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六年級作文五篇

字號: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民風民俗,都有自己的特色、特點。當然,我的家鄉(xiāng)也不例外。以下是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內(nèi)容,歡迎大家閱讀。
    【篇一】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六年級作文
    我們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很多,例如:紅紅火火的春節(jié),全家團圓的元宵節(jié),喝菊花酒的重陽節(jié),賽龍舟的端午節(jié),團圓賞月的中秋節(jié)……在這些傳統(tǒng)節(jié)日中,我最喜歡的是春節(jié)。
    春節(jié)是我國最為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在春節(jié)里家家戶戶都要吃餃子,蘸餃子的醋也要放一些蒜粒,讓人們都忍不住多吃一些餃子。
    在過年的前幾天,小孩子都要去買一些玩具,小女孩買一些娃娃、花燈,小男孩都買爆竹和手槍什么的。大部分小孩子們都買糖,買了一大袋子水果糖和牛奶糖。糖的形狀有長方形和圓形的,又甜又黏,這是小孩子最喜歡的了。
    在除夕的時候,真熱鬧啊!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買的衣服,門上貼上對聯(lián),還要貼上大大小小的年畫,還要把“福”字倒著貼,說明“福到了”。
    除夕晚上,家家熬通宵,炮竹聲連綿不斷。在外面玩的人都要回家吃個團圓飯,大街小巷里連個人影都沒有了。
    到元宵節(jié)的時候,春節(jié)又到了一個高潮。正月十五的時候,到處都張燈結彩,大大小小的花燈叫人眼花繚亂,大街上像辦喜事,各家各戶都要掛幾個花燈。大街上還有猜燈謎的,猜對了還有獎品拿。
    過完年后的我們都又長了一歲。大人們又忙了起來,工作的人都回到工作崗位上工作了,上學的也都去上學了,大家又開始忙起來了。新的一年,人們對生活又有了新的憧憬。
    【篇二】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六年級作文
    我的家鄉(xiāng)在渦陽,都說:“老子故里,道德之鄉(xiāng)。”如果你來到這里,也會覺得名副其實。家鄉(xiāng)春節(jié)的風俗也是非常豐富多彩的。
    我家鄉(xiāng)的大年三十別有一番風趣。大年三十的時候,我們一家是非常清閑的,媽媽就去菜市場采購年貨,我呢也是在家里待著。等了許久后,媽媽回來了,買了那么多東西。晚上,開始包餃子了,我迫不及待地洗了手,然后就幫媽媽包餃子了,包好餃子后,我們便把包好的餃子先拿出一部分吃,再把那一大部分放進冰箱里。
    吃過飯后,媽媽帶我去紫光公園看燈展了。我也非常的興奮。到了紫光公園,我看到那里人山人海,各種各樣的花燈使我眼花繚亂。它們的顏色也是五彩繽紛。每一個花燈的樣子都是栩栩如生,在那里玩了一會就要回家了,我戀戀不舍地和那漂亮的花燈告了別。
    大年初一時,我很早起了床,吃過早飯后,就可以要壓歲錢了。媽媽坐在板凳上,我給媽媽磕了頭拿到了壓歲錢。媽媽樂呵呵的,我的心里也是美滋滋的,因為我家親戚很多,所以到了親戚家里又拿到了許多壓歲錢,我也很開心,有那么多壓歲錢,我可以成為一個“小富翁”了。
    正月十五時,是要吃元宵的,我們?nèi)易陔娨暸?,吃著元宵看著元宵晚會,全家人團團圓圓的,我也特別開心的。過了元宵節(jié),春節(jié)才結束。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可真熱鬧,習俗也非常非常有趣豐富。因為現(xiàn)在的民俗、風俗逐漸被淡忘,所以我們這一代人要記憶和傳承,不能讓民風習俗失傳。
    【篇三】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六年級作文
    所有的孩子都喜歡過年,我也不例外。穿新衣,放鞭炮,家家團圓真熱鬧。
    但是今年的春節(jié)和往年不一樣,我家買樓房了,要在城里過年。爸爸和我都想回老家,陪爺爺一起過新年??墒菋寢屨f:“新房第一年不能空著。”結果,媽媽一票戰(zhàn)勝了我和爸爸的兩票。
    新年終于來到了,可是我一點也不快樂。因為我沒有一個小伙伴,整天關在屋里,還要寫作業(yè)。還好媽媽一大早就帶我去物美采購。一進商場,人山人海,媽媽馬上緊緊拉住我的手。我被大人們擠著挪來挪去,什么也看不見,手還被抓的很疼,我再也不去物美了!鬧鬧、子鍵我想你們了,要是在村里,一過年大家都不寫作業(yè),上山、滑冰、放炮、藏貓貓,咱們玩得多開心啊!
