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語文《風姑姑的照片》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

字號:

課文講述了夢夢應風姑姑的要求,給風姑姑拍照,夢夢開動腦筋,分別從吹動小樹、河水、花兒、帆船等方面拍到了風姑姑的照片的故事。編排這篇課文,一是感受春天,感受春風的溫暖。二是激發(fā)學生開動腦筋解決問題,促進學生間接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風姑姑的照片》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guān)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小學二年級語文《風姑姑的照片》原文
    早晨,風姑姑摸摸夢夢的臉說:“小朋友,你看不見我,能給我照張相嗎?”
    “能!”夢夢拿起照相機,出了門。
    夢夢來到大路旁,只見嫩綠的柳條輕輕地擺動著?!芭?,這是風姑姑在給小樹梳頭哩!”夢夢舉起了照相機。
    夢夢來到池塘邊,只見清清的池水蕩漾著金色的波紋?!扒疲@是風姑姑在替小池塘擦臉哩!”夢夢連忙按下了快門。
    夢夢來到花壇邊,只見朵朵花兒在陽光下輕輕地搖著。“噢,這是風姑姑摟著花兒跳舞哩!”夢夢的鏡頭對準了花兒。
    夢夢又來到大河邊,只見船兒揚起風帆,快樂地駛向遠方?!皩α?,這一定是風姑姑在幫忙。她正鼓起腮幫,用力地吹呢!”夢夢的照相機咔嚓咔嚓響個不停。
    夢夢把照片送給風姑姑,風姑姑親吻著夢夢的臉蛋,吹拂著夢夢的花裙子,笑著說:“你真是個聰明的孩子?!薄?BR>    【篇二】小學二年級語文《風姑姑的照片》教案
    教學要求:
    1、認識16生字,其中會寫“照、路、旁、嫩、壇、摟、響、裙”8個字。
    2、學習默讀課文,嘗試概括內(nèi)容。
    3、了解夢夢善于觀察,富于想象的特點,學做聰明的孩子。
    教學重點、難點:
    1、掌握生字的音、形、義,默讀課文,概括內(nèi)容。
    2、了解夢夢是怎樣展開想象的。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謎語。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猜謎導入。
    1、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一個謎語,看哪個聰明的孩子猜得又快又準。
    2、出示謎面,指名猜。(花兒見它點頭,禾苗見它招手……)
    3、有一個聰明的孩子,名字叫夢夢,她能給夠給看不到、摸不著的風姑姑拍照,她是怎樣做的,我們一起來學習《風姑姑的照片》這篇課文。
    4、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質(zhì)疑。
    二、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生字,讀準字音。
    2、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
    (2)分小組開火車讀。
    (3)重點指導:“腮”是平舌音,“照、駛、察”是翹舌音。“嫩、壇、帆、吻”是前鼻音。“旁、響”是后鼻音?!奥贰迸c“摟”的讀音要注意區(qū)分。
    3、識記生字。
    多種方法識記生字:“摟”與“樓”比較記憶?!澳邸弊质亲笾杏医Y(jié)構(gòu)?!叭埂弊质且伦峙浴?BR>    4、給生字組詞
    指名自由組詞,小老師領(lǐng)讀詞語。
    學生默讀課文,在回歸文本中識記生字,進一步加深對本課生字的印象。
    5、寫生字。
    學生練習寫生字,教師指導。
    三、默讀課文,概括內(nèi)容。
    1、教師講解默讀課文的方法。
    2、提出問題:
    (1)誰給風姑姑拍照?
    (2)夢夢給風姑姑拍了哪些照片?
    3、學生帶著問題默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4、指名回答問題,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這篇課文主要寫了夢夢給風姑姑拍了4張照片的故事,那么夢夢給風姑姑拍了4張什么樣的照片呢?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
    二、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1、指名分角色朗讀一、二自然段,讀后評議。
    2、風,看不見也摸不著,可夢夢卻很有把握地給風姑姑拍照,這是怎么一回事?夢夢是怎么想的?
    3、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一、二自然段。
    三、指導學法,自學課文。
    1、指導學習第三自然段。
    出示學習提示:
    (1)自由讀,說說這一段共有幾句話。
    (2)討論:每句話寫了什么?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導,全班、交流。
    總結(jié)學習步驟:
    (1)夢夢來到了哪里?
    (2)她看到了什么?
    (3)她是怎樣想的?
    (4)她是怎樣做的?
