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篇一
性別:女
所屬地區(qū):于洪小學
簡介:有這樣一個學習刻苦,成績優(yōu)秀,自立自強,樂觀向上的好孩子,她就是來自于洪小學六年二班的學生——李明珠!
【孝心故事】
春風中綻放的小雛菊
今年12歲的李明珠本該過著無憂無慮的日子,可是生活的重擔卻過早地壓在了她單薄的肩上。
母親身患類風濕、股骨頭壞死等多種疾病,全身關節(jié)變形嚴重,手指、腳趾、肩部不能活動,長年臥床,生活不能自理,靠藥物維持生命,至今已經(jīng)10多個年頭了。在她4歲那年,母親病情加重,四處求醫(yī)問藥致使家里債臺高筑,不堪生活困擾的父親狠心的拋棄了她們母女,不知所蹤。只剩母女倆相依為命,靠低保金維持生計,日常生活由70多歲患有多種疾病的姥姥幫忙照料。
為了籌錢給媽媽買藥,每逢春夏之季姥姥都要回農(nóng)村去種地伺弄園子。這樣一來,照顧媽媽的重擔就完全落在小明珠一個人身上,做飯,打掃衛(wèi)生,照顧媽媽的起居飲食。媽媽臥病在床,大小便都得在床上,小明珠不抱怨、不嫌棄,小心翼翼的把這些打理得干干凈凈,并且只要有空就會為媽媽揉手、捏肩、捶腿,避免媽媽身體肌肉萎縮得更嚴重。
生活的苦難過早的磨礪了年幼的李明珠,這也讓她越發(fā)成熟懂事了。每逢春節(jié),小伙伴們都會換上嶄新的漂亮衣服在樓下玩耍炫耀,而她卻只能換上別人家孩子的舊衣服。怕姥姥和媽媽難過,小明珠把雖然破舊但是卻干凈整潔的衣服套在身上,興奮地蹦來跳去,還說,“快看,我的新衣服多合身?!笨粗郧啥碌暮⒆樱牙押蛬寢屟劾镟邼M了淚花。
在媽媽出院后,小明珠又成了她的專職“護理員”了,每天放學第一件事就是給媽媽洗管,煮管,上藥,剪紗布……媽媽怕影響孩子的學習總是心疼不已,李明珠卻說:“媽媽冒著生命危險生下我,養(yǎng)育我。如今我長大了,侍候媽媽是應該的,放心吧!媽媽,我會照顧您一輩子!” 繁雜的家務占去了大部分時間,但這些并沒有影響李明珠的學習,她努力刻苦,成績優(yōu)異。起初英語成績不理想,又沒有條件補習,她就抓緊課堂上的每一分鐘,努力記住老師講的每一個知識點,課后拿出的更多的時間復習。功夫不負苦心人,在她的不懈努力下成績由原來的80分提升到100分,今年的期末考試又考了全班第二名的好成績。
明珠性格開朗,積極樂觀,她喜歡參加社會活動,興趣愛好廣泛。她愛畫畫字漂亮文筆又好,學校和班級的墻報是她施展才華的場所,有征文的機會也從不錯過,并多次獲獎。本學期末,在繁忙的學習之余明珠還和同學們趕拍了一部心理劇《友誼》,榮獲得了區(qū)一等獎的好成績。
茶葉之所以幽香,是因為有沸水;人生之所以輝煌,是因為有苦難。不向命運低頭,在逆境中奮斗,李明珠的堅強意志和良好的精神風貌令人欽佩。我們堅信,這個堅強樂觀的小姑娘,今后的人生道路一定會充滿陽光!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篇二
鋼寶立德的爸爸天生聾啞,母親8歲的時候,因生病打針失聰。也許是上天有意眷顧這個無聲的家庭,十二年前,健康的鋼寶立德和雙胞胎弟弟降生了。
從小就懂事的鋼寶立德,細心觀察父母對話時打的手語,根據(jù)母親偶爾蹦出簡單物品的發(fā)音,加上自己的用心揣摩,學會了手語,成為了父母和外界交流的小翻譯。
而當爸爸媽媽生病時,鋼寶立德更是成為必不可少的小幫手。有一次媽媽因為患子宮肌瘤住院治療,他幫著媽媽向醫(yī)生介紹病情,又把醫(yī)生的治療方案告訴媽媽,解除了媽媽心里的疑慮。
因為全家只有鋼寶立德能夠流利地用手語和父母溝通,在他媽媽住院期間,為了能讓母親安心養(yǎng)病,讓姥姥晚上能睡個安穩(wěn)覺,他白天晚上都在醫(yī)院陪護媽媽。媽媽的病好了,鋼寶立德也瘦了整整一圈。
鋼寶立德家離學校特別遠。從小學一年級入學的第二天,他和弟弟就開始獨立在托管班生活,只有周六、日才能回家過周末。
在弟弟的眼里,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托管班,哥哥都像大人一樣呵護他。
在姥姥的心里,當別的孩子還在父母懷里撒嬌的時候,鋼寶立德儼然已經(jīng)成為了家里的小男子漢。每個周末回來,他都幫著姥姥做力所能及的事。在家里,打掃衛(wèi)生、洗衣服、洗碗,他樣樣都干,出去買東西,他搶著拎,看著他被塑料帶勒紅的小手,姥姥心疼不已。
