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語文《春到梅花山》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

字號:

《春到梅花山》記敘了早春時節(jié)梅花山梅花盛開的動人景象和人們游覽梅花山,觀賞梅花的情景。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一年級語文《春到梅花山》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小學一年級語文《春到梅花山》原文
    早春,寒氣還沒有退盡,滿山的梅花就開放了。盛開的梅花,你挨著我,我挨著你,像藍天下的片片彩云。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瑩透亮,散發(fā)出淡淡的清香。
    人們喜愛報春的梅花。一到休息日,通往梅花山的大道上,便涌動著看花的人流,梅花山成了歡樂的海洋。 
    【篇二】小學一年級語文《春到梅花山》教案
    一、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認識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理解早春時節(jié)梅花山盛開時的美景和游人觀賞梅花的盛況,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梅花開放時的動人景象,讓學生置身于春光之中,受到美的熏陶。
    三、教學準備:
    教學軟件
    生字卡片
    四、教學時間:三教時
    第一教時
    一、教學要求:
    1、初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梅花山的美。
    2、學習生字詞,理解詞義。
    二、教學重難點:
    整體感知,感受梅花山的美。
    三、教學準備:
    教學軟件
    生字卡片
    四、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提問導入
    1、板書課題,誰能說說這個題目的意思?
    2、看到這個題目,小朋友們一定要問:梅花山在哪里?春天來到梅花山怎么樣?對嗎?
    3、簡介梅花山:
    梅花山位于南京中山門外鐘山的南部,在東郊風景區(qū)內。每年到了紅梅花開的時候,許多人都來到這里游覽。
    4、春天來到梅花山怎么樣呢?我們來看看課文是怎么寫的。
    (二)初讀課文
    1、引導看軟件,用自己的話從圖上看到什么?
    2、要求學生:
    (1)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畫出生字詞。
    3、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嘗試理解生字詞的意思。
    4、了解自讀情況。
    (1)出示生字詞和帶有生字詞的語句。
    寒氣還沒有退盡。
    盛開的梅花,你挨著我,我挨著你,像藍天下的片片彩云。
    散發(fā)休息歡樂晶瑩透亮涌動
    (2)學生拼讀生字詞。
    指名認讀帶有生字詞的語句,教師正音,領讀生字詞。
    (3)學生相互交流理解生字詞的意思。
    (4)我們怎樣才能記住下面這些字?請大家想好辦法。
    出示生字詞:寒還退盡挨片發(fā)休息歡
    學生自主記憶,交流記憶生字的方法。
    指名發(fā)言。
    歸納:
    部件法:休息
    換一換:吹
    歌訣法:盡
    5、自由讀課文,看看課文一共有幾句話?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指導停頓。朗讀。
    (2)齊讀。
    (3)指名讀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
    (4)齊讀。
    (三)布置作業(yè)
    1、寫寫、識記生字詞。
    2、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教時
    一、教學要求:
    通過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理解早春時節(jié)梅花山盛開時的美景和游人觀賞梅花的盛況,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理解早春時節(jié)梅花山盛開時的美景和游人觀賞梅花的盛況,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準備:
    教學軟件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運用生字詞卡片,指名認讀,正音。
    2、指名領讀兩個長句(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
    (二)講讀課文
    1、精讀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想:你讀懂了什么?互相交流。
    (2)檢查自讀效果。
    匯報讀懂了什么?
