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語文《劉胡蘭》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

字號:

《劉胡蘭》這篇課文記敘了劉胡蘭嚴守黨的機密,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堅貞不屈,后壯烈犧牲的感人事跡,歌頌了劉胡蘭忠于黨,忠于人民,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劉胡蘭》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guān)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小學二年級語文《劉胡蘭》原文
    1947年1月12日,天陰沉沉的,寒風吹到臉上像刀割一樣。國民黨反動派包圍了云周西村。由于叛徒的出賣,年輕的共產(chǎn)黨員劉胡蘭被捕了,關(guān)在一座廟里。
    敵人想收買劉胡蘭,便對她說:“告訴我,村子里誰是共產(chǎn)黨員,說出一個,給你一百塊錢?!眲⒑m大聲回答:“我不知道!”敵人又威脅她說:“不說就槍斃你!”劉胡蘭憤怒地回答:“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敵人從劉胡蘭口里得不到什么,把她打得鮮血直流,劉胡蘭像鋼鐵鑄成似的,一點兒也不動搖。
    敵人把劉胡蘭拉到廟門口的廣場上,當著她和鄉(xiāng)親的面,鍘死了被捕的六個民兵。敵人指著血淋淋的鍘刀說:“不說,也鍘死你!”劉胡蘭挺起胸膛說:“要殺要砍由你們,怕死不是共產(chǎn)黨員!”她迎著呼呼的北風,踏著烈士的鮮血,走到鍘刀跟前。劉胡蘭光榮地犧牲了。那年她才十五歲。
    1947年3月26日,毛澤東主席聽到這個消息,為劉胡蘭親筆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篇二】小學二年級語文《劉胡蘭》教案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情感
    教師有感情地談話:1947年國民黨統(tǒng)治時期,在山西省云周西村,由于叛徒的出賣,年僅15歲的共產(chǎn)黨員劉胡蘭被捕了。(板書課題出示劉胡蘭像)敵人對她用盡了刑法,劉胡蘭毫不動搖。后,敵人當著鄉(xiāng)親們的面用鍘刀殺害了她。毛主席為劉胡蘭親筆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保ò淹煸~板書在黑板上。)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每一個字音。
    2、邊讀邊標出自然段,畫出生字詞,然后再認真反復的拼讀生字詞。
    3、同桌互相認讀畫出來的生字詞,糾正對方的錯音。開火車讀、齊讀。
    4、再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5、四人小組合作讀課文,要求讀得通順流利。
    6、指名檢查讀,評讀。
    7、聽錄音讀課文,想:課文寫了一個什么故事?
    三、識記生字,書寫生字
    1、再次認讀有拼音的生字詞,然后認讀沒有拼音的生字詞。
    2、認讀沒有拼音的生字,開火車讀,齊讀。
    3、你快記住了哪個字,你是怎么樣記住它的?
    4、用字組詞并說話。
    5、你能把下面這幾個字寫好嗎?先觀察一下它們的樣子,然后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些什么?
    6、仔細觀察這些字的筆畫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看看你能提出什么同學們寫這個字時要注意的問題。
    7、教師邊念筆順邊在田字格里示范,學生邊觀察邊在桌面上跟著老師一起書空。
    8、指導學生先描紅,再獨立書寫。
    9、引導學生互相欣賞,看誰寫得工整美觀。
    四、總結(jié)談話,布置作業(yè)
    第二課時
    一、情境引入
    1、欣賞電影《劉胡蘭》片段,感受情境
    2、討論:剛才你看到了什么?看了電影后你現(xiàn)在想對劉胡蘭說什么?
    3、情感表達:用你喜歡的方式大聲地對劉胡蘭說一說。
    二、研讀課文
    過渡:我們能夠從電影中感受到劉胡蘭的勇敢、偉大,我們也可以從課文的描寫中感受到劉胡蘭的英勇不屈,那就讓我們讀一讀課文,從課文中找一找從哪里可以看出劉胡蘭在敵人面前的英勇不屈?
    1、自由讀課文,用你喜歡讀的方式讀一讀找一找有關(guān)句子。
    2、同桌或四人小組交流一下。
    3、討論交流,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隨機指導理解和朗讀好以下四組句子:
    A、敵人想收買劉胡蘭,對她說:“告訴我,村子里誰是共產(chǎn)黨員,說出一個,給你100塊錢。”劉胡蘭大聲回答:“我不知道!”(要點:理解“收買”;體會人物的不同語氣;劉胡蘭真的不知道嗎?)
    B、敵人又威脅她說:“不說就槍斃你!”劉胡蘭憤怒地回答:“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要點:理解“威脅”、“憤怒”;體會人物的不同語氣)
    C、敵人把劉胡蘭打得鮮血直流。劉胡蘭像鋼鐵鑄成似的,一點兒也不動搖。(要點:理解“鋼鐵鑄成”;體會劉胡蘭的鋼鐵意志)
    D、敵人指著血淋淋的鍘刀說:“不說,也鍘死你!”劉胡蘭挺起胸膛說:“要殺要砍由你們,怕死的不是共產(chǎn)黨員!”(要點:體會人物語氣和劉胡蘭的品質(zhì))
    4、齊讀第四段,談?wù)剬γ飨癁閯⒑m親筆寫的挽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理解。練習有語氣朗讀。
    5、讀了課文,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起因等)
    三、總結(jié)升華
    1、師生合作朗讀全文。
    2、教師總結(jié)。
    同學們,有千千萬萬像劉胡蘭這樣的先烈為了我們的幸福生活,獻出了他們寶貴的生命。他們的血不會白流,我們要永遠記住他們的名字,不辜負他們的希望,把我們的國家建設(shè)得更加美好,讓我們齊聲朗讀毛主席為劉胡蘭寫的挽詞,以表示我們對烈士的懷念。齊頌: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篇三】小學二年級語文《劉胡蘭》教學反思
    《劉胡蘭》是一篇英雄人物的文章,用對話的形式刻畫了人物的特點,所以,讀出對話中不同的語氣也就相當重要了。
    范讀后是講解課文。第一個問題:這篇課文講了什么?同學們很準確的找到了:講的是劉胡蘭被捕了。然后介紹了被捕的歷史背景、原因。重點再來理解:被捕、叛徒等詞語的意思。第二個問題:在文中用橫線畫出敵人收買、威脅、拷打和恐嚇劉胡蘭的句子。用浪線畫出劉胡蘭的表現(xiàn)。隨著孩子們的匯報逐一進行分析和朗讀的指導。因為有范讀留下的印象,在朗讀時,孩子們讀的敵人的收買、飛、威脅語氣形象極了。為經(jīng)典的是孩子們讀出了劉胡蘭勇敢、大聲、憤怒的語氣。重點體會:鮮血直流、鋼鐵鑄成似的。我讓孩子們做出“鋼鐵鑄成似的”的動作。后講到,劉胡蘭犧牲時,只有15歲,15歲在現(xiàn)在就是初三的年齡,在家長眼中就是孩子。而劉胡蘭已經(jīng)是共產(chǎn)黨員了,可以為祖國和人民犧牲。從孩子眼中,我已經(jīng)看到了他們對劉胡蘭的崇敬之意。講到此處,孩子們就更容易理解毛主席的題詞了。
    這篇課文,我和孩子們學習的輕松、快樂。孩子們的朗讀水平的提升讓我高興,以后要給孩子更多練習朗讀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