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民間故事占據(jù)了很大的地位。在許許多多的故事中,我們不僅感受到了聽故事的快樂,更感受到了傳統(tǒng)文化。下面是分享的民間故事經(jīng)典文字版5篇。歡迎閱讀參考!
1.民間故事經(jīng)典文字版
東晉名將陶侃的母親湛民,是中國古代一位有名的偉大母親,她與孟子的母親、歐陽修的母親、岳飛的母親一起被尊為“四大賢母”。
湛氏出生在三國時期吳國的新淦縣南市村,在十六歲那年嫁給吳國揚武將軍陶丹為妾。生下陶侃沒幾年,陶丹就去世了,湛氏不得不帶著年幼的陶侃回到新淦娘家。母子倆孤苦無依,以紡織為生,湛氏小時候讀過一點書,因此她十分重視對兒子的教育,為了讓陶侃學(xué)到更多的知識,她日夜不停地紡紗。而陶侃也深知母親的良苦用心,發(fā)奮讀書,漸漸地便精通了各種兵法,后來還被太守范遙舉薦做了一名縣令。
在兒子即將起程赴任的時候,湛氏將兒子叫到跟前,語重心長地說:“侃兒,我這個做母親的苦了一輩子,現(xiàn)在總算盼到你有了出息。我希望你能做一個清正廉潔的人,要為民辦事,不要誤國害民。我為你準(zhǔn)備了一份禮物,你到了官府再將它打開·"說著,湛氏遞給兒子一個扎好的包袱。
帶著母親送的禮物,陶侃來到了縣衙。他小心翼翼地打開包袱,只見里邊有一塊土、一只舊碗和一塊白色的粗布。他先是一愣,隨即便明白了母親的用意。原來那一塊土是叫他要永遠(yuǎn)記得家鄉(xiāng)的故土,那只舊碗是叫他不要貪圖榮華富貴,而那塊白色粗布則是叫他做官要廉潔自律、恪守本分。
陶侃一直將母親的囑咐牢牢記在心里,成為了一名有口皆碑的好官。
2.民間故事經(jīng)典文字版
相傳,清朝時期,滕縣辛莊有個名叫鐘璜的秀才,很有才華。
有一年,滕縣的秀才都到充州府去會考舉人。發(fā)榜后:鐘璜名列榜首。不光這兒,各縣的秀才,哪個也比不了滕縣參加考試的秀才,主考的學(xué)院大人,宣布滕縣為這次會考的第一。誰知其余各縣的秀才不服氣,他們集合起來去找學(xué)院大人質(zhì)問。湊巧,在大街上碰到了學(xué)院大人乘坐的鸚哥綠呢子大轎,他們就圍起來不讓學(xué)院大人走,你一言,我一語,問滕縣的秀才考得究竟有多好。
學(xué)院大人被這伙酸不溜球的秀才糾纏得沒法,就說:“我出個上聯(lián),當(dāng)面考考你們,對得上,算你們有才學(xué);對不上,那可要甘敗下風(fēng)啦。”說完,就出了個上聯(lián):
掰開石榴,酸子擠成一片。
這伙秀才,你看我,我看你,搜腸刮肚,苦思冥想,怎么也對不上,可巧鐘璜也來到轎前,聽了學(xué)院大人讓對對子的事。
學(xué)院大人看到了鐘璜,就問:“你不是鐘璜嗎?”
“學(xué)生是鐘璜?!?BR> “你對得上來嗎?”