提起鋼寶立德,姥姥李景蘭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這孩子辦事,我放心?!辈粌H僅是生活中的一些小事,鋼寶立德干得細致入微,就連一些常常是大人做的事,他也辦得讓姥姥特別滿意。對于鋼寶立德這樣一個父母吃低保的家庭,姥姥每個月20xx多的退休金就是家里最大的一筆收入,每個開支的日子,鋼寶立德都領著弟弟去銀行取錢,然后小心翼翼,一分不差地帶回家。人們常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在慢慢長大中,鋼寶立德正在用他那稚嫩的肩膀不斷分擔著家庭的重擔。
鋼寶立德從來沒有聽過自己的父母叫自己,曾經(jīng)年幼的他也曾質(zhì)問過上天對自己的不公平。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漸漸懂得父母的不易,懂得他們是世界上最疼愛自己的人。每次有好吃的,他總是先給姥姥、爸爸、媽媽塞到嘴里,讓他們先品嘗。當別的孩子吵著要吃冰淇淋時候,鋼寶立德卻知足地跟姥姥說,“帶瓶熱水,就挺好?!变搶毩⒌绿貏e愛惜東西,即使是平時帶的水瓶,他都用繩系在書包上,生怕丟了。有一次他不小心把一個水瓶蓋打碎了,放學見到姥姥和小姨,他都特別難為情。
在生活中,他更是節(jié)儉,從來不攀比、不亂花一分錢,每次買菜剩下的錢,他都如數(shù)交給姥姥。每周去上學,姥姥給他帶2元錢,周末回來,他把這2元錢,又交到姥姥手,一分沒花。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篇三
姓名 任芳芳
性別 女
所屬地區(qū) 北川羌族自治縣西苑中學
簡介 正在參加軍訓的任芳芳,和段翔在一所中學上學。雖然地震中,家里沒有人員傷亡,但提起地震,芳芳還是很傷心。地震震毀了她家的房子,為了重新蓋房,家里貸了款,身體本就虛弱的爸爸不得不外出打工,媽媽面對沉重的生活壓力,選擇了離開。
孝心故事
正在參加軍訓的任芳芳,和段翔在一所中學上學。雖然地震中,家里沒有人員傷亡,但提起地震,芳芳還是很傷心。地震震毀了她家的房子,為了重新蓋房,家里貸了款,身體本就虛弱的爸爸不得不外出打工,媽媽面對沉重的生活壓力,選擇了離開。爸爸知道奶奶這些年操勞家里的不易,每次外出打工都會叮囑芳芳照顧好大字不識一個的奶奶,懂事的芳芳和奶奶相依為命,她也就成了為奶奶分擔解憂的小開心果。震后的生活重建不僅僅是物質(zhì)上,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爸爸拿著芳芳得來的獎狀說:累點苦點不怕,芳芳在,生活就有了希望。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篇四
當同齡的孩子睡夢正酣時,她在洗菜,做飯;當同齡的孩子游戲玩耍時,她在掃地,洗衣;當同齡的孩子躺在母親懷里撒嬌時,她在一口口地給母親喂飯。
她就是黑神廟小學五(4)班學生李云,一個11歲已照顧癱瘓母親三年的孩子。
夏季天亮得比較早,李云說他喜歡這個時節(jié),因為“這個時候不用摸黑”。
五點多,李云就起床了,從此開始她忙碌的一天。而第一件事就是幫媽媽刷牙,洗臉,處理大小便,然后用她幼小的身軀將媽媽移到輪椅上。接下來,就是做早飯,或是買一些包子回來,一口口喂媽媽吃,還要不時為媽媽擦嘴,將家里一切都安頓好了,才一路小跑到學校。中午放學后,她總是匆匆忙忙跑回家,忙綠的準備著中午飯。為了節(jié)省時間,她往往和媽媽一起用一個大碗吃飯,吃飯時候喂媽媽一口自己吃一口,喂媽媽一口自己再吃一口……這樣,一大碗飯吃完了,兩個人也就都飽了。晚上,她還要再重復著早上、中午的事情。等做完這些事情后就搬個凳子在媽媽輪椅旁寫作業(yè),寫完后還要一字一句的教媽媽說話,繼而睡覺。
這就是李云的一天,從8歲開始,她幾乎全在這種循環(huán)中度過。在20xx年春節(jié)前,她媽媽突發(fā)腦益血,癱瘓在床,生活無法自理。她爸爸為了掙錢給妻子看病,只能外出打工,無暇顧及家里,照顧媽媽的重擔便留給了年幼的李云。
當班主任老師問李云:照顧媽媽累不累時,她總是面帶微笑回答“那是我的媽媽,照顧媽媽是我的責任,我一點也不覺得累?!痹诶蠋熀屯瑢W的眼里,看到的總是小李云陽光的一面,雖然生活給她帶來不幸,但是一直積極、健康,對生活態(tài)度樂觀。
她媽媽癱瘓多年,全身上下總是干干凈凈的,這全是李云的功勞。除了每天給媽媽擦洗外,她在周末還會給媽媽剪指甲、洗頭等。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夠把媽媽的病治好,希望有天她能拉著我的手出去玩,給我做好吃的菜?!边@就是孝心女孩小李云的心愿。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篇五