    3、按步驟分組學習第四至六自然段,完成板書。
    4、學生自學、討論。
    5、全班匯報、交流,教師相機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1)夢夢來到了大路旁,看到了嫩綠的柳條輕輕擺,她是怎么想的呢?她為什么會這樣想?
    (2)夢夢來到池塘邊,看到了池水輕輕蕩,她是怎么想的呢?她為什么會這樣想?你覺得想得好嗎?為什么?
    (3)夢夢來到花壇邊,看到了花兒輕輕搖,為什么說是“風姑姑摟著花兒跳舞”?
    (4)夢夢來到大河邊,看到了船兒駛向遠方,她是怎么想的?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嗎?
    6、夢夢還給風姑姑拍了什么照片?請你仿照課文內(nèi)容說一說。
    7、學習第7自然段。
    風姑姑看了自己的照片,是怎樣做的,怎樣說的?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七自然段。
    四、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練習背誦課文,
    五、總結(jié)、延伸
    你喜歡夢夢嗎?她是個怎樣的孩子?
    六、作業(yè)
    完成課后練習。
    【篇三】小學二年級語文《風姑姑的照片》教學反思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以學生為主體,關(guān)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積極地看待每個學生,充分肯定每個學生的進步。教學中,我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善于鼓勵學生對文本的感悟,激發(fā)學生求知的欲 望,努力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我還將兒童詩有效地運用到語文課堂中,營造一個詩意課堂,以提煉學生的語言,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讓學生在詩的氛圍中成長??傊野褜W生的快樂學習貫穿于整個教與學的過程,課堂教學自然就呈現(xiàn)出了輕松、鮮活、高效的教學效果。
    1、孩子們年紀小,愛猜謎語,用猜謎來緩解學生的開始上課的緊張情緒,我再出示葉圣陶的兒童詩《風》,進行朗誦,導入課題時輕松自然,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指導讀準課題第二個“姑”的輕聲讀音,體現(xiàn)了低年級以識字教學為重點的特征。
    2、看圖說話和感悟朗讀的環(huán)節(jié)相輔相成,加上有趣的課件畫面,創(chuàng)設情境,給學生以直觀的感受,孩子們在老師的引導下細致觀察,發(fā)揮想象,配上動作,感知文意,在此基礎上悟出感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生字學習多樣化。這節(jié)課,我通過多種形式引導學生識字,在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的基礎上結(jié)合課文語言環(huán)境隨文識字,詞語認讀,生字認讀,分析字形,帶生字的句子朗讀,讓學生練讀等,第一課時做好事板塊學習完,有一個學生仿照葉圣陶的兒童詩《風》編的`一首兒童詩我很喜歡,既概括了風姑姑照了哪些照片,又復習鞏固了這節(jié)課所學的生字,學生拍手讀得有滋有味。應該說讀得挺多的,字詞學習有層次,學生的識字興趣很高。整堂課中重視學生朗讀,讓學生在讀中積累詞句。
    4、探究學習自主化。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教師的有效引導顯得更為重要。在學習第一、二自然段時,讓生邊讀邊思考:“風姑姑”指的是什么樣,她給夢夢布置了一個什么任務。學生反饋后,師生再合作引讀課文第三自然段:夢夢來到哪里,他看見什么?(生讀)夢夢拍下了什么?(生讀)你覺得怎么樣?這一環(huán)節(jié)教給學生方法,接著學生用同樣的方法自己讀第四、五、六自然段:用筆畫畫。夢夢在池塘邊看到了什么?用橫線畫出來。夢夢是怎樣做的?用波浪線畫出來。第七自然段寫了風姑姑對夢夢的夸獎。你覺得夢夢是個怎么的孩子?小組討論。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發(fā)揮出來了,他們的思維是活躍的,發(fā)言是積極的。
    5、合理想象練說話。夢夢以小樹的搖動、河水的蕩漾、花兒的起伏、帆船的行駛四個方面給風姑姑拍照。你還可以從哪些方面來給風姑姑拍照呢?讓學生自由交流,自主上臺發(fā)表觀點,老師評價學生的觀點,不淮確的地方進行補充。在訓練的過程中我注重架設生活與教材聯(lián)系的橋梁,引導和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關(guān)注學生的內(nèi)心感受,通過學生對生活觀察后的感受,學生敢于想象,學生踴躍發(fā)言。讓學生明白了文本中所蘊含的道理,同時也教給了學生要善于觀察生活,積累生活,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這不但拓展了文本,也讓學生感受到語文課堂教學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