“學(xué)生已想出下聯(lián)。不過還是讓眾學(xué)兄先對,對不出,我再對吧。”
等了老大一會子,各縣的秀才還是對不上來,鐘璜就念出了聯(lián):
折斷藕結(jié),絲紋分 裂兩邊。
學(xué)院大人聽了哈哈大笑,這伙秀才不得不分列兩邊,閃開道路,讓學(xué)院大人的大轎通過了。
3.民間故事經(jīng)典文字版
很久以前,在一個村子里有一個孤兒,是好心的鄰居們收養(yǎng)了他,才使他長大成人。小伙子長到二十來歲時,就在村邊搭了兩間茅屋,開始獨立生活了。無論誰家遇到了困難,他都會熱心地幫助,大家都夸小伙子是個勤勞、善良的孩子。
他每天早出晚歸地辛苦耕種,但是忙了地里的活兒,顧不上屋里的活兒,經(jīng)常吃涼飯、剩菜。
有一天,小伙子干完活兒回家,看見路邊有一只很大的田螺,出于好奇,他就將這只田螺帶回家,把它養(yǎng)在水缸里。
第二天,小伙子照舊到地里去干活兒,可是當(dāng)他回到家,準(zhǔn)備做飯時卻發(fā)現(xiàn),熱騰騰的飯菜已經(jīng)在桌上擺好了。小伙子以為這是好心的鄰居們幫他做的?
沒想到,接連幾天,小伙子干完活兒回到家,都能吃到香噴噴的飯菜。于是,小伙子向鄰居們道謝,可是鄰居們都說不是他們做的。小伙子很納悶兒,決心要弄個水落石出。
這天早晨,小伙子又扛起鋤頭下地干活兒了,他沒有等到傍晚,就早早地回來躲在籬笆外面看屋里的動靜。只見一位美麗的姑娘從水缸里出來,忙著生火、做飯,不一會兒,屋里就飄出了飯菜的香味。
小伙子飛快地推門進(jìn)屋,直奔水缸,看見那只大田螺只剩下一個空殼靜靜地躺在水缸里。小伙子走向正在做飯的姑娘,問道:“姑娘,你是從哪里來的?為什么要幫助我呢?”姑娘見小伙子突然闖進(jìn)來,不知如何是好,她想回到水缸里,又被小伙子擋住了去路,只得說出實情。
原來,姑娘是天上銀河里的白水素女,因為玉皇大帝知道小伙子從小沒有父母,很同情他,還因為小伙子樂于幫助別人,就派她扮作田螺來幫助小伙子。
田螺姑娘說:“我本來想多幫助你幾年,等你生活富裕了、娶了妻子以后再走,可是你今天突然闖進(jìn)來,知道了我的身份,我不能在人間呆下去了?!毙』镒臃浅:蠡冢?zé)怪自己的舉動太魯莽,再三請求田螺姑娘留下來。田螺姑娘指著水缸里的田螺殼說:“我把田螺殼留給你,你用它盛糧食,就會有很多糧食出來,你用這些糧食幫助鄉(xiāng)親們吧?!?BR> 忽然,天空中刮起了一陣大風(fēng),接著下起了大雨。風(fēng)雨過后,田螺姑娘已經(jīng)不見了蹤影。小伙子望著田螺殼,呆呆地看了很久,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
后來,小伙子就用這個田螺殼來盛糧食,殼里的糧食總是滿滿的,家里的糧食越來越多。但小伙子仍然辛勤地勞動,還拿出很多糧食送給鄉(xiāng)親們。
受到幫助的鄉(xiāng)親們都十分感激田螺姑娘,大家建立塑像,來紀(jì)念這位樂于助人的田螺姑娘。
4.民間故事經(jīng)典文字版