趙遠清,女,20__________年11月出生在一戶普通、貧窮的農(nóng)村家庭。后來被遺棄在宜章縣莽山瑤族鄉(xiāng)塘坊村。當她正在養(yǎng)父懷抱中感受人間暖意之時,她的養(yǎng)父卻得病離開了小趙遠清。留下的是爺爺奶奶和她清貧的生活。就這樣她在爺爺奶奶的懷抱當中慢慢地、堅強地如小花般長在大山里。而在她讀小學的時候,她的爺爺又離開了她,只剩她和奶奶二人相依為命。在短短的小學六年學習中,她面臨了兩次輟學。在學校和社會愛心人士的共同關懷之下,她才得以完成小學六年的學習。初中的兩年,她靠暑假和奶奶去深山砍竹子才掙來學費,生活費也是她求學路上的難題,為此學校為她申請了“貧困住宿生生活補助”,并為她墊付不足部分解除了她的后顧之憂,讓她有一顆安定的心在學校學習。
由于養(yǎng)父的早逝,小小的趙遠清很早就懂事了。她和古稀之年的奶奶相依為命,由于奶奶年事已高,趙遠清在家里承擔了大部分的家務活,照顧奶奶的飲食起居。暑假在家她除了熱愛看書之外,做家務活就是她的文娛活動了。每天她早早起床把家里打掃的一塵不染,要去菜園里給菜施肥澆水。忙上一大早后她便匆匆忙忙回家做好早餐和奶奶一起吃。早餐過后,家里的小豬還在等待著她去喂。對于家里的每件事情,都能像大人一樣完美地完成。每學期開學她最頭痛的就是開學的學費,自從五年級以來,她暑假就學會了上山砍竹子掙學費,緩解開學之急。每次帶她去縣城參加完比賽她會拿出自己的零花錢帶一點香蕉給奶奶吃,坐在回家的車上小心翼翼的捧著它。有她悉心的照顧,奶奶精神抖擻。每次去她家家訪,談論到趙遠清,奶奶的笑容里總是帶著一絲牽掛并夸贊著自己的孫女。
趙遠清是一名優(yōu)秀的學生,她品學兼優(yōu)、團結友善、樂觀向上、勤于實踐、樂于奉獻。作為班干部,她是老師的得力助手,能出色的完成老師布置的工作;對待同學她樂于伸出援助之手,奉獻自己的愛心。在家里,她經(jīng)常幫助她古稀之年的奶奶做家務活、農(nóng)活;對待所有人她總是彬彬有禮。每學期她都被評為“三好學生”,期末考試她的總成績總能名列前茅。
趙遠清不光成績優(yōu)異,而且她特別喜愛文藝活動和體育。去年她參加縣運動會時取得了非常優(yōu)異的成績;住在深山里練就了她的金嗓子,近幾年她每年都會參加縣文化藝術節(jié),每次都能把唱歌第一名帶回家。也每次都能合同學一起分享她的喜悅,在學校你總能聽到她的歌聲,當你走過教室時,你也能看到她教學校里的學生唱瑤歌。這也為傳承少數(shù)民族的文化作出她小小貢獻。除此之外她還心懷一顆感恩之心,她說:是大山養(yǎng)育了我,是政府關懷了我,是學校讓我茁長成長,是愛心人士向我傳遞愛。我要把這份愛永遠的傳遞下去,長大之后我要當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回養(yǎng)育我的大山,扎根在塘坊以此回報政府、學校和愛心人士。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篇六
連鬧鐘都不需要,每天早晨6點,包頭市昆都侖區(qū)包鋼十二小四年二班男孩張超準時醒來。起床第一件事情便是去為媽媽做早飯熬稀粥、熱藥。
等服侍媽媽吃過早飯,吃完藥,他簡單收拾一下碗筷便背上書包、獨自穿過十字路口去包鋼十二小上學。雖然才上四年級,但這樣的早晨他已堅持了兩年。
父母離異,母親患有尿毒癥。這讓張超比同齡的孩子更加懂事,小小年紀就擔起了照顧家庭照顧媽媽的責任與擔子。
四年前,張超和生病的媽媽以及姐姐從外地來到昆都侖區(qū)。為了養(yǎng)家,成績優(yōu)秀的姐姐不得不輟學打工,獨自支撐起這個搖搖欲墜的家。
因為早晚打了兩份工,姐姐每天早出晚歸。照顧生病的母親和家務活就全部落在了弟弟張超稚嫩的肩膀上。
中午放學,別的同學進門就有熱飯吃。張超回家卻是冷鍋冷灶,媽媽生病基本臥床,他開始忙碌著為媽媽做飯。張超很不好意思地說:太復雜的我也不會做,我只會炒雞蛋,蛋炒飯……媽媽在旁邊補充:你炒的芹菜也很好吃??!張超立刻露出開心的笑容。
這個背著書包的瘦小身影還常常出現(xiàn)在菜市場,并且學著盡量花最少的錢買到最好的菜。大魚、大肉對大多數(shù)普通家庭來說已是極為普通的生活,但對于張超家卻依然稀罕。每次吃肉,他都挑著給媽媽吃,希望能對媽媽的身體有所幫助。
每天晚上做完作業(yè)后,張超還要給媽媽熱藥,洗腳,按摩。張超說,只要媽媽能舒服點,我就感到特別開心。
媽媽一天要吃三次藥,上午10點那次需要自己努力下地去熱藥端藥。張超在學校上學,因為幫不上媽媽而一直耿耿于懷。有一次,晚上給媽媽洗腳時發(fā)現(xiàn)媽媽的腳踝處腫了好大一塊,張超立刻心疼得嚎啕大哭,雖然媽媽怕他擔心一再否認,他還是猜出是媽媽下地熱藥時摔倒了。從那以后,只要張超在家,他更是舍不得讓媽媽干一點點的活。