    (3)梅花山的梅花這么多,這么美,這么香,你們喜歡。請選折你喜歡的句子朗讀,然后大膽地讀給大家聽。
    (4)各自練讀,指名朗讀,齊讀。
    2、講讀第二自然段。
    (1)第二自然段一共有兩句話。請你們組有讀,看看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來。
    (2)歸納:第一句話是總寫,第二句話具體寫人們怎么喜愛它的。
    (3)練習朗讀第二自然段。
    (4)回憶全文內容。
    (5)練習朗讀全文,指名朗讀。
    (三)布置作業(yè)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用“像”練習打比方,口頭說一句話。
    3、填空:
    (1)人們喜愛()。
    (2)梅花山發(fā)出()。
    (3)春風姐姐輕輕()。
    (4)春筍掀翻()。
    第三教時
    一、教學要求:
    指導在田字格中將生字端正、勻稱、美觀的書寫。
    二、教學重難點:
    指導寫字。
    三、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填空。
    (1)人們喜愛()。
    (2)梅花山發(fā)出()。
    (3)春風姐姐輕輕()。
    (4)春筍掀翻()。
    2、用“像”練習打比方,口頭說一句話。
    3、指名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二)寫字指導
    1、說出下列偏旁:
    尸字頭又字旁提手旁自字頭
    2、出示生字,要求自主學習,說說怎樣才能把下面這些字寫好:
    發(fā)片休息還退挨寒
    3、組織交流
    片:后一筆豎折。
    發(fā):后一點別忘了。
    休:左窄右寬。
    盡:尸字頭居中,兩點保持一定距離。
    還、退:半包圍結構。
    學生說一個,教師板書一個。
    4、學生描紅。
    (四)布置作業(yè)
    1、繼續(xù)練習寫字。
    2、用下列偏旁組字。
    提手旁()()()寶蓋頭()()()三點水()()()走之底()()()
    3、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篇三】小學一年級語文《春到梅花山》教學反思
    《春到梅花山》記敘了早春時節(jié)梅花山梅花盛開的動人景象和人們游覽梅花山,觀賞梅花的情景。這么美的文章,要引領智障孩子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我覺得以下三個方面是不能少的,我也是這么上的,效果還可以。提煉出來,供大家一起討論:
    一、借助圖片,增加視覺的美感
    色彩鮮艷的圖,是很受智障孩子歡迎的,直觀形象更容易被孩子們接受。根據(jù)《春到梅花山》這篇課文的特點,我覺得用到圖的機會是很多的。上課伊始,出示掛圖,讓孩子仔細觀察圖,采用抒情的語言吸引學生漸入情境,問:你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孩子們告訴我從圖中看到了很多美麗的梅花,還有很多的人??磥恚⒆觽兊谝谎劬湍芨惺艿搅艘慌缮鷻C勃勃的早春梅花景象。教學過程中,我始終充分利用掛圖這生動的教學資源,穿插于語言感知與朗讀訓練中。圖的展示,讓孩子們更容易深刻感受到花的美與人的多,增加了視覺的美感。
    二、緊扣詞句,感悟課文的意境
    這篇課文的語言是很美的,也是很注意細節(jié)的。比如文中表現(xiàn)梅花開得早,它用了這樣的句子:寒氣還沒有退盡,滿山的梅花就開放了。我讓孩子們想想,這句話寫出了梅花的什么,接著,一起找出有關的詞,通過讀思關鍵詞句,加深感悟。再如寫盛開的梅花很多,它用了“你挨著我,我挨著你”這樣的詞句,我先讓孩子理解什么叫“挨”,再加以想象“你挨著我,我挨著你”是怎樣一種情景,接著讓孩子們結合看圖、表演,體會這句話的意思。后面的教學同上,如抓住理解“涌動、人流”體會人的多,抓住理解“歡樂的海洋”感受人們的熱情,等等。通過抓詞句,不僅讓孩子們理解了課文,加深感悟,同時也在無形中學會了學習。
    三、充分朗讀,培養(yǎng)孩子的語感
    在看圖、抓詞句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再加以充分的朗讀,孩子們對課文的語言美、意境美印象就更深了。朗讀的形式多樣,且穿插于分析理解的過程中,比如,拎出重點詞句時,抓住重點詞進行感情朗讀,以加深理解;比如,邊看圖邊朗讀感受梅花的美、梅花的多、人的多、人們的熱情,輔助理解;比如,說話訓練過程中,通過反復朗讀以仿之說話,等等。朗讀,在語文教學中是至關重要的,沒有朗讀的課堂是干枯的,是沒有活力的,有目的的充分朗讀,孩子們不僅愛讀,同時也讀得有效,培養(yǎng)了孩子的語感。
    總之,對智障孩子閱讀教學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在教學中不斷地摸索,不斷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