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必修二重點知識點

字號:

高一新生要根據(jù)自己的條件,以及高中階段學(xué)科知識交叉多、綜合性強(qiáng),以及考查的知識和思維觸點廣的特點,找尋一套行之有效的學(xué)習(xí)方法。為各位同學(xué)整理了《高一語文必修二重點知識點》,希望對您的學(xué)習(xí)有所幫助!
    1.高一語文必修二重點知識點
    1、大敗李信,入兩壁,殺七都尉。誤:城墻,正:軍營。
    譯文:大敗李信的軍隊,攻下兩座軍營,殺死七名都尉。
    2、有功故出反囚,罪當(dāng)誅,請按之。誤:按照,正:審理。
    譯文:徐有功特意開脫謀反的人,論罪應(yīng)當(dāng)處死,請審理他。
    3、高祖遣使就拜東南道尚書令,封吳王。誤:拜見,正:授予官職。
    譯文:高祖派來使者授予(杜伏威)東南道尚書令的官,封他為吳王。
    4、府省為奏,敕報許之。誤:報告,正:回復(fù)。
    譯文:有關(guān)部門為此上奏,(后主)下詔回復(fù)同意了這件事。
    5、齊孝公伐我北鄙。誤:輕視,正:邊境。
    譯文:齊孝公進(jìn)攻我國北部邊境。
    6、官人疑策愛也,秘之。誤:喜歡,正:吝嗇。
    譯文:過路的官人懷疑陳策舍不得騾子,便把它藏了起來。
    7、堯民之病水者,上而為巢,是為避害之巢。誤:生病,正:擔(dān)心,憂慮。
    譯文:堯的百姓擔(dān)心水患,因而在水上筑巢,這就是避免災(zāi)害的巢。
    8、煥初除市令,過謝鄉(xiāng)人吏部侍郎石琚。誤:免除,正:(被)授職。
    譯文:劉煥剛被授職市令,拜訪同鄉(xiāng)吏部侍郎石琚。
    9、師進(jìn),次于陘。誤:依次,正:臨時駐扎。
    譯文:諸侯的軍隊前進(jìn),駐扎在陘地。
    10、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誤:完畢,正:通“猝”,突然。
    譯文:天下真正有大勇的人,災(zāi)難突然降臨也不會驚恐。
    11、王趣見,未至,使者四三往。誤:高興,正:通“促”,趕快。
    譯文:楚王趕快接見(尊盧沙),(尊盧沙)沒有到,(楚王派)使者多次前去(邀請)。
    12、存諸故人,請謝賓客。誤:安置,正:問候。
    譯文:問候那些老朋友,邀請拜謝賓朋。
    13、若復(fù)失養(yǎng),吾不貸汝矣。誤:借給,正:寬恕。
    譯文:如果再不贍養(yǎng)母親,我就不寬恕你了。
    14、楚莊王謀事而當(dāng),群臣莫能逮。誤:捉拿,正:及,達(dá)到。
    譯文:楚莊王謀劃事情很得當(dāng),群臣沒有人能比得上。
    15、使裕勝也,必德我假道之惠。誤:恩德,正:感激。
    譯文:假如劉裕取勝,一定會感激我們借道給他的好處。
    16、陛下登殺之,非臣所及。誤:上去,正:當(dāng)即。
    譯文:陛下(如果)當(dāng)即殺掉他,(就)不是我的職權(quán)管得了的。
    17、凡再典貢部,多柬拔寒俊。誤:典籍,正:主管。
    譯文:賈黃中先后兩次主管貢部,多次選拔出身寒微而又才能杰出的人。
    18、衡攬筆而作,文不加點。誤:標(biāo)點,正:刪改。
    譯文:彌衡揮筆就寫,一氣呵成,一個字沒有刪改。
    19、諸公多其行,連辟之,遂皆不應(yīng)。誤:許多,正:稱贊。
    譯文:許多人都稱贊他的品行,接連幾次征召他,他都沒有答應(yīng)。
    20、太祖知其心,許而不奪。誤:奪取,正:強(qiáng)行改變。
    譯文:太祖了解他的志向,允許他而沒有加以強(qiáng)行改變。
    2.高一語文必修二重點知識點
    句式
    1、蘇子與客泛舟于赤壁之下(介賓短語后置)
    2、月出于東山之上(介賓短語后置)
    3、徘徊于斗牛之間(介賓短語后置)
    4、凌萬頃之茫然(定語后置)
    5、渺渺兮予懷(主謂倒裝)
    6、客有吹洞簫者(定語后置)
    7、何為其然也(賓語前置)
    8、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判斷句)
    9、固一世之雄也(判斷句)
    10、而今安在哉(賓語前置)
    11、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介賓短語后置)
    12、而又何羨乎(賓語前置)
    13、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判斷句)
    3.高一語文必修二重點知識點
    1、《長歌行》《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智锕?jié)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fù)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2、王績《野望》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qū)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3、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木落雁南渡,北風(fēng)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鄉(xiāng)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4、《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jì)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5、《黃鶴樓》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6、《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7、劉禹錫《秋詞》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4.高一語文必修二重點知識點