四年小學,沒有人接送過他,沒有爸爸媽媽來開過家長會,沒有吃過媽媽做的飯……甚至也很少有新衣服穿,但張超說:在學校大家都穿校服,用不著新衣服。
張超為自己的“愿望”積極努力著,學習刻苦扎實,成績優(yōu)異。還積極參加學校、班級的各種活動,班會、演出、運動會,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也如愿進入了學校的足球隊,每天進行一個小時的足球訓練。
當教練夸他“是個很有潛力的孩子”時,得到夸獎和認可的張超再一次開心地笑了起來。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篇七
謝雨楠,女,20xx年2月出生,漢中市城固縣老莊鎮(zhèn)謝何小學學生(漢中市文明辦推薦)
20xx年8月31日16時30分,不幸的事情降臨在這個小女孩身上:其父謝小坤不幸從3米高的樓上滾下,當即出現(xiàn)胸部以下感覺障礙,雙下肢活動喪失,從此便一直臥床不起至今。媽媽和爸爸也離婚了,照顧爸爸的責任就落到了奶奶和雨楠身上。雨楠每天晚上每隔2小時都要幫爸爸翻一次身,防止爸爸后背出現(xiàn)褥瘡。每天早上5點便起床給家人做早飯,然后才去上學。每天中午放學回家,第一件事也是幫爸爸翻身,好讓奶奶休息一下,然后去給爸爸端飯、喂飯,自己總是最后一個吃飯。
平日里,還要幫助奶奶干農(nóng)活。幫著奶奶拉車到田里去運麥子;插秧時幫奶奶到秧田里拔秧,到大田里插秧;地里的杏子成熟后,每天下午放學去幫奶奶摘杏子、運杏子;勞動完回家后,若天氣要有變化,提醒奶奶用大棚塑料布將曬在院子里的麥子、油菜遮蓋好。像洗碗、洗鍋、洗衣服、打掃衛(wèi)生等家務事更是習以為常。
今年文川鎮(zhèn)一年一度的二月二古會開始了,周末,謝雨楠和同班同學相邀到文川街去趕會。爸爸給了她一點錢讓她吃好,但是她一點也沒有亂花,回來時給奶奶買了一頂草帽防曬,給爸爸買了幾斤蘋果和梨,而自己什么都沒買。謝雨楠小小年紀,在攀比成風的學生中,首先想到的是親人,其孝心可嘆、可佩。
去年,漢中義工協(xié)會城固分會會長在得知小雨楠的情況后,專門組織人員到小雨楠家里進行了探訪和慰問,給小雨楠帶來了許多生活用品和學習用品,鼓勵小雨楠好好學習,不能因為爸爸得病而影響自己,反而自己要更自立、自強。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篇八
1個與祖母相依為命的孩子。她,叫徐夢婷,今年9歲。她的家在當陽市壩陵辦事處慈化村,從她記事起,她的身邊就只有祖父、祖母,而父親母親只是電話上那個陌生城市的號碼,和遙遠的聲音。但是,即便是這樣一點小小的幸福也沒能維持太久,20xx年,母親與父親離婚后,拋下三歲的小夢婷離開了家,20xx年,在廣州當保安的爸爸突然病逝。
從此,小夢婷與祖父祖母相依為命,祖父中風后腿腳不便,祖母家里家外忙不開,夢婷在大部分孩子還只會撒嬌的年齡,便學會了攙著祖父散步,學會了洗衣、做飯、喂豬。
可是,厄運并沒有放過這個千瘡百孔的家庭。去年,祖母在曬谷場上摔了一跤,癱瘓在床,祖父再次中風后無法下床。只有8歲的小夢婷,成了這個風雨之家唯一的支柱。這年冬天,祖父帶著對夢婷和老伴兒無限的留戀離開了人世。命運用1種極度殘忍的方式,把這個家庭變得滿目瘡痍。小夢婷卻沒有在人前掉一滴眼淚.曾經(jīng)的五口之家,只剩下夢婷和祖母,但是家都還在,只是祖母似乎在一夜之間蒼老,夢婷則在一夜之間長大、成熟。也曾有好心人愿意收養(yǎng)小夢婷,新家在宜昌城區(qū),那里有非常優(yōu)越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但是,小夢婷很堅定地拒絕了。
家里家外,夢婷一手當家,村里發(fā)的200元低保她一分錢也不敢亂花,精打細算地存起來留給祖母看病;她是祖母的開心果,給祖母帶來村里村外的趣事;她是祖母的小棉襖,溫暖著祖母蒼老悲苦的心;有時親戚鄰居送來好吃的,她也總是留給祖母。
家務繁重、家境捉襟見肘,夢婷稚嫩的肩膀承擔著持家的艱辛,可所有的磨難都未能磨滅夢婷讀書的渴望。她的學習成績名列前茅,還擔任了班長,她獲得的獎狀,貼滿了土坯房的半面墻,成為這個簡陋之家最精美的裝飾。這個九歲的孩子,讓眾多成年人嘆服。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篇一
性別:女
所屬地區(qū):于洪小學
簡介:有這樣一個學習刻苦,成績優(yōu)秀,自立自強,樂觀向上的好孩子,她就是來自于洪小學六年二班的學生——李明珠!
