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國人民警察節(jié)的心得體會【三篇】

字號:

“中國人民警察節(jié)”是在國家層面專門為人民警察隊伍設立的節(jié)日,是對人民警察隊伍為黨和人民利益英勇奮斗的充分肯定。以下是心得體會頻道整理的關于中國人民警察節(jié)的心得體會【三篇】,歡迎參考,更多詳細內容請關注。
    【篇一】關于中國人民警察節(jié)的心得體會
    近日,經(jīng)黨中央批準、國務院批復,自2021年起,將每年1月10日設立為“中國人民警察節(jié)”?!爸袊嗣窬旃?jié)”的設立,充分體現(xiàn)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人民警察隊伍的高度重視和關心關懷,是進一步健全完善人民警察榮譽制度和標志體系的重要舉措,對于推動人民警察隊伍革命化正規(guī)化專業(yè)化職業(yè)化建設,增強廣大民警職業(yè)榮譽感自豪感歸屬感,激勵全警以強烈的擔當精神履行好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使命任務具有重大意義。
    人民警察隊伍是一支有著光榮傳統(tǒng)和優(yōu)良作風的隊伍,也是和平年代犧牲多、奉獻大的隊伍。長期以來,人民警察、忠誠履職,不怕犧牲、無私奉獻,用辛勤的汗水乃至寶貴的鮮血和生命,為捍衛(wèi)政治安全、維護社會安定、保障人民安寧筑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銅墻鐵壁。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國僅公安機關人民警察隊伍就有1.4萬余名民警英勇犧牲,10余萬名民警負傷,3700余名民警被評為烈士。在今年上半年疫情防控和維護安全穩(wěn)定工作中,共有169名公安民警因公犧牲。“中國人民警察節(jié)”是在國家層面專門為人民警察隊伍設立的節(jié)日,是對人民警察隊伍為黨和人民利益英勇奮斗的充分肯定。
    據(jù)了解,1986年1月10日,廣東省廣州市公安局率先建立我國第一個110報警服務臺。1996年,公安部在福建漳州召開全國城市110報警服務臺建設工作現(xiàn)場會,全面推廣“漳州110”經(jīng)驗。經(jīng)過三十多年的實踐與探索,110已經(jīng)成為人民警察隊伍的標志性品牌,被譽為“人民的保護神”。近年來,每年1月10日公安部及各地公安機關都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110宣傳日活動,這一日期具有極高的社會知曉度和群眾認可度。將這一日期確立為“中國人民警察節(jié)”,體現(xiàn)了鮮明的政治性、廣泛的人民性和警察職業(yè)的標志性。
    國務院批復要求,“中國人民警察節(jié)”由公安部商有關部門組織實施。
    【篇二】關于中國人民警察節(jié)的心得體會
    作為一名剛入職兩年的青年民警,我既沒有辦理過具有重大影響力的要案,也沒有獲得過什么至高的獎勵與榮譽,倘若還有什么可談的,我想無非兩樣東西:其一是對平凡工作崗位的堅守,其二便是對法治中國夢想的信仰。
    中華法系源遠流長,從春秋戰(zhàn)國時期到新中國成立,中國在關于“法”的問題上從未偏廢,偉大思想家墨子曾說:“天下從事者,不可以無法儀;無法儀而其事能成者無有也”。天下的一切事物不可以沒有標準,做人要有做人的標準,即原則;做事要有做事的標準,即規(guī)則;治國要有治國的標準,即法則。不遵循一定的標準而能成事者,自古以來是沒有的?;赝朴茪v史,古人常把“盛世”的想象寄托在明君賢臣身上,卻終究難逃“人存政舉、人亡政息”的治亂循環(huán)。因此,黨的xx大作出了我黨歷第一個關于加強法治建設的專門決定,開啟了中國法治的新時代,法律成為治國之重器。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黨的xx屆xx全會上強調: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重要保障,是著眼于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實現(xiàn)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長遠考慮。要妥善解決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中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問題,則必須密織法律之網(wǎng),強化法治之力,把依法治國擺在突出位置,把黨和國家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從“一五”到“六五”,近三十年持續(xù)不斷的普法教育如同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使我們每一個人成長為“知法、用法、守法、敬法”的公民。這一過程中又有一些值得我們去學習的模范人物: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中國法學會副會長、民法學研究會會長王利明,他是我國《民法典》的重要編纂成員,為保護公民私權鼓與呼,致力于讓民法典理念得到廣泛傳播;中國知識產權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二級教授馬一德,他組織并起草完成了《民法典•知識產權編》學者建議稿,還就民法典編纂體例問題向全國人大提出建議,憑借心中一份堅持,孜孜以尋創(chuàng)新法治,耕耘求索知識產權;法律知識是嚴肅且嚴謹?shù)?,但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刑法研究所所長羅翔,卻將高堂之上的法學教育帶到了氛圍輕松的視頻網(wǎng)站上,用短視頻普法,用幽默的講解讓法律知識“出圈”,讓法律回歸生活,讓法學變得不再晦澀難懂,走進普通人心中……還有很多這樣平凡而又偉大的人,他們?yōu)楣娎娌恍副疾?,一路走來風風雨雨,卻從未懈?。凰麄儓猿忠允聦崬橐罁?jù)、以法律為準繩,追求公平,守望正義;他們秉承信仰,在各自的領域里奮斗,用時光守衛(wèi)時光,用生命佑護生命,為建設法治中國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河水認為河岸限制了它的自由,一氣之下沖出了河岸,涌上原野,吞沒了房屋與莊稼,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它自己也因為蒸發(fā)和大地吸收而干涸。為什么尋求自由的河水終失去了自由和它本身呢?那是因為它所追求的那種無拘無束的、絕對的自由是不存在的。正如韓非子所說:“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不論是個人還是集體,如果不按規(guī)章辦事,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那終將會被社會所拋棄。
    作為人民民主專政的重要工具、黨和人民的“刀把子”,我們公安機關更要堅定維護法律的權威和尊嚴,弘揚法治精神,堅持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執(zhí)法辦案,讓依法辦事成為常態(tài),讓法治成為全警思維和行為習慣,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矢志不渝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捍衛(wèi)者!
    【篇三】關于中國人民警察節(jié)的心得體會
    每個人長大后都有一個職業(yè),我想成為一名警察。
    我想成為一名警察,警察是為人民服務的,在洪水面前神機妙算救助被困的群眾,在雪災面前挺身而出開辟群眾前進的道路。
    我想成為一名警察,但是,成為一名警察不容易,做警察更不容易。我舅舅就是一名警察,他每天早出晚歸,忙的時候往家里打個電話的空兒都沒有,回家以后也是倒頭就睡。
    我想成為一名警察,這要我從小就樹立一種良好的習慣,比如,上課時要專心致志地聽講,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每一項作業(yè),積極參加各種有利于自身學習、成長的活動,如果犯了錯誤要及時改正。
    成為警察首先要動作靈敏,這一點我就很符合。為了實現(xiàn)這個目標,我每天早晨6:30起床,然后開始跑步,不管刮風下雨,我都要堅持,爭取在年級比賽中拿個前幾名。我還經(jīng)常和爸爸一起去打乒乓球、羽毛球等各種增強體育鍛煉的活動。
    我多想成為一名警察呀,這個想法一直縈繞于心。繼續(xù)努力奮斗吧,我暗想。在不久的將來,我一定能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為人民服務的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