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級造價工程師考試《案例分析》輔導資料

字號:

造價工程師考試在即,因此目前這個階段教材應該看完一遍,該強化一下自己對于教材考點的記憶,及時查漏補缺。為您精心整理了2020年一級造價工程師考試《案例分析》輔導資料,更多造價工程師考試的資訊,請關注為您實時更新的內容。
    
    【篇一】2020年一級造價工程師考試《案例分析》輔導資料
    營業(yè)收入及稅金的估算:
    1.營業(yè)收入的估算
    營業(yè)收入=產品銷售量(或服務量)×產品單價(或服務)
    適用于增值稅的投資方案價格可以是含增值稅的價格,也可以是不含增值稅的價格,但要在分析中予以說明。
    2.補貼收入的估算
    分別按財政、稅務部分的規(guī)定,分別計入或不計入應稅收入。(考試中很少涉及補貼收入,如涉及則會說明是否記取所得稅。)
    3.相關稅金的估算
    (1)增值稅(營改增后教材根據(jù)相關要求全面修訂)
    增值稅是以商品(含應稅勞務)在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作為計稅依據(jù)而征收的一種流轉稅。實行價外稅,也就是由消費者負擔。
    1)納稅人身份
    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guī)模納稅人。在建筑業(yè),年銷售額在500萬元及以下的企業(yè)為小規(guī)模納稅人;年銷售額在500萬元以上的企業(yè)為一般納稅人。
    2)計稅方法
    分為簡易計稅方法和一般計稅方法。
    a.簡易計稅方法
    小規(guī)模納稅人采取簡易計稅方法增值稅,征收稅率大多為3%。
    應繳納稅額=不含稅銷售額×稅率。
    (不可抵扣進項稅額)
    b.一般計稅方法
    一般納稅人采取一般計稅方法增值稅,征收稅率一般為6%、9%、13%。
    (a)無可抵扣進項稅額時,應納稅額=不含稅銷售額×稅率。
    (b)有可抵扣進項稅額時,
    應納稅額=銷項稅額-進項稅額
    =不含稅銷售額×稅率-可抵扣進項費用×稅率-可抵扣設備投資×稅率
    =含稅銷售額/(1+稅率)×稅率-可抵扣進項費用×稅率-可抵扣設備投資×稅率。
    特別說明:
    當期銷售稅額小于當期進項稅額不足抵扣時,其不足部分可以結轉下期繼續(xù)抵扣。
    工程項目投資構成中的建筑安裝工程費、設備及工器具購置費、工程建設其他費用中所含增值稅進項稅額,可以根據(jù)國家增值稅相關規(guī)定實施抵扣,該可抵扣固定資產進項稅額不得計入固定資產原值。
    3)增值稅發(fā)票
    分為專用發(fā)票和普通發(fā)票。
    進項費用支出取得增值稅普通發(fā)票,不可以抵扣銷項稅額。
    進項費用支出取得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并在開具之日起規(guī)定時間內(360天)認證后,可以抵扣銷項稅額。
    對于有些進項費用支出,雖取得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但稅務政策規(guī)定也不可用于抵扣銷項稅額(如:因非正常損失引起的材料購買等。如果非正常損失的責任方是承包商的話,業(yè)主方是不會額外追加工程款的)。
    4)總成本
    價格(價值)原理的基本表達式為:
    價格(價值)=成本+利潤+稅金。
    這三部分是相互獨立的。但是,從實施“營改增”之后,財務會計領域都是把普票進項稅額和不可抵扣專票進項稅額合并到成本之中。
    (2)增值稅附加稅
    增值稅附加稅是附加稅的一種,對應計增值稅的,按照增值稅稅額的一定比例征收的稅。
    增值稅附加稅=增值稅應納稅額×增值稅附加稅率(考試時一般會直接告訴稅率)
    【篇二】2020年一級造價工程師考試《案例分析》輔導資料
    折舊的概念和計算:
    (1)固定資產原值
    固定資產原值是指項目投產時(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按規(guī)定由投資形成固定資產的部分。
    特別說明:
    維持運營投資若應予以資本化,應計入固定資產原值,并計提折舊(考試一般不會涉及);若只能費用化,則不形成固定資產原值,應計入到總成本費用中。
    工程項目投資構成中的建筑安裝工程費、設備及工器具購置費、工程建設其他費用中所含增值稅進項稅額,可以根據(jù)國家增值稅相關規(guī)定實施抵扣,該可抵扣固定資產進項稅額不得計入固定資產原值,即固定資產原值應扣除可抵扣固定資產進項稅。
    (2)固定資產折舊的計算
    ①平均年限法
    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折舊年限*100%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年折舊率
    注意:考試多為此方法。
    ②工作量法(了解)
    ③雙倍余額遞減法(了解)
    年折舊率=(2/折舊年限)×100%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賬面凈值×年折舊率
    在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到期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后的凈額平均攤銷。
    ④年數(shù)總和法(了解)
    年折舊率=(折舊年限-已使用年數(shù))/[折舊年限×(折舊年限+1)÷2]×100%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年折舊率
    (3)固定資產殘值和余值的計算
    1)固定資產殘值=固定資產原值×殘值率
    2)固定資產余值
    運營期等于固定資產使用年限,則:固定資產余值=固定資產殘值
    運營期小于固定資產使用年限,則:固定資產余值=(使用年限-運營期)×年折舊費+殘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