【孝心故事】
春風中綻放的小雛菊
今年12歲的李明珠本該過著無憂無慮的日子,可是生活的重擔卻過早地壓在了她單薄的肩上。
母親身患類風濕、股骨頭壞死等多種疾病,全身關節(jié)變形嚴重,手指、腳趾、肩部不能活動,長年臥床,生活不能自理,靠藥物維持生命,至今已經(jīng)10多個年頭了。在她4歲那年,母親病情加重,四處求醫(yī)問藥致使家里債臺高筑,不堪生活困擾的父親狠心的拋棄了她們母女,不知所蹤。只剩母女倆相依為命,靠低保金維持生計,日常生活由70多歲患有多種疾病的姥姥幫忙照料。
為了籌錢給媽媽買藥,每逢春夏之季姥姥都要回農(nóng)村去種地伺弄園子。這樣一來,照顧媽媽的重擔就完全落在小明珠一個人身上,做飯,打掃衛(wèi)生,照顧媽媽的起居飲食。媽媽臥病在床,大小便都得在床上,小明珠不抱怨、不嫌棄,小心翼翼的把這些打理得干干凈凈,并且只要有空就會為媽媽揉手、捏肩、捶腿,避免媽媽身體肌肉萎縮得更嚴重。
生活的苦難過早的磨礪了年幼的李明珠,這也讓她越發(fā)成熟懂事了。每逢春節(jié),小伙伴們都會換上嶄新的漂亮衣服在樓下玩耍炫耀,而她卻只能換上別人家孩子的舊衣服。怕姥姥和媽媽難過,小明珠把雖然破舊但是卻干凈整潔的衣服套在身上,興奮地蹦來跳去,還說,“快看,我的新衣服多合身?!笨粗郧啥碌暮⒆樱牙押蛬寢屟劾镟邼M了淚花。
在媽媽出院后,小明珠又成了她的專職“護理員”了,每天放學第一件事就是給媽媽洗管,煮管,上藥,剪紗布……媽媽怕影響孩子的學習總是心疼不已,李明珠卻說:“媽媽冒著生命危險生下我,養(yǎng)育我。如今我長大了,侍候媽媽是應該的,放心吧!媽媽,我會照顧您一輩子!” 繁雜的家務占去了大部分時間,但這些并沒有影響李明珠的學習,她努力刻苦,成績優(yōu)異。起初英語成績不理想,又沒有條件補習,她就抓緊課堂上的每一分鐘,努力記住老師講的每一個知識點,課后拿出的更多的時間復習。功夫不負苦心人,在她的不懈努力下成績由原來的80分提升到100分,今年的期末考試又考了全班第二名的好成績。
明珠性格開朗,積極樂觀,她喜歡參加社會活動,興趣愛好廣泛。她愛畫畫字漂亮文筆又好,學校和班級的墻報是她施展才華的場所,有征文的機會也從不錯過,并多次獲獎。本學期末,在繁忙的學習之余明珠還和同學們趕拍了一部心理劇《友誼》,榮獲得了區(qū)一等獎的好成績。
茶葉之所以幽香,是因為有沸水;人生之所以輝煌,是因為有苦難。不向命運低頭,在逆境中奮斗,李明珠的堅強意志和良好的精神風貌令人欽佩。我們堅信,這個堅強樂觀的小姑娘,今后的人生道路一定會充滿陽光!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篇二
鋼寶立德的爸爸天生聾啞,母親8歲的時候,因生病打針失聰。也許是上天有意眷顧這個無聲的家庭,十二年前,健康的鋼寶立德和雙胞胎弟弟降生了。
從小就懂事的鋼寶立德,細心觀察父母對話時打的手語,根據(jù)母親偶爾蹦出簡單物品的發(fā)音,加上自己的用心揣摩,學會了手語,成為了父母和外界交流的小翻譯。
而當爸爸媽媽生病時,鋼寶立德更是成為必不可少的小幫手。有一次媽媽因為患子宮肌瘤住院治療,他幫著媽媽向醫(yī)生介紹病情,又把醫(yī)生的治療方案告訴媽媽,解除了媽媽心里的疑慮。
因為全家只有鋼寶立德能夠流利地用手語和父母溝通,在他媽媽住院期間,為了能讓母親安心養(yǎng)病,讓姥姥晚上能睡個安穩(wěn)覺,他白天晚上都在醫(yī)院陪護媽媽。媽媽的病好了,鋼寶立德也瘦了整整一圈。
鋼寶立德家離學校特別遠。從小學一年級入學的第二天,他和弟弟就開始獨立在托管班生活,只有周六、日才能回家過周末。
在弟弟的眼里,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托管班,哥哥都像大人一樣呵護他。
在姥姥的心里,當別的孩子還在父母懷里撒嬌的時候,鋼寶立德儼然已經(jīng)成為了家里的小男子漢。每個周末回來,他都幫著姥姥做力所能及的事。在家里,打掃衛(wèi)生、洗衣服、洗碗,他樣樣都干,出去買東西,他搶著拎,看著他被塑料帶勒紅的小手,姥姥心疼不已。
提起鋼寶立德,姥姥李景蘭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這孩子辦事,我放心?!辈粌H僅是生活中的一些小事,鋼寶立德干得細致入微,就連一些常常是大人做的事,他也辦得讓姥姥特別滿意。對于鋼寶立德這樣一個父母吃低保的家庭,姥姥每個月20xx多的退休金就是家里最大的一筆收入,每個開支的日子,鋼寶立德都領著弟弟去銀行取錢,然后小心翼翼,一分不差地帶回家。人們常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在慢慢長大中,鋼寶立德正在用他那稚嫩的肩膀不斷分擔著家庭的重擔。