從前,有兄弟二人,老大蠻橫霸道,老二性情溫和。父母去世后,兄弟倆分家產(chǎn),老大把良田好房都分到自個兒名下,老二只分得一間耳房,一畝薄田。
一天,老二在家中聽得一陣麻雀叫聲,出門一看,原來是一幼雀從屋檐上的窩子里掉了下來,摔斷了腿。他看著怪可憐,就撿起來,找了一截布條子,小心地纏在它的腿上,然后又把它放回窩里。這只小雀的腿很快好了,出窩后和其他麻雀一樣飛得自在。
到了春天,該播種的時候,那只麻雀含著一顆西瓜籽飛到老二家的窗臺上,把西瓜籽放下,又飛走了。老二覺著好玩,就把這顆籽種下了,不久發(fā)了芽,長出一棵特別壯的苗苗,在老二的精心護理下,結(jié)出一顆枕頭大的西瓜,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摘下抱回家,用刀一切,竟切出一個金娃娃。他心里那個高興勁就沒法說了。從此老二過上了富足的日子。
再說老大,看著窮兄弟猛地變富覺著奇怪,就去問老二怎么發(fā)的財。老二不會說假話,實打?qū)嵉卣f給他聽。老大聽著,心里打起了歪主意。他返回家去就搭著梯子在房檐上尋麻雀窩,掏出一只未出窩的小雀,就把它的腿給折斷了,疼得小雀“嘰嘰”直叫。完后他也照著老二的做法,給小麻雀的腿接上,用布條裹住,還給上了藥呢。然后他把麻雀放回窩里。麻雀出了窩,能飛了,也給他含來一顆西瓜籽。春天一來,老大高興地把它給種上,全部心思都用在了這一棵苗上,盼望著能結(jié)出個金娃娃。西瓜結(jié)上了,個子倒也挺大,到了八月十五,他摘下來抱回家,用刀慢慢切開,一看,里面不是金娃娃,竟是個賊白賊白的骨頭娃娃,一臉的苦相。老大當(dāng)時那個氣勁也沒法提了,嘴里喃喃對著那個骨頭人人說:“是金不是金,倒沒啥,可你是苦啥哩!”
自打那時起,老大背了運,光景一天不如一天,老二的生活卻是越過越紅火。
5.民間故事經(jīng)典文字版
古時候有個富陽人名叫董昭之,有一次乘船過錢塘江。船到江心的時候,忽然發(fā)現(xiàn)江中漂著一截三尺長的蘆葦。蘆葦上有一只螞蟻急匆匆地爬來爬去,不住地從一頭爬到另一頭,眼看就要掉進(jìn)江水里淹死啦。
董昭之是個好心腸的人,他讓船駛近蘆葦,想把蘆葦連同螞蟻拾上船來,同船的人反對道:“這是蜇人的毒蟲,你敢拿上船,我們就踩死它!”董昭之沒辦法,就用繩子一頭縛住蘆葦,一頭拴在船舷上,拖著螞蟻靠了岸。螞蟻死里逃生,爬到陸地上飛快地跑掉了。
這天晚上,董昭之做了個夢,夢見上百個穿著黑衣服的人來找他。為首的一個黑衣人向他行禮道謝,對他說:“我是螞蟻的王,今天不慎掉進(jìn)江里,幸虧您救了我的命。今后您要是有什么需要的地方,一定告訴我,我會盡量幫助您?!?BR> 董昭之醒后,覺得這個夢很荒誕,就沒有理會。
數(shù)年后,董昭之因為四處維權(quán)得罪了官府,被抓進(jìn)大牢,申訴無門,無法脫身。萬般無奈之下,他想起了那個荒誕的夢,覺得不如試試看,也許是個辦法。他從牢里找到幾只螞蟻,對它們說:“我是富陽董昭之,我被關(guān)在牢里啦,快去告訴你們的王,讓它想辦法救救我吧!”
