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一課《北京的春節(jié)》課文原文、知識點及練習題

字號:

《北京的春節(jié)》一文運用樸實無華而又充滿京味兒的語言,以時間為經(jīng)線,以人們的活動為緯線,描繪了一幅老北京春節(jié)的民風民俗畫卷,展現(xiàn)了春節(jié)的隆重與熱鬧,體現(xiàn)了中國節(jié)日習俗的溫馨和美好,表達了作者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化的認同和喜愛。準備了以下內(nèi)容,供大家參考!
    【篇一】部編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一課《北京的春節(jié)》課文原文
    照北京的老規(guī)矩,春節(jié)差不多在臘月的初旬就開始了?!芭D七臘八,凍死寒鴉”,這是一年里冷的時候。在臘八這天,家家都熬臘八粥。粥是用各種米,各種豆,與各種干果熬成的。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nóng)業(yè)展覽會。
    除此之外,這一天還要泡臘八蒜。把蒜瓣放進醋里,封起來,為過年吃餃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雙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在北京,過年時,家家吃餃子。
    孩子們準備過年,第一件大事就是買雜拌兒。這是用花生、膠棗、榛子、栗子等干果與蜜餞摻和成的。孩子們喜歡吃這些零七八碎兒。第二件大事是買爆竹,特別是男孩子們??峙碌谌虏攀琴I各種玩意兒——風箏、空竹、口琴等。
    孩子們忙亂,大人們也緊張。他們必須預備過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時顯出萬象更新的氣象。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差不多就是過春節(jié)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響起來,便有了過年的味道。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賣麥芽糖與江米糖的,糖形或為長方塊或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們喜歡。
    過了二十三,大家更忙,春節(jié)眨眼就要到了啊。除夕前必須大掃除,名曰掃房。還要把肉、雞、魚、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預備充足,至少足夠吃用一個星期的——按*慣,店鋪多數(shù)關五天門,到正月初六才開張。
    除夕真熱鬧。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門外貼上了紅紅的對聯(lián),屋里貼好了各色的年畫。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不許間斷,鞭炮聲日夜不絕。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么人睡覺,都要守歲。
    元旦的光景與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擠滿了人;元旦,鋪戶都上著板子,門前堆著昨夜燃放的爆竹紙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們午前到親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們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內(nèi)城外許多寺院舉辦廟會,小販們在廟外擺攤,賣茶、食品和各種玩具。小孩子們特別愛逛廟會,為的是有機會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騎毛驢,還能買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廟會上有賽轎車賽馬的,在老年間,據(jù)說還有賽駱駝的。這些比賽并不為爭誰第一誰第二,而是在觀眾面前表演騾馬與騎者的美好姿態(tài)和嫻熟技能。
    多數(shù)鋪戶在初六開張,又放鞭炮,從天亮到清早,全城炮聲不絕。除了賣吃食與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鋪子,大家并不很忙,鋪中的伙計們還可以輪流著去逛廟會、逛天橋和聽戲。
    元宵上市,春節(jié)的又一個高潮到了。正月十五,處處張燈結(jié)彩,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紅火而美麗。有名的老鋪都要掛出幾百盞燈來,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紗燈,有的通通彩繪全部《紅樓夢》或《水滸傳》故事。這在當年,也是一種廣告。燈一懸起,任何人都可以進到鋪中參觀。晚上燈中點上燭,觀者就更多。