鋼寶立德從來沒有聽過自己的父母叫自己,曾經(jīng)年幼的他也曾質(zhì)問過上天對自己的不公平。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漸漸懂得父母的不易,懂得他們是世界上最疼愛自己的人。每次有好吃的,他總是先給姥姥、爸爸、媽媽塞到嘴里,讓他們先品嘗。當別的孩子吵著要吃冰淇淋時候,鋼寶立德卻知足地跟姥姥說,“帶瓶熱水,就挺好?!变搶毩⒌绿貏e愛惜東西,即使是平時帶的水瓶,他都用繩系在書包上,生怕丟了。有一次他不小心把一個水瓶蓋打碎了,放學見到姥姥和小姨,他都特別難為情。
在生活中,他更是節(jié)儉,從來不攀比、不亂花一分錢,每次買菜剩下的錢,他都如數(shù)交給姥姥。每周去上學,姥姥給他帶2元錢,周末回來,他把這2元錢,又交到姥姥手,一分沒花。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篇三
姓名 任芳芳
性別 女
所屬地區(qū) 北川羌族自治縣西苑中學
簡介 正在參加軍訓的任芳芳,和段翔在一所中學上學。雖然地震中,家里沒有人員傷亡,但提起地震,芳芳還是很傷心。地震震毀了她家的房子,為了重新蓋房,家里貸了款,身體本就虛弱的爸爸不得不外出打工,媽媽面對沉重的生活壓力,選擇了離開。
孝心故事
正在參加軍訓的任芳芳,和段翔在一所中學上學。雖然地震中,家里沒有人員傷亡,但提起地震,芳芳還是很傷心。地震震毀了她家的房子,為了重新蓋房,家里貸了款,身體本就虛弱的爸爸不得不外出打工,媽媽面對沉重的生活壓力,選擇了離開。爸爸知道奶奶這些年操勞家里的不易,每次外出打工都會叮囑芳芳照顧好大字不識一個的奶奶,懂事的芳芳和奶奶相依為命,她也就成了為奶奶分擔解憂的小開心果。震后的生活重建不僅僅是物質(zhì)上,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爸爸拿著芳芳得來的獎狀說:累點苦點不怕,芳芳在,生活就有了希望。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篇四
當同齡的孩子睡夢正酣時,她在洗菜,做飯;當同齡的孩子游戲玩耍時,她在掃地,洗衣;當同齡的孩子躺在母親懷里撒嬌時,她在一口口地給母親喂飯。
她就是黑神廟小學五(4)班學生李云,一個11歲已照顧癱瘓母親三年的孩子。
夏季天亮得比較早,李云說他喜歡這個時節(jié),因為“這個時候不用摸黑”。
五點多,李云就起床了,從此開始她忙碌的一天。而第一件事就是幫媽媽刷牙,洗臉,處理大小便,然后用她幼小的身軀將媽媽移到輪椅上。接下來,就是做早飯,或是買一些包子回來,一口口喂媽媽吃,還要不時為媽媽擦嘴,將家里一切都安頓好了,才一路小跑到學校。中午放學后,她總是匆匆忙忙跑回家,忙綠的準備著中午飯。為了節(jié)省時間,她往往和媽媽一起用一個大碗吃飯,吃飯時候喂媽媽一口自己吃一口,喂媽媽一口自己再吃一口……這樣,一大碗飯吃完了,兩個人也就都飽了。晚上,她還要再重復著早上、中午的事情。等做完這些事情后就搬個凳子在媽媽輪椅旁寫作業(yè),寫完后還要一字一句的教媽媽說話,繼而睡覺。
這就是李云的一天,從8歲開始,她幾乎全在這種循環(huán)中度過。在20xx年春節(jié)前,她媽媽突發(fā)腦益血,癱瘓在床,生活無法自理。她爸爸為了掙錢給妻子看病,只能外出打工,無暇顧及家里,照顧媽媽的重擔便留給了年幼的李云。
當班主任老師問李云:照顧媽媽累不累時,她總是面帶微笑回答“那是我的媽媽,照顧媽媽是我的責任,我一點也不覺得累?!痹诶蠋熀屯瑢W的眼里,看到的總是小李云陽光的一面,雖然生活給她帶來不幸,但是一直積極、健康,對生活態(tài)度樂觀。
她媽媽癱瘓多年,全身上下總是干干凈凈的,這全是李云的功勞。除了每天給媽媽擦洗外,她在周末還會給媽媽剪指甲、洗頭等。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夠把媽媽的病治好,希望有天她能拉著我的手出去玩,給我做好吃的菜?!边@就是孝心女孩小李云的心愿。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篇五