螞蟻們愣了一會兒,匆匆忙忙爬走了。
可是,接下去一連三天都沒有動靜,董昭之有點絕望了,甚至感到自己太無聊,竟然傻乎乎地去跟螞蟻說話。
三天后的深夜,下著大雨,電閃雷鳴。睡夢中的董昭之又夢到那個黑衣螞蟻王,蟻王大聲叫喊著:“快起來!快起來!”董昭之猛地驚醒,四下打量了一番。忽然,牢房一角的墻壁“嘩啦”一聲塌陷出一個窟窿,成千上萬只螞蟻密密麻麻地從窟窿里爬走了。董昭之知道這是蟻王帶領(lǐng)螞蟻們蛀出來的逃生通道。他滿懷感激地向螞蟻們拜了一拜,趁著雷雨之夜越獄逃跑了。
后來董昭之一直告誡他的后代子孫,積德行善要從點滴做起,莫以善小而不為。
1.民間故事經(jīng)典文字版
東晉名將陶侃的母親湛民,是中國古代一位有名的偉大母親,她與孟子的母親、歐陽修的母親、岳飛的母親一起被尊為“四大賢母”。
湛氏出生在三國時期吳國的新淦縣南市村,在十六歲那年嫁給吳國揚武將軍陶丹為妾。生下陶侃沒幾年,陶丹就去世了,湛氏不得不帶著年幼的陶侃回到新淦娘家。母子倆孤苦無依,以紡織為生,湛氏小時候讀過一點書,因此她十分重視對兒子的教育,為了讓陶侃學(xué)到更多的知識,她日夜不停地紡紗。而陶侃也深知母親的良苦用心,發(fā)奮讀書,漸漸地便精通了各種兵法,后來還被太守范遙舉薦做了一名縣令。
在兒子即將起程赴任的時候,湛氏將兒子叫到跟前,語重心長地說:“侃兒,我這個做母親的苦了一輩子,現(xiàn)在總算盼到你有了出息。我希望你能做一個清正廉潔的人,要為民辦事,不要誤國害民。我為你準(zhǔn)備了一份禮物,你到了官府再將它打開·"說著,湛氏遞給兒子一個扎好的包袱。
帶著母親送的禮物,陶侃來到了縣衙。他小心翼翼地打開包袱,只見里邊有一塊土、一只舊碗和一塊白色的粗布。他先是一愣,隨即便明白了母親的用意。原來那一塊土是叫他要永遠(yuǎn)記得家鄉(xiāng)的故土,那只舊碗是叫他不要貪圖榮華富貴,而那塊白色粗布則是叫他做官要廉潔自律、恪守本分。
陶侃一直將母親的囑咐牢牢記在心里,成為了一名有口皆碑的好官。
2.民間故事經(jīng)典文字版
相傳,清朝時期,滕縣辛莊有個名叫鐘璜的秀才,很有才華。
有一年,滕縣的秀才都到充州府去會考舉人。發(fā)榜后:鐘璜名列榜首。不光這兒,各縣的秀才,哪個也比不了滕縣參加考試的秀才,主考的學(xué)院大人,宣布滕縣為這次會考的第一。誰知其余各縣的秀才不服氣,他們集合起來去找學(xué)院大人質(zhì)問。湊巧,在大街上碰到了學(xué)院大人乘坐的鸚哥綠呢子大轎,他們就圍起來不讓學(xué)院大人走,你一言,我一語,問滕縣的秀才考得究竟有多好。
學(xué)院大人被這伙酸不溜球的秀才糾纏得沒法,就說:“我出個上聯(lián),當(dāng)面考考你們,對得上,算你們有才學(xué);對不上,那可要甘敗下風(fēng)啦。”說完,就出了個上聯(lián):
掰開石榴,酸子擠成一片。
這伙秀才,你看我,我看你,搜腸刮肚,苦思冥想,怎么也對不上,可巧鐘璜也來到轎前,聽了學(xué)院大人讓對對子的事。
學(xué)院大人看到了鐘璜,就問:“你不是鐘璜嗎?”
“學(xué)生是鐘璜?!?BR> “你對得上來嗎?”