    晚上,放鞭炮了,城里人放的禮花真多還特別漂亮,可是我只能站在陽臺上觀看。一朵朵禮花盛開,我好像看見爺爺慈祥的笑臉,領著我走出院子看村里人放炮,我和爺爺也一起放,鐺鐺的響,真帶勁。爺爺,您放炮了嗎?您吃餃子了嗎?放了不知為什么,電話那頭爺爺哭了,我也想哭,我想爺爺。
    我懷念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懷念那熱熱鬧鬧、團團圓圓的日子。我做了一個夢,夢到在老家快樂的過春節(jié)!
    【篇四】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六年級作文
    我的家鄉(xiāng)是一個小鎮(zhèn),但過節(jié)的氣氛也十分熱鬧,特別是過春節(jié)的時候。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差不多從臘月十七就開始了,冷清的大街上一下子人來人往,車來車往。菜市場的人更是難以插入一根針。連烤鴨店的門口都排起了長龍。
    臘月二十四過小年,這下全家就聚到了一起。這天晚上,按照老人們的規(guī)矩,這一天要把列祖列宗請回來:把桌子橫過來,再把大魚大肉端到桌子上,最后燒點紙,就算請回來了。
    小年過后,花炮鋪子,一會來個玫瑰紅,一會來個沖天炮,雖然老板忙的團團轉,但一天下來,腰包已經(jīng)鼓鼓得了。
    比起小年,更加熱鬧的就是大年。家家趕做團圓飯,到處都是飯菜的香味。家家戶戶的門上都貼上了紅紅的對聯(lián),還有的人還在大門的兩邊各掛上一個燈籠。吃完團圓飯,就該串門子了。這家停一下,那家停一下,人就一大班子了。等到九點多鐘,就馬不停蹄的往廟里趕。
    正月初一就開始拜年了,基本上都是三五個人約好一起去親戚家。初一的講頭也十分多,不能掃地,不能生火,規(guī)矩多得很。
    元宵上市,春節(jié)的又一個高潮到來。正月十五,家家煮湯圓,意思著團團圓圓。
    一眨眼,春節(jié)在正月十七這一天結束了。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真是興趣盎然。
    【篇五】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六年級作文
    說到春節(jié),大家都知道,但每個地方不同,過得春節(jié)也不同,我的家鄉(xiāng)在泉州,每到春節(jié),令我最難忘的還是那洋溢著濃濃的年味的除夕之夜。
    每到除夕,是中國的傳統(tǒng)佳節(jié),每到這一天,遠方的親人都要回到家里與親人團聚,吃上一桌年夜飯,表示一家人永遠團團圓圓,相親相愛,幸福美滿。再遠的游子也要趕回家跟家人團聚,吃上父母精心準備的年夜飯。舊時,人們把這叫做除夕守歲、熬年。這一頓飯要慢慢吃,直到要吃到深夜??粗汗?jié)聯(lián)歡晚會的精彩節(jié)目,圍著熱氣騰騰的火鍋,聽著窗外陣陣的爆竹聲,老人們享受著天倫之樂。晚上,當12點的鐘聲敲響了,噼里啪啦的一陣鞭炮聲就會映入耳簾,跑到了窗前一看,哇!鞭炮、煙花的聲音此起彼伏著,在與過去的一年告別。
    在大年初一的早晨,我們總是要吃長壽面,這是我們家鄉(xiāng)的傳統(tǒng)習慣。只要吃了這一碗面,我們就等于長了一歲。
    這過年,最開心的當然是數(shù)我們這些小孩子了,因為可以拿到壓歲錢,不僅這樣,我們還可以盡情的玩耍!
    這就是我們春節(jié)的風俗民情,每家每戶都是紅紅火火地過年;都是開開心心地迎接新年黎明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