趙遠清,女,20__________年11月出生在一戶普通、貧窮的農(nóng)村家庭。后來被遺棄在宜章縣莽山瑤族鄉(xiāng)塘坊村。當她正在養(yǎng)父懷抱中感受人間暖意之時,她的養(yǎng)父卻得病離開了小趙遠清。留下的是爺爺奶奶和她清貧的生活。就這樣她在爺爺奶奶的懷抱當中慢慢地、堅強地如小花般長在大山里。而在她讀小學的時候,她的爺爺又離開了她,只剩她和奶奶二人相依為命。在短短的小學六年學習中,她面臨了兩次輟學。在學校和社會愛心人士的共同關懷之下,她才得以完成小學六年的學習。初中的兩年,她靠暑假和奶奶去深山砍竹子才掙來學費,生活費也是她求學路上的難題,為此學校為她申請了“貧困住宿生生活補助”,并為她墊付不足部分解除了她的后顧之憂,讓她有一顆安定的心在學校學習。
由于養(yǎng)父的早逝,小小的趙遠清很早就懂事了。她和古稀之年的奶奶相依為命,由于奶奶年事已高,趙遠清在家里承擔了大部分的家務活,照顧奶奶的飲食起居。暑假在家她除了熱愛看書之外,做家務活就是她的文娛活動了。每天她早早起床把家里打掃的一塵不染,要去菜園里給菜施肥澆水。忙上一大早后她便匆匆忙忙回家做好早餐和奶奶一起吃。早餐過后,家里的小豬還在等待著她去喂。對于家里的每件事情,都能像大人一樣完美地完成。每學期開學她最頭痛的就是開學的學費,自從五年級以來,她暑假就學會了上山砍竹子掙學費,緩解開學之急。每次帶她去縣城參加完比賽她會拿出自己的零花錢帶一點香蕉給奶奶吃,坐在回家的車上小心翼翼的捧著它。有她悉心的照顧,奶奶精神抖擻。每次去她家家訪,談論到趙遠清,奶奶的笑容里總是帶著一絲牽掛并夸贊著自己的孫女。
趙遠清是一名優(yōu)秀的學生,她品學兼優(yōu)、團結友善、樂觀向上、勤于實踐、樂于奉獻。作為班干部,她是老師的得力助手,能出色的完成老師布置的工作;對待同學她樂于伸出援助之手,奉獻自己的愛心。在家里,她經(jīng)常幫助她古稀之年的奶奶做家務活、農(nóng)活;對待所有人她總是彬彬有禮。每學期她都被評為“三好學生”,期末考試她的總成績總能名列前茅。
趙遠清不光成績優(yōu)異,而且她特別喜愛文藝活動和體育。去年她參加縣運動會時取得了非常優(yōu)異的成績;住在深山里練就了她的金嗓子,近幾年她每年都會參加縣文化藝術節(jié),每次都能把唱歌第一名帶回家。也每次都能合同學一起分享她的喜悅,在學校你總能聽到她的歌聲,當你走過教室時,你也能看到她教學校里的學生唱瑤歌。這也為傳承少數(shù)民族的文化作出她小小貢獻。除此之外她還心懷一顆感恩之心,她說:是大山養(yǎng)育了我,是政府關懷了我,是學校讓我茁長成長,是愛心人士向我傳遞愛。我要把這份愛永遠的傳遞下去,長大之后我要當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回養(yǎng)育我的大山,扎根在塘坊以此回報政府、學校和愛心人士。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篇六
連鬧鐘都不需要,每天早晨6點,包頭市昆都侖區(qū)包鋼十二小四年二班男孩張超準時醒來。起床第一件事情便是去為媽媽做早飯熬稀粥、熱藥。
等服侍媽媽吃過早飯,吃完藥,他簡單收拾一下碗筷便背上書包、獨自穿過十字路口去包鋼十二小上學。雖然才上四年級,但這樣的早晨他已堅持了兩年。
父母離異,母親患有尿毒癥。這讓張超比同齡的孩子更加懂事,小小年紀就擔起了照顧家庭照顧媽媽的責任與擔子。
四年前,張超和生病的媽媽以及姐姐從外地來到昆都侖區(qū)。為了養(yǎng)家,成績優(yōu)秀的姐姐不得不輟學打工,獨自支撐起這個搖搖欲墜的家。
因為早晚打了兩份工,姐姐每天早出晚歸。照顧生病的母親和家務活就全部落在了弟弟張超稚嫩的肩膀上。
中午放學,別的同學進門就有熱飯吃。張超回家卻是冷鍋冷灶,媽媽生病基本臥床,他開始忙碌著為媽媽做飯。張超很不好意思地說:太復雜的我也不會做,我只會炒雞蛋,蛋炒飯……媽媽在旁邊補充:你炒的芹菜也很好吃??!張超立刻露出開心的笑容。
這個背著書包的瘦小身影還常常出現(xiàn)在菜市場,并且學著盡量花最少的錢買到最好的菜。大魚、大肉對大多數(shù)普通家庭來說已是極為普通的生活,但對于張超家卻依然稀罕。每次吃肉,他都挑著給媽媽吃,希望能對媽媽的身體有所幫助。
每天晚上做完作業(yè)后,張超還要給媽媽熱藥,洗腳,按摩。張超說,只要媽媽能舒服點,我就感到特別開心。
媽媽一天要吃三次藥,上午10點那次需要自己努力下地去熱藥端藥。張超在學校上學,因為幫不上媽媽而一直耿耿于懷。有一次,晚上給媽媽洗腳時發(fā)現(xiàn)媽媽的腳踝處腫了好大一塊,張超立刻心疼得嚎啕大哭,雖然媽媽怕他擔心一再否認,他還是猜出是媽媽下地熱藥時摔倒了。從那以后,只要張超在家,他更是舍不得讓媽媽干一點點的活。
