié)氣冬至吃餃子作文300字》是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篇一】描寫24節(jié)氣冬至吃餃子作文300字
    今天是二十四節(jié)氣——冬至,媽媽對我說:“冬至吃餃子,耳朵不怕凍?!币宦牭匠燥溩?,我就饞得直流口水。
    一大早我就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菜場買來做餃子的食材,有餃子皮、雞蛋、韭菜、蝦、肉……
    回到家,我們就開始做起了餡料。爸爸負責剁肉,媽媽煎起了雞蛋,我呢?當然是剝蝦殼嘍!然后爸爸把它們拌在一起,加入各種調(diào)料,不一會兒,餡料就做好了,有韭菜肉餡,有蝦仁雞蛋餡,聞一聞,就覺得好香啊!
    爸爸媽媽開始包起了餃子,看著他們熟練的動作,我覺得包餃子好簡單啊!也跟著包了起來,但是包餃子看上去簡單,做起來難啊!我不是破了皮,就是餡太少了。正在我著急時,爸爸又給我示范了一次。接著我就開始學爸爸的樣子包了起來,先把餃子皮攤在手上,放一勺餡,接著用手指沾一點水,在餃子皮周圍劃上一圈,再把它對折,捏緊了,就這樣一個完整的餃子就出爐了。我學會了自己包餃子,心里美滋滋的。
    餃子下鍋了,一個個餃子像一只只小白鴨,一下潛下去,一下浮起來,好像在水中嬉戲打鬧呢!
    晚上我們一家人坐在一起,吃著熱騰騰的餃子,我的心里暖暖的。
    【篇二】描寫24節(jié)氣冬至吃餃子作文300字
    東漢時候,有個名醫(yī),叫張仲景。他的醫(yī)術高明,不管什么病,都能手到病除,人們稱他是醫(yī)圣。
    張仲景在長沙做官,那年退休回鄉(xiāng),正值隆冬,一路上寒風刺骨,雪花飄飄散。他看到那些為生活奔忙的人,衣著單薄,不少人耳朵都凍爛了,他心里很難受。
    張仲景回家后,心里總掛記著那些爛耳朵的人們,他叫他的弟子在南陽找了一塊空地拾只占棚子,架上衣鍋,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qū)寒藥格放在鍋里煮,等煮好后,把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面皮包成一只只耳朵形狀,再放在鍋里煮。到冬至那天就開張,專門送給傷的人吃。張仲景把這種治傷的藥叫“祛寒嬌耳湯”,吃過以后的人只覺得渾身發(fā)暖,兩耳生熱,傷都治好了。
    以后,每到冬天,張仲景都做“祛寒嬌耳湯”,到冬至那天,送給大家吃,預防和治療凍傷。
    巧的是,過了好多年,又到了冬至那天,張仲景離開了人世。為了紀念他,每年冬至家家戶戶包餃子吃,并說冬至吃了餃子,耳朵就不會凍掉了。直到現(xiàn)在,有些地方餃子叫做餃耳呢。
    【篇三】描寫24節(jié)氣冬至吃餃子作文300字
    時間飛逝而過,不知不覺,二十四節(jié)氣之冬天第二個節(jié)氣——冬至到了,從這以后的天氣會越來越冷。而冬至,在我們北方有一個習俗——吃餃子。
    今天放學回家,聞到一股香噴噴的餃子味。我迫不及待地沖到餐桌旁,夾起一個餃子,塞到嘴里,那種熟悉的味道在舌尖彌漫開來,漸漸擴散……吃著吃著,我心中有了疑問:為什么北方要在冬至這一天吃餃子呢?
    姥姥告訴我:立冬,表示萬物收藏,規(guī)避寒冷,以及秋收冬藏。我國民間常把這一天當作冬季的開始。我國過去是個農(nóng)耕社會,勞動了一年的人們,利用立冬這一天來休息一下。對于立冬,還有很多民間諺語,如:“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立冬立冬,補嘴空”……
    聽完姥姥的話,我又吃了一個餃子。我邊吃邊想:是啊!以前的人們能吃上一頓餃子就很滿足了,有的也可能吃不到呢!所以我們應該珍惜現(xiàn)在的美好生活,珍惜身邊的一切萬物……
    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的冬至,有一個奇特的習俗——吃餃子。它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文化,帶給了我們美好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