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級語文上冊知識點總結

字號:

高一新生要作好充分思想準備,以自信、寬容的心態(tài),盡快融入集體,適應新同學、適應新校園環(huán)境、適應與初中迥異的紀律制度。記?。菏悄阒鲃拥剡m應環(huán)境,而不是環(huán)境適應你。因為你走向社會參加工作也得適應社會。以下內容是為你整理的《高一年級語文上冊知識點總結》,希望你不負時光,努力向前,加油!
    1.高一年級語文上冊知識點總結
    古詩十九首
    1、字詞
    符契、修禊、癸丑、流觴、激湍、彭殤、嗟悼、會稽、感慨系之
    清流激湍、流觴曲水、靜躁、虛誕
    世殊事異
    2、成語
    崇山峻嶺:崇,高;峻,山高而陡。高大險峻的山嶺。
    放浪形?。悍爬耍攀?形骸,人的形體。指行動不受世俗禮節(jié)的束縛。
    游目騁懷:游目,遠眺;騁懷,放開胸懷,往遠處想??v目四望,開闊心胸。
    情隨事遷:情況變了,思想感情也隨著起了變化。
    感慨系之:感,感觸;慨,慨嘆;系,聯(lián)結。有所感觸,慨嘆不已。
    2.高一年級語文上冊知識點總結
    1.小說三要素: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
    2.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3.比喻三要素:本體、喻體、喻詞
    4.記敘文六要素(五W+H):何時、何地、何人、何因、何過、何果
    5.律詩四條件:八句四聯(lián)、偶尾同韻、中聯(lián)對偶、平聲合調
    6.五種表達方式:敘述、議論、抒情、說明、描寫
    7.六種說明文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分類別、下定義
    8.三種說明文說明結構:總分總結構、總分結構、分總結構
    9.三大說明文說明順序:按時間順序、按空間順序、按邏輯順序
    10.兩種基本議論文結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出觀點---論證觀點---總結觀點
    11.六種議論文論證方法:舉例法、對比法、喻證法、歸謬法
    12.八種主要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夸張、反問、設問、反復、對偶
    13.四種人物描寫方法: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
    14.七種短語類型:并列短語、偏正短語、主謂短語、動賓短語、動補短語、介賓短語、的字短語
    15.六種句子成分:主語、謂語、賓語、補語、定語、狀語
    16.十二詞類:名動形、數量代、副介連、助嘆擬
    17.三種記敘方法:順敘、倒敘、插敘
    18.三種省略號作用:表引文內容省略、表列舉事項省略、表說話中斷延長
    19.四種波折號作用:表解釋說明前文、表后文跳躍轉折、表聲音中斷延長、表時地數起止
    20.四種引號作用:表引用實際內容、表諷刺反語、表特定謂語
    3.高一年級語文上冊知識點總結
    肇錫余以嘉名(同“賜”)
    扈江離與辟芷兮(同“僻”)
    其為時止十有一月耳(同“只”,不過,僅僅;同“又”)
    獨五人之皦皦(同“皎皎”,光明顯耀的樣子)
    斂貲財以送其行(同“資”)
    亦曷故哉(同“何”,疑問代詞)
    共其乏困(同“供”,供給)
    夫晉,何厭之有(同“饜”,滿足)
    秦伯說,與鄭人盟(同“悅”,高興)
    失其所與,不知(同“智”,明智)
    肉袒伏斧質(同“锧”,承斧的砧板)
    可予不(同“否”)
    拜送書于庭(同“廷”,朝堂)
    召有司案圖(同“按”)
    相如度秦王特以詐詳為予趙城(同“佯”,假裝)
    設九賓于廷(同“儐”)
    4.高一年級語文上冊知識點總結
    1.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已,通“矣”,語氣詞,”了”)
    2.共其乏困(共,通“供”)
    3.秦伯說(說,通“悅”
    4.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
    5.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返回)
    6.失其所與,不知(知,通“智”)
    7.秦王還柱而走(“還”通“環(huán)”,繞)
    8..要項伯(“要”通“邀”,邀請)
    9.令將軍與臣有?(“?”通“隙”,隔閡、嫌怨)
    10.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的意思)
    11.卒起不意,盡失其度(“卒”通“猝”,突然)
    12.不可不蚤來(“蚤”通“早”)
    13.距關,毋內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內”通“納”,接納)
    5.高一年級語文上冊知識點總結
    古今異義
    1.【寡人】之于國也。【寡人】:(古義:古代國君對自己的謙詞。今義:指形單影只之人)
    2.【河】內【兇】?!竞觾取浚狐S河北岸的魏地,今河南濟源一帶【兇】:(古義:谷物收成不好,荒年。今義:1.指人或動物暴躁,心腸狠2.不行的,不吉祥的。)
    3.鄰國之民不【加】少?!炯印浚?古義:副詞,更。今義: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東西或數目合在一起:增加
    4.棄甲曳兵而【走】?!咀摺浚?古義:逃跑。今義:行走)
    5.【或】百步而后止?!净颉浚?古義:有的人。今義:表選擇的連詞,或許、也許)
    6.是亦【走】也?!咀摺浚?古義:跑,逃跑。今義:行走)
    7.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竟取浚?古義:糧食的統(tǒng)稱。今義:谷子)
    8.斧【斤】以時入山林。【斤】:(古義:斧頭。今義:重量單位。)
    6.高一年級語文上冊知識點總結
    寥廓:(天空)高原空曠?!肚邎@春》中指宇宙的廣闊
    遼闊:(土地海洋等)遼遠廣闊。
    意氣:意志和氣概,志趣和性格。也指因主觀偏激而產生的情緒,如意氣用事。
    義氣:由于私人關系而甘于承擔風險或犧牲自己利益的氣概。如講義氣。
    遏制:制止,控制(一般只能是一定程度上的效果)。
    遏止:用力阻止住。如滾滾洪流,不可遏止。
    沉淀:指沉到溶液底層的難以溶解的物質,比喻凝聚,積累。
    積淀:指長時間積累起來的習俗、文化。
    彷徨:猶疑不決的走來走去。
    倘佯:自由自在地走來走去。
    養(yǎng)育:撫養(yǎng)和教育。
    養(yǎng)活:供給東西使生活。