四年小學,沒有人接送過他,沒有爸爸媽媽來開過家長會,沒有吃過媽媽做的飯……甚至也很少有新衣服穿,但張超說:在學校大家都穿校服,用不著新衣服。
張超為自己的“愿望”積極努力著,學習刻苦扎實,成績優(yōu)異。還積極參加學校、班級的各種活動,班會、演出、運動會,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也如愿進入了學校的足球隊,每天進行一個小時的足球訓練。
當教練夸他“是個很有潛力的孩子”時,得到夸獎和認可的張超再一次開心地笑了起來。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篇七
謝雨楠,女,20xx年2月出生,漢中市城固縣老莊鎮(zhèn)謝何小學學生(漢中市文明辦推薦)
20xx年8月31日16時30分,不幸的事情降臨在這個小女孩身上:其父謝小坤不幸從3米高的樓上滾下,當即出現(xiàn)胸部以下感覺障礙,雙下肢活動喪失,從此便一直臥床不起至今。媽媽和爸爸也離婚了,照顧爸爸的責任就落到了奶奶和雨楠身上。雨楠每天晚上每隔2小時都要幫爸爸翻一次身,防止爸爸后背出現(xiàn)褥瘡。每天早上5點便起床給家人做早飯,然后才去上學。每天中午放學回家,第一件事也是幫爸爸翻身,好讓奶奶休息一下,然后去給爸爸端飯、喂飯,自己總是最后一個吃飯。
平日里,還要幫助奶奶干農(nóng)活。幫著奶奶拉車到田里去運麥子;插秧時幫奶奶到秧田里拔秧,到大田里插秧;地里的杏子成熟后,每天下午放學去幫奶奶摘杏子、運杏子;勞動完回家后,若天氣要有變化,提醒奶奶用大棚塑料布將曬在院子里的麥子、油菜遮蓋好。像洗碗、洗鍋、洗衣服、打掃衛(wèi)生等家務事更是習以為常。
今年文川鎮(zhèn)一年一度的二月二古會開始了,周末,謝雨楠和同班同學相邀到文川街去趕會。爸爸給了她一點錢讓她吃好,但是她一點也沒有亂花,回來時給奶奶買了一頂草帽防曬,給爸爸買了幾斤蘋果和梨,而自己什么都沒買。謝雨楠小小年紀,在攀比成風的學生中,首先想到的是親人,其孝心可嘆、可佩。
去年,漢中義工協(xié)會城固分會會長在得知小雨楠的情況后,專門組織人員到小雨楠家里進行了探訪和慰問,給小雨楠帶來了許多生活用品和學習用品,鼓勵小雨楠好好學習,不能因為爸爸得病而影響自己,反而自己要更自立、自強。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篇八
1個與祖母相依為命的孩子。她,叫徐夢婷,今年9歲。她的家在當陽市壩陵辦事處慈化村,從她記事起,她的身邊就只有祖父、祖母,而父親母親只是電話上那個陌生城市的號碼,和遙遠的聲音。但是,即便是這樣一點小小的幸福也沒能維持太久,20xx年,母親與父親離婚后,拋下三歲的小夢婷離開了家,20xx年,在廣州當保安的爸爸突然病逝。
從此,小夢婷與祖父祖母相依為命,祖父中風后腿腳不便,祖母家里家外忙不開,夢婷在大部分孩子還只會撒嬌的年齡,便學會了攙著祖父散步,學會了洗衣、做飯、喂豬。
可是,厄運并沒有放過這個千瘡百孔的家庭。去年,祖母在曬谷場上摔了一跤,癱瘓在床,祖父再次中風后無法下床。只有8歲的小夢婷,成了這個風雨之家唯一的支柱。這年冬天,祖父帶著對夢婷和老伴兒無限的留戀離開了人世。命運用1種極度殘忍的方式,把這個家庭變得滿目瘡痍。小夢婷卻沒有在人前掉一滴眼淚.曾經(jīng)的五口之家,只剩下夢婷和祖母,但是家都還在,只是祖母似乎在一夜之間蒼老,夢婷則在一夜之間長大、成熟。也曾有好心人愿意收養(yǎng)小夢婷,新家在宜昌城區(qū),那里有非常優(yōu)越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但是,小夢婷很堅定地拒絕了。
家里家外,夢婷一手當家,村里發(fā)的200元低保她一分錢也不敢亂花,精打細算地存起來留給祖母看病;她是祖母的開心果,給祖母帶來村里村外的趣事;她是祖母的小棉襖,溫暖著祖母蒼老悲苦的心;有時親戚鄰居送來好吃的,她也總是留給祖母。
家務繁重、家境捉襟見肘,夢婷稚嫩的肩膀承擔著持家的艱辛,可所有的磨難都未能磨滅夢婷讀書的渴望。她的學習成績名列前茅,還擔任了班長,她獲得的獎狀,貼滿了土坯房的半面墻,成為這個簡陋之家最精美的裝飾。這個九歲的孩子,讓眾多成年人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