“學(xué)生已想出下聯(lián)。不過還是讓眾學(xué)兄先對,對不出,我再對吧。”
等了老大一會子,各縣的秀才還是對不上來,鐘璜就念出了聯(lián):
折斷藕結(jié),絲紋分 裂兩邊。
學(xué)院大人聽了哈哈大笑,這伙秀才不得不分列兩邊,閃開道路,讓學(xué)院大人的大轎通過了。
3.民間故事經(jīng)典文字版
很久以前,在一個村子里有一個孤兒,是好心的鄰居們收養(yǎng)了他,才使他長大成人。小伙子長到二十來歲時,就在村邊搭了兩間茅屋,開始獨立生活了。無論誰家遇到了困難,他都會熱心地幫助,大家都夸小伙子是個勤勞、善良的孩子。
他每天早出晚歸地辛苦耕種,但是忙了地里的活兒,顧不上屋里的活兒,經(jīng)常吃涼飯、剩菜。
有一天,小伙子干完活兒回家,看見路邊有一只很大的田螺,出于好奇,他就將這只田螺帶回家,把它養(yǎng)在水缸里。
第二天,小伙子照舊到地里去干活兒,可是當(dāng)他回到家,準(zhǔn)備做飯時卻發(fā)現(xiàn),熱騰騰的飯菜已經(jīng)在桌上擺好了。小伙子以為這是好心的鄰居們幫他做的?
沒想到,接連幾天,小伙子干完活兒回到家,都能吃到香噴噴的飯菜。于是,小伙子向鄰居們道謝,可是鄰居們都說不是他們做的。小伙子很納悶兒,決心要弄個水落石出。
這天早晨,小伙子又扛起鋤頭下地干活兒了,他沒有等到傍晚,就早早地回來躲在籬笆外面看屋里的動靜。只見一位美麗的姑娘從水缸里出來,忙著生火、做飯,不一會兒,屋里就飄出了飯菜的香味。
小伙子飛快地推門進(jìn)屋,直奔水缸,看見那只大田螺只剩下一個空殼靜靜地躺在水缸里。小伙子走向正在做飯的姑娘,問道:“姑娘,你是從哪里來的?為什么要幫助我呢?”姑娘見小伙子突然闖進(jìn)來,不知如何是好,她想回到水缸里,又被小伙子擋住了去路,只得說出實情。
原來,姑娘是天上銀河里的白水素女,因為玉皇大帝知道小伙子從小沒有父母,很同情他,還因為小伙子樂于幫助別人,就派她扮作田螺來幫助小伙子。
田螺姑娘說:“我本來想多幫助你幾年,等你生活富裕了、娶了妻子以后再走,可是你今天突然闖進(jìn)來,知道了我的身份,我不能在人間呆下去了?!毙』镒臃浅:蠡冢?zé)怪自己的舉動太魯莽,再三請求田螺姑娘留下來。田螺姑娘指著水缸里的田螺殼說:“我把田螺殼留給你,你用它盛糧食,就會有很多糧食出來,你用這些糧食幫助鄉(xiāng)親們吧?!?BR> 忽然,天空中刮起了一陣大風(fēng),接著下起了大雨。風(fēng)雨過后,田螺姑娘已經(jīng)不見了蹤影。小伙子望著田螺殼,呆呆地看了很久,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
后來,小伙子就用這個田螺殼來盛糧食,殼里的糧食總是滿滿的,家里的糧食越來越多。但小伙子仍然辛勤地勞動,還拿出很多糧食送給鄉(xiāng)親們。
受到幫助的鄉(xiāng)親們都十分感激田螺姑娘,大家建立塑像,來紀(jì)念這位樂于助人的田螺姑娘。
4.民間故事經(jīng)典文字版
從前,有兄弟二人,老大蠻橫霸道,老二性情溫和。父母去世后,兄弟倆分家產(chǎn),老大把良田好房都分到自個兒名下,老二只分得一間耳房,一畝薄田。
一天,老二在家中聽得一陣麻雀叫聲,出門一看,原來是一幼雀從屋檐上的窩子里掉了下來,摔斷了腿。他看著怪可憐,就撿起來,找了一截布條子,小心地纏在它的腿上,然后又把它放回窩里。這只小雀的腿很快好了,出窩后和其他麻雀一樣飛得自在。