    小孩子們買各種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氣,在家中照樣能有聲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燈:走馬燈、宮燈、各形各色的紙燈,還有紗燈,里面有小鈴,到時候就叮叮地響。這一天大家還必須吃元宵??!這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殘燈末廟,春節(jié)在正月十九結(jié)束了。學生該去上學,大人又去照常做事。臘月和正月,在農(nóng)村正是大家閑在的時候。過了燈節(jié),天氣轉(zhuǎn)暖,大家就又去忙著干活了。北京雖是城市,可是它也跟著農(nóng)村一齊過年,而且過得分外熱鬧。
    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老舍,選作課文時有改動。
    【篇二】部編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一課《北京的春節(jié)》知識點
    我會寫:
    醋:陳醋 米醋 醋酸 醋罐子
    餃:水餃 餃子 蒸餃 煎餃
    拌:攪拌 拌和 涼拌 拌嘴 雜拌兒
    擦:摩擦 擦眼 擦洗 擦黑 擦肩而過
    眨:眨眼 眨巴
    宵:元宵 通宵 宵禁 春宵 通宵達旦
    旦:元旦 旦暮旦夕 枕戈待旦
    燃:燃燒 燃料 自燃 燃燈 燃放
    戚:親戚 戚誼 戚友 哀戚 休戚相關
    販:販賣 小販 攤販 商販 販夫
    攤:擺攤 攤主 攤子 攤牌 攤放 攤點
    轎:轎子 花轎 抬轎 轎車 轎夫
    駱:駱駝
    駝:駱駝 駝背 駝絨 駝峰
    滸:水滸 《水滸傳》
    形近字:
    醋(陳醋) 酸(酸味) 餃(餃子) 校(學校)
    拌(攪拌) 伴(陪伴) 眨(眨眼) 泛(泛舟)
    宵(元宵) 霄(云霄) 販(販賣) 貶(貶低)
    攤(擺攤) 灘(沙灘) 轎(轎車) 橋(大橋)
    駝(駱駝) 鴕(鴕鳥)
    多音字:
    鋪:pù店鋪 pū鋪張
    看:kàn看見 kān看守
    近義詞:
    規(guī)矩——規(guī)則 預備——準備
    充足——充裕 熱鬧——喧鬧
    嫻熟——熟練 各形各色——各式各樣
    照?!张f 截然不同——迥然不同
    反義詞:
    充足——短缺 熱鬧——冷清
    間斷——連續(xù) 嫻熟——生疏
    高潮——低谷 淘氣——乖巧
    理解詞語:
    【雜拌兒】摻雜在一起的各種干果、果脯等
    【萬象更新】一切事物或景象都變得面貌一新。萬象,宇宙間的一切事物或景象。
    【除夕】農(nóng)歷一年后一天的夜晚,也指農(nóng)歷一年的后一天。
    【間斷】(連續(xù)的事情)中間隔斷,不連接。
    【萬不得已】實在沒有辦法;不得不這樣。
    【元旦】本文中的“元旦”指農(nóng)歷正月初一。
    【光景】境況;狀況;情景。
    【截然不同】事物之間界限分明,完全不一樣。
    【廟會】設在寺廟里邊或附近的集市,在節(jié)日或規(guī)定的日子舉行。
    【嫻熟】熟練。
    【張燈結(jié)彩】張掛彩燈、彩帶等,形容場面喜慶、熱鬧。
    【殘燈末廟】指春節(jié)快要結(jié)束了。殘燈,快要熄滅的燈。末廟,廟會的后一天。
    【分外】超過平常;特別。
    【零七八碎】零散沒系統(tǒng)的事情或沒有大用的東西。本文中指雜拌兒之類的零食。
    詞語擴展:
    “各~各~”式:
    各形各色 各種各樣 各式各樣
    各色各樣 各行各業(yè) 各家各戶
    “有~有~”式:
    有聲有光 有聲有色 有模有樣 有膽有識
    有勇有謀 有說有笑 有錢有勢 有棱有角
    有理有據(jù) 有條有理 有血有肉 有情有義
    有頭有腦 有始有終
    課內(nèi)詞語:
    臘月 展覽 風箏 口琴 更新 鞭炮
    除夕 春聯(lián) 掃除 年糕 充足 店鋪
    開張 對聯(lián) 年畫 通宵 間斷 除非
    必定 光景 燃放 親戚 拜年 寺院
    轎車 駱駝 元宵 一律 彩繪 廣告
    分外 萬不得已 截然不同 張燈結(jié)彩
    句子解析:
    1、在臘八這天,家家都熬臘八粥。這種粥是用各種米,各種豆,與各種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圓肉、蓮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nóng)業(yè)展覽會。
    “農(nóng)業(yè)展覽會”在這里是什么意思?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農(nóng)業(yè)展覽會”指臘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種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開展覽會。作者用了打比方的方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老北京臘八熬臘八粥這一民俗,也說明了臘八粥的材料極其豐富。
    2、“元宵上市,春節(jié)的又一個高潮到了”這句話有什么作用?
