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是闡述心靈的文學(xué)藝術(shù),而詩人、詞人則需要掌握成熟的藝術(shù)技巧,并按照嚴格韻律要求,用凝練的語言、綿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豐富的意象來高度集中地表現(xiàn)社會生活和人類精神世界。整理了相關(guān)內(nèi)容,快來看看吧!希望能幫助到你~更多相關(guān)訊息請關(guān)注!
【篇1】描寫雨的詩詞及賞析
臨安春雨初霽
作者:陸游
原文: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fēng)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翻譯及賞析:
近年來做官的興味淡淡的像一層薄紗,誰又讓我乘馬來到京都作客沾染繁華?
住在小樓聽盡了一夜的春雨淅瀝滴答,清早會聽到小巷深處在一聲聲叫賣杏花。
鋪開小紙從容地斜寫行行草草,字字有章法,晴日窗前細細地煮水、沏茶、撇沫,試著品名茶。
呵,不要嘆息那京都的塵土?xí)K潔白的衣衫,清明時節(jié)還來得及回到鏡湖邊的山陰故家。
⑴霽(jì):雨后或雪后轉(zhuǎn)晴。
⑵世味:人世滋味;社會人情。
⑶客:客居。
⑷京華:京城之美稱。因京城是文物、人才匯集之地,故稱。
⑸深巷:很長的巷道。
⑹明朝(zhāo):明日早晨。
⑺矮紙:短紙、小紙。
⑻斜行:傾斜的行列。
⑼草:指草書。
⑽晴窗:明亮的窗戶。
⑾細乳:沏茶時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
⑿分茶:宋元時煎茶之法。注湯后用箸攪茶乳,使湯水波紋幻變成種種形狀。
⒀素衣:原指白色的衣服,這里用作代稱。是人對自己的謙稱(類似于“素士”)。
⒁風(fēng)塵嘆:因風(fēng)塵而嘆息。暗指不必擔(dān)心京城的不良風(fēng)氣會污染自己的品質(zhì)。
【篇2】描寫雨的詩詞及賞析
烏夜啼·昨夜風(fēng)兼雨
作者:李煜
原文:
昨夜風(fēng)兼雨,簾幃颯颯秋聲。燭殘漏斷頻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醉鄉(xiāng)路穩(wěn)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翻譯及賞析:
昨天的夜晚,風(fēng)雨交加,遮窗的帳子被秋風(fēng)吹出颯颯的聲響,窗戶外傳來了令人心煩的風(fēng)聲雨聲,整整響了一夜。蠟燭燃燒的所剩無幾,壺中水已漏盡,我不停的多次起來斜靠在枕頭上。躺下坐起來思緒都不能夠平穩(wěn)。
人世間的事情,如同流水東逝,說過去就過去了,想一想我這一生,就像做了一場大夢,以前的榮華富貴生活已一去不復(fù)返了。醉鄉(xiāng)道路平坦,也無憂愁,可常去,別的地方不能去。
1.兼:同有,還有。
2.簾幃(wéi):簾子和帳子。簾,用布、竹、葦?shù)茸龅恼诒伍T窗的東西。幃,同帷,帳子,幔幕,一般用紗、布制成。
3.颯颯(sà):象聲詞,這里形容風(fēng)吹簾幃發(fā)出的聲音。
4.燭殘:蠟燭燃燒將盡。殘,盡,竭。
5.漏斷:漏壺中的水已經(jīng)滴盡,表示時間已經(jīng)很晚。漏,漏壺,為古代計時的器具,用銅制成。壺上下分好幾層,上層底有小孔,可以滴水,層層*,以底層蓄水多少計算時問。
6.頻:時常,頻繁。
7.欹(qī)枕:通彀,斜,傾斜。欹枕,頭斜靠在枕頭上。
8.平:指內(nèi)心平靜。
9.世事:指人世間的各種各樣的事情。
10.漫:枉然,徒然。
11.浮生:指人生短促,世事虛浮不定。浮,這里為短暫、空虛之意。
12.醉鄉(xiāng):指人醉酒時神志不清的狀態(tài)。
13.穩(wěn):平穩(wěn),穩(wěn)當(dāng)。宜,應(yīng)當(dāng)。
14.不堪行:不能行???,能夠。
【篇3】描寫雨的詩詞及賞析
清明
作者:杜牧
原文: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翻譯及賞析:
江南清明時節(jié)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
借問當(dāng)?shù)刂撕翁庂I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遙指杏花山村。
清明: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在陽歷四月五日前后。舊俗當(dāng)天有掃墓、踏青、插柳等活動。宮中以當(dāng)天為秋千節(jié),坤寧宮及各后宮都安置秋千,嬪妃做秋千之戲。
紛紛:形容多。
欲斷魂:形容傷感極深,好像靈魂要與身體分開一樣。斷魂:神情凄迷,煩悶不樂。這兩句是說,清明時候,陰雨連綿,飄飄灑灑下個不停;如此天氣,如此節(jié)日,路上行人情緒低落,神魂散亂。
借問:請問。
杏花村:杏花深處的村莊。今在安徽貴池秀山門外。受此影響,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