到了春天,該播種的時候,那只麻雀含著一顆西瓜籽飛到老二家的窗臺上,把西瓜籽放下,又飛走了。老二覺著好玩,就把這顆籽種下了,不久發(fā)了芽,長出一棵特別壯的苗苗,在老二的精心護理下,結(jié)出一顆枕頭大的西瓜,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摘下抱回家,用刀一切,竟切出一個金娃娃。他心里那個高興勁就沒法說了。從此老二過上了富足的日子。
再說老大,看著窮兄弟猛地變富覺著奇怪,就去問老二怎么發(fā)的財。老二不會說假話,實打?qū)嵉卣f給他聽。老大聽著,心里打起了歪主意。他返回家去就搭著梯子在房檐上尋麻雀窩,掏出一只未出窩的小雀,就把它的腿給折斷了,疼得小雀“嘰嘰”直叫。完后他也照著老二的做法,給小麻雀的腿接上,用布條裹住,還給上了藥呢。然后他把麻雀放回窩里。麻雀出了窩,能飛了,也給他含來一顆西瓜籽。春天一來,老大高興地把它給種上,全部心思都用在了這一棵苗上,盼望著能結(jié)出個金娃娃。西瓜結(jié)上了,個子倒也挺大,到了八月十五,他摘下來抱回家,用刀慢慢切開,一看,里面不是金娃娃,竟是個賊白賊白的骨頭娃娃,一臉的苦相。老大當(dāng)時那個氣勁也沒法提了,嘴里喃喃對著那個骨頭人人說:“是金不是金,倒沒啥,可你是苦啥哩!”
自打那時起,老大背了運,光景一天不如一天,老二的生活卻是越過越紅火。
5.民間故事經(jīng)典文字版
古時候有個富陽人名叫董昭之,有一次乘船過錢塘江。船到江心的時候,忽然發(fā)現(xiàn)江中漂著一截三尺長的蘆葦。蘆葦上有一只螞蟻急匆匆地爬來爬去,不住地從一頭爬到另一頭,眼看就要掉進(jìn)江水里淹死啦。
董昭之是個好心腸的人,他讓船駛近蘆葦,想把蘆葦連同螞蟻拾上船來,同船的人反對道:“這是蜇人的毒蟲,你敢拿上船,我們就踩死它!”董昭之沒辦法,就用繩子一頭縛住蘆葦,一頭拴在船舷上,拖著螞蟻靠了岸。螞蟻死里逃生,爬到陸地上飛快地跑掉了。
這天晚上,董昭之做了個夢,夢見上百個穿著黑衣服的人來找他。為首的一個黑衣人向他行禮道謝,對他說:“我是螞蟻的王,今天不慎掉進(jìn)江里,幸虧您救了我的命。今后您要是有什么需要的地方,一定告訴我,我會盡量幫助您?!?BR> 董昭之醒后,覺得這個夢很荒誕,就沒有理會。
數(shù)年后,董昭之因為四處維權(quán)得罪了官府,被抓進(jìn)大牢,申訴無門,無法脫身。萬般無奈之下,他想起了那個荒誕的夢,覺得不如試試看,也許是個辦法。他從牢里找到幾只螞蟻,對它們說:“我是富陽董昭之,我被關(guān)在牢里啦,快去告訴你們的王,讓它想辦法救救我吧!”
螞蟻們愣了一會兒,匆匆忙忙爬走了。
可是,接下去一連三天都沒有動靜,董昭之有點絕望了,甚至感到自己太無聊,竟然傻乎乎地去跟螞蟻說話。
三天后的深夜,下著大雨,電閃雷鳴。睡夢中的董昭之又夢到那個黑衣螞蟻王,蟻王大聲叫喊著:“快起來!快起來!”董昭之猛地驚醒,四下打量了一番。忽然,牢房一角的墻壁“嘩啦”一聲塌陷出一個窟窿,成千上萬只螞蟻密密麻麻地從窟窿里爬走了。董昭之知道這是蟻王帶領(lǐng)螞蟻們蛀出來的逃生通道。他滿懷感激地向螞蟻們拜了一拜,趁著雷雨之夜越獄逃跑了。
后來董昭之一直告誡他的后代子孫,積德行善要從點滴做起,莫以善小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