    這一句是這一段的中心句,概括了本段的主要內(nèi)容?!俺φ鏌狒[”,這是春節(jié)的第一個高潮;初一拜年、逛廟會,雖“光景與除夕截然不同”,但同樣熱鬧,這是春節(jié)的第二個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人們看花燈、放花炮,家家戶戶吃元宵,這是春節(jié)的第三個高潮。一個“又”字,在結(jié)構(gòu)上起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表現(xiàn)出作者在結(jié)構(gòu)文章、統(tǒng)籌內(nèi)容上的匠心獨運。
    3、元宵節(jié),處處懸燈結(jié)彩,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火熾而美麗。有名的老鋪子都要掛出幾百盞燈來;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紗燈;有的各型各色,有的通通彩繪《紅樓夢》或《水滸傳》故事。
    從四個“有的……”組成的排比句,可以感受到燈的種類之多,樣式的新穎有趣。這些細致的描寫都是為了突出元宵節(jié)是“春節(jié)的又一個高潮”。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6):寫過年前的準備。介紹了從臘八到除夕之前人們的活動和習俗。
    第二部分(7~12):寫過年時熱鬧的情景。
    第三部分(13):寫熱鬧歡樂的新年眨眼之間就過去了,人們又投入到新的生活、新的工作中。
    問題歸納:
    1、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描寫除夕的熱鬧的?
    答:作者從人們活動的角度:做年菜、穿新衣、貼對聯(lián)、吃團圓飯、放鞭炮、守歲,來寫新年的熱鬧。從“味、色、聲”的角度進行了全方位描寫,充分表現(xiàn)了除夕的熱鬧。透過“萬不得已”“必定”等詞語,可以體會到人們多么重視除夕夜“吃團圓飯”,這里飽含濃濃親情,浸潤著傳統(tǒng)美德。
    2、找出課文中描寫孩子們過春節(jié)的部分讀一讀,再說說你是怎樣過春節(jié)的。
    答:課文第3自然段寫了小孩過春節(jié)要做的基建大事,過年是孩子們盼望的日子,因為在這段日子里,孩子們可以盡情地吃,盡情地玩兒,作者把這些事情說成是“大事”,寫出了孩子們內(nèi)心的歡喜和對春節(jié)的期盼。
    【篇三】部編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一課《北京的春節(jié)》練習題
    一、聯(lián)系整句話的意思,解釋畫線詞語。
    1.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雙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
    色味雙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些比賽并不為爭誰第一誰第二,而是在觀眾面前表演馬、駱駝與騎者的美好姿態(tài)與嫻熟技能。
    嫻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重點段落品析。
    (一)按照北京的老規(guī)矩,春節(jié)差不多在臘月的初旬就開始了。“臘七臘八,凍死寒鴉”,這是一年里冷的時候?!谂D八這天,家家都熬臘八粥?!@種粥是用各種米,各種豆,與各種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圓肉、蓮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nóng)業(yè)產(chǎn)品展覽會。
    臘八這天還要泡臘八蒜。把蒜瓣放到高醋里,封起來,為過年吃餃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雙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在北京,過年時,家家吃餃子。
    ……
    孩子們準備過年,第一件事就是買雜拌兒。這是用各種干果(花生、膠棗、榛子、栗子等)與蜜餞摻和成的……孩子們喜歡吃這些零七八碎兒,即使沒有餃子吃,也必須買雜拌兒。他們的第二件事是買爆竹,特別是男孩子們??峙碌谌虏攀琴I玩意兒——風箏、空竹、口琴等,和年畫。
    孩子們忙亂,大人們也緊張。他們必須預備過年吃的喝的用的一切,也必須趕快給孩子做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時顯出萬象更新的氣象。
    1.這個片段主要寫________________。
    2.請在片段中找出一個諺語是:_______________,這個諺語說明了_______________。
    3.為什么說“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nóng)業(yè)產(chǎn)品展覽會”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臘八這天,還要泡臘八蒜,臘八蒜的做法是這樣的:_______________。
    5.“色味雙美”的意思是顏色和味道都很好。說明臘八蒜色味雙美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孩子們準備過年,有哪幾件事是喜歡做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零七八碎兒”在文中具體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找出一個過渡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哪句話說明了“大人們也緊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段的寫作順序是:
