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學們的日常過程學習中,說起到知識點,大家是不是都習慣性的重視?知識點是知識中的最小單位,有時候也叫“考點”。為各位同學整理了《高一生物復習知識點歸納必修三》,希望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
1.高一生物復習知識點歸納必修三 篇一
1、植物細胞特有的細胞器是質體。
2、動物和低等植物細胞特有的細胞器是中心體。
3、動植物細胞都有,但功能不同的細胞器是高爾基體。
4、根尖分生區(qū)細胞沒有的細胞器是葉綠體、中心體、液泡。
5、生理活動能產生水的細胞器有線粒體(通過有氧呼吸產生)、線粒體(通過氨基酸脫水縮合產生)、葉綠體(通過光合作用產生)、高爾基體(植物細胞壁的合成)、核糖體(脫水縮合形成肽鏈)。
6、與蛋白質合成和分泌有關的細胞器有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線粒體。
7、與主動運輸有關的細胞器是線粒體、核糖體。
8、與能量轉換有關的細胞器是葉綠體、線粒體。
9、合成物質的細胞器有核糖體、葉綠體、線粒體、高爾基體、內質網。
10、維持大氣中氧氣和二氧化碳含量平衡的細胞器有線粒體、葉綠體。
11、原核細胞中具有的細胞器是核糖體。
12、真核細胞中細胞器的質量大小順序為:葉綠體>線粒體>核糖體。
13、具膜結構的細胞器:單層膜的細胞器有液泡、內質網、高爾基體、溶酶體;雙層膜的細胞器有線粒體、葉綠體;不具膜結構的細胞器有核糖體、中心體。
14、膜結構之間的聯(lián)系;直接聯(lián)系;內質網向內與外層核膜相連,向外與細胞膜相連,代謝旺盛時,內質網膜與線粒體外膜相連。間接聯(lián)系:內質網以“出芽”方式形成的小泡,可以和高爾基體融合,高爾基體以同樣方式形成的小泡可和細胞膜融合。
15、與細胞滲透吸水能力直接有關的細胞器是液泡。
16、具有核酸的細胞器有線粒體、葉綠體、核糖體。
17、能自我復制的細胞器有線粒體、葉綠體、中心體。
18、參與細胞_的細胞器有核糖體(間期蛋白質的合成)、中心體(中心粒發(fā)出星射線構成紡錘體)、高爾基體(與植物細胞_末期紡錘體的形成有關)、線粒體(為細胞_提供能量)。
19、含色素的細胞器有葉綠體、有色體、液泡。
2.高一生物復習知識點歸納必修三 篇二
神經系統(tǒng)的分級調節(jié)
①神經中樞位于顱腔中腦(大腦、腦干、小腦)和脊柱椎管內的脊髓,其中大腦皮層的中樞是級中樞,可以調節(jié)以下神經中樞活動
②大腦皮層除了對外部世界感知(感覺中樞在大腦皮層)還具有語言、學習、記憶和思維等方面的高級功能
③語言文字是人類進行思維的主要工具,是人類特有的高級功能(在言語區(qū))
(S區(qū)→說,H區(qū)→聽,W區(qū)→寫,V區(qū)→看)
④記憶種類包括瞬時記憶,短期記憶,長期記憶,永久記憶
3.高一生物復習知識點歸納必修三 篇三
1、在胚芽鞘中:
(1)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2)向光彎曲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
(3)產生生長素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2、胚芽鞘向光彎曲生長原因:
(1)橫向運輸(只發(fā)生在胚芽鞘尖端):在單側光刺激下生長素由向光一側向背光一側運輸
(2)縱向運輸(極性運輸):從形態(tài)學上端運到下端,不能倒運
(3)胚芽鞘背光一側的生長素含量多于向光一側(生長素分布不均,背光面多,向光面少),因而引起兩側的生長不均勻,從而造成向光彎曲。
生長素(溫特,瓊脂實驗):吲哚乙酸(IAA)
3、植物激素(赤霉素,細胞_素,脫落酸,乙烯):由植物體內產生、能從產生部位到作用部位,對植物的生長發(fā)育有顯著影響的微量有機物。
4、色氨酸經過一系列反應可轉變成生長素。
在植物體中生長素的產生部位:幼嫩的芽、葉和發(fā)育中的種子
生長素的分布:植物體的各個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對集中在生長旺盛的部分。
5、植物體各個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度不同:莖>芽>根
6、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兩重性,既能促進生長,也能抑制生長;既能促進發(fā)芽也能抑制發(fā)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一般情況下: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
7、生長素的應用:
無籽蕃茄:花蕊期去掉雄蕊(未授粉),用適宜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涂抹柱頭。
頂端優(yōu)勢:頂端產生的生長素大量運輸給側芽抑制側芽的生長。去除頂端優(yōu)勢就是去除頂芽。
用低濃度生長素浸泡扦插的枝條下部促進扦插的枝條生根。
麥田除草是高濃度抑制雜草生長。
4.高一生物復習知識點歸納必修三 篇四
1、穩(wěn)態(tài)的調節(jié):神經——體液——免疫共同調節(jié)
2、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意義: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
3、內環(huán)境:由細胞外液構成的液體環(huán)境。內環(huán)境作用:是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4、組織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與血漿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別在于血漿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而組織液和淋巴中蛋白質含量較少。
5、細胞外液的理化性質:滲透壓、酸堿度、溫度。
6、血漿中酸堿度:7.35—7.45
調節(jié)的試劑:緩沖溶液:NaHCO3/H2CO3Na2HPO4/NaH2PO4
7、人體細胞外液正常的滲透壓:770kPa
正常的溫度:37度
8、穩(wěn)態(tài):正常機體通過調節(jié)作用,使各個器官、系統(tǒng)協(xié)調活動、共同維持內
環(huán)境的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指的是內環(huán)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質都處于動態(tài)平衡中。
5.高一生物復習知識點歸納必修三 篇五
1.不同生物無氧呼吸的產物不同,其原因在于催化反應的酶不同。動物和人體無氧呼吸的產物是乳酸。微生物的無氧呼吸稱為發(fā)酵,但動植物的無氧呼吸不能稱為發(fā)酵。
2.原核生物無線粒體,但有些原核生物仍可進行有氧呼吸。
3.有氧呼吸的三個階段均有ATP產生;無氧呼吸只在第一階段產生ATP。其余的能量儲存在分解不徹底的氧化產物——酒精或乳酸中。
4.有氧呼吸過程中H2O既是反應物(第二階段利用),又是生成物(第三階段生成),且生成的H2O中的氧全部來源于O2。
5.有H2O生成一定是有氧呼吸,有CO2生成一定不是乳酸發(fā)酵。
6.呼吸作用產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熱能形式散失,對動物可用于維持體溫。
7.水稻等植物長期水淹后爛根的原因:無氧呼吸的產物酒精對細胞有毒害作用。玉米種子爛胚的原因:無氧呼吸產生的乳酸對細胞有毒害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