    1.掩涕:長太息以掩涕兮(掩面拭淚)
    2.誶:謇(jiǎn)朝誶(suì)而夕替(諫爭)
    3.替:謇朝誶而夕替(廢棄,貶斥)
    4.雖:雖九死而未悔(縱然,即使)
    5.眾女:眾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許多小人)
    6.蛾眉:眾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高尚德行)
    7.遙諑:謠諑(zhuó)謂余以善*(造謠,誹謗)
    8.偭:偭(miǎn)規(guī)矩而改錯(背向,引申為違背)
    9.度:競周容以為度(法度,準(zhǔn)則)
    10.溘:寧溘(kè)死以XX兮(突然,忽然)
    11.異道:夫熟異道而相安(不同道)
    12.尤:忍尤而攘詬(罪過)
    13.伏:伏清白以死直兮(守,保持)
    14.相道:悔相道之不察兮(觀察,選擇道路)
    15.及:及行迷之未遠(yuǎn)(趁著)
    16.止息:馳椒丘且焉止息(停下來休息)
    17.初服:退將復(fù)修吾初服(當(dāng)初的衣服,比喻原先的志向)
    18.岌岌:高余冠之岌岌兮(高聳的樣子)
    19.游目:忽反顧以游目兮(放眼觀看)
    20.繽紛:佩繽紛其繁飾兮(繁多)
    21.未變:雖體解吾猶未變兮(不會改變)
    5.高一語文必修二重點知識點
    一詞多義
    (一)虛詞“乃”
    1、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副詞,表示判斷,可譯為“是”“就是”
    2、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副詞,竟,竟然,居然
    3、良乃人,具告沛公副詞,于是
    4、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zhì)于齊,兵乃出副詞,才
    (二)實詞“道”
    1、有碑仆道名詞,路、道路
    2、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名詞,道理
    3、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名詞,主張
    4、何可勝道也哉動詞,說、講
    5、策之不以其道名詞,方法
    (三)實詞“蓋”
    1、日初出大如車蓋名詞,車蓋
    2、蓋失強(qiáng)援,不能獨完連詞,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譯為“因為”“是因為“是由于”等
    3、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動詞,超過,勝過
    4、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助詞,有“大概”的意思
    (四)實詞“文”
    1、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名詞,文字
    2、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疏密名詞,紋理
    3、屬予作文以記之名詞,文章
    4、文過飾非動詞,掩飾
    (五)實詞“然”
    1、至于*,理固宜然代詞,如此,這樣
    2、吳廣以為然形容詞,對、正確
    3、有穴窈然形容詞詞尾,“……的樣子”
    4、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連詞,表轉(zhuǎn)折,但、但是
    6.高一語文必修二重點知識點
    1.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翻譯:像蜉蝣一樣寄生在天地之間,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顆谷粒
    2.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
    翻譯:同仙人一起遨游,與明月一起長存
    3.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翻譯:如果從那變動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間萬事萬物(時刻在變動),連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
    4.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翻譯:這是大自然無窮無盡的寶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