    (二)除夕真熱鬧。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門外貼好紅紅的對聯(lián),屋里貼好各色的年畫,哪一家都燈火通宵,不許間斷,鞭炮聲日夜不絕。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祭祖。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么人睡覺,都要守歲。
    初一的光景與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擠滿了人;初一,鋪戶都上著板子,門前堆著昨夜燃放的爆竹紙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們在午前就出動,到親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們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內(nèi)城外有許多寺院開放,任人游覽,小販們在廟外擺攤兒,賣茶、食品和各種玩具?!搅顺跷宄趿?,廟會開始風光起來。孩子們特別熱心去逛,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騎毛驢,還能買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云觀外的廣場上有賽轎車賽馬的,在老年間,據(jù)說還有賽駱駝的。這些比賽并不爭誰第一誰第二,而是在觀眾面前表演騾馬與騎者的美好姿態(tài)和嫻熟技能。
    多數(shù)鋪戶在初六開張,又放鞭炮,從黎明到清早,全城鞭炮聲不絕。雖然開了張,可是除了賣吃食與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鋪子,大家并不很忙,鋪中的伙計們還可以輪流著去逛廟會、逛天橋和聽戲。
    1.片段的第1自然段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摘錄文中的句子。
    2.文中畫線的句子勾畫的畫面反映了_____________的民族心理特征和文化傳統(tǒng)。
    3.除夕真熱鬧,主要的活動有:做( ?。⒋ā 。?、貼(  )和( ?。?、放(  )、吃( ?。?,還要(  )。
    4.文中說“元旦的光景與除夕截然不同”,表現(xiàn)在哪里?找出相關語句,寫下來:
    5.“光景”這個詞在文中指(  );“截然不同”的意思是(  )。
    6.第3自然段寫了哪些人?他們進行什么活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選擇這些人物來進行描寫,說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這里寫了除夕和正月初一的熱鬧光景,是屬于(詳寫 略寫),這種寫作手法在文章中的運用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段中對除夕、正月初一習俗的描寫,突出了北京春節(jié)_____________的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小練筆。
    過年就是貼對子,
    紅紅火火的,
    把祝福和吉祥帶回家。
    過年就是吃餃子,
    白白胖胖的,
    把溫馨和團圓帶回家。
    過年就是放鞭炮,
    花花綠綠的,
    把喜慶和歡樂帶回家。
    過年就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的,
    把_____________帶回家。
    參考答案:
    一、1.樣子和味道都很好。
    2.老練或靈活,形容對某種事物或工作很熟練。
    二、(一)1.臘八到二十三之前人們的活動,有哪些風俗習慣。
    2.臘七臘八,凍死寒鴉 這是一年中寒冷的時候。
    3.比喻,形象生動地說明臘八粥里的品種眾多,內(nèi)容很豐富。
    4.把蒜瓣放進醋里,封起來
    5.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
    6.(1)買雜拌兒;(2)買爆竹;(3)買各種玩意兒。
    7.用花生、膠棗、榛子、栗子等干果與蜜餞攙合成的雜拌兒。
    8.孩子們忙亂,大人們也緊張。
    9.他們必須預備過年吃的喝的用的一切
    10.時間
    (二)1.除夕真熱鬧。
    2.淳樸善良、崇尚勞動、熱愛生活、追求美好
    3.做(年菜)、穿(新衣)、貼(對聯(lián))和(年畫)、放(鞭炮)、吃(團圓飯),還要(守歲)。
    4.鋪戶都上著板子,門前堆著昨夜燃放的爆竹紙皮,全城都在休息。
    5.初一的情景 兩種事物毫無共同之處
    6.男人們拜年,女人們待客,小販們擺攤,孩子們逛廟會。
    7.初一的時候,每個人都沒閑著,輕松自在地各做各的事。
    8.詳寫 讓讀者全面了解北京春節(jié)的習俗;‚突出了北京春節(jié)的隆重和熱鬧,表達了作者對傳統(tǒng)文化的喜愛之情。
    9.熱鬧、隆重
    三、走親戚 高高